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

溫達走後,拉着馬武出了園子,一路上且勸且提的自是不詳述。澹寧居里,顧問行瞅着間隙,帶着兩個小太監上來伺候康熙更衣,不失時機的遞了句話,“萬歲爺,外頭馬大人同溫大人一道走了,四阿哥還在候見……”

溫達走後,拉着馬武出了園子,一路上且勸且提的自是不詳述。澹寧居里,顧問行瞅着間隙,帶着兩個小太監上來伺候康熙更衣,不失時機的遞了句話,“萬歲爺,外頭馬大人同溫大人一道走了,四阿哥還在候見……”康熙一手已伸進了衣袖,順口接道,“嗯,叫他進來吧,朕有話問他。”顧問行擎着衣領,輕聲道:“那……照主子前頭吩咐的,王貴人那裡,奴才是不是先安排去清溪書屋?”又立時回過身來,從邊上小太監擎着的托盤裡取過明黃腰帶,恭正地替康熙束在腰間,就又躬下身子替康熙整飭起石青常服兩邊的開衩起來,“從這兒到園子北面還有段路呢,外頭風大,主子要是見人見得乏了,不妨先歇了?”康熙稍移一步,鬆開領口的襟扣,順勢抻了抻手臂,想起前纔在路上的吩咐,道:“甭折騰了,等會子直接去瑞景軒,走幾步就到的事。你先去知會着罷。”

顧問行自去傳旨,這頭胤禛懷揣着滿腹心事,由個傳旨太監引着,入內給康熙見過禮,就被康熙當頭派了份差使——拘審結黨會飲案。電光火石一念間,胤禛只有一想,這案子首尾就不啻於興一場大幹戈:他怎麼也想不到這差使竟會落到自己身上,在來的路上他還想着,皇父傳召會不會是因着兩江督撫,或是南山集案,可是不想這事來太的突然,落到自己頭上實在令他措手不及,這事雖與自己無關,但畢竟是個萬衆矚目的風口浪尖,一個措置不得宜,萬劫不復。不爲別的,只爲他猜不透皇父對太子的用意,一個不慎,再誤會了自己的立場和心思,白白成了祭典上的犧牲,豈不冤枉?

愣了一時,胤禛才慌忙叩首道,“兒臣領旨,請皇阿瑪訓示。”卻見康熙只是隨和一笑,“有難處?”胤禛腦中迅疾地想了一遭,甚還想用南山集案在結的由頭擋一擋,終究覺得是下策,爲難地望了康熙一眼,還是老實道了:“回皇阿瑪,兒臣實沒有底,不知該怎麼去辦這個差……”“嗯?”迎着康熙探究的目光,胤禛不敢避諱,“於公,滿洲宗室大員、八旗都統私下宴飲聚會,有結黨之私,干犯國法者,本應依律論刑;於私,這些都是滿洲大員,又牽涉宗室,事關重大,兒臣不敢自專。兒臣私度皇阿瑪聖意,爲牽扯太子,纔要依律重處這些個人,可皇阿瑪之言,兒臣不敢承旨……”

說到此,未免有些語無倫次,康熙探究的目光愈發生了疑惑,胤禛一咬牙,再又重重叩了頭道,伏地不起,“兒臣敬太子爲半君,君臣之份謹守數十年,兒臣是怕亂了綱常。”胤禛說到心內繁難的深處,也是動了肺腑之情,兩手摳在金磚縫中,顧不得再看皇父面色,只是顫聲恭稟道,“倘真如皇阿瑪前時所言,齊世武、託合齊等網結黨羽,是爲保奏太子,那兒臣如何能審?審出來或審不出來,今時來日,兩處辜恩,兒臣皆不知當如何自處……年幼之時,皇阿瑪告誡兒臣,‘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兒臣謹記在心,萬事以君臣綱常置於先,體君父輯熙庶治聖意,體太子孜孜以求之心。倘是別樁事,兒臣萬死不辭,惟獨此事萬難措置。兒臣是有體己私意,總是未能純粹一心,故不敢欺瞞皇阿瑪,求皇阿瑪恕罪。”

“今時來日,兩處辜恩……”康熙獨揀出這一句品擇着,暖閣裡又陷入了長時的靜默中,顧問行去王氏處傳旨回來,方好伺候在門外,隔了簾子望着裡頭一坐一跪不甚清晰的兩個身影,正在垂着腦袋,心內暗自嘆息這已是今夜第二回情景了,猛然又叫康熙撥弄座鐘的聲響激地心絃一顫,些微晃神間,又聽得康熙半是調侃地對胤禛道,“嗬!小時候打你的那幾下鞭子,還記着仇呢?”胤禛跪在榻前,重又叩了頭,懇切道,“兒臣萬死不敢……皇阿瑪諄諄訓誡,兒臣感恩尚且不及,又怎會生怨?兒臣只愧今時來日,皆不能爲皇阿瑪分憂,報答這份養育信重之恩。”

