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八阿哥(三)

佟貴妃聞言既驚且怒,驚得是,從阿布鼎的供詞當中,佟貴妃已經知道此事的始作俑者必定是九五至尊的皇帝無疑。大內之中,惟有六宮都總管太監是賞了五品銜的,而這位總管太監不是別人,正是自康熙8年起起寸步不離康熙左右的內侍李德全。

李德全自淨身入宮以來,一直在養心殿伺候,康熙非常喜愛這個比自己小了6歲伶俐的小太監,更而況李德全還和師傅秦富學了一手馴養鷂鷹的絕技,從而更是得了康熙的寵,前兩年以李德全辦事小心,忠於奉上爲由,特地賞了五品的頂戴,把李德全美的,見誰都腳步輕飄飄了好一陣。

既然此事牽扯進了李德全和皇上,那麼衛氏的孩子就可能是龍種,宮中以前還從未出過如此荒唐之事,雖說民間有所謂游龍戲鳳一說,可是這裡不是民間,而是巍巍禁宮,康熙就守着自己家門口,坐擁一大羣的嬪妃,卻和一個卑賤的辛者庫旗下奴婢有染,此事如果傳了出去,真真被人家笑話。

但是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有可能被其他嬪妃趁機算計說自己沒有執掌六宮之能,更可能惹來龍顏大怒,康熙是個極要面子之人,萬一惱羞成怒,自己肯定脫不了干係,此事真是危機重重。

高羣是個伶俐人,聽到這裡也已經知道大概,深知在留在這裡即便多聽一句也甚是兇險,於是悄悄地退了出去。

佟貴妃眉頭緊鎖,呆坐在炕上,心中似波濤洶涌,不僅擔心自己的命運,更有幾絲酸楚,她懂得,做爲皇上身邊的女人,聰明的話,就應當由着皇帝的性子,明白三宮六院雨露遍灑,做一個謙讓大方之人,這纔是所謂賢良淑德。但是身爲一個女人,又有誰不希望枕邊之人只屬於自己呢?她知道康熙之所以看重孝誠仁皇后的原因之一就是皇后從不嫉妒,而康熙也時常籍着孝誠仁皇后的例子敲打其他的嬪妃。康熙曾告訴自己說,他不喜惠妃(大阿哥之母),也是因爲惠妃善嫉之故。可偏讓自己攤到此事,到底應該如何處置呢。

這時,胤禛問了一個問題,一個他覺得早就該問,但卻被幾名當事人忽略的事實,他問,只是希望進一步確認,這名被陰差陽錯製造出來的嬰兒時不時就是他以後最大的競爭對手。胤禛問道:“衛氏所誕下的孩子是男是女?”

阿布鼎戰戰兢兢道:“是男孩。”這是另外一個使他戰戰兢兢的事實。他雖然地位低下,卻也能猜個大概,孩子的父親必然是個皇室親貴,很有可能是皇上本人,但是他卻不敢,也不能指望因此子之故,就能全家雞犬升天的美夢。

首先,以他的身份,別說見皇上,就是想見李德全大總管也不可能。如果告訴自己的老主子索額圖簡直就是找死,索額圖之於太子,恨不能掃除所有可能給太子造成威脅之人,且不說這整樁事根本就是匪夷所思,有沒有旁證,而且誕下的是又是個男丁,如果是龍種,太子就多了一個競爭者,索額圖還不趁機滅了自己一家。所以自己自這孩子出世,一直就天天做噩夢,深怕有一日事發,全家人性命不保。

胤禛此刻已經完全確認,他這輩子最大的政敵已經出場了。他也不免陷入矛盾之中。趁機結果了他,雖然陰損了一些,卻從而使得自己以後登上太和殿的那張寶座一路通途?還是幫助他,讓康熙認回這顆遺珠,存一個忠孝友愛的名聲,但卻給自己留下遺患?

房中幾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佟貴妃苦想解決之道,阿布鼎憂慮身家性命,而胤禛卻在盤算自己和那個嬰兒的命運。

胤禛最先有了答案,難得有機會來到這段歷史,不如讓它更精彩一些,再者現在如果要處置這嬰兒,自己尚且沒有實力,必然要依仗佟貴妃,但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僅要對付那孩子,還得連帶處置知道內情之人,牽涉太廣。而且自己還有些心障,到底是來自現代之人,起碼的道德觀念告訴自己,起碼不能殺人,胤禛暗自裡搖搖頭,他不確定這種心障是不是會成爲自己以後成就理想的絆腳石。

既然做出了選擇,胤禛便有了主意。他讓阿布鼎在房外候着,然後對佟貴妃道:“皇俄娘,既然阿布鼎提到五品內侍,兒臣以爲不如叫來李總管問話,以爲旁證。兒臣有個想頭,如果李總管也能證實阿布鼎所言,不如將衛氏和那小弟弟接到額娘身邊照應着,待皇阿瑪轉來再請旨安置,如何?”

