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

康熙就這麼冷冷望着陳鵬年,並不做聲,連帶屋內衆人也不敢稍有聲響。阿山還是俯跪着,胤禛、胤祥兩人相視一眼,目中滿是不解。高士奇只顧眼觀鼻,鼻觀心,垂頭肅立當地。曹寅與陳鵬年曾同在江寧任職,雖因公務曾有稍許不睦,卻知道陳鵬年平日辦事小心,心中甚是納罕。張英素聞陳鵬年賢名,眼下見其情形兇險,自是一臉憂色,只太子一人,微顰着眉頭,似是心中有事。

許久,康熙才強壓了怒氣,道:“你且擡起頭,瞧瞧你爲朕備下的龍榻。適才朕給了阿山機會解釋,公道兩個字,朕也一併給你,省得傳將出去,說朕屈了你陳鵬年!”陳鵬年勉強擡起頭來一望,只見面前榻上確有一條蜿蜒的污漬,像是蚯蚓爬過的痕跡一般,面色當下變得蒼白。這裡是行宮,早早就用藥絕了蛇蟲鼠蟻的蹤跡。且近日德州無雨,哪裡來得的蚯蚓,還正巧爬過龍榻?而況,明明在迎駕之前自己還特意巡視了一番,怎麼偏生這時出了這一碼事?疑竇叢生,卻又毫無頭緒。然陳鵬年到底有些書生意氣,重重三叩首,才辯白道:“臣,這,這怎會,絕不會……稟,稟皇上,臣今日清晨方纔親自查驗過,一應上用物品皆整潔齊備,明明……”一擡首正遇上康熙的凌厲目光,慌忙低頭避開了才道,聲氣低不可聞,“……不曾有。”

陳鵬年此語一出,張英心中便是一聲嘆息:“恐是要糟。按着皇上的稟性,若是就此認了錯,說不定還能轉圜一二,這下只怕…。”果然,康熙急步在屋內轉了兩圈,冷哼一聲,道:“唔,好,好的很!照爾言下之意,怕是在說有人構陷於你?是誰?是阿山,還是朕躬?!”

見康熙發作陳鵬年,所有人都不敢再大喇喇站着,以太子胤扔爲首,皆撂袍褂跪了,道:“(兒)臣等請皇上息怒。”陳鵬年乍聽得帝這一問,心內只一震,便以額重重觸地,帶了幾分哀色:“臣,臣不敢。皇上,臣斷無此意啊。”略停了片刻,驚駭中猶是不甘就此論罪,俯首於地,顫着音色訴道:“可,微臣確實不知那污跡自何處而來,還求皇上明鑑。”語罷,伏在地上,放了悲聲,再不能成言。

康熙脣角抿的越發緊了,這更是風雨欲來之兆。便是此時,太子突然向前膝行一步,緩緩開口,道:“皇阿瑪,陳鵬年素有忠直之名,饒是接駕的差事有所疏漏,還算是可用之臣,還請皇阿瑪…。”話未及說完,便被康熙冷笑一聲打斷,道:“忠直?他陳鵬年是忠直之臣?”語中的刻薄寒意,便是曹寅也不覺暗自打了冷戰。太子卻似並未感覺,只如常一般道:“是,陳鵬年方纔能犯顏直諫,足見其忠直。”

高士奇聞言,頭雖還垂着,眼中卻精光一閃。太子這幾句似乎勸諫之語,怕就要斷送陳鵬年的一條大好性命。太子之語看上去似乎平平無奇,字字都在爲陳鵬年說情,可卻實實地可卻實實置了陳鵬年於性命交關之境。高士奇是陪王伴駕幾十載的,最清楚康熙的性子。陳鵬年之前直諫本就犯了康熙的忌諱,阿山是滿臣,又是康熙一手調教出來的,在朝中也有能臣之名。陳鵬年在康熙面前用民生之事暗指阿山,本就不智,被阿山幾句辯駁的話一說,只怕人人都覺得阿山纔是受了大委屈的,更而況,這增稅也好,加火耗也罷,爲得是迎候聖駕,這事誰都心知肚明。由來就無根絕的事,只看迎駕上頭用民幾多罷了,這等事體,康熙也未必不察,如確爲阿山所言大部補缺河工,在康熙心中,便是大功一件。若爲此事發落了阿山,豈不是打了康熙自己的耳光?再把與之後污漬的事情聯在一起,只怕康熙更會對陳鵬年的意圖起疑,這忠直二字,怕就是太子做得一篇好文章。

