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

柴進又道:“何況我等並非造反,呼延庚是建炎天子的舊人,又是藩鎮,無論新天子是誰,呼延庚都在被剷除之列。但呼延庚又是功臣,沒有合適的藉口,朝廷不便貿然動他。但若是我等在河北揭竿而起,一個‘激起民變’的罪過,呼延庚豈有好下場。”

柴進這一番話說下來,衆人覺得還有些道理,一個讀過點書的豪強道:“是啊,漢朝的時候,有七國之亂,皇帝要用宰相晁錯的人頭來平息天下的憤怒。眼下河北的局面,正是宋金相持,我等一鬧起來,天子只能用呼延庚的人頭來拉攏我們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咱們就是大宋的民心。呼延庚又是新天子的眼中釘肉中刺,咱們鬧出事來,朝廷定然嚴辦呼延庚。”

一個肥頭大耳的豪強叫道:“到時候,收了咱家的稅,給我還回來,佔了我家的地,給我吐出來。”

“胡員外說得在理。”一衆豪強紛紛叫好。

祝彪道:“蛇無頭不行,柴大官人是大周遺脈,又是本朝的國賓,請大官人領着咱們幹吧。”

柴進把目光投向盧俊義,盧俊義還是很淡然的坐着,雙目微閉,不動聲色。柴進道:“盧員外人稱河北玉麒麟,他纔是帶頭大哥的正選。”

盧俊義開口推辭,兩人推來讓去幾個回合,曾仁開口道:“兩位員外休要推辭,凡事都需要合計,就請二位員外並肩主持吧。”

盧俊義眼中精光一閃,從曾仁身上掃過,隨即嘆道:“可惜曾長者未到,不然由他領着咱們,又多三分成算。”

說來說去,大部分豪強還是傾向於聽柴進的號令。柴進高喝一聲:“拿酒來。”衆人喝了雞血酒,歃血爲盟。

盧俊義出了密室,他的隨從燕青在莊子外接着他,主僕二人便裝繞道回河間城。路途之上,盧俊義冷笑道:“建炎天子落水失蹤,倒是個拿回咱家田宅的好機會,還能把這河北玉麒麟的名號做實了,可惜呀,一干土包子,都只認柴進這個宗室身份。”

燕青聽得不對,便向盧俊義打探來,盧俊義便將密室裡的情形說了。燕青道:“主人,禍事了。柴員外是個靠祖蔭的,怎麼是安撫使得對手,主人該當到河間首告,求得家宅平安。”

盧俊義道:“綠林自有義氣,怎可以去出首。”

燕青勸說不得,他突然跳下馬來,對盧俊義拜了一拜:“今日主人要做大事,我二人主僕緣分盡了也,小乙就此拜別。”

盧俊義也跳下馬來:“這是說什麼話來?”

燕青道:“小乙只勸主人一句,萬事莫出頭,到時或可藉着法不責衆逃過一劫,小乙就此別過。”說完不再和盧俊義磨嘰,跳上馬頭也不回,打馬而去。

“近期河間豪強,走動很頻繁呀。”張彥橘看着由保甲提舉司送上來的文卷。各地豪強雖然打着做生意的旗號,互相串聯,但他們的行跡,瞞不過星羅棋佈的保甲塢堡。他想了想,撿了幾份文卷,去見呼延庚。

原先做過河北東路提舉常平司,轉運司,安撫使司的那座衙門,現在被呼延庚和張彥橘共用,但呼延庚全家住在後院,張彥橘住在別處。張彥橘不需通報,來到後堂,呼延庚正在逗弄自己的長子呼延氫。

“眼下已經是七月底,夏稅已收,秋糧未畢,豪強們有這麼多生意可做嗎?其間定有圖謀。”呼延庚下結論,“烈寒,你通知張憲,讓他和高寵各帶本部,駐紮在河間城外,若這些豪強露出蛛絲馬跡,就一概誅殺了了事。”

張彥橘應諾,又問道:“豪強本不足懼,但若是他們拿出江左的名義,只怕能蠱惑不少人。”

“江左名義?他們還是先把官家和李綱相公的下落交代清楚吧。”

在六月底,趙諶渡過錢塘江時,試圖跳江逃走。但他倚重的楊沂中,黃彥節,都是北方來的旱鴨子,不知水上出逃該作哪些準備,於是趙諶的逃跑就成了一出鬧劇,如果不是趙諶落水後失去了蹤跡的話。

就這樣,皇帝失蹤了。

趙構得到這個消息,一時慌了手腳,在大宋百年的傳統積威之下,趙構斷斷不敢擔起戕害皇帝的罪名,但事情發生之巧,除非趙諶親自站出來作證,攝政王趙構最有謀逆弒君的動機。

被趙構引爲謀主的汪伯彥,黃潛善兩人,也是無能之輩,還是杭州知府秦檜窺得機巧,先取得了韓肖胄爲首的一干大臣的諒解,又獲得了道君皇帝的皇后——鄭太后的首肯,終於把皇帝失足落水的基調定了下來,至於天下人信不信,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以後再想辦法。

皇帝身邊的人,楊沂中,黃彥節,都被趙構高官厚祿的養起來,若是他們出事,自己難逃殺人滅口的嫌疑。

而伺候趙諶的女官吳娃,以鄭太后的名義,對外宣稱是爲趙諶選的妃子,預先儲備下一個趙諶的身邊人,以待將來用作人證。

皇位暫時空了出來,趙構卻不會傻到一屁股坐上去,那豈不自認篡位了?他還是以攝政王的身份,向汴梁以及江南各路傳書。

路途上有金兵阻隔,消息傳到汴梁與河間,整整走了大半個月,呼延庚收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七月底。

“帝位空懸,於我大宋不利呀。”張彥橘說道,“還需勸太后早作打算。”

“生恩莫如養恩。”呼延庚心想,“趙諶與朱鳳璉情若親子,要朱鳳璉立即接受兒子失蹤甚至死亡的消息,實在有些難度。”他對張彥橘說道:“只好我親自去汴梁,勸說太后了。”

呼延庚送張彥橘出府,這時正見到保甲巡丁押了一個人過來,領頭的頭目向張彥橘稟報:“從京東方向過來的奸細,鬼鬼祟祟的,在一個客棧要飯,就被抓住了。他說與安撫有舊,便送他過來。”

張彥橘道:“這等小事,你們不該先詢問清楚嗎?”

“相公,此人是個閹人,還帶着宮中的令牌,只怕和汴梁皇宮還有些聯繫,屬下不敢造次。”

呼延庚道:“帶過來我看看。”

這個人披頭散髮,滿身乞丐的酸臭,但在呼延庚面前,仍舊昂首挺胸。

“童穆?”

(本章完)

第三十節 龍崗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十五節 崩盤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八節 金慄山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十九節 束伍第三節 郭永第四節 棣州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一百節 解難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一節 出軍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十八節 守營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十八節 收稅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十三節 張灝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十三節 塘沽第一百節 解難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八十節 單騎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一節 孤城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三十五節 年底
第三十節 龍崗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十五節 崩盤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八節 金慄山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十九節 束伍第三節 郭永第四節 棣州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一百節 解難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一節 出軍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十八節 守營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十八節 收稅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十三節 張灝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十三節 塘沽第一百節 解難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二百四十八節 自轉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八十節 單騎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一節 孤城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三十五節 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