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從軍(八)

上書房外,李德全一手指着秦福,一邊壓低了聲音罵道:“好你這個不長眼睛的奴才,這都什麼時辰了?啊?怎麼還沒有給主子換熱奶子啊?每過兩刻必須給主子上熱奶子,這就是規矩?你昏頭了你?主子怪罪下來,連我都得陪着你挨板子!”

秦福低眉順眼小心分辯道:“李總管,皇上剛纔吩咐了,不準打擾。”

李德全輕輕叱了一聲,道:“你看看這都幾更天了?主子這麼辛勞,卻連口熱的都吃不上。你們這些沒心肝的廢物點心,躲一邊去,好生和我學着,回頭再收拾你們。”說着,偷偷向屋內張望,就見康熙拿着奏摺,正在細細閱讀,眉宇之間透着幾分欣喜。李德全知道,此時康熙的心境必然不錯,於是便拿了一杯熱奶子,拿了一塊剛剛燙過的熱手巾走了進去。

康熙大約是深深被這份奏摺所吸引,連李德全走到身旁都沒有察覺。李德全輕聲道:“主子,已經快三更天了,深秋,天兒涼,奴才給您伺候了一塊熱手巾,撒了玫瑰香露在上面,醒神最好了,您先歇會吧。”一邊說着,一邊已經麻利地把手巾遞了過去。

康熙微微一笑,道:“身邊跟的久的人就是合用,朕身邊還真是不能少了你李德全。”結果手巾,康熙愜意地擦了一把。又拿過了換過的熱奶子,美美地喝了一口。

李德全瞅着康熙,笑道:“只要主子舒坦了,就是奴才最大的福分。主子今天一定是有喜事,奴才瞧着都高興。”

康熙不由臉上露出笑容,道:“是啊,剛纔接到四阿哥和費揚古的條陳,朕真是欣慰啊。慮事周詳,高瞻遠矚。好啊。”說着還不盡興,索性拿過摺子讀了起來。

“蟠腸鳥槍,爲攻城守疆之利器。然兒臣亦有擔心,若此利器目下的製造存備皆有隱患,若是不慎爲入葛爾丹等奸佞逆賊所盜用,則可能危及京畿,因此兒臣特奏請皇上,請將火器彈藥由製造始置發放,分別交由兵部及內務府統管,以策萬全……。如此,可除隱患矣。則此利器可以用其利而避其弊,若軍中廣備之,則可強我大清目前軍力,與前相較之,數倍矣。值此葛爾丹數度挑釁朝廷之機,正可用此火器漲我天朝威風,滅葛爾丹囂張氣焰,兒臣懇請皇上增加當前火器營數量,兒臣和費揚古等願爲皇上儘快將其操練成軍,待與葛爾丹一戰之時,爲我軍一支奇兵。”

“四阿哥忠心可鑑啊。”康熙喃喃道。

卻見李德全一臉尷尬地站在當地。康熙馬上意識到,自己有些太興奮了,依祖訓,太監不得干政。於是笑笑道:“不礙的,只要你管住自己的這張嘴,朕不會因此怪罪你的。”

李德全這才如釋重負,道:“主子還有什麼吩咐?”

康熙道:“你明日一早宣上書房佟國位,陳廷敬,馬奇晉見。” 隨後又想了想,問道:“索額圖目前可在京中?”

李德全道:“前兩天已經回來了,遞了牌子要給主子請安交差事,主子上回說等兩天再見的。”

康熙道:“是了,這兩天事情多,朕都有些記不清了。讓他明天一起來吧。一同議一議四阿哥這個條陳。”

李德全應了一聲,便輕輕掩上門出去了。

第二天,與諸上書房大臣商議之後,康熙又發出了一道上諭,增立內火器營。以原有火器營爲外火器營。內火器營在城內,有槍炮二營。內營有鳥槍2516枝、炮甲鳥槍880枝,子母炮40門。與外火器營同,內火器營設翼長1人、署翼長總營1人,營總1人鳥槍護軍參領4人,副鳥槍護軍參領8人、署鳥槍護軍參領16人。

