第1036章 燙手山芋

“朕同意遣重臣主持徵西,但遣何人前去,又如何授權呢?”趙昺看向倆老頭兒沉着臉言道。

“這……”劉黻聽了面色一喜,可轉眼即逝,他看向應節嚴卻沒有作答。

“陛下以爲何人合適呢?”應節嚴也沒有馬上作答,沉吟片刻又看向小皇帝道。

“朕以爲此次出兵雖是以奪得重慶爲作戰目標,但是戰爭可能會隨着局勢的發展有所擴大,如此也將主持整個川蜀的防務及牽制陝甘之敵的重任,因而此人不僅熟知軍事,且要有主政一方的能力。”此前兩人力求遣重臣主持徵西,但說到人選又猶豫起來,趙昺想了想言道。

“陛下所言極是,但是此人要德才兼備,尤其是要忠於陛下!”劉黻點點頭道。

“嗯,川蜀遠離中樞,主持之人確是要選一個幹臣。”應節嚴點點頭道,不過面色也是有些沉重。

皮球踢了幾個來回,雙方都冷了場,趙昺看着倆老頭兒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又有些好笑。其實誰都知道主持川蜀軍政乃是位高權重,但也是一塊燙手的山芋,南渡以來主持川蜀的歷任官員都是下場悽慘,讓人視之畏途,避之不及。

川蜀地區地形封閉,也是少有的富庶之地,可與江浙相媲美,但也是山高皇帝遠之地。這塊平和之地在朝廷南渡之後卻驟然成了軍事重地,抵禦金、蒙入侵的前線,爲朝廷所重視,派遣重兵大將防守。

宋廷針對四川防禦體系佈置之措施,大體而言,宣撫使爲指揮單位,可對四川防禦體系發號施令,川北諸軍爲作戰單位,制置使權位低於宣撫使,對川北諸軍亦有指揮權,都統制僅可控制該都統司之部隊,無法統率川北諸軍,後勤單位可控制財權,宋廷先後以隨軍轉運使、都轉運使以及轉領掌握之。

爲南宋爲抗擊外敵,於建炎三年五月,以張浚爲宣撫處置使,前往四川設置防禦體系,高宗因對張浚信任,而以其宣撫處置四川,並授以便宜權,可掌理四川之全權。但由於張浚將便宜權授予屬下程千秋及王以寧,或是屬下官員濫用便宜權。

建炎四年九月,高宗下令‘宣撫司所遣官,如有合從權措置如事,自合申聽本司’,僅限宣撫處置使司掌有便宜權,並下令京西、湖南北路勿隸川、陝宣撫司節制。其後因張浚屬下李允文殺朝奉郎知嶽州袁植於鄂州,宋廷詔李允文落職,令其還川陜宣撫處置使司供職,此事件雖未導致張浚受罰,限縮張浚便宜權範圍,卻顯著減弱高宗對於張浚之信任,宋廷因此逐步限制張浚便宜權。

宋廷此時僅是限制張浚在四川之權力,仍希望張浚在四川籌措防務,但在富平之戰後,由於宋軍大潰,張浚謀求挽回頹勢,極力籌措糧餉,遂與宋廷發生財政爭論,終導致宋廷將張浚召回。但趙昺以爲張浚去職主要還是因爲其職權過度膨脹,招致宋廷疑懼,且出身武臣之故。

自張浚去蜀後,宋廷爲符合宋金戰爭之需求,亦爲調整四川軍權及財權關係,在四川施行一連串措施,逐步將四川軍權與財權分割,並調整宣撫使職權,不復在四川常設,任期不定,且事畢則罷,使四川分而治之。但在開禧北伐之後,宋金重啓戰端,其後又需面對蒙古之挑戰,宋廷遂再次改變對四川政策。

由於宣撫使手握便宜權,掌握四川之全權,宋廷恐懼其職權過大,遂逐步對其裁抑。將宣撫使司對六部之行移由札子改爲申狀,壓制宣撫使職權,併爲分王似之權,以知夔州盧法原爲副使,又削奪宣撫使之軍權,改由都統制吳玠負責措置邊防。

