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

雍正返駕北京的詔書抵達北京的頭一日,弘時已經接到太監秦狗兒的稟帖,裡頭備細說了雍正與鄂爾泰和朱軾在熱河園中對話。立刻叫了曠師爺過西花廳“鼓雨軒”來商計。曠清行正在後書房和幾個師爺分門別類代弘時給各地外官寫回信。聽見說叫,擱筆匆匆過來,一進門便道:“三爺,您叫我?”

“熱得前後襟都汗溼透了。”弘時親自端過一盤冰湃的西瓜,“來,吃一點去去心火——喏,那是秦狗兒的信,先看看再說。”說罷自歪了竹涼椅中搖着葵扇閉目沉思。

曠清行拿着那幾頁薄紙顛來倒去反覆看了幾遍。他沒有言聲,卻踱到鼓雨軒外,站在堂檐下,瘟頭瘟腦看着池塘邊婆娑搖曳的楊柳出神,一陣陣薰風帶着炙人的熱浪撲面而來,樹上無數只蟬一聲尖似一聲地聒鳴,竟似不覺不聞。許久纔回身進來,對昏影裡的弘時笑道:“三爺上回賞秦狗兒三百兩銀子,回來還心疼!就這一封信,一萬銀子您上哪兒買去呢?”

“我不是心疼。”弘時也笑道,“皇上宮規嚴厲,太監結交王大臣格殺勿論。怕弄巧成拙嘛!老四就沒有這些道道兒,消息不照樣靈通?”曠清行搖頭道:“您和四爺不一樣。他母親是貴妃,先頭太后身邊都兜得轉的。聖祖爺康熙五十一年就叫了四爺宮裡頭隨駕讀書,在裡頭廝混得久了,又長年主持韻鬆軒政務,巴結他的人多了,見面隨便一句話就透了消息,還用得着苦巴巴掏銀子買消息?”

弘時聽得心裡酸溜溜的。他密地裡不知請過多少相士爲自推造命,都是極貴的格。自己素常照鏡子對相書也不知看了多少遍,覺得無論才智、歷練、心志還是相貌,總沒有遜於弘曆處。怎麼偏偏父皇就那麼愛重他呢?正胡思亂想,曠清行又說道:“秦狗兒報這個信兒,也未必就是銀子的功效。四爺出去,您主持了中樞,佔據了形勢,這纔是真正的原由!他在宮裡當差,多少給外官一點方便,大把銀子有的是,決不會稀罕爺那三百兩銀子來巴結的。”

“李紱要倒大黴了。”弘時悠悠地扇着扇子,“還有八叔、九叔和十叔——這真可嘆——他們原本算不上一路人的。李紱文章人品都強過田文鏡十倍,真太可惜了的。”“真正倒黴的是八爺。”曠清行眼中放着賊亮的光,“皇上其實最怕的是朋黨。八爺沒有失勢的時候遍交朝中文武,都是些名馳文場的讀書人。頭腦人物雖然已經圈禁,這個‘黨’卻依然在。三爺,那次‘八王議政’的亂子在乾清宮折騰,不知您留心到沒有。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人公然對着廉親王的,開頭時倒是先拿着田文鏡作法!可見如今田文鏡已經是根炮捻兒,攻擊新政必拿着他首當其衝。所以聖上護着,誰攻田文鏡,立地就疑人是衝着新政,衝着他自己。越攻越護,越護越攻。看熱鬧打太平拳的人,站幹岸看河漲的人原先跟着八爺當走卒,現在又看笑話兒,甚至在後頭寫揭帖造謠言,就皇上那性子,沒事見石頭還要賜三腳呢,怎麼容得下這麼多的臣子跟他離心離德?他身上的病也是由此才越重的!”

弘時早已瞿然開目,坐直了身子,連扇子也忘了扇,說道:“可謂洞若觀火!我當何以處之呢?”曠清行一笑,斬釘截鐵說道:“兩條:狠打死老虎決不手軟;坐定韻鬆軒拼命辦差。整治八爺黨就順應了皇上敵愾之情,拼命當差又順應了皇上求治之心。至於對四爺五爺,禮尊之,誠布之,情愛之,心防之——都是他的兒子,讓他自己看看誰的孝心重,能耐大!”弘時呆呆出了半日神,說道:“我看皇上意圖還不止於此。弘曆主管天下錢糧和兵部差事,也許有意叫他帶兵去和阿拉布坦廝拼呢!”

“這個我也想到了。”

曠清行陰沉沉地說道:“學生自收入三爺門下,一直都在思量八王爺和皇上當年嫡位之爭,爲什麼權傾天下的八爺深得人望,卻敗了,冷面冷心的‘辦差阿哥’居然身登九五君臨天下?道理也許有一百條一千條,歸到根上說只是一條,皇上始終身在機樞之位,謀機樞之事。八爺卻只是在旁邊收取了人心。那些權要人物對八爺俯首貼耳,弄得他有點飄飄然,以爲可資爲奪嫡之用。結果到節骨眼上,這些人一個也沒派上用場。連十四爺身將十萬重兵擁權在外,一紙詔令下來,也只好束手入京。三爺,無論如何不能再吃這個虧了。”

“那是。成者王侯敗者賊,弘時敢忘前事之師?”弘時咬牙陰狠地一笑,站起身來叫道:“來人!”