佟貴妃細一琢磨,確實是一條出路,但是心中卻又產生了另一疑惑,她猶豫了片刻,問道:“禛兒,額娘總覺得你太過老成,所思所想有時竟如成人一般。額娘也不是說這樣不好,但是卻不知何故,總是心神不安。”

胤禛心說,沒辦法,本人確實是成人啊,很多時候我也想裝,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加上宮中險惡,簡直就是步步驚心。

胤禛故意露出訝異的神色,道:“皇額娘,兒臣自己倒是不自知,兒臣想,興許是因爲兒臣現在讀書識理,所以所思所想,有所躍進,再者,兒臣平時師傅,伴讀,侍衛都大過兒臣不少,久而久之,耳濡目染的,便如此了。皇額娘可是不喜歡兒臣這樣?兒臣盡力改了就是。”

佟貴妃被胤禛說得展顏一笑,道:“傻孩子,成熟也沒什麼不好,有什麼要改的,其實這樣也好,這樣啊,額娘倒是可以更放心呢,額娘以後可就靠你了,你可要給額娘爭氣,不可負了額娘。”

胤禛規規矩矩地給佟貴妃叩了個頭,道:“皇額娘,您就是兒臣的親額娘,胤禛必定以後好好孝敬額娘。”

佟貴妃甚爲感動,一把摟住了胤禛。

胤禛輕輕道:“皇額娘,這事兒臣雖然不是完全明白,但是兒臣以爲,現在皇阿瑪子息不旺,我們也就只有兄弟7個,再加個弟弟也挺好,皇阿瑪也必然會龍顏大悅,再說,衛氏出身旗下辛者庫,若是額娘再大方點,索性讓外公幫着給她們一家擡個旗,也好正式讓她們娘倆進得宮中來,這樣,皇額娘您必然得了賢惠的名聲,皇阿瑪指定會記着額孃的好。”

佟貴妃笑道:“還說你不明白,額娘看你比誰都明白,也不知道上天怎麼就生了你這麼一個小猴精下來。也好,就讓高羣把李德全叫了來,如果真是你皇阿瑪的種,就依了你吧。”

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223章 渾水(四)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223章 渾水(四)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74章 從軍(五)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114章 家宴(二)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382章 問鼎(六)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224章 渾水(五)第79章 出征(二)第23章 兄弟(一)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380章 問鼎(四)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170章 南巡(一)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55章 議儲(七)第24章 兄弟(二)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77章 從軍(八)第18章 圍獵(二)第117章 家宴(五)第75章 從軍(六)第84章 出征(七)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171章 南巡(二)第110章 嫌隙(五)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11 郊迎一第187章 懲戒第170章 南巡(一)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10 喜訊二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251章 議儲(四)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28章 傷逝(二)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222章 渾水(三)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75章 從軍(六)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177章 南巡(八)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172章 南巡(三)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80章 問鼎(四)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9 喜訊一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24章 萬壽(一)第178章 南巡(九)第257章 議儲(九)第32章 八阿哥(四)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211章 驚變(七)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248章 議儲(一)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381章 問鼎(五)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
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223章 渾水(四)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223章 渾水(四)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31章 八阿哥(三)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74章 從軍(五)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114章 家宴(二)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382章 問鼎(六)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283章 督撫之爭(九)第224章 渾水(五)第79章 出征(二)第23章 兄弟(一)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380章 問鼎(四)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170章 南巡(一)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55章 議儲(七)第24章 兄弟(二)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77章 從軍(八)第18章 圍獵(二)第117章 家宴(五)第75章 從軍(六)第84章 出征(七)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171章 南巡(二)第110章 嫌隙(五)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11 郊迎一第187章 懲戒第170章 南巡(一)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10 喜訊二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251章 議儲(四)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28章 傷逝(二)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222章 渾水(三)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75章 從軍(六)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177章 南巡(八)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172章 南巡(三)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380章 問鼎(四)第92章 首戰葛爾丹(八)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9 喜訊一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24章 萬壽(一)第178章 南巡(九)第257章 議儲(九)第32章 八阿哥(四)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211章 驚變(七)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248章 議儲(一)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381章 問鼎(五)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