在富平之戰後,宋廷便開始限制宣撫使之便宜權,卻導致都統制吳玠之崛起,因獨掌軍權而爲宣撫副使,更將宣撫使兵權改由都統制吳玠掌理,承認其對川北諸軍之指揮權,四川因此進入武臣宣撫使時期。吳玠掌握軍權後,其職權逐漸向財權擴張,宋廷因此陷入兩難之尷尬局面,必須依賴吳玠等吳氏家族成員在四川籌備防務,以高官厚爵籠絡之,另一方面又必須防制其權勢過大,不復在四川常設宣撫使,以分化四川事權。

宋廷同時針對宣撫使之人事權進行限制,武臣方面,按南宋武臣官名,地位由高到低依序爲都統、同統制、副統制、統領、同統領、副統領、正將、副將、準備將,軍中武職原由大將或宣撫使自行任命,紹興議和以後,宋廷規定統制官以上武官由宣撫司推薦,樞密院授予付身,都統制可自行闢任其餘軍官,23藉由掌控高級將官之任命權,以強化對四川軍權之控制。

至於文職之派授,原可自行任命四川官員宋廷遂逐步限制宣撫使之軍權,但張浚出蜀後,宋廷限制宣撫使軍權,都統制吳玠因此掌握軍權,宋廷承認其對於川北諸軍之指揮權。但吳玠以擁有軍權而爲宣撫副使後,其職權逐漸向財權擴張,宋廷又在四川暫時取消宣撫使之設置,改以職權較低之兵部侍郎胡世將爲安撫制置使,以避免與吳玠之職權爆發衝突,僅有官員部分人事權。。

由四川糧運問題衝突觀察,宋廷此時之地位頗爲尷尬,一方面爲安撫吳玠,以其人馬任職轉運使司,默許其對財權之控制,一方面又恐懼吳玠掌握財權後之不良後果,試圖壓低吳玠人馬權位,且由中央派任轉運使以分其權。

紹興九年九月,因吳玠病死,原安撫制置使胡世將由權主管宣撫司職事改爲宣撫副使,又因指揮宋軍抵抗金人,導致其聲威日隆,便宜權自‘如遇軍事及賞罰等,待報不及,許一面便宜施行’,僅及軍事和官員賞罰,擴大至官吏黜陟,等同於張浚之便宜權。對武將之控制力亦因此提高,由於楊政及吳璘仍必須聽命宣撫使節制,鄭剛中仍能以其職權強迫兩人聽命。

但伴隨着鄭剛中因兼掌財權,招致朝臣攻擊而去職,宋廷因此裁撤宣撫使司,右護軍都統制吳璘因統領吳玠舊部,又因胡世將爲分郭浩之權,以吳璘同節制陜西諸路軍馬,逐漸在陝西諸將中居於領導地位。但宋廷對於宣撫使一職除授相當慎重,吳璘雖榮寵已極,但直至紹興三十一年五月,金海陵王南侵,宋廷急需四川發動對金軍反攻,以減輕東南之軍事壓力,纔不得不以宣撫使之職授予吳璘,命其率蜀軍北伐。

吳璘雖與其兄吳玠先後以武臣身份出任宣撫使,但觀察兩人之職權,吳玠擁有四川軍權,且對財權有一定影響力,吳璘僅有軍權,雖曾命武人知州,如以阿林哲同知洮州、王宏知蘭州等,但當時是基於宋金戰爭之需要,且宋廷規定‘凡文臣執政官爲宣撫使,則總領官用申狀受約束,武臣爲宣撫使則抗禮平牒焉’,以限制吳璘職權向財權之侵奪,其職權顯然遠不如其兄。

趙昺以爲武臣宣撫使之勃興在吳玠爲宣撫副使時代,宋廷雖以吳璘爲宣撫使,但其職權受宋廷限制,侷限於軍權,其後吳挺雖世襲興州都統制,但宋廷始終不以宣撫使要職授之,顯示宋廷對武臣宣撫使忌憚之深。紹興九年六月,吳玠病死,宋廷鑑於其之跋扈,又因其後宣撫副使鄭剛中兼領財權,宋廷認爲宣撫使權力過大,進而裁撤宣撫使司。

自吳璘死後十餘年間,宋廷調整宣撫使職權,以其入蜀處置事務,且事畢則罷,任期不定,因此先後以虞允文、王炎、鄭聞、沈夏、程鬆、吳曦七人爲宣撫使或宣撫副使,吳璘、程鬆、吳曦均因率軍北伐而爲宣撫使,孝宗因吳璘病死及策應北伐,以虞允文爲宣撫使,先後兩次入蜀。

