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婚變

溫太妃一見太后眼淚就止不住的往下落,原本嘴角含了笑正待開口的高太后頓時大爲驚訝,竟親自起身迎下來,吃驚道:“這是……怎麼了?好端端的……”

倒也不怪太后驚奇,溫太妃看着年輕,卻是駐顏有術,論年紀別說太后,卻是比先帝還要長几歲的,自來只有她對太后諄諄教導、循循善誘,幾乎從未失色過,就是高太后自詡出身名門,也不得不折服於她的大氣,此刻見太妃竟哭得委屈萬分,忙親自扶了她在榻上坐了,追問道:“這到底怎麼了?”

見溫太妃不回答,又拿眼睛去看解玉,解玉低眉順眼,小聲道:“方纔四郎過來……與太妃說起了南使的事情。”

“唉!”高太后是知道溫太妃的身世的,此刻也差不多猜到了溫太妃難受的緣故,便語重心長的勸說道,“知道姐姐那些年一直盼着元裕皇后的消息,這麼多年沒個聲氣,姐姐也都不提,哀家還道姐姐都想開了,不想他們忽然來了人,打的旗號又是來看姐姐的,卻是牽動了姐姐的愁緒,這都是他們不好!可姐姐也想想,如今姐姐有了四郎,四郎都議婚了,又何必還要爲從前的事情傷心難過?”

溫太妃擦着眼角,道:“太后說的我心裡何嘗不明白呢?只是想着從前年紀還小的時候,聽說了那麼一位姑母,總是個念想,倒不是說高祖與先帝待我不好,只是骨肉至親,總不是旁的人能替了的,何況我那沒福的母妃,生下我不幾日就去了,說句話不怕太后笑話,小時候聽說了有位姑母在世,精明能幹,固然我連她模樣都記不得了,到底心裡也覺得安慰呢,這世上總還有個血脈相系的人呢,她不想起我來也不打緊,到底是我自己命苦罷了,想來姑母也是不容易的!可這會……”

她傷心難耐,道,“正如太后所言,我也覺得自己想開了呢,四郎都這樣大了,眼看着成家開府,我還有什麼可惦記的呢?不想方纔他過來說到南使投書中言,說是元裕皇后臨終前也是惦記過我的,我這心裡……”

高太后安慰的拍着她背,勸道:“哀家明白,骨肉親情,到底血脈相系,哀家何嘗沒有親人呢?也是南齊太過草率,如此突兀的一下,誰人能不心神震動?”

宋氏也道:“太妃莫要難過了,如今太妃地位尊貴,又有高陽王.謙恭孝順,也出落的一表人才,太妃縱然心裡再多事情,依奴婢說啊,看一眼高陽王,也是憂愁盡去了!”

如此太后與宋氏反覆勸說,溫太妃到底漸漸收了淚,宋氏親自捧了水進來伺候她梳洗,兩人按着平常談話重新落坐了,溫太妃便有些尷尬,道:“我今兒卻叫太后與賢人都看了笑話了。”

“咱們姐妹多年,還有什麼笑話不笑話的?”高太后笑着道。

溫太妃哭了這麼一場,便也不再說南使的事情,高太后就道:“這日子也差不多了,你看咱們是不是把人選定上一定?”

溫太妃聞言就詫異道:“十一娘?”

“十一啊哀家當初也和你說了,她呢旁的都好,就是性.子太活潑了些。”高太后嘆了口氣,道。

聽了這話,溫太妃何等機靈?立刻醒悟過來怕是這高家十一娘出了什麼變故,她心情頓時大壞,南使纔過來惹了她的氣,如今高家的婚事也發生變動……但在太后跟前到底不能流露出來什麼,只是謹慎的問:“這……當初我也與太后說了,我問過四郎他自己的意思,他呢,卻正是中意十一娘這樣活潑開朗的小娘子的,我也覺得小娘子活潑的身體也好。”

高太后嘆了口氣:“哀家也不瞞你,十一出了些事——你也別多想,這真真是飛來橫禍,她慣常就喜歡蹦蹦跳跳的,又與曲家幾個小娘子交好,兩家的父兄從前和如今多有在軍中的,這不,小娘子們也跟着有些舞刀弄槍,十一還算乖巧,倒沒弄那些,但掌不住和她常玩的人裡有些個弓劍不離手的!”

