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恃強凌弱?原來鬧劇

疏梅樓所在的怡和街,雖說同樣位於流光河畔,卻與妓坊遍佈的怡紅街拉開了長長的距離,不過因爲這畢竟還是午後,並非紈絝們活動頻繁的夜裡,與怡紅街相比,怡和街又要熱鬧得多。

饒是人來人往如織,可旖景還是一眼看見了正從街口馬車下來的男子。

那男子身着天青色錦袍,衣上繡着蘭草暗紋,白玉錦帶纏腰,僅垂着枚碧玉蘭花佩,長身玉立,往繁華里靜靜一站。

依然未挽成髻,烏髮由青錦高高一束,沒有珠冠,也不帶紫金簪,不過脣角淺笑,目光緩緩顧盼,天生貴胄的氣質與蘊含着山水之秀的眉目,就已經吸引了許多人驚讚的目光。

就連燦爛的金陽,照在他的衣上,也淪爲了一道陪襯。

旖景的視線裡,一時只有他慢慢接近的身影。

楚王世子虞渢,他怎麼來了這裡?

“別把身子探出得太顯眼,仔細被他們瞧見了。”耳畔是小姑姑輕聲地提醒。

旖景這才注意到與虞渢並立的“他們”。

一個身着松柏綠圓領箭袖團花長袍,身高臂長,氣宇軒昴的青年,正是旖景將來的姑父賈文祥,另一個身着灰鼠色大袖襴衫,文質彬彬的白麪文士,卻是那位與宋嬤嬤仇恨不明、糾葛不清的國公府幕僚,旖景將來的西席李霽和。

這三人組,是個什麼情況?

正自疑惑不解,旖景卻看見底下的長街,忽然發生了騷動。

一羣身着裋褐麻衣,粗腰鐵臂的壯碩男子,一邊叫囂着,一邊從西側小巷裡涌出,追趕着一個步伐踉蹌,披頭散髮,臉上淚痕遍佈,還粘着片污泥的瘦弱少女。

街上的人羣下意識地往道旁避開。

那羣男子一看就是惡人,若非高門豪奴,必是以放貸牟利的市井流氓,平民百姓可惹不起。

旖景心中一緊,她擔心這幫人別有用心。

無他,因爲虞渢在場,而他身邊,的確有禍心暗藏,爲謀王位居心叵測的歹人。

當看到那少女直衝世子而去——

旖景低低一聲驚呼,完全忘記了小姑姑的提醒,忍不住把半個身子都探了出去。

“稍安勿躁。”蘇漣一把扯住了反應過度的侄女。

與此同時,旖景也看見了虞渢身邊的便衣侍衛,上前一步,將手摁在了腰上長劍,四周本來分散着的十餘人,不動聲色地向虞渢圍攏,顯然,那是世子的暗衛。

虞渢豎起手臂,輕輕一搖。

顯然,也是讓人稍安勿躁。

旖景方纔輕舒了一口氣,再看那少女——

卻是雙膝一跪,拉住了賈文祥的衣襬。

細細打量那少女,旖景竟然發現她有幾分眼熟,略微思索,旖景恍然,笑看向一旁悠哉遊哉,坐壁上觀的蘇漣。

那少女,分明是千嬈閣杜宇娘身邊的侍婢。

直到這時,旖景纔有些明白小姑姑嘀咕那句“今日倒是趕巧”究竟是什麼意思,當然同時也明白了,小姑姑爲何打發了自己,與那杜宇娘私談,想來,就是要演出這麼一段落難淑女當街求救的戲碼。