康熙同時任裕親王福全爲領侍衛內大臣,兼領內務府武備庫掌印總管大臣。同時以胤禛、費揚古實心用事爲由,加一級記錄在案。同時,降旨,以海裕言語荒唐,降三級留任。竟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胤禛讀了上諭,興奮不已,至少火器裝備增加了一倍,實在是個良好的開端。待到這次討伐葛爾丹,讓康熙真正見識了火器的重要性,在旗營和綠營之中普及火器裝備也未必見得不可行。只是有一點遺憾,本來以爲康熙會把操練兩個火器營之事交給自己的,可惜。

胤禛並不知道的是,其實本來康熙確實是準備委胤禛以練軍之任的。可惜,太子胤礽卻匆匆地去見過了康熙。

太子一進上書房,請安之後便長跪不起。康熙有些納悶,便問道:“胤礽,可是有什麼事嗎?起來說話。”

胤礽沒有動,道:“皇阿瑪,兒臣特來請命,兒臣也願意赴軍中學習軍務,請皇阿瑪俯允。”

康熙啞然失笑,道:“你怎麼突然要去軍中?”

胤礽道:“兒臣知道皇阿瑪最近有意征討葛爾丹,兒臣願代皇阿瑪出征。”

康熙笑道:“有這份心思是好的,朕很欣慰。但是你職在中樞,應該多多用心政務纔是。”

胤礽執拗道:“兒臣也想如大哥、四弟一般拱衛皇阿瑪左右,與皇阿瑪一起陣前殺敵。”

康熙臉色沉了下來,道:“你這是要殺敵,還是要爭功?”

聽見康熙的誅心之言,胤礽有些慌了神,他確實是快紅了眼,看着大阿哥在軍中的名望日隆,連康熙也對他的態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老四胤禛,本來康熙就對他青眼有加,此番原想着他去學習軍務之後,就很少再能有機會和自己爭老爺子的聖心了,沒想到又被他弄出個什麼火器彈藥分治的條陳,深得康熙的賞識,如果自己再不趁機分一杯羹,以後儲君的位置岌岌可危,這才急急匆匆地來見康熙請求差事。

看着胤礽有些漲紅的臉龐,康熙有些心軟了,放緩了口氣道:“朕其實把千斤的重擔是放在了你的肩上。朕若親征,你便是監國太子。糧草,後援,供給,朕是把自己的後脊樑都交給了你啊。在朕出戰的這些日子裡,朕會以上書房大臣,大學士們擔任輔政,可是你是朕的儲君,偌大的一片江山,朕就指望着你來治理了。你的兄弟們,也都會在陣前,指望着你的支持。你明白嗎?胤礽?”

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43章 麻煩(三)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73章 從軍(四)第70章 從軍(一)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25章 萬壽(二)第21章 圍獵(五)第301章 意動第160章 河務(三)16 家祭三第325章 萬壽(二)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60章 河務(三)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83章 問鼎(七)第70章 從軍(一)第114章 家宴(二)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4 修行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385章 問鼎(九)第109章 嫌隙(四)第212章 驚變(八)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108章 嫌隙(三)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85章 問鼎(九)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224章 渾水(五)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15 家祭二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75章 從軍(六)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108章 嫌隙(三)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75章 從軍(六)第29章 傷逝(三)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52章 議儲(五)第250章 議儲(三)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16 家祭三第379章 問鼎(三)第156章 洗三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80章 出征(三)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224章 渾水(五)第205章 驚變(一)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324章 萬壽(一)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379章 問鼎(三)第19章 圍獵(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
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43章 麻煩(三)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73章 從軍(四)第70章 從軍(一)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25章 萬壽(二)第21章 圍獵(五)第301章 意動第160章 河務(三)16 家祭三第325章 萬壽(二)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60章 河務(三)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83章 問鼎(七)第70章 從軍(一)第114章 家宴(二)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4 修行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385章 問鼎(九)第109章 嫌隙(四)第212章 驚變(八)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108章 嫌隙(三)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85章 問鼎(九)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224章 渾水(五)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15 家祭二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75章 從軍(六)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108章 嫌隙(三)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75章 從軍(六)第29章 傷逝(三)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52章 議儲(五)第250章 議儲(三)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16 家祭三第379章 問鼎(三)第156章 洗三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80章 出征(三)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224章 渾水(五)第205章 驚變(一)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324章 萬壽(一)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379章 問鼎(三)第19章 圍獵(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