溫太妃心頭一沉,試探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前日,十一與姊妹,並曲家的幾個要好的小娘子一塊兒遊園,因見幾只鳥兒在園子裡唧唧喳喳的,就有個小娘子嫌棄吵得緊,命使女去驅趕,不想趕了幾回都沒趕走,有兩個小娘子就煩了,命人取了弓箭親自動手,不想有一個人的弓出了些問題,扣弦時弦忽然斷了,非但將她自己的手腕割破,十一就在旁邊,額上也捱了一下。”高太后也是惋惜的很,高家十一娘是她嫡弟的嫡出女郎,榮昌郡公只有高芙一個嫡女,雖然也有和高陽王年歲彷彿又沒婚配的庶女,到底配不上高陽王的身份。

這高十一孃的父親高仙,因有一位太后姐姐,身上也是有個縣伯的爵位的,便是襄城縣伯,襄城縣伯的嫡女比榮昌郡公要多,足有三個嫡出女,高十一娘居中,但長女已然出閣,幼女卻纔八歲,在高太后的侄女裡頭,毫無疑問高十一娘是最有資格爲王妃——她的性情大方得體,容貌也秀美可人,溫太妃早就親自看中了的。

聽說高太后要自己換人選,並非是旁的原因,而是高十一容貌有損,溫太妃倒消了先前的抑鬱之氣,道:“太后淨會嚇唬人,我還當是什麼大事,以爲十一娘瞧不上四郎呢,不想卻是這麼點小事,左右賜婚的旨意下去了也不是立刻就要成婚的,不過是額上被弓弦碰了,養上幾日不就成了?”

高太后的笑容有些發苦:“你說的這話!十一娘再可愛到底也只是臣女,四郎可是託體先帝,正經的皇子王孫,哪裡是她能夠挑挑揀揀的?何況四郎同她年歲彷彿又被你教導的性情溫和知禮,就是不衝着他天潢貴胄的身份,也足以叫女郎們傾倒了,這門婚事誰會不願意呢?可榮昌夫人都親自進宮來說了,那話雖然沒有說死,但……十一娘額上的傷,怕是有八成要落下疤痕了!”

她嘆了口氣,掏心掏肺的說道,“咱們相交多年,一路扶持過來,你統共就四郎一個郎君,哀家不能不爲你們多考慮考慮!要說高家那是哀家的孃家,四郎又是身份尊貴,人也好,十一那孩子,哀家也喜歡她喜歡得緊,可思來想去,到底不能委屈了四郎!”

見溫太妃要說話,高太后擡了擡手道:“哀家曉得你不是看重色相的人!四郎也是個好孩子,但如今賜婚的旨意沒影不說,咱們是連口風都沒透,知道的人都守口如瓶,不過是咱們這麼一說罷了,沒名沒份的,就叫四郎娶個破了相的王妃,就算你捨得,哀家也沒臉去見先帝!四郎,可是先帝的幼子,怎麼可以委屈他?”

溫太妃道:“太后與我說的都是知心話兒,我也不與太后說虛的,咱們爲人父母的,最崇尚娶妻娶賢,十一娘這孩子我是喜歡的,在四郎跟前,我也透了些口風,他也說十一娘這性.子投他的緣,如今忽然這麼一下子……這……太后就要我換人,高家的女郎們雖然我跟着太后也看過聽過些,但先前總是看着十一娘,倒不是說旁的女郎不好,但在我眼裡,卻是十一娘最好的。”

“這都是命。”高太后苦笑着道,“何況有三郎的事情在前,幼菽……唉,先前二郎同三郎說上幾句話,竟都被那起子婦人扯上了她,想當初她還是曲家嫡幼女的時候,那氣度那風華,哀家還曾與你說過,宣寧被先帝寵的那麼個飛揚跋扈的性.子,也就幼菽與她站在一起能不被壓下去!可你瞧這孩子入宮以來過的日子,哀家如今都不敢見威烈伯夫人!”

