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隻

只到此時,班超才知道這可不是鬧着玩兒的。不管他喜歡還是不喜歡,這秦小宛已經是班府的人,說得更明白一點,已經是他班超身邊的人了。想到這裡,臉竟然紅了起來,再也不敢看三婢的眼睛。

“公子臉紅什麼?婢子是公子的人,想看就儘管看哪……”秦小宛在報仇,故意窮追猛打。

班超詞窮,就是啊,沒看人家汝臉紅什麼?甫一照面,鬥嘴中班超就落了下風,趕緊不敢再多惹她了。一邊的芙蓉和慕容越目光中似是在責怪他嘴笨,就差出馬幫腔了,這更讓班超無地自容。

倒是秦小宛半年不見,出落得愈發亭亭玉立。見到班超,落落大方的先恭恭敬敬地調理他一頓,然後才躬身萬福,行婢子見主人禮。可謂不卑不亢,不親不疏,不遠不近,話語中還綿裡藏針,態度倒是矜持開了。

班府有三院,班超住前院,馬廄、車庫俱在前院。班固住中院,中院最大,廚房、客廳和全家的起居俱在中院,接待貴客自然也是在中院。後院較小,夜玉和虞四月住後院廂房,樊儇住正房,寒菸來住時便住在正房陪着老夫人。秦小宛來了後,便也住在前院,與芙蓉、慕容越睡在下頭房榻上。

當天正好班騶、班秉也回來了,他們又到河西押了一趟鏢,返回雒陽後,小魚兒讓二人帶回一大包大秦和安息的水晶(注:即玻璃)首飾、燈罩、鏡子、小兒玩具、西域脂玉鐲等寶貝。

班家窮困,連當家的少夫人雁旋平常都粗布麻襦,僅有的幾件首飾還是竇夫人和公主硬賞的,這些寶貝衆人平常更難見到。老夫人和夜玉都出身前漢世族大戶,她們可是識貨。水晶就不說了,稀有而珍貴,尤其是這十幾付脂玉手鐲,並非上等玉,但那一隻怕也要幾千錢至上萬錢。

夜玉皺着眉頭,看着班秉、班騶問道,“果爲出鏢所得?”

班秉老成,莊重地點點頭,做出肯定的回答。班騶則眉飛色舞地道,“師祖母,這趟鏢吾打跑幾撥沙匪,這是吾主母小魚兒賞的……”

既然是賞的,兩位老人也不再反對。雁旋是當家人,她負責分配,全家所有女眷一人分了一付。侍婢中,僅有芙蓉、金杏、慕容越和秦小宛四人,也一人分得了一付水晶耳墜和一隻西域脂玉手鐲。班固房中,除金杏外,另兩婢雖然都與主父班固有染,但雁旋分配首飾時,卻沒有她們的份兒。

班超自是不愚,用屁股想他也明白,這肯定是師母和嫂嫂出的餿癟主意。金杏身份是公開的,已經是兄長班固小妾,而另三人將來分明是要給他班超當小妾的。這可非同小可,班府婢女丫鬟們都羨慕得紅了眼,有的悄悄抹了眼淚,她們都眼巴巴地盯着班府這兩個公子呢。

班家雖然仍然落泊,可家風好,從前漢起即有口皆碑。這兩個公子一個是雒陽大儒,已經位居蘭臺郎官之列,成爲皇帝近臣。一個是忠厚沉穩可靠,且勇冠天下,遲早會出人頭地。做侍婢的,能成爲這兩個公子身邊人,一輩子也就有了依靠。

最起碼,班府仁義,平時從不欺凌下人,買賣、送人、甚至打死侍婢的慘事,更不會發生。

兩漢時代,按照漢《二年律》,妻是法定的,受法律或禮制保護。妻與夫享受同等權限,地位完全一樣。如國家同樣要給妻授田,休妻則要受禮制“七去”之限(注:即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口多言、竊盜),且妻也有權休夫。而丈夫如殺死正妻,則會被官府判處死刑。

而妾和婢就沒有這樣的社會地位了,妾與婢地位同等或略高,可以買賣、送人。世家大族殺死犯錯的小妾或侍婢,即便告官,有意者僅“徒一年”,無意者僅“罰金四兩。“徒一年”的判決已經夠低了,但仍可以用錢贖,都不用坐牢的。

晚上班超和班騶、班秉、慕容越習武一直磨蹭至深夜,秦小宛和芙蓉就在一邊一直陪着。不管是徒手還是器械,一般都是班秉、班騶二人與班超對打,有時甚至再加上慕容越,結果也全是班超贏。

所謂近墨者赤,慕容越生性好動,長期跟隨班超,竟然也會點拳腳器械,而班超三人也樂意教習她。一來二往,在班家衆婢中,只有慕容越雖然屬於花拳繡腿,也算有一些刀槍功夫。

只到夜深時班騶、班秉在廂房睡下了,班超才進屋睡覺。進入室內,洗漱完倒在榻上,不一會就鼾聲如雷。秦小宛侍候他睡下,便退出門簾外,回到自己的下頭房。房內靠北面牆是她和芙蓉、慕容越的大臥榻,燭光未熄。這可是她的初夜,她倍覺珍重。先坐木桶沐浴,把自己裡裡外外洗得香噴噴的,然後才臥於榻上,與芙蓉、慕容越睡在一起。

這是秦小宛在班宅的第一晚,兩室只隔門上竹簾。慕容越早已進入夢鄉,而芙蓉知道小宛心事,便也悄然睡下了,閉着眼睛在看小宛做着無用功。秦小宛滅掉蠟燭上榻時,心裡還有點忐忑或期盼呢,可上頭室內分明已傳出班超如雷的鼾聲。

“看汝能撐多久……能能耐一輩子不動吾,未必不會有求吾時?”秦小宛眼淚嘩嘩地流,咬着銀牙恨恨地想。

在竇府時,侍婢、僕婦有數百人。或有貴客來臨,陪寢的婢女多數會被客人折騰得一夜無眠。遇到狠主兒,侍婢們往往會被蹂躪得躺倒兩三天都緩不過來。有些有異趣的貴客,甚至會利誘、甚至哀求侍婢們露出笑顏,或展現閨房奇技。她常常聽姊妹們講這些事,心裡對男人是充滿恐懼。男人都是狼,狼是會吃肉的,這是本性。

而她們這些侍婢命賤,就是一塊鮮美誘人的小鹿肉,天生就是讓男人吃的。

她也是大戶人家出身,讀過聖賢書。先是阿母早逝,後又家道破落了,才落得被賣身爲奴。這兩年竇府的客人中動她心思的人不少,但幸好竇夫人、沘陽公主疼愛她、護着她,才讓她雖爲婢女卻也錦衣玉食。

來到班府,她有一股回家了的感覺。她挖空心思來班家,就是看上了木訥寡言的班二公子。她更不相信魁偉威猛的班家老二,會是一隻不吃肉的狼。天底下有這樣的狼麼,除非他是傻子,她絕不相信。

第二天,夜玉從芙蓉處得知前院竟然一夜無事,美豔鮮嫩的秦小宛竟然也無所作爲,便和樊儇真的愁開了。這混小子自小便酷愛舞刀弄劍,莫非真的不識人倫,這可怎麼好。

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二十六章 兄妹鬥智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八章 天折將星3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二十一章 衣鉢相傳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
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二十六章 兄妹鬥智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三十五章 無地自容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八章 天折將星3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二十一章 衣鉢相傳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