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議儲(九)

自年羹堯任着侍講以來,康熙三日兩頭地傳召,明眼人誰個不知,這便是聖眷優渥。待一任滿了,一個卓異是必然跑不脫的,升上兩級,在京可就九卿,在外,就有資格爲一方臬司,甚至一躍而代藩臺也未可知。年羹堯自恃才高,並不把區區三品看在眼裡,他堅信,以己之力,必有以後飛黃騰達的一日,因而格外注重所謂的修爲氣度,無論大情小事,面上也只是淡淡,可如今,前幾日揆敘的那一封信札便攪得他心思不寧地如同紮了根刺一般,眉頭自然而然地蹙了起來。

揆敘之信說來倒也簡單,無他,相約一同保奏八阿哥胤禩。他當時心頭一熱便立時應了。擁立之功,合着任誰都難以拒絕不是?熬資歷固然拜相可成,只是那時他少不得已是知天命之齡,若是在議儲之時上對了船,至多十年光景,便可期一箇中堂之稱!再者,八阿哥是人心之所向,滿朝文武,有七成都看好他是繼嗣之君,皇上選嗣,總得順應民心不是?更而況,八阿哥明裡暗裡數次示好,他又豈能坐視不顧?他萬萬不曾想到,朝會之上,本要隨着佟國維、馬齊、揆敘一併出列保舉的,可回顧之間正巧看見了四阿哥那雙冰冷的眼睛,自己禁不住的打了個寒戰,這一步竟堪堪地沒有邁出來。幸好這遞進去御前的保舉單子並未有署名。繼而,康熙於不動聲色之間二次要諸官員署名舉薦,他便意識到事有不妙,借了尿遁避而不言。果不其然,一場雷霆之怒,八阿哥灰頭土臉,徹底斷了儲君指望,馬齊下獄,佟國維奪爵,阿靈阿、揆敘只待秋後算賬,自己卻逃過這一劫。可要命的是,揆敘手裡,可是握着自己回過去的一封書信,內裡不乏有向八阿哥輸誠之意,這可怎生是好?念及此處,年羹堯的眼睛不由眯了起來,寒光中透出些殺意來。可轉瞬一念,卻是自失一哂。就算納蘭家失勢,豈是自己這個從四品的侍講學士能撼動的?

正愁悶之間,年六進得屋來,躬下身子,喊了一聲“爺”。年羹堯多少有些不耐,冷冷道:“若是客,爺今兒心緒不佳,一概不見。”年六將腰躬得又深了三分,道:“回爺的話,宮裡來人了,有旨意。”“嗯?”年羹堯一驚,頓時有些慌神,難不成是東窗事發了?勉力定了定神,問道:“傳旨的是誰?有幾個人?”年六見自己二爺面上變色,也不敢怠慢,答道:“是位不認識的公公,沒有旁的人了。年羹堯這才稍稍放下了些心,急道:”開中門設香案借旨,給爺更衣!”

來的竟是魏珠,也難怪年六不識得,以魏珠的身份,竟來年宅傳旨,着實也讓年羹堯訝異。待年羹堯跪定,魏珠背北面南立定,微微一笑,道:“聖諭:今命簡鑲白旗漢軍下,湖南巡撫年遐齡女年氏,侍皇四子多羅貝勒胤禛爲側夫人,着按製備典。年氏一族,俱入鑲白旗漢軍下,自成一佐領,欽此!”