果不出高士奇的預料,康熙一掌擊在身旁的高几之上,對着太子厲聲斥道:“你昏聵!什麼是忠直?唔?他陳鵬年這是賣直以求一個忠名!”可見此時康熙是發了雷霆之怒,語氣也越發刻薄起來:“陳知府在此地是主,朕不過是個不速之客而已。前面便藉着百姓民生大發了一陣宏論,他是真聰明,知道朕重諫言,親賢臣,只怕他那時便打定了主意要爲朕的‘魏徵’,做着一步而往青雲的夢。可惜啊,他失算了。阿山,”康熙用手指指阿山,道:“你起來,爲了你主子,沒得受這個小人的讒害!”阿山看了看衆人,也是動了聲氣,以頭搶地道:“奴才能得主子這句話,便是此刻死了,也值了。”卻是不肯起身。康熙也沒有勉強,只輕輕拍了拍阿山的肩。

再轉向陳鵬年,他此時已哭得渾身顫抖。康熙頓時一陣厭惡,又指着榻上的污漬對他道:“直諫不成,你怕是籍此又來一出曲諫,可對?你方纔稱臣,現下當着諸位臣工的面,你這撞天屈哭將出來,是要令朕這桀紂之主爲之汗顏麼!還是免了罷,只怕是朕躬違德,受不起你這忠直賢臣的服膺。”

再看太子時,太子滿面愧色,叩首以謝罪道:“兒臣慮事不明,皇阿瑪教訓的是。兒臣確是有欠思量。”康熙也不答話,只看了太子一眼,雖有責備之意,卻也不再斥責,隨後擡手讓衆人都起了身,衆人心神未定之際,又傳了侍衛進來,將陳鵬年以‘大不敬’之罪發往德州府衙牢內收押,直看得曹寅,張英面面相覷。

見此景,胤禛總覺得哪裡似乎不對,卻又難理出頭緒。太子那段話的意思他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可他卻不明白,爲什麼太子要和區區一個知府不對付。胤祥看陳鵬年被侍衛架出之狀,也頗爲不忍,欲開口爲陳鵬年求情,卻被胤禛用眼神止了。

高士奇已不是官身,因而被阿山安排着與張英分別宿於行在之外的兩處三進的宅院之中。是夜,但見一人着青衣小褂,候在高士奇門前,將名帖遞入之後,不到一刻,便有從人將其引入院內。

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115章 家宴(三)第173章 南巡(四)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43章 麻煩(三)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78章 南巡(九)第70章 從軍(一)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25章 渾水(六)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45章 麻煩(五)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227章 渾水(八)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78章 問鼎(二)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382章 問鼎(六)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301章 意動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77章 從軍(八)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249章 議儲(二)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174章 南巡(五)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393章 完結篇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8章 圍獵(二)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209章 驚變(五)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385章 問鼎(九)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41章 麻煩(一)第24章 兄弟(二)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377章 問鼎(一)第232章 渾水(十三)12 郊迎二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252章 議儲(五)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84章 出征(七)第251章 議儲(四)第227章 渾水(八)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207章 驚變(三)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20章 混水(一)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
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115章 家宴(三)第173章 南巡(四)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43章 麻煩(三)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78章 南巡(九)第70章 從軍(一)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25章 渾水(六)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45章 麻煩(五)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227章 渾水(八)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78章 問鼎(二)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382章 問鼎(六)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301章 意動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77章 從軍(八)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249章 議儲(二)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174章 南巡(五)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393章 完結篇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8章 圍獵(二)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209章 驚變(五)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385章 問鼎(九)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41章 麻煩(一)第24章 兄弟(二)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377章 問鼎(一)第232章 渾水(十三)12 郊迎二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252章 議儲(五)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84章 出征(七)第251章 議儲(四)第227章 渾水(八)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207章 驚變(三)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20章 混水(一)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