小姑姑是要考驗將來的姑父,有沒有俠義心腸,會不會打抱不平。

想通了這一點,旖景擔憂全無,收了收身子,興致勃勃地看戲。

卻見那少女可憐兮兮地哭喊一句:“郎君救我。”回頭看見那幫惡徒一擁而上,驚呼一聲,乾脆站起身來,一步繞去賈文祥身後,緊緊地抓住了救星的臂膀。

賈文祥不知是不是不慣與女子這般親近,略微蹙了蹙眉,卻並沒有猶豫,冷冷地逼視着那些臂圓腰粗的男人。

“識趣的就閃開,莫要多管閒事。”領頭的惡徒打量面前三人,瞧出其中兩個衣着不俗,舉止不凡,也不敢太過放肆,只粗聲粗氣地說道:“這賤婢借了我家公子的銀錢,拖延不還,活該以身抵債。”

那女子這才鬆開了賈文祥,連連擺手:“郎君莫聽他們胡說,我乃良家女子,並沒有借什麼人的銀錢,更不識他家公子,分明是、分明是他們要逼良爲奴!”說完掩面哭泣,緊跟着又匍匐在地哀求,想博得貴人出手相助。

遠遠圍觀的百姓一陣唏噓,自然同情那可憐女子,有人指指點點悄聲議論,卻並不敢出面。

惡徒們又逼近一步:“分明是這賤婢狡辯之辭,郎君可不能偏聽偏信,這事與諸位無關,還請行個方便。”說完就要一擁而上,去抓那名少女。

四周響起了驚呼之聲,一時之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賈文祥的身上。

“慢着!”在衆人的企盼下,賈文祥總算出了聲,手臂一擋:“你們說這女子欠了銀錢,可有憑證。”

領頭的惡徒略略一怔,凶神惡煞地一瞪眼:“郎君這是要多管閒事了?”

“天子腳下,朗朗乾坤,如果任由你們爲所欲爲,恃強凌弱,我也枉爲朝廷官員了。”賈文祥並不懼怕,雲淡風清地一撇,就算迴應了惡徒的凶神惡煞:“依大隆律令,凡有私債糾紛,當借貸者無力償還,債權人可告去官衙,或以資產抵債,或以身契償還,可必須有雙方畫押的債書爲證;並有嚴令禁止,不能私下追償,你若一口咬定此女欠了你家債務,那麼大可告官,你可敢去官衙府令面前,與此女當庭對質?”

有禮有據,聲聲擲地,頓時引起了圍觀者參差不齊的附和,有人擊掌叫好,有人高聲稱是。

那幫惡徒一聽面前之人自稱朝廷官員,氣焰又收斂了幾分,再加上聽賈文祥開口就引了大隆律令,顯然不是可欺之人,不覺後退幾步。

領頭之人頗爲無奈,狠狠瞪視了少女一眼,心不甘情不願地一揮手:“今日就算了,不過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廟,我們的帳,改日再算。”猛喝一聲“走”,帶着人落荒而逃。

四周爆發出一片喝彩聲。

事情眼看已經告一段落。

那少女這時已經用衣袖拭了滿面的淚水,微仰了一張被淚水洗得乾淨的面容。

圍觀羣衆竟然發現這位行容狼狽不堪的女子,生得膚如脂玉,秀麗嫵媚,我見猶憐。

少女起身,在衆人唏噓聲中,來到賈文祥身前,又是穩穩一拜。

“郎君之恩,民女銘記於心,民女卑賤,無以爲報,只好以身相許……”

本來已經準備散開的人羣,這下子又集中了過來,都瞪大了眼睛,不少豔羨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賈文祥的身上。

旖景也瞪大了眼……原來,小姑姑的考驗並沒有就此結束呀……

她卻看見,一直冷眼旁觀的虞渢脣角一卷,若有所思地環顧四周。

與她的視線,倉促一遇。

旖景大驚,下意識地躲到了軒窗後頭。

好不容易平息了心頭的慌亂,才又偷偷打量,卻見虞渢已經收回了目光,只盯着那位要以身相許的少女。

而賈文祥,這時滿面微笑,也看着那少女。

“以身相許。”似乎喃喃自語。

“民女卑賤之身,不敢奢望郎君明媒正娶,但求爲奴爲婢,侍候郎君身旁。”那少女似乎滿面嬌羞,低聲表明心跡。

圍觀人羣,許多發出了低嘆。

女子美貌,郎君心善,本是良配,可惜兩人身份懸殊,不過女子自甘爲婢,那郎君定是不會拒絕的。不少人惋惜,怎麼剛纔自己就沒有拔刀相助呢?