可見川蜀制置使及都統制均針對軍隊之指揮權而交奏於朝,顯示宋廷以安撫制置使及都統制分領兵權,安撫制置使及制置使可指揮都統制,也說明宋廷不願以一司獨掌軍權,而傾向使兩司抗衡,可交奏於朝,以便於從中控制。

但基於與趙昺面臨的同樣原因——四川距離臨安遙遠,宋廷控制不易。因此必須有一方面大將主持四川防務,吳玠死後,宋廷不得不允許吳璘、吳挺及吳曦世襲興州都統制,因此形成四川吳氏將門。不過宋廷對吳氏將門之態度頗爲曖昧,對他們並不放心,一方面以高官厚爵籠絡之,一方面又極力防備其職權過度擴展,遂有一系列裁抑吳氏將門之措施。

宋廷壓制吳氏將門方法有四:在四川設置三位都統制分權、召武將入朝封以高官、以大將之子爲質以及利州路的分割。用這些非常之策,在趙昺看來根本上不了檯面的方法來加以控制也是被逼的沒招兒了。而另外的措施就是控制財權,來約束坐鎮川蜀的大將。

正是由於四川距離臨安遙遠,其經濟有一定獨立性,對臨安之上供也多因軍興而被截用,導致‘四川財賦止供本路之費’,張浚入蜀設置防禦體系後,財權多屬於附屬地位,吳玠在世時便對財權頗多侵奪。而川蜀向來是以天府之國自稱,財稅足以支撐一地所費,加上地形封閉,一旦失控就有割據稱王的可能。

宋廷也是有感於四川財權被侵奪之危險,便於紹興議和後,逐漸將財權獨立,以加強對四川經濟之控制,重命四川上供羅布等,增加貢品外,並讓他們將四川內藏錢帛送交行在。而爲打破四川經濟之獨立性,又先後命四川歲撥總制錢一百七十三萬餘緡交左藏庫以供國用。

宋朝君臣是用盡心思來防止川蜀發生激變,但也限制了鎮守川蜀將領對於局勢的掌控,在蒙古人來攻時導致一片混亂,成都城在敵來攻時居然無兵可調,僅糾集起三百衙役前去抵禦,結果可想而知,一座重鎮就這麼被敵輕易得手,不得不退守重慶依靠山水之險來屏護江南。也正是因爲如此,川蜀也成了朝中重臣們心中的一根拔不出去刺。

在趙昺看來,幾位宰執和閣臣力主由朝廷遣重臣主持川蜀戰事並無惡意,也是出於維護朝廷利益的角度出發,卻依然沒有跳出權力制衡的禁錮,希望能以此扼制武將割據之心。對此他以爲是老幾位說好聽點兒是未雨綢繆,說難聽點兒是多心了,他以爲當下的形勢已經不能與彼時相較,尚不具備割據的條件……

“臣以爲當從宰執中選一位重臣前往川蜀主持戰事!”沉默良久,應節嚴喝了杯水打破了沉默道。

“噝……遣宰執前往是不是過了!”趙昺聽了吸口涼氣道,“川蜀雖爲戰略要地,但歷來朝廷只是以朝臣掛侍郎銜宣撫川蜀,以宰執前往尚無先例啊!”趙昺聽了卻是一驚,心中暗想別不是因爲自己逼得太狠,導致老頭兒要親自出徵吧!

“陛下,臣以爲並不爲過。”應節嚴捋捋鬍鬚道,“當下入川作戰是以湖廣制置司所屬爲主力,糧草輜重也皆是由其供應。而湖廣置使江鉦原爲殿前禁軍都指揮使,後又爲同知樞密使,早已位列宰執,以一侍郎前去主持戰事,即便江鉦大度能遵命而行,但其屬下卻難免會心存芥蒂,若是處處擎肘豈不壞了陛下的大計!”