“陛下到底還年輕,少年人麼總是喜歡好顏色的。”溫太妃不得不打起精神來安慰她道,“何況宮中一直沒有子嗣,若是這會小何氏能夠誕下一子,陛下有了皇子,爲着子孫,也必定會有所改變,屆時自然就明白孫氏、何氏之流到底上不得檯面,這宮闈總是要左昭儀這樣的大家子才能夠出來主持大局!”

高太后嘆道:“哀家等他長大等的也夠久了。”

又道,“因着幼菽這件事情,哀家也琢磨出來一個理兒,咱們這把年紀了,論尊榮富貴,也算看盡人間頂尖兒的東西,除了子女又還有什麼可惦記的呢?可見這兒婦到底不能由着咱們挑,畢竟日子是孩子們自己過的,哀家當年就是想着三郎與幼菽也算是一起長大,便是幼菽容貌不算出類拔萃,但氣度見識放在那裡,哀家也不求三郎對她寵冠六宮,但給她個皇后的體面總成罷?幼菽是威烈伯親自教導出來的,最是大氣不過,絕非吃醋拈酸的人,只要三郎懂事些,他們兩個總是能過的,卻不想幼菽比哀家想的更大氣更賢德,偏生三郎那麼不爭氣!”

高太后說着眼眶就紅了:“這事情委屈了幼菽,到底她姓曲不姓姬呢,四郎雖然不是哀家生的,可咱們這些年與親生姐妹也沒什麼兩樣,哀家自也拿他當親生子看待!咱們年紀大了看開了,自然知道這新婦還是德行重要,可少年人有幾個不喜歡好顏色的新婦呢?十一從前還好,這一回,哪裡還能再嫁四郎?”

溫太妃聽她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無論心裡怎麼想的,到底只能嘆道:“太后這樣說……我如今心裡卻也亂得很,四郎那兒,早先與他已經說過了,他與我一樣,都道事情是穩穩的,壓根沒往旁處想,還琢磨着向大郎打聽下高家的園子如何,打算修王府時比着做一些地方,好叫十一娘見了也親切,這會,我可不敢答應了太后,待我先尋了他來,與他慢慢的說罷!”

“這件事情總是哀家與高家對你不起,如今高家怕是沒有特別合適的女郎了。”高太后很是歉疚的道,“或者……你看曲家倒是有幾個年紀彷彿的女郎的,雖然未必有威烈伯的嫡女那麼好,卻也不比十一娘差,你若有意,哀家宣她們進宮給你過過眼?”

“還是先與四郎說了罷。”溫太妃苦笑。

高太后思忖了片刻,點頭道:“那也好,哀家等你消息,若想看哪家女郎莫要客氣,咱們身份輩份放在這裡,誰家的女郎被你瞧中也是她的福分!”

待溫太妃心事重重的離開,高太后的臉色迅速陰沉了下來,看了眼宋氏,問:“那一個對曲家女郎的弓弦動手腳的庶女,當真全是自己的主意?”