賈文祥笑容不減,卻搖了搖頭:“不需如此,於我不過是舉手之勞,你大可不必上心。”

竟然有人拒絕了美人的以身相許!

圍觀者大詫!

而蘇漣這時,方纔有了幾分滿意的笑容。

“郎君!郎君留步!”

眼看賈文祥拔步要走,少女手足無措,也忘記了什麼嬌羞含蓄,一把扯住了賈文祥的衣襬。

賈文祥眉心緊蹙,再看少女的目光,已經很是不耐了。

“還望郎君垂憐,剛纔那些惡人必不會放過民女,他們是鐵了心的要逼良爲奴呀!求求郎君救人救到底……”少女連聲哀求:“就給民女一個棲身之地吧。”

竟然不管不顧,是纏上了這位貴公子。

圍觀者中,有人瞧出了不對,看向少女的目光,也帶着些鄙夷輕視了。

賈文祥輕輕一扯,把自己的衣襬從少女手中奪回:“你是大隆子民,自有大隆律令保護,若有危險,當求庇於官府衙門,再說……你既然並不畏懼爲人奴婢,莫如就允了剛纔那些人罷,又何必自甘爲我之奴?”

分明是洞悉了少女的盤算,把話說穿。

圍觀者一陣鬨笑,四散開來,再無人同情那少女。

恃強凌弱固然可恨,但恩將仇報,圖人富貴,欺人心善,企圖攀附者也實在可恥。

賈文祥搖了搖頭,一手攜着虞渢,一手攜着李霽和,直入疏梅樓,再不看那女子一眼。

是的,他們進了疏梅樓。

旖景大爲詫異,這時又聽小姑姑說了一句:“還算是個男子漢,也算是個明白人。”

思量之間,旖景完全明白過來。

想必小姑姑早在未來姑父身邊安插了眼線,有心試探未來姑父的德行,好不好義,貪不貪色,是否憐惜美人過度,輕易被人糊弄,正巧今天帶她去妓坊開眼界,於是乎,當得知姑父將來疏梅樓,就買通了杜宇娘。

杜宇娘看來不是普通妓子這麼簡單!

旖景心思一動,便問蘇漣:“小姑姑,那些惡徒也是千嬈閣的人?”

蘇漣大爲詫異:“你竟然看出來了?”

“剛纔那女子,分明就是杜宇娘身邊的侍婢嘛。”旖景又問:“這杜宇娘究竟是什麼人,怎麼還能爲您行試探之事?”

蘇漣才動了動嘴脣,便聽見木梯上的腳步聲,衝旖景擺了擺手:“等會兒再說,先別出聲。”

旖景怔了一怔,便聽見了掌櫃殷勤地說話聲:“幾位郎君有請。”