胤禛話雖如此,聽在康熙耳裡卻不是同一個想頭,同一句話,康熙聽着卻是與早前時候諸臣心哀‘兩處總是一死’的話同一個意思,心境鬱悶間,倒少了許多恚怒,固然胤禛的話多有可責之處,但爲其一片赤誠之意,康熙也不忍再責他什麼。是以,康熙微微擺了擺手,似有若無的自道了一句,“你不必諱言,朕自知道,你起來罷。”待胤禛恭立在身旁,康熙又提起兩分音色,瞥了他一眼,嘆道:“朕讓你去,沒讓你領着審事親王的名義,有溫達、趙申喬擔綱,你只去看看罷,你是個知道分寸的,就旁人看着你在,多少也要顧忌點分寸。再說,真到議罪的時候,還有三阿哥在,論長論爵的,也輪不到你,知道朕的意思了?”

胤禛感激之餘,也覺心頭霍然一鬆,當下不及深想是不是自己方纔一番言語的緣故,忙躬了身謝道,“謝皇阿瑪教誨,兒臣愚鈍。”“朕大晚上叫你過來,也不單是這事。”康熙打手邊取過一卷素白箋紙,遞給胤禛,胤禛小心展開,正是康熙御筆親書的‘圓明園’三字,胤禛訝然,“皇阿瑪……兒臣原還想瞅着空子,恭請皇阿瑪駕幸,兒臣……”康熙一哂,止住了正要掀袍再跪的胤禛,又指了指胤禛手裡的字兒,“你別急着謝恩,說好了,這個今兒給了你,回頭去你園子的時候,朕要看見。還有你家的那個大格格,出降儀禮部是照例議的個多羅格格,朕記得,你只這一女罷,朕便賞她個和碩格格的封號,也算賞你個雙份兒的。”

望着康熙的笑意,胤禛連道不敢,大喜過望之下,鄭重謝過恩,卻又聽得康熙喚進魏珠,說是夜深了,讓引着自己去西花園歇息,忙辭道,“謝皇阿瑪。兒臣這身子骨硬實的很,大冬天裡一來一去也不礙的。不介回自己園子裡也行,就不叨擾太子了罷……”康熙心知肚明,饒有深意的看了眼胤禛,也不點破:“西花園是朕賜給太子的,不是他的私園,你不必憂心這個。朕讓魏珠你過去安置,不必過問太子,走時也不必去給太子見禮。”又看胤禛聞言添了幾分惶恐,康熙輕擺了擺手,略微回寰地道了句,“他近來身子不適,你們不要去擾他。”

第209章 驚變(五)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82章 出征(五)第377章 問鼎(一)第326章 萬壽(三)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10章 嫌隙(五)8 裕親王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80章 問鼎(四)第42章 麻煩(二)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20章 混水(一)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31章 八阿哥(二)第226章 渾水(七)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384章 問鼎(八)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01章 意動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384章 問鼎(八)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1 誕生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384章 問鼎(八)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109章 嫌隙(四)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77章 南巡(八)第219章 驚變(十五)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252章 議儲(五)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224章 渾水(五)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29章 傷逝(三)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178章 南巡(九)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25章 渾水(六)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380章 問鼎(四)第229章 渾水(十)第114章 家宴(二)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249章 議儲(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110章 嫌隙(五)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71章 南巡(二)第78章 出征(一)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73章 從軍(四)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326章 萬壽(三)第93章 又生風波(一)
第209章 驚變(五)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82章 出征(五)第377章 問鼎(一)第326章 萬壽(三)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10章 嫌隙(五)8 裕親王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80章 問鼎(四)第42章 麻煩(二)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20章 混水(一)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31章 八阿哥(二)第226章 渾水(七)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384章 問鼎(八)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01章 意動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384章 問鼎(八)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1 誕生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384章 問鼎(八)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109章 嫌隙(四)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77章 南巡(八)第219章 驚變(十五)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252章 議儲(五)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224章 渾水(五)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29章 傷逝(三)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178章 南巡(九)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25章 渾水(六)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380章 問鼎(四)第229章 渾水(十)第114章 家宴(二)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249章 議儲(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110章 嫌隙(五)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71章 南巡(二)第78章 出征(一)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73章 從軍(四)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326章 萬壽(三)第93章 又生風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