第十六章 各逞心計第一章 生機第七十七章 靈機一動(中)第二十一章 歸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犀角第六十一章 糾紛第四十一章 一箭七雕(七)第一百零五章 驚怒第一百零六章 賜字子愷第二十六章 步氏之智第一章 有女懷刃第一百十八章 牧齊求見第四十二章 尚主第三十七章 赤星之夜(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同盟(中)第一百零六章 賜字子愷第二十四章 談氏餘波第四十章 畫(19:07加更,結文倒計時)第十章 病第七十三章 弒君?第二十一章 喊冤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齊來使第一百零一章 效緹縈第二十一章 王成第十一章 封宮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疑第一百二十二章 婚變第七十三章 姬恊第三十九章 歸來第三十二章 驚覺第三十三章 破綻第十二章 小龔氏(上)第十八章 繼母的手段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三十八章 林良人第四十三章 反擊(上)第五十五章 公主仁善(下)第十一章 封宮第兩百零一章 婚事第八十三章 懷疑第一百十二章 武力是王道(下)第二十三章 牽衣第九十三章 承光議第一百十章 壽安長公主第二十章 武英夫人第二十一章 歸來第七章 信第七十五章 小何世婦第八章 以柔克剛第四十章 一箭七雕(六)第九十七章 生機第四十三章 所謂主位(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狩第六十五章 途中第十八章 繼母的手段第二十九章 大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平王第九十三章 承光議第十八章 繼母的手段第一百六十二章 高七郎第一章 秋末澄練第二十一章 歸來第七十九章 告狀(上)第八十四章 樓萬古第六十九章 高充華第三十四章 意外的人選第四十五章 教導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鄧氏第一百四十七章 忍第四十六章 探望第十四章 荷包第三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六章 遊戲第四十一章 化干戈爲玉帛?(下)第八十三章 懷疑第一百零二章 解玉第七十一章 段氏回宮第四十一章 意外層出不窮第一百七十八章 尋常一樣窗前月(上)第四十七章 步氏出手(下)第六章 端倪一角第六十五章 高十一(下)第三十九章 華羅殿上第二十九章 轉心壺第四十六章 真相第二十八章 太后甍第二十九章 轉心壺第四十三章 岑平第八十七章 爲姊之心(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容戡第九十五章 太妃獻策(上)第四十一章 化干戈爲玉帛?(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受傷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二十九章 兩位母親第一百九十七章 戴氏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盟(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何氏之智(上)第九十三章 承光議第九十一章 孫氏之孕
第十六章 各逞心計第一章 生機第七十七章 靈機一動(中)第二十一章 歸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犀角第六十一章 糾紛第四十一章 一箭七雕(七)第一百零五章 驚怒第一百零六章 賜字子愷第二十六章 步氏之智第一章 有女懷刃第一百十八章 牧齊求見第四十二章 尚主第三十七章 赤星之夜(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同盟(中)第一百零六章 賜字子愷第二十四章 談氏餘波第四十章 畫(19:07加更,結文倒計時)第十章 病第七十三章 弒君?第二十一章 喊冤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齊來使第一百零一章 效緹縈第二十一章 王成第十一章 封宮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疑第一百二十二章 婚變第七十三章 姬恊第三十九章 歸來第三十二章 驚覺第三十三章 破綻第十二章 小龔氏(上)第十八章 繼母的手段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三十八章 林良人第四十三章 反擊(上)第五十五章 公主仁善(下)第十一章 封宮第兩百零一章 婚事第八十三章 懷疑第一百十二章 武力是王道(下)第二十三章 牽衣第九十三章 承光議第一百十章 壽安長公主第二十章 武英夫人第二十一章 歸來第七章 信第七十五章 小何世婦第八章 以柔克剛第四十章 一箭七雕(六)第九十七章 生機第四十三章 所謂主位(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狩第六十五章 途中第十八章 繼母的手段第二十九章 大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平王第九十三章 承光議第十八章 繼母的手段第一百六十二章 高七郎第一章 秋末澄練第二十一章 歸來第七十九章 告狀(上)第八十四章 樓萬古第六十九章 高充華第三十四章 意外的人選第四十五章 教導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鄧氏第一百四十七章 忍第四十六章 探望第十四章 荷包第三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六章 遊戲第四十一章 化干戈爲玉帛?(下)第八十三章 懷疑第一百零二章 解玉第七十一章 段氏回宮第四十一章 意外層出不窮第一百七十八章 尋常一樣窗前月(上)第四十七章 步氏出手(下)第六章 端倪一角第六十五章 高十一(下)第三十九章 華羅殿上第二十九章 轉心壺第四十六章 真相第二十八章 太后甍第二十九章 轉心壺第四十三章 岑平第八十七章 爲姊之心(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容戡第九十五章 太妃獻策(上)第四十一章 化干戈爲玉帛?(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受傷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二十九章 兩位母親第一百九十七章 戴氏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盟(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何氏之智(上)第九十三章 承光議第九十一章 孫氏之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