卻是將虞渢一行領到了緊鄰她們的包廂裡。

這……看來小姑姑是要對未來姑父進行全方位的瞭解呀。

旖景與蘇漣自然不知,當虞渢經過她們包廂的雙摺隔扇門,輕輕一睨,似笑非笑,分明若有所思,卻隻字未提。

這邊廂,蘇漣姑姪面面相覷,保持沉默,各自飲茶,豎着耳朵傾聽一屏相隔的動靜。

那邊廂,三個男子相互告坐,點了壺明前茶,若干茶點。

三人的交談,完全沒有半句涉及早先那場風波,彷彿那位想要以身相許的女子壓根沒有出現一般。

“霽和師兄,你也太不夠意思,既然來了錦陽京,怎麼不與愚弟聯絡,若非聽世子提起,我都不知你千里來投。”賈文祥笑着說道,雖話中似有抱怨,神情卻甚是愉悅。

他曾是寧海松鶴書院的學子,雖說不似李霽和這般有幸,得南儒丁昌宿的親自教導,可兩人確爲同窗。

“本是想完全安定下來,再去拜會故人。”李霽和有些過意不去,抱拳一揖,以示歉意。

虞渢笑道:“某本是聽衛國公世子提起,國公府有位丁鴻儒的得意門生,心生仰慕,想到文祥或許認識,才央了他做中人,邀約先生一見,還望先生莫怪某唐突。”

李霽和頓時受寵若驚:“世子言重了,若世子不棄,喚聲霽和便是。”

賈文祥又說:“某離開寧海多年,常思念恩師,未知他老人家身子是否康健如常。”

“先生雖說已過仗朝之年,但身子甚是康健,日日早起,還能在院子裡打上一套長拳。”

“如此甚好。”文祥便笑,又問:“早前彷彿聽聞,恩師已將書院交給師兄打理,卻不知何故來了錦陽?”

“不過是幫着師兄處理些書院雜務,某何德何能,如何能打理書院。”李霽和謙虛說道,他口中的師兄,指的是授業恩師的長子:“在下不才,求了先生數年,才得薦書一封,投往衛國公府爲幕僚。”

賈文詳聞言,微微有些疑惑。

南儒丁昌宿桃李天下,族中子弟更有傑出之輩,今年已是八十有三。早在數十年前,丁昌宿就不再親自教導門生,唯有對李霽和,卻是青眼有加。

若非李霽和有過人之處,一代大儒也不會親自指點學術,可古怪的是,丁昌宿雖待李霽和不同常人,卻不願薦他入仕,以致李霽和已經年過二十,仍然還是白身。

於是一衆門生皆篤信,恩師是想留李霽和繼承衣鉢。

可爲何事隔多年,又突然許了李霽和入仕?

賈文祥雖說疑惑,只以爲同窗師兄有難言之隱,也不好細問。

虞渢卻說:“霽和師出名門,想要入仕大可不必如此周折,何故竟投往衛國公府甘居幕僚。”

自從闢除制廢,唯有東宮、親王方可自行選任佐吏,其餘朝臣一律無權自選屬官,故而爲人幕僚者,想要入仕,只能依靠主家舉薦,經吏部考覈後方有機會。一些寒門學子,無家世爲依,又無名師所薦,方纔會選擇走幕僚這條曲折的入仕之途,可是好比李霽和,他可是南儒丁昌宿的親授弟子,大可不必走這麼曲折的道路,只要一封薦書,衛國公必然會向朝廷舉薦人才,或者投往親王府,也可以直接爲官,雖王府屬官最高不過正五品長史,但若得親王信重,最終入選六部或是中樞者也不是沒有。

總之像李霽和這樣的士子,無論走哪條路子,都不必屈身幕僚的。

李霽和淺淺一笑,似乎極爲理解世子的疑惑:“某雖師出名門,不過是全靠恩師眷顧,雖然淺有才學,委實不敢自大,是否能入仕還看將來運數,之所以拜求衛國公門下,皆因爲對衛國公心存敬佩,願盡綿薄之力矣。”

他的意思,就是說並無入仕之心了,之所以甘作幕僚,那是因爲衛國公人格魅力無敵,吸引他千里來投。

虞渢淺淺一笑,並沒再問,卻若有所思。

賈文祥卻相信了李霽和的話:“衛國公忠直,又很有幾分俠義之心,他府裡幕僚儘管寒門出身,可若是有真才實學,不少都得了入仕的機會,比如那位林宗,從前正是衛國公的幕僚,眼下不也任職戶科都給事中,雖說只是個七品,卻是深獲聖上信任的要職。世子或許不瞭解我這位師兄,我卻是明白他的,以他之志向,必是想憑己之力入仕,不願只靠恩師之名,要說來,也只有衛國公有這樣的心胸和能力,師兄投在他門下,也是明智之舉。”

