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驚變(一)

正是康熙四十七年的一日午後,胤禛、胤祥兩個正在臨池的水榭裡,賞着滿池的菡萏綻蓮盛放。

“哎,我說四哥,你這一池子荷花還真是不錯,什麼時候叫我府上的奴才上你這兒,跟高無庸討教討教?”

“高無庸那夯貨有這能耐?你只管叫人去尋他,我倒要看他怎麼跟你府上人去吹牛。綠荷消夏,那是造園子的規矩,這些都有名家定下的形制,你看這,衆簇舉一,芳華驟顯卻不突兀。這植蓮也講究個勢,哪是混種了水裡就能見着好的……?”

胤祥見胤禛如此說,笑着搖了搖頭,自顧斜倚着欄柱朝下撒着魚食,偶一擡頭道:“我也就這麼一說,真要賞園景兒,三哥,八哥,九哥的園子看着是富貴,那些什麼太湖石,不老鬆,三步一亭,五步一廊的,可真不如上四哥你這兒,樂得清淨安閒,是吧?

半晌,卻不見胤禛答言,胤祥詫異着擡頭一看,只見胤禛一手背在身後,一手扶欄,靜觀蓮池默然不語,不由喚了聲:“四哥?”“皇伯父在日,你倒是還能再得個去處。”胤禛問言,也不轉身,只依舊凝神在池中央那株白色高蓮上,淡淡應道。

自裕親王福全薨逝之後,胤禛便時常如此,於今五年下來,稍好些,只方纔那話又引動了情愫。這會胤祥見他又陷進沉思之中,知他準是又牽動了念想,便收了先前頑色,陪着略微默了會,思緒一轉便岔了話題道:“四哥啊,你說你這池子裡頭,盡是種些白蓮,是不是也忒素了些?我見御花園裡頭幾色的都有,你既說有講究,怎不仿精緻了些?”被他惹的一笑,胤禛這才頗有些無奈,轉身回道:“宮裡頭那是紅、黃、青、紫各有所愛,我喜白蓮,府裡頭的人自都隨我,再說一色也純淨些,沒的就招來你這句評斷,你怎知道……”

ωωω⊕ тtkan⊕ C〇

話還未完,便見高無庸急急穿廊過來,稟道:“四爺,太子爺來了。”與胤祥相視一眼,胤禛便獨自出了水榭。

房裡,長案上擺着一部新印製的《清文鑑》,這邊胤禛朝着太子深深一揖,笑道:“這《清文鑑》太子吩咐人送來即是,或是派人叫臣弟進宮去取,怎麼親自送來,倒叫臣弟不知如何謝恩了。”胤礽只笑笑,擡手免了胤禛的禮:“無妨,做哥哥的給弟弟送一趟書怎麼就不行了?”說着,朝上一拱手,“這套《清文鑑》是皇阿瑪親自審定爲序的,上諭賜在京諸王、皇子、大臣各一部,哥哥我這算也是承了聖命而來,公私兩便。”一通寒暄畢,胤禛讓了胤礽上座,又着人奉茶。舉杯淺呷的間隙,胤禛回味着那句‘公私兩便’,總覺今日這番小題大做的賜書之舉有異,再看太子神色似有些苦惱,遂笑道:“太子屈尊過府,乃臣弟的榮幸,總是要恭聆訓教的,無論公私,都是朝廷法度麼。”太子一聽,卻是連連擺手,神情倒像是更苦了些:“四弟不是拿這話來埋汰我?還談什麼訓教?今兒晨間就被皇阿瑪考問住了,至今還是頭緒全無,到現在我還腦仁子疼。再想不出轍兒來,只怕後晌皇阿瑪處無法交代。”

從太子狀似怨尤的敘述中看來,胤禛得知了太子這遭苦惱的因由。晨間在養心殿,張英遞牌子進來,稟奏康熙言內閣、翰林院盡十二年編撰之功,《平定朔漠方略》告成,進呈御覽。康熙大爲欣喜,興致上來,更傳了筆墨要爲此親寫序文。太子隨侍在側,亦是隨張英一道進賀的,後見序文中有“朕授鉞親王大臣,問罪聲討大師克捷,未即殄除”一句,便出言相諫,說是可將當中的‘未即殄除’改了以昭揚天威,可康熙卻以不實爲由訓斥了太子一通,鬧得最後太子在張英面前大失了面子。胤禛聽了,大約能猜到二人的心思:太子該是想借着福全失利這事做做大阿哥的文章,面上說給康熙的話是滴水不漏,底下,卻是想翻舊賬。而康熙這頭,他卻猜不準是不是康熙已然洞悉了太子的意圖。然而,雖不知究竟康熙是爲着什麼具細因由申斥的太子,但起碼,太子必是什麼地方觸着了康熙。

太子一通說完,端了茶盞就往脣邊送,胤禛見有些冷場,纔要接話,又聽太子繼而接道:“晌午,皇阿瑪又叫陪着一道用膳,席間顏色倒是沒晨時那般疾利,但又問起月前那事兒,我是再沒的說辭了,你說,怎生不令人犯愁?”