幾個丫頭老婆子應聲而人,弘時不禁失笑,原來忘情之間,以爲自己是在韻鬆軒。因道:“給我備轎進園子。告訴帳房上,西街口那套三進院子我贈送了曠師爺,撥二十個家人過去侍候。”說罷一徑出來升轎而去。

其時正是未中時分,略略偏西的太陽曬得大地焦乾串煙,街衢上絕少行人,連狗都熱得陰地四腳撲着吐舌頭,家家戶戶門洞大開,男人赤膊,女人只穿着貼身汗衣,或沖涼或打扇唱茶消暑。偶爾只幾個光屁股小兒,曬得黑不溜秋,在池塘楊柳下摸魚打水仗。弘時一進轎便被燥熱逼得退了出來,又換了竹絲涼轎,這才逶迤出城。一出城情形便不同,風儘管還熱,但撲到身上沒了那種逼人窒息的悶氣,驛道兩旁密密的楊樹,就是極小的風也招得它們嘩嘩直響,偶爾從海子邊吹來的風帶着水氣,稍稍給人一種清涼之感。愈近暢春園,森森碧樹間吹過的風愈是宜人,待近雙閘門時,弘時通身大汗已經落了。正要進園子,北邊不遠一陣顫悠悠的鐘聲透過層層疊疊的青楓白楊隱隱傳來。弘時不禁一怔,這幾天天熱,竟忘了過來給怡親王請安了。想着,弘時在轎中輕輕跺腳,說道:“轉轎,先去清梵寺。”轎伕們“噢”地答應一聲,這都是家養的槓房,裡手行家,不知不覺間已轉了轎頭,在陰涼道里行了不到半里地,清梵寺已是到了。弘時下轎正要進去,見一箇中年和尚匆匆忙忙夾着個土黃包袱出來,認得是寺中塔頭和尚法印,便叫住了:

“禿驢,這麼熱天兒,賊頭賊腦哪去?”

“喲,是三爺千歲!阿彌陀佛!”法印看清是弘時,已滿臉堆上笑來,揩着光頭上的汗過來稽首行禮,咧着嘴笑道:“爺吉祥,爺萬安——可是有幾日沒來寺裡了!我這正要北玉皇廟去呢。你瞅這天兒,半個月了,死活不下雨。十三爺昨夜裡睡不着,傳下王命,叫北京城所有寺院大和尚都去玉皇廟作功德祈雨。修空方丈去了,看着大鐘寺的悟心師傅穿的袈裟比我們的好,特地打發我回來,把十三爺捐的掐金木棉的拿去。咱們這廟住着王爺,相爺,不能叫他們比下去了。”

弘時原本要進山門,聽見這一說又站住了,笑道:“你們還算出家人,在這上頭爭奇鬥富,貪嗔癡俱全,佛祖也不要這樣弟子——做這麼大功德,得要多少銀子香火法事錢?”法印伸出巴掌亮亮,說道:“原是十三王爺獨自出資五萬。方先生說,這是國事,他也不能後人,也兌了三千兩。張相爺不信佛,夫人和小姐各捐了一千兩,共是六萬五千兩。”

“我出五千兩。”弘時說道,“你告訴悟心大和尚,只管虔心祈雨,三天內天降甘霖,我叫禮部表彰,從國庫裡再撥一萬銀子,聽着了?”說完擡腳進了山門。自從張廷玉,方苞和允祥相繼住了清梵寺後,尋常香客早已摒絕,門口守的都是怡親王府的太監和護衛。見弘時跨步進來,忙都躬身迎接。弘時問道:“十三爺這會子睡中覺呢?”

一個王府太監忙道:“我們王爺連着幾日不歇晌覺了。他老人家挪了淨心精舍,原來那地方離大非殿太近,和尚們唸經舌噪得心煩——又不願一點也聽不見經聲,就挪西院去了。奴才帶爺去!”說着便在前頭帶路。卻不從原來的西廊向北,一進山門便西踅。由廊後甬道向北一箭之地,便見一處座西朝東小院掩在茂林深處,院子裡卻一色都是竹,鳳尾森森,龍吟蕭蕭,極爲清幽,門額上白地黑字一筆顏書四字:淨心精舍

弘時便道:“你去吧,我自己去見就是了。”

“請王爺恕罪。”那太監卻不退去,賠笑說道:“張相定的制度,無論何人見王爺,我們得有人陪着。”

“連我也不例外?”弘時似笑不笑說道,“你去吧!張相有話叫他找我。”說罷一挑簾子進了允祥屋。那太監倒也真的沒敢跟進來。

弘時一進門便嗅到一股濃重的藥香,因乍從亮處到這裡,暗得什麼也看不清,定了定神才見允祥和衣半躺在大迎枕上,大熱的天兒腹部還蓋着薄毯,卻是形容越發削瘦,臉和手都蒼白得沒點血色。一個宮女長跪在地捧着藥碗,弘皎偏身坐在炕沿用調羹一匙一匙地喂藥。見弘時進來,弘皎點頭一會意,對閉目不語的允祥輕聲道:“弘時三哥來瞧您了。”弘時忙跪下請安,說道:“十三叔,侄兒給您請安!”