不少幕僚,雖有真才實學,無奈主家並不願舉薦,一來幕僚一旦入仕,就脫了主家的約束,再難利用;二來當今朝局,金相與秦相之爭越演越烈,以致不少寒士入仕艱難,縱使主家有心舉薦,吏部也不會重視。

這也是因爲世家與勳貴彼此拆臺,互相打擊,都不願對方勢大。

也唯有衛國公這樣的重臣,深得聖上信重,自然成了金相與秦相爭先拉攏的目標,他薦舉之人,入仕的機會極大。

關於這些政事,賈文祥不過隱隱一提。

虞渢也好,李霽和也罷,也都沒有往下深說。

三人品着香茗,漸漸把話題轉到了經史清談上,你來我往,頗多錦繡言辭,可見都是滿腹經綸、學識不俗。

這邊廂,蘇漣越發地笑容可鞠,顯然心裡對賈文祥的滿意程度再上一層樓。

旖景卻甚是留意虞渢的言辭,心內也很是驚喜。

前世他臥病榻上,弱不經風,她更是不耐煩與他說話,或有交談,盡是敷衍,完全不知他心中抱負,只知道他一筆書法極佳,畫技也很是出衆,他尤喜畫竹,關睢苑裡無論臥房書苑,壁上所懸之畫作,皆爲各異的青竹圖。

