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

心裡讚歎着,便拉着班固的手,更是讚不絕口,“開始吾還擔心,原來小侄是勇冠天下啊。假以時日,一定會有用武之地,怕是萬里封候也未可知也!”

明知道人家是恭維的話,虞四月還是得以班家長輩的口吻謙虛道,“本朝自中興以來,重文抑武。小徒武學粗陋,聊以健體而已,不敢有非份之想。曹大人是過獎了!”

虞四月雖然客套、謙讓了一番,但英姿威武、挺撥彪悍的班二公子,一番低調的表現,還是征服了曹家衆賓客,也擾亂了無數豆蔻少女的春心。衆人對這個沉默寡言、行事低調的班二公子,全都投以欽佩、欣賞的目光。

這番鬧喜,讓班家在武的一行又揚了名。喜事辦完不久,五陵原各世家大族中,凡有小女待字閨中的人家,都將目光投向文武雙絕、人材出衆的班府。有的世家大族已經躍躍欲試,在悄悄打聽班二公子,並請大人物到班府去送納采求親。

婚後三日,是回孃家。曹世叔用八擡大轎,擡着小媳婦熱熱鬧鬧地回到班府。班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嘰嘰喳喳地向阿母、夜玉、於氏稟報婚禮比武的事,曹世叔也在一旁添油加醋。雖然早就知道了這事,但幾個女人還是開心地笑彎了腰。

樊儇、於氏和夜玉見曹世叔活潑外向,而班昭婚後則溫柔細膩,小兩口出雙入對,琴瑟和諧,鸞鳳和鳴,極其般配的一對。這讓班、馮兩家大人了了一樁大心事,因此心裡很感慰籍。

班昭大婚後不久,殘破的班府小宅再次爲人矚目。前來送納采求親的人絡繹不絕,踏破了門檻。而且來的都是大人物,高頭大馬,繁華軺車,班府門前一時華蓋雲集。來的還都是大人物,連隗裡令、京兆府下長史這些父母官都出動了。

尤其是曹府的曹大人,受人之託,竟然四次來送納采,但每一次都失望而歸。

家主班固接待了一批又一批貴客,世族豪強、當代大儒、官府高官,他們雖然衝着班家過去的名聲前來爲人送納采,其實心裡多少還是帶着一股居高臨下的味道。而班固一次次婉拒人家的好意,也得罪了一大批不能得罪的大人物,再一次爲班家埋下了禍根。

不是班家眼界高,也不是班固不近人情,而是班二公子不想娶。

世家大族紛至沓來,阿母樊儇、師母夜玉、嫂嫂雁旋和馮家主母於氏都想給二公子擇一門好親事。可班超卻對兩家大人直言,“吾誰也不要,吾心裡已經有人了!”

阿母、師母、於氏三人被他氣得說不出話兒來,雁旋好言相勸,“汝都快三十了,汝不急,家中大人能不急?汝倒是說說,汝心裡有的是誰家女,嫂嫂就是踩破門檻,一定幫汝去求……”

“不不不,不需嫂嫂出面,是吾的跑不了……”

班超自然不敢說出那一年秋社夜,自己相中了一個雒陽女公子,這根本就是一個沒影兒的事兒,分明就是他的單相思啊。假如他說出他暗戀的是當朝第一列候、高密侯鄧禹鄧大人的孫女,班、馮兩家大人們怕是要驚掉一地牙,不,是笑掉一地牙。

“啪!”

溫柔賢惠的雁旋也惱了,啪地便是一掌,“看汝將大人氣的,汝倒是說說,女公子是哪家的?啊?”

班超被逼急了,便心虛地道,“阿母、師母、於阿母,大人都別急,吾一定娶回一個侯門之女……”

侯門之女?!

衆人都驚訝地看着他,象看着一頭怪物,可班超卻不再說下去了。他逃到田舍中,一連幾個月不回班府。家中大人們見他說得堅決,不象是胡鬧,況且老實本分的二公子也從不胡鬧,於是只好便隨他了。

二公子人緣好,府中大人操心,下人也替他操心。

芙蓉命是班超救的,與班超也最是貼心。徒附女慕容越年方十六,長得眉清目秀,水靈靈的一個玉人兒,芙蓉便安排慕容越與自己一塊照料田舍和菜園子,擺明了是班超創造機會。但班超關愛慕容越,就象對待阿妹班昭一般,從無越軌之舉。

芙蓉不解,一次兩人獨處時忍不住問,“公子,世家女汝看不上眼,小越水嫩嫩的,汝也沒心思。男子三十不近女色,便要讓人說話的……”

現在,五陵原上已經有一種傳說,說班二公子習武過度,傢伙受過傷,那方面不行了。所以,芙蓉纔會說出這樣話兒來。

班超卻讓她說笑了,然後又正色道,“嫂嫂,勿聽人亂言。吾有自己規矩,嫂嫂不是外人,吾此生必先娶侯門女公子與馮菟,纔會對別人有心思……”

“侯門女公子?吾以爲汝是爲搪塞隨便而言,真有這麼一個女公子?莫非汝二人私定了終身?”

“當然有,嫂嫂見超可曾胡言亂語過?”

“好罷好罷,汝急什麼,就算有好了罷。可汝既中意馮菟,爲何又眼睜睜地看着她嫁人?”

“那時吾未想好,否則豈會便宜了那病殃殃的宋洪?現在吾想好了,吾班超不僅欲娶侯門女公子,吾還可以有兩個夫人!”

“嘖嘖,妾信公子,豈止侯門女,便是當駙馬,公子也夠得。不過,就算汝想好了,可馮菟已嫁人生子,難道汝敢毀人婚姻?看阿母不打死汝!”

芙蓉感恩班家上下,雖是下人,對主母樊儇和師母夜玉,從來是以阿母、師母相稱。馮菟嫁人去了,現在沉默寡言的班超與芙蓉在心理上親近多了,在一塊兒話便最多。

“嫂嫂呵嫂嫂,汝可真笨哪!班家子孫,吾豈會幹出毀人婚姻之事兒來?汝不知道,宋洪身體有恙,沉痾漸重,怕是捱不過幾年。馮菟很苦,很可憐,倘若宋洪有個三長兩短,吾斷不讓馮菟再受苦……”

芙蓉戚然,嘆息一聲道,“汝真是造孽,多好的女兒,偏讓其遭這一通罪……”

班超與大人的這一通角力,最終阿母命他沒辦法,也就隨了他的願。班家漸漸安靜下來,但五陵原卻熱鬧起來了。原來,正是班昭大婚的這一年,三輔還發生了另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這一年的冬初,漢明帝劉莊突然臨幸長安和五陵原。

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七章 班昭出嫁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十八章 活剮法師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二章 千里迂迴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十八章 活剮法師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十章 高舉上坐
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七章 馬氏報恩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七章 班昭出嫁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二十二章 司馬聖人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十八章 活剮法師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二章 千里迂迴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十八章 活剮法師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十章 高舉上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