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

過了一個多時辰,佟國維先出來了,胤禛急忙迎上前去,問道:“情形如何?”

佟國維摘下圍帽,拭了拭腦門上沁出的微汗,道:“這位李某人還真是一個愣頭青,居然一點也不怵。皇上問一句他答三句,他好像沒事人一樣,我倒是緊張得手心裡直冒汗。不過,他憑着皇上的脈象居然能把皇上的病症說對八九分,皇上也便同意讓他開方一拭。現在陳大人正和他擬方子呢。此人這回總算長了點眼力見兒,沒再說出什麼驚人之語。若是君前失儀,四爺您,我,還有陳相恐怕都得吃回掛落。”

兩人正說着,就見陳廷敬皺着眉頭捧着一張方子從帳中出來,便問道:“怎麼?有什麼不妥嗎?”

陳廷敬苦笑道:“李先生的方子竟是連我都有些看不明白了。四爺,佟相,你們瞧瞧。”

兩人接過方子,定睛一看,藥方極其簡單,用得竟是其平常的藥:黃岑兩分,廣藿香三分,葛根四分,佩蘭兩分,滑石半錢,金銀花半錢,連翹三分,薏苡半錢,法夏兩分,柴胡兩分,厚朴四分,白芍兩分,竹茹三分,白豆蔻一分,青蒿三分後下。”

佟國維有些疑惑,便問道:“我雖不懂這些藥理,但卻曉得有些藥材對於炎症大有裨益,這方子不足爲奇啊。”

陳廷敬搖了搖頭,道:“這些藥循腠理至腸胃,表本兼治,原本確是好方,只是佟相,你大概沒有注意,方子底下那一行小字。”

佟國維這才注意到,在箋底處,還有一行蠅頭小楷,上書:“苦瓜頭五錢,每兩時辰煎茶服用。”

佟國維不禁也苦笑起來,道:“這苦瓜頭在關內倒是好尋,此處只恐不太好辦。”

陳廷敬道:“佟相所慮極是。李先生稱若是皇上能用上兩劑,就能止熱除痢,用十日可痊癒。而且苦瓜頭止熱效用最好。雖然此地沒有,所幸李先生身邊還餘些苦瓜頭,是他來營之前在江南採集,前幾日供幾名用同樣症狀的軍士服了,現還剩下三兩不到,只能供皇上不到三日的用量。看來要速速派人去關內尋覓纔是。”

胤禛在一旁想了想,道:“御營距關內路程遠,沒有七八日回不來。卻離承德快馬來回不過三天而已,我想,苦瓜頭這種東西,不僅關內有,承德應該也找得到,再不濟,我就跑到盛京去找。這件事,我帶着寶柱他們四個去一次。”

佟國維和陳廷敬有些吃驚地看着胤禛,齊齊道:“四爺使不得。”

胤禛卻毫不在意,道:“這有什麼使不得?現在是我阿瑪臥病在牀,我做兒子的去跑一趟有什麼關係。這差事讓旁人做,我放不下心!”在胤禛的心中,康熙和自己,雖說沒有真正的父子血緣,可十幾年的相處卻也培養出深深的親情,從這種角度講,胤禛真心希望康熙能夠康復。而且康熙若是能夠好起來,無異也從客觀上讓胤禛免除了一場風雨欲來之患。

佟國維見胤禛堅決,便轉而勸陳廷敬道:“子端,如此就讓四阿哥去吧。上天有感於四阿哥孝心,也會護佑我皇早日康復。”

陳廷敬見狀,也只好答應了。

佟國維一向心思細膩,又建議道:“四阿哥也先別急,等上半天。待李先生伺候皇上服了一劑藥之後看看情形再走也不遲。況且,奴才還要去張羅備十匹腳程最好,速度最快的馬,四爺和隨從每過兩個時辰就換一次馬。這裡到最近的軍驛有四百里的路程,到了那裡,可以再換馬。如此,應該可以趕得及,只是要辛苦四爺了。”