“這…”年羹堯一愣,“公公,這賜婚擡旗之詔是頒予年某的麼?”魏珠見失了規矩,低聲提醒道:“大人,還是先謝恩罷。”“是是”年羹堯感激地望了魏珠一眼,恭恭敬敬叩了三個頭,接下了聖旨。魏珠含笑道:“年學士,這份旨意可是一份魏珠來府上宣讀,一份已送往湖北令尊之處,皇上待年家之恩真是天高地厚。”年羹堯壓下一肚子心事,把魏珠迎上內堂,分賓主坐了,使人奉了茶,又遞上了一個銀封,笑道:“還望公公笑納。”魏珠倒也沒有客氣,伸手接過,放於袖籠之中,道:“若是旁的事宣旨,倒也不好受了年學士的禮,今兒可是大喜事,咱家也沾些喜氣,就不和學士客套了。”年羹堯有心打探一二,便斟酌了詞句,道:“想小妹姿色皆是中平,原想着,得蒙留牌配與宗室已是上上大善,如今卻蒙皇上聖恩賜婚於四爺爲側,年某與父親長兄皆是感恩戴德。”魏珠只是笑,道:“學士未免過謙了?令妹容顏咱家可是有幸在大選之日見過,便說是沉魚落雁也不爲過,堪爲本次秀女之首。前幾日,還聽得惠主子有意要爲八爺說項,將令妹配了給八爺,卻沒想今兒主子就下了旨意,卻是配了四爺,還得了全族擡旗的彩頭。咱家多句嘴,如此聖眷,年學士日後必得大用。日後,還靠年學士照拂咱家一二。”雖說魏珠的話裡滿是奉承結交之意,年羹堯心裡立時卻是“咯噔”一聲,直至親自把魏珠送出了府,還是一肚子的計較。

惠妃看中自家妹子配於八阿哥,自然其中有八阿哥的算計,可皇上偏就點了四阿哥這鴛鴦譜,難道只是因爲自家這一支奉得是四阿哥的本主?還是慮及瑾柔自幼有幾年寄住在四阿哥府上,如今許配算是便宜,抑或是另有計較?更蹊蹺的是,竟是除了本支以外將合族之人隸於四阿哥旗下,這真真是絕了年家的後路。康熙在現如今議儲這個哏節上如此安排,究竟是爲了什麼?年羹堯沉下眼簾,心中暗思。四阿哥目下不顯山不露水,自然不是儲君熱門,但卻是最四平八穩的一個,便是八阿哥,見了四阿哥也是恭謹的很。既如此,爲四阿哥以後添上年家這個臂助,莫非是爲了制衡以後的太子麼?若是如此…,年羹堯脣上浮出一絲笑意,依着康熙的性子,加恩幾個年長皇子自是必然,四阿哥今已是貝勒,一個王爵該是指日可待,那麼自家妹子便是王側妃,年家自此以後,再不是個尋常官宦之家,也算得是皇親國戚,只不過今後,可就真是一團亂局了。

“年六?”年羹堯喚了一聲。年六顛顛兒地跑了過來,一矮身子:“爺您吩咐,奴才聽着呢。”“嗯,”年羹堯滿意地點了點頭,道:“你去西庫,備四色禮,莫要忘了那尊湖北送來的黃玉佛像,其餘的三樣,典雅素樸些的就好。再把馬給爺備了,爺要去四阿哥府上。”

第325章 萬壽(二)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16 家祭三第325章 萬壽(二)第80章 出征(三)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45章 麻煩(五)第72章 從軍(三)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78章 南巡(九)第70章 從軍(一)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77章 南巡(八)第20章 圍獵(四)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84章 出征(七)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156章 洗三第378章 問鼎(二)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20章 圍獵(四)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20章 圍獵(四)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78章 南巡(九)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380章 問鼎(四)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206章 驚變(二)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384章 問鼎(八)第383章 問鼎(七)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115章 家宴(三)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27章 萬壽(四)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15 家祭二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14 家祭一第32章 八阿哥(四)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79章 出征(二)第156章 洗三第224章 渾水(五)4 修行第41章 麻煩(一)
第325章 萬壽(二)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16 家祭三第325章 萬壽(二)第80章 出征(三)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45章 麻煩(五)第72章 從軍(三)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78章 南巡(九)第70章 從軍(一)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77章 南巡(八)第20章 圍獵(四)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84章 出征(七)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156章 洗三第378章 問鼎(二)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20章 圍獵(四)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20章 圍獵(四)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78章 南巡(九)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380章 問鼎(四)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206章 驚變(二)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384章 問鼎(八)第383章 問鼎(七)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115章 家宴(三)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27章 萬壽(四)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15 家祭二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14 家祭一第32章 八阿哥(四)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79章 出征(二)第156章 洗三第224章 渾水(五)4 修行第41章 麻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