胤禛看着太子,這話胤礽說的有些不明不白,倒也不知該如何開解,含糊道:“依臣弟的想頭,皇阿瑪許是一時的不豫,太子不必太過吃心。”太子原就是一腦門官司,此刻便更是蹙了眉頭,道:“月前皇阿瑪就說心神不寧,原本我以爲約是阿瑪上了歲數,晚間睡得不踏實,故而有此一說。不想,這幾日,皇阿瑪更是在意此事,幾回喚了我去,直言最近定會出些大事,卻又沒個確實的說辭。”見胤禛聽得仔細,太子輕嘆了口氣,接着道:“你是知道的,我是太子,有輔政之責,可哪樁事我不得做得慎之又慎?生怕違逆了皇阿瑪的意思。可像這種無根無影的事兒,確叫我犯難。”許是覺得自己言辭稍有怨愆,便緩了一緩,輕咳一聲,道:“今晨見了刑部呈上的摺子,說是朱三太子被擒,我尋思着,皇阿瑪所慮當是合着此事。自前朝覆滅,朱三太子一直杳無蹤影,前明餘孽不總是打着他的名頭作亂?如今終於拿他歸案,總是樁大喜訊。可皇阿瑪跟前奏對,阿瑪才聽了幾句,雖先有幾分喜色,卻又說不是他心中所懸之念。”搖搖頭,終還是將那口怨氣泄出:“當真是天心莫測吶。”胤禛聽了也不言語,只淡笑着讓了茶。

太子撂下茶杯,鬱郁道:“老四,你倒是說說,如今河清海晏,還能出什麼事?”胤禛見太子直盯着自己,便道:“若是談佛,臣弟或許還能爲二哥稍解憂愁,皇阿瑪聖慮深遠,豈是臣弟所能探知?二哥還是寬了心,皇阿瑪許就是興一致起了一說而已,隔上三五天,便也就不再提了。”胤礽手指輕叩案上,道:“四弟,不怕你笑,二哥今兒說句實心的話,若是猜不透阿瑪所想,二哥我是沒一日能安睡。”“哦”胤禛仔細看着面前的太子,確是眼窩都凹進了一圈,不禁道:“二哥何故如此?”太子自失的一笑,道:“適才我說皇阿瑪天心難測,或許四弟還覺是我言語莽撞,可索相之事,難道不是明證?索額圖,一等公爵,內大臣,伴君幾十年,聖眷一時無二,下場又如何?一道旨意就索拿宗人府圈禁,多壯實的人,圈了不到半年,就死的不明不白!”聽太子提起索額圖,胤禛稍有一怔,稍看了左右,再無他人在,這才稍稍安了心。

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9章 傷逝(三)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227章 渾水(八)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212章 驚變(八)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385章 問鼎(九)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06章 驚變(二)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42章 麻煩(二)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29章 傷逝(三)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251章 議儲(四)第252章 議儲(五)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3 南書房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212章 驚變(八)4 修行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80章 出征(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176章 南巡(七)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170章 南巡(一)第159章 河務(二)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173章 南巡(四)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205章 驚變(一)8 裕親王第28章 傷逝(二)第329章 萬壽(六)第160章 河務(三)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30章 萬壽(七)第393章 完結篇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28章 渾水(九)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175章 南巡(六)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17章 圍獵(一)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82章 出征(五)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381章 問鼎(五)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116章 家宴(四)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228章 渾水(九)第219章 驚變(十五)5 諍臣第41章 麻煩(一)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1 誕生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
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9章 傷逝(三)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227章 渾水(八)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212章 驚變(八)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385章 問鼎(九)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06章 驚變(二)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42章 麻煩(二)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29章 傷逝(三)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251章 議儲(四)第252章 議儲(五)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3 南書房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212章 驚變(八)4 修行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80章 出征(三)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176章 南巡(七)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170章 南巡(一)第159章 河務(二)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173章 南巡(四)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205章 驚變(一)8 裕親王第28章 傷逝(二)第329章 萬壽(六)第160章 河務(三)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30章 萬壽(七)第393章 完結篇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28章 渾水(九)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175章 南巡(六)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17章 圍獵(一)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82章 出征(五)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381章 問鼎(五)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116章 家宴(四)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228章 渾水(九)第219章 驚變(十五)5 諍臣第41章 麻煩(一)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1 誕生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