“應知事所慮不錯,若是僅以一部官員主持難免會處處受制,難以展開手腳。此外也難免會讓江鉦多想,另其心生怨恨!”劉黻也點頭道。

“有理!”趙昺坐回案前道。剛剛應節嚴說的還是比較含蓄,而劉黻則直白的多。自己遣一閣臣前往,兩者地位不對等,又難免出現爭執,吃虧的肯定是朝臣一方。而如此也有‘以小制大’之嫌,令江鉦心存疑慮,以爲自己已經失去信任……

第815章 全靠忽悠第320章 任重道遠第1313章 大大不智第725章 兵分兩路第199章 潛移默化第1027章 心血來潮第1187章 田不能賣第326章 打草驚蛇第561章 問計第1414章 高麗三寶第162章 協作第1106章 心思第030章 收留第913章 順其自然第043章 作夢第162章 協作第1059章 窺破天機第531章 戲已開場第248章 初勝第150章 順勢而爲第1239章 深層矛盾第746章 深聊第1046章 沉住氣第596章 算計又算計第438章 發難第931章 以攻代守第481章 技術領先第472章 罰當其罪第382章 擔心第797章 步步深入第121章 投靠第221章 各有所長第1049章 撥雲見日第282章 坑人第559章 困擾第441章 移駕瓊州第847章 俢敕第926章 還治其身第218章 良師第897章 擔心第150章 順勢而爲第014章 夢中局第910章 粉飾第264章 亂陣第724章 順服或抗爭第012章 風雨夜(一)第607章 不簡單第1393章 不辨不明第771章 不與其爭第392章 覺察第724章 順服或抗爭第570章 慌亂第187章 試探第489章 悍不畏死第929章 危機不斷第657章 難熬的一天第1418章 開放代價第1389章 經營有道第1121章 飲鴆止渴第1101章 危險和機會第310章 抉擇第1081章 開幕戰第573章 看不透第1340章 我有啥法第566章 何以如此第128章 設想第1303章 荒唐之極第1231章 攻守相攜第867章 不爭之爭第1192章 世事無常第177章 善政第1381章 基本同意第1074章 豈有此理第1177章 出人意料第1058章 險象環生第418章 死個明白第898章 情何以堪第133章 預警第649章 編制第716章 動盪第1032章 煩心事兒第182章 保密第296章 不妥第115章 告誡第976章 觀感各異第1083章 都是騙人的第529章 各有所願第842章 同樣是大事第1009章 臭事第1382章 最好結局第188章 二選一第228章 恐懼第429章 各有說法第339章 不能言第015章 局中局第906章 攻守之議第598章 ‘ 蔣幹’中計第924章 不一樣第1163章 上元之夜第1464章 神秘貢品
第815章 全靠忽悠第320章 任重道遠第1313章 大大不智第725章 兵分兩路第199章 潛移默化第1027章 心血來潮第1187章 田不能賣第326章 打草驚蛇第561章 問計第1414章 高麗三寶第162章 協作第1106章 心思第030章 收留第913章 順其自然第043章 作夢第162章 協作第1059章 窺破天機第531章 戲已開場第248章 初勝第150章 順勢而爲第1239章 深層矛盾第746章 深聊第1046章 沉住氣第596章 算計又算計第438章 發難第931章 以攻代守第481章 技術領先第472章 罰當其罪第382章 擔心第797章 步步深入第121章 投靠第221章 各有所長第1049章 撥雲見日第282章 坑人第559章 困擾第441章 移駕瓊州第847章 俢敕第926章 還治其身第218章 良師第897章 擔心第150章 順勢而爲第014章 夢中局第910章 粉飾第264章 亂陣第724章 順服或抗爭第012章 風雨夜(一)第607章 不簡單第1393章 不辨不明第771章 不與其爭第392章 覺察第724章 順服或抗爭第570章 慌亂第187章 試探第489章 悍不畏死第929章 危機不斷第657章 難熬的一天第1418章 開放代價第1389章 經營有道第1121章 飲鴆止渴第1101章 危險和機會第310章 抉擇第1081章 開幕戰第573章 看不透第1340章 我有啥法第566章 何以如此第128章 設想第1303章 荒唐之極第1231章 攻守相攜第867章 不爭之爭第1192章 世事無常第177章 善政第1381章 基本同意第1074章 豈有此理第1177章 出人意料第1058章 險象環生第418章 死個明白第898章 情何以堪第133章 預警第649章 編制第716章 動盪第1032章 煩心事兒第182章 保密第296章 不妥第115章 告誡第976章 觀感各異第1083章 都是騙人的第529章 各有所願第842章 同樣是大事第1009章 臭事第1382章 最好結局第188章 二選一第228章 恐懼第429章 各有說法第339章 不能言第015章 局中局第906章 攻守之議第598章 ‘ 蔣幹’中計第924章 不一樣第1163章 上元之夜第1464章 神秘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