那時她也想過,若世子不是多病之身,料其風采,應如青竹。

隔世再見,蒼天有眼,讓他早解體內餘毒,再不似前世那般羸弱。

今日隔屏一聞,才知他胸中丘壑,諸多高於常人的見解。

這一世,他定當安樂無憂,一展抱負。

這一世,她當助他,以一生爲報,補前世之愧。

玉指間的青花茶碗,碧湯清澈,映出旖景堅定而婉然的笑意。

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計落空,又生一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並非安慰,深度分析第四十八章 忠勇婢女,引發傳言第四百八十七章 共遊燈河,敞開心扉第一百四十章 勝負之間,一步之遙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認親,虞湘婚事第五十章 反輸爲贏,酒肉結交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實陷井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唸到位,主角忽改第兩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議,不料變故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七百四十章 臨朝監政,死仇重逢第七十六章 美色誘惑,郎心浮躁第兩百五十二章 早有安排,美色陋計第七百一十八章 平息市議,仍有餘波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兩百九十九章 人已謀事,未知天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雙管齊下第兩百三十一章 旖景勸言,將計就計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計定,決不買單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樁姻緣,幾環圈套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一百五十七章 諸美比才,結交新友第三百四十五章 計議已定,直言不諱第四百零九章 風雲突生,順勢嫁禍第三百九十章 冬雨之死,神秘“青雀”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心相許,早在當時第六百零三章 惶懼劫數,再應當年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閣,悲喜難明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黃氏顯妒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協定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發衝突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書信,請見王妃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盤,實在精明第六百零六章 發現屍身,卻令毀容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與不要,皆在我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操縱變局,金蟬脫殼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一百九十九章 歸來錦陽,婚前教育第七百章 忐忑被棄,入宮勸諫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將出徵,壯志凌雲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時憤怒,便埋禍根第三百三十四章 纔剛新婚,便要爭寵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願陌路,不拖不欠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三百九十四章 病榻之畔,風波暗釀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不應死,何故病逝第四百五十六章 虞洲娶妻,秦妃“樂禍”第五百三十六章 入潛西樑,一對兄妹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滲入,確定關鍵第四百二十章 歸化遇襲,一個時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轉機,柳暗花明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入王府,羣芳聚宴第三百九十一章 呂氏婆媳,朱氏祖孫第七百四十二章 關鍵在於,誰將上位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山之約,依時發生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臥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五百五十四章 歸人在途,又遇故舊第一百二十四章 計謀雙方,各自手段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無詔,唯一見證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後,並非添花第三章 細論諸女,蹊蹺宋氏第兩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兩難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爭取後路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條暗線,完成拼圖第四百三十三章 牆還未倒,避之不及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計施策,天降良緣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君抉擇,皇后將廢第八十九章 一門姻緣,皆大歡喜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閣,悲喜難明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願此生,緣斷不續第七百二十七章 鴻門宴近,鬥志昂揚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三十四章 春心萌動,再無可忍第七十五章 幾人明白,幾人糊塗第四百零二章 兩個棄權,一個請賞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滲入,確定關鍵第三百八十二章 鬧市刺殺,孤閣纏綿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不瞑目,突有“生機”第五百零七章 諸子弒母?人倫悲劇第兩百三十九章 東宮有喜,聖上賜恩
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計落空,又生一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並非安慰,深度分析第四十八章 忠勇婢女,引發傳言第四百八十七章 共遊燈河,敞開心扉第一百四十章 勝負之間,一步之遙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認親,虞湘婚事第五十章 反輸爲贏,酒肉結交第七百四十七章 羊脂玉碎,王妃折返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實陷井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唸到位,主角忽改第兩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議,不料變故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七百四十章 臨朝監政,死仇重逢第七十六章 美色誘惑,郎心浮躁第兩百五十二章 早有安排,美色陋計第七百一十八章 平息市議,仍有餘波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兩百九十九章 人已謀事,未知天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雙管齊下第兩百三十一章 旖景勸言,將計就計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計定,決不買單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樁姻緣,幾環圈套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一百五十七章 諸美比才,結交新友第三百四十五章 計議已定,直言不諱第四百零九章 風雲突生,順勢嫁禍第三百九十章 冬雨之死,神秘“青雀”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心相許,早在當時第六百零三章 惶懼劫數,再應當年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閣,悲喜難明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黃氏顯妒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協定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發衝突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書信,請見王妃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意算盤,實在精明第六百零六章 發現屍身,卻令毀容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與不要,皆在我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操縱變局,金蟬脫殼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一百九十九章 歸來錦陽,婚前教育第七百章 忐忑被棄,入宮勸諫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將出徵,壯志凌雲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時憤怒,便埋禍根第三百三十四章 纔剛新婚,便要爭寵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願陌路,不拖不欠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三百九十四章 病榻之畔,風波暗釀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不應死,何故病逝第四百五十六章 虞洲娶妻,秦妃“樂禍”第五百三十六章 入潛西樑,一對兄妹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滲入,確定關鍵第四百二十章 歸化遇襲,一個時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轉機,柳暗花明第四百四十三章 初入王府,羣芳聚宴第三百九十一章 呂氏婆媳,朱氏祖孫第七百四十二章 關鍵在於,誰將上位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山之約,依時發生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臥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五百五十四章 歸人在途,又遇故舊第一百二十四章 計謀雙方,各自手段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無詔,唯一見證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後,並非添花第三章 細論諸女,蹊蹺宋氏第兩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兩難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爭取後路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條暗線,完成拼圖第四百三十三章 牆還未倒,避之不及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計施策,天降良緣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君抉擇,皇后將廢第八十九章 一門姻緣,皆大歡喜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閣,悲喜難明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願此生,緣斷不續第七百二十七章 鴻門宴近,鬥志昂揚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三十四章 春心萌動,再無可忍第七十五章 幾人明白,幾人糊塗第四百零二章 兩個棄權,一個請賞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滲入,確定關鍵第三百八十二章 鬧市刺殺,孤閣纏綿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不瞑目,突有“生機”第五百零七章 諸子弒母?人倫悲劇第兩百三十九章 東宮有喜,聖上賜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