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父子兄弟(三)

康熙面無表情,聲音中卻帶了些苦澀:“朕若是相疑,立時就可以索拿於你。朕只是不懂,你何嘗就不能讓朕省省心呢?前些年,你以家法懲治康王門人,朕當時賞了你,不是因爲這件事你處置得體,而是因爲這事你佔了一個理字。然而國家有法度,若是都以私刑相向,朕還要三法司做甚麼?而後,因戴梓一案你擅預政事,朕雖罰了你,卻只是稍作懲戒。爲什麼?朕要你長記性!朕多次和爾等皇阿哥講過,事無規矩,不成方圓。你如何就是不聽呢?皇額娘臨終之際,尚要朕維護於你,朕應了她。朕雖爲號萬歲,終有西歸之時,待朕百年之後,你若還是如此恣意而行,還有誰能護你平安?”說罷,康熙自己也勾起了衷腸,竟然流下兩行清淚。

胤禛更是淚若泉涌,一則他本就委屈,二來也感傷於康熙的愛護之情,第三更是被康熙的言下之意所駭,便哽咽道:“兒臣真是不孝,行事愚鈍魯莽,不但沒有爲皇阿瑪解憂,還讓皇阿瑪一直爲兒臣如此操心。”

康熙見胤禛哭得傷心,不由起了憐惜之情,拭了拭眼角,道:“朕知你性子剛正,不能見不平之事。然循理無私固然重要,卻不可逾矩妄爲。可明白?”

胤禛點頭稱是,一瞬間心思轉了萬千,適才他所憂之事,不是別的,正是康熙透露出來的兩重想頭:一是以太子承繼江山,這本是應有之意。康熙現在龍體染恙,在不確知自己是否可以康復的情形下,情緒不免有些悲觀。雖然康熙自己堅稱病勢好轉,卻還是要太子和三阿哥立即趕赴行營侍駕,難免沒有預先安排身後事的意味,再加上最末感傷之語,擺明就是說若駕崩,太子善待胤禛的可能性很小。二就更是讓胤禛心驚膽戰,這番話居然還聽出些康熙與太子父子相疑的意思來。康熙提到,胤禛以家主身份責色格印,即便康熙和太子不理會,御史也不會與胤禛善罷甘休。一種可能,自然是康熙維護太子。可還有一種解釋,皇帝爲君,太子不過半君而已,此事若皇帝不計較,太子絕沒有計較的道理。皇家之事,也輪不到太子當家。可是康熙爲什麼單純把太子提了出來?難道太子會比皇帝還介意家主的身份?若真是如此,只怕康熙不會允許任何存心覬覦皇權之舉,尤其此人是太子。

康熙見胤禛不言不語,只是低頭垂淚,又道:“色格印既已在你手上很吃了些苦頭,朕便繞了他性命,營前站枷十日,發往烏里雅蘇臺軍前效力。”

這處罰雖然沒有如胤禛所願,能取了那膽小鬼的性命,在一貫寬仁的康熙手上,卻也可算是重處了。胤禛擡起頭,衷心道:“皇阿瑪聖明!”

康熙直盯着胤禛的雙眼,肅然接着道:“可朕還是要責罰於你,但你不必驚心,朕這也是護着你。否則,事情鬧大了,朕縱是天子,也難迴旋。你此番行事荒唐莽撞,朕革去你貝子爵位,撤掉你火器營的差事,隨駕讀書反省!”

其實胤禛從來也沒有在乎過這區區一個貝子的爵位,若是真的按照歷史的軌跡,以後胤禛必將歷經獲封貝勒、郡王、親王,直至最後成爲九五至尊。若是因爲蝴蝶效應而歷史轉軌,那麼自己這條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是兩說,是否貝子,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胤禛此刻真正平靜下來,道:“兒臣謝皇阿瑪隆恩。兒臣領罰。”

康熙還是深深地注視着自己這個兒子,道:“穆琛是正白旗下?他這次有先鋒破敵之功,朕就以他爲內火器營副統領,加兩級記錄在案。海鈺是降三級留用的吧,朕依稀記的他是正藍旗,讓海鈺改隸鑲白旗下,官復原職,加一級記錄在案。你去傳朕的口諭,讓太醫院的醫官好好爲朕的兩位將軍診治,待這二人傷愈,朕還要好生用他們。”

胤禛有些驚訝,恩賞相比這兩人的功勞倒也算不得什麼。重要的在於康熙這些安排中所蘊含的深意。將穆琛升至內火器營副統領,更是將海鈺調入胤禛所在的鑲白旗。雖然在皇阿哥中,皇五子,皇六子亦屬鑲白旗,但胤禛居長,而且極受康熙看重,鐵定成年之後就是鑲白旗旗主。如此的安排,儼然就是將整個內火器營置於胤禛的手中。這些無一不體現出康熙對自己的聖眷不減。然而,胤禛也還是有些疑問,爲什麼康熙會選擇這樣的時機放出如此的訊息?

胤禛也不敢挑明這些念頭,只是替兩人謝過了皇帝的封賞,康熙終於露出一絲微笑,道:“朕說了這些子話,有些乏了,你跪安吧。”

胤禛出了帳,李德全還巴巴地在外面候着,看到胤禛,急問道:“四爺,萬歲爺可有答應迴鑾?”

胤禛無奈道:“我勸是勸了,可皇阿瑪沒說準話,看來,明天得拖着上書房的大人們一起。對了,上書房都來了哪幾位?”

李德全聽了有些泄氣,擠出一張苦瓜臉,道:“佟相,陳相都到了,只有馬相留守京裡。只是佟相這兩天爲國公之事正傷心呢。”

胤禛一愣:“佟相也來了?你怎麼不早說?”

李德全小聲嘟囔道:“奴才剛纔就想說來着,四爺進去的匆忙。”

胤禛卻顧不得那麼多了,急忙問了佟國維的所在,三步並作兩步直奔而去。

佟國維的帳子離御帳不遠,可胤禛走到近前,卻又躊躇了一下,終於還是沒有進去,只是在門口輕聲道:“佟相,胤禛今日不便叨擾。國公之事,還請節哀順便。皇上龍體欠安,胤禛還請佟相相幫,明日共勸聖駕回京調養。”

帳中人影晃動,像是佟國維躬身打千,然後傳來一個沙啞的聲音道:“奴才及家兄闔府上下多謝四阿哥悼念之誼。奴才和陳大人明日自當力諫皇上以龍體爲重,御駕迴鑾。四阿哥也須當心些,最近風大。”

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45章 麻煩(五)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253章 議儲(六)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213章 驚變(九)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10 喜訊二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74章 南巡(五)第253章 議儲(六)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3 南書房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17章 圍獵(一)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71章 南巡(二)第21章 圍獵(五)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210章 驚變(六)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60章 河務(三)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169章 封爵(二)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42章 麻煩(二)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06章 嫌隙(一)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43章 麻煩(三)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8 裕親王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84章 問鼎(八)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80章 問鼎(四)
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45章 麻煩(五)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253章 議儲(六)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213章 驚變(九)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10 喜訊二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74章 南巡(五)第253章 議儲(六)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3 南書房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17章 圍獵(一)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71章 南巡(二)第21章 圍獵(五)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210章 驚變(六)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60章 河務(三)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169章 封爵(二)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42章 麻煩(二)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06章 嫌隙(一)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43章 麻煩(三)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8 裕親王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84章 問鼎(八)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80章 問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