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

渠耆與劉萊二將當先而出,直趨正要撤退的匈奴人!

漢軍被堵着轅門謾罵了老半天,士卒們心裡早憋着一股無名火,此時便人人爭先,瞬間殺到匈奴人身前。胥皋王子正待收兵回營,忽聞影影綽綽的漢營內砲響,急忙下令拒敵。可在寒風中凍累了半天的匈奴士卒,士氣早已懈怠,無心戀戰,在漢軍一千騎卒勢不可擋的凌厲衝殺下,竟然瞬間潰不成軍!

胥皋只好親率百餘親近衛卒斷後掩護,匈奴人撂下數十具屍首,倉皇退回南山口大營。渠耆與劉萊二將殺得興起,追出數裡遠。此時南山口大營內一彪軍衝出接應,胥皋挺着大斧回身欲戰,渠耆急忙收軍返回漢軍大營,匈奴人一直追至漢軍大營前,被曹錢的騎弩營重弩逼退。

就在匈奴人被趕走的剎那間,趙統抓住時機,越騎營未張火把,二千餘騎呼拉一下傾巢而出。等渠耆與劉萊二將退回大營,匈奴人再驅至漢營前時,越騎營早已經悄然隱進黑暗之中,不知去向。他們連夜繞過綠洲,遠遠避開溝頭要塞,從沙漠南邊的邊緣地帶,悄然向伊吾廬城馳去。

……

胡焰傳回呼衍王已派出五千人馳援南山口的消息後,田慮、華塗、樑寶麟三位將兵軍侯極爲振奮,但班超與淳于薊卻亦喜亦憂。喜的是終於開始調動了呼衍王,憂的是呼衍王仍在城北大營,別部的戰機仍未出現。

兩漢時代,伊吾綠洲(注:即今哈密綠洲)從南山口至現在的五堡以西一帶,森林茂密,水草豐沛,綠樹成蔭,沃野廣闊。班超在心裡默默地計算着時間,從伊吾廬城北大營至南山口不過二百里(注:漢裡),最晚第二天午前必與竇固大軍接戰。

果然,第二天晚上一更多天,胡焰便派肖初月化裝成牧民傳回了消息,“五千援軍被竇都尉大軍擊潰,呼衍圖僅帶千餘人夜間倉皇返回,零散士卒正在絡繹返營!”

竇固都尉的大軍打援已經取勝,這消息讓別部全軍極爲振奮,但肖初月接着稟報的消息,卻令衆將憂上心頭,“胡大哥令吾稟報司馬,張望舉發屈趄屠貪戀酒色誤事,屈趄屠受到呼衍王斥責,張望現已與屈趄屠鬧翻。幾日前,張望已將自己的老巢移到城北大營,呼衍王令張望帶數十卒搜索綠洲,防止漢軍斥侯滲透,確保糧秣安全!”

淳于薊大驚道,“張望現在何處?”

肖初月道,“咋日夜,張望曾帶一彪人馬搜索北大營四周叢林。今日一天,卻不知去向。胡大哥擔心張望探查白楊溝兩邊密林,急派吾返回稟報!”

肖初月稟報的信息令班超神經迅速繃緊,明天晚上才能發起襲擊,從現在至襲擊發起有一個夜晚和一個白天。他迅速令淳于薊帶班秉、班騶、蒙榆、周令和十數卒,組成強悍小隊,巡視這片叢林,確保這一夜一天安全!

肖初月穿着骯髒的牧民胡服,傳完信息便匆匆返回,向胡焰覆命去了。淳于薊則帶着小隊,在叢林邊緣警惕地盯着叢林外發生的一切。接下來的等待卻更加枯燥,時間過得真慢,別部隱藏在寒冷的密林內已經兩天兩夜,這一年冬末的伊吾綠洲寒風凜咧,烏雲籠罩,咋夜至今先是大雪,繼而一直飄散着小雪花。

寒風奔騰咆哮,林梢嗚嗚嘶鳴。黑沉沉的天空和陰森森的空氣預示着,又一場冬末大雪即將到來。

雖然十分艱苦,但別部士卒們士氣高漲,兩千數百匹戰馬,二百多峰駝,除了進食的時間,則一直戴着鉗馬,刑卒們小心地侍候着戰馬,沒有一匹馬弄出聲響。伊吾廬是呼衍部在山南整個防禦體系的支撐點,也是糧秣重地,所有人都清楚,別部兩千孤軍隱藏在白楊溝旁叢林中,只要暴露,便將萬劫不復。

班超、淳于薊和衆將一直與刑卒們一樣,渴了捏一個雪團啃啃,餓了啃幾口凍得堅硬的烙饃,全軍井然有序。歙渠、麥香多次請求,想號召族人燒馬奶茶送進密林,都被淳于薊嚴厲禁止!

林內空間有限,在帳內坐累了,衆卒便至林內活動一下手腳,拾掇一下戰馬。雖然艱苦、無聊,但無人打鬧,即便最挑剔的刑卒也沒有一句怨言。全軍上下都憋着一口氣,都在靜靜等待攻擊那一刻提前到來!

夜間麥香一個人悄然走進叢林內找到班超,她說歙渠派來的一個牧民讓她稟報班司馬,“呼衍王已連夜下令,匈奴各部落牧民凡能張弓男子,迅速到城北大營集合……”

班超暗暗感到心驚,呼衍王這是要孤注一擲了,這是在舉整個南呼衍部之力抵擋漢軍!

從王莽亂政後開始,南呼衍部一直據有伊吾綠洲數十年,他們已經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園。無數牧民已經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農耕並定居下來,半耕半牧,他們把漢軍北征視爲漢人在搶奪他們的家園,凡能張弓者均對漢軍構成威脅。因此,呼衍王徵兵令一發,呼衍部族必舉族而動。

華塗戰戰兢兢地問道,“麥香,這裡到處是匈奴人村落,伊吾綠洲到底有多少……匈奴人?”

麥香搖搖頭,輕嘆一聲道,“現在蒲類國在伊吾廬不到三千人,且三三兩兩分散居住在綠洲邊緣旮旯,村落近百個。其餘均是匈奴人,吾不知多少,怕是有大幾萬人吧。歙渠令吾轉告將軍,匈奴人可得軍萬至兩萬人!”

麥香說完,便低着頭匆匆忙忙返回林外氈房去了。由於是暗夜,班超與幾位軍侯根本看不清她的眼睛,但身爲男人,他們仍爲不能保護這個柔弱的女人而內疚着。他們甚至恨不得現在就殺向伊吾廬,將屈趄屠剁成肉泥!

黎明之前,麥香再一次孤身走進密林,還提了一大桶熱乎乎的馬奶茶。刑卒童周將她帶到班超面前,她低首道,“兄長,胡軍侯命牧民再傳口訊,呼衍王自率兩萬大軍,四更時離城北大營,直奔南山口去了。營中仍有五千餘騎……”

呼衍王被調動了!

班超聞言大喜,呼衍老賊中計了,奪取伊吾廬的戰機已經悄然來臨!

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十八章 且戰且走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七章 拜井得泉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
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二章 二下莎車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十八章 且戰且走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七章 拜井得泉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