陳廷敬也是久經官場之人,一下子就聽出了弦外之音。佟國維這一番話表面上縱是冠冕堂皇,可是卻暗含了要胤禛見機而行的意思。若是康熙服了藥之後好轉,那麼苦瓜頭自然就是救命良方,這是此時迅速找來這味不同尋常的藥,自然就是雪中送炭,四阿哥拳拳孝心,皇帝怎能不牢記在心。若是康熙服藥之後情形依然,那麼牢牢守在康熙身旁就是最好的選擇。

陳廷敬雖然對此瞭然於胸,面上卻只做不知道。他知道,自己不過一漢臣而已,這種事情池水太深太混,莫若只作壁上觀的好。

胤禛根本沒有想這麼多,便道:“這樣也好,務必煩勞佟相準備最快的馬。我還指着它們用最短的時間給皇阿瑪把藥尋來。”

短短不過兩個多時辰之後,胤禛就已得知,康熙久久不退的熱度,在用了苦瓜頭茶和李崟親自熬製的藥之後,已經退了幾分,而且腹瀉次數也似比先前少了一些。同時,佟國維也將馬匹準備妥當。來不及再與康熙道別,胤禛便帶着寶柱和另外兩名侍衛急匆匆往承德而去。

傍晚時分,康熙自感精神好了許多,便將佟國維和陳廷敬宣至帳中。佟國維這回面上多了幾分喜色,道:“奴才見皇上臉色比清早強了不少,奴才從心底裡高興。真是上天佑我大清。”

康熙不再總是每隔一刻就要出恭,全身清爽不少,笑道:“你們薦來的那名醫官不錯。待朕身子好了,朕一定重重賞他。”

佟國維忙道:“奴才們不敢居功,其實李崟是四阿哥推薦的。”

康熙一挑眉毛,問道:“嗯?是胤禛?”

佟國維及陳廷敬連忙稱是。

康熙笑笑道:“爾等不必過謙。佟國維,廷敬,若不是你們上書房的引薦,只怕朕還得繼續吃太醫院的溫火方。不過,說起胤禛,現在也該是他請安的時辰,怎麼不見他的蹤影?”

佟國維見康熙開始挑理,便把胤禛爲康熙去找苦瓜頭一事詳細的說了一遍。

康熙心中感動,嘴上卻不說什麼,只是淡淡道:“朕的這個兒子,心眼好,做事卻不着調,這事原該稟明於朕,請旨出行纔是。”

佟國維使了個顏色給陳廷敬,陳廷敬也只好再勸道:“皇上,四阿哥拳拳之心,情急之舉,皇上實不宜苛責過甚。”

康熙淺淺一笑,道:“朕是欲琢璞玉。你們怎麼會了解朕這個做阿瑪的心意。”

陳廷敬面上一紅,道:“是臣孟浪了。”

康熙道:“不礙的。朕不是怪你。“又轉向佟國維,問道:“太子現在何處?幾時可到營中?”

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81章 出征(四)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115章 家宴(三)第377章 問鼎(一)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70章 從軍(一)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27章 渾水(八)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15 家祭二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223章 渾水(四)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158章 河務(一)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4 修行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12 郊迎二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43章 麻煩(三)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15 家祭二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42章 麻煩(二)第29章 傷逝(三)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116章 家宴(四)第160章 河務(三)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81章 問鼎(五)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158章 河務(一)第224章 渾水(五)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41章 麻煩(一)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328章 萬壽(五)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72章 南巡(三)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72章 從軍(三)第325章 萬壽(二)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212章 驚變(八)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09章 驚變(五)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212章 驚變(八)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35章 渾水(十六)
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81章 出征(四)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115章 家宴(三)第377章 問鼎(一)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70章 從軍(一)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27章 渾水(八)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15 家祭二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223章 渾水(四)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158章 河務(一)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4 修行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12 郊迎二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43章 麻煩(三)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15 家祭二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42章 麻煩(二)第29章 傷逝(三)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116章 家宴(四)第160章 河務(三)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81章 問鼎(五)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158章 河務(一)第224章 渾水(五)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41章 麻煩(一)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328章 萬壽(五)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72章 南巡(三)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72章 從軍(三)第325章 萬壽(二)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212章 驚變(八)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09章 驚變(五)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212章 驚變(八)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35章 渾水(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