“哦,弘時吶。”允祥勉強睜開眼看了看弘時,有氣無力地說道:“難爲你,這麼熱天兒跑來瞧我。快……起來坐着吧。”弘時答應一聲,穩穩重重起身坐了窗前木杌子上,賠笑說道:“接着承德的信兒,皇上六月初三起駕,初九回京。這幾日忙着預備接駕的事,還有些別的細務纏身,沒得過來給叔叔請安。方先生偶爾見見,張廷玉日日見面的,請他們代侄兒叩安問好兒了。”允祥似乎緩慢地透了一口氣,點了點頭,說道:“方苞方纔跟我說了皇上回來的事。你們又要忙起來了。可惜我……可惜我這回可幫不上什麼忙了。”說完輕聲一咳,又閉上了眼。

弘時看着這位叔父,心中也不勝感慨。允祥是雍正二十三兄弟中經歷最坎坷的,幼年襁褓中母親莫名其妙地出宮爲尼(參看拙作《康熙大帝》第三卷),受盡了兄弟們的欺侮凌辱,有點頭臉的太監也敢整治他,唯獨雍正親之愛之,一身呵護才得以成人。在逆境中允祥養成了天不收地不管的倔烈性子,使氣任俠扶危濟困,是出了名的“俠王”。康熙見他人品正直與人接物無曲無阿,曾親口誇獎爲“吾家千里駒,幾是拼命十三郎”。當年英風颯爽,談吐雄健,佐雍正辦差力擔重任,指揮如意,在康熙晏駕當日,親赴豐臺大營斬將奪權,陳兵暢春園外,雍正才得以順利登極。追想當日豪俠英雄風采,今日卻到了氣息奄奄,牀簀垂目待死之人,弘時不禁暗地長嘆一聲,口中卻笑道:“十三叔別想那麼多。安心靜養,痊癒了做什麼事都從容的。弘皎,頭回我就說過,叫你請賈神仙來看看。沒有請到麼?”

“三哥來得正巧,賈士芳一會兒就到。”弘皎微笑道,“早就說請,方苞和張廷玉攔住了,說那是邪魔外道。後來他們大約聽說賈神仙的多了,不再攔了,賈神仙又云游出京了。我打聽着,前日又回了白雲觀。請了兩次,才答應今兒下午來看看的。”正說着,允祥忽然閉着眼輕聲道:“來了來了……人不可貌相,真真一點不假!”

弘皎弘時吃了一驚,環顧四周毫無動靜,但見窗外碧樹森森,窗內陰氣沉沉,二人氣短間便覺毛髮驚然。正沒做理會處,院外一個公鴨嗓子聲音傳進來,“神仙爺,請這邊走。”接着簾櫳一響,賈士芳已經進屋。弘皎忙迎上去笑道:“您是賈仙長?快,快請。”

賈士芳彷彿永遠只是一身裝束。皁衣皁靴,一頂雷陽巾顯得略大一點,連額頭都遮住了,孤拐臉上亮晶晶的,像是剛剛用水洗過,白得毫無血色,卻是滴汗全無。他站在門口朝三個人看了一眼,微笑道:“適才已經和十三爺神會,這位是三爺,這位是七爺吧?”

“是,宗室裡排行各房叫法不一,也有把我排在老六的。”弘皎驚異地打量着賈士芳,說道:“這是三爺。”此時允祥已是雙眸炯炯,目不轉睛地盯着這位奇人,卻一聲不吭。

賈士芳向允祥一揖,走到榻前,俯身輕聲道:“十三爺,貧道稽首了!你的病不相干的,這會子已經好些了,是麼?”

“是,我覺得不暈了,眼睛似乎也清亮了些。”

“不是‘似乎’,其實心明瞭,自然眼亮。十三爺,你胃氣不展,飲食有虧啊!想不想吃點東西,比如桂花糕?”

“桂花糕?!”允祥眼睛一亮,竟不自禁嚥了一口口水,“真的,我怎麼就沒想到它?我真的肚裡飢,想吃呢!”弘皎早已看愣了,過去三天裡頭,父親只勉強喝過兩小碗粳米粥!醒過神便一迭連聲命人“取桂花糕來!”

賈士芳含笑看着允祥吃完兩塊桂花糕,親自從銀瓶裡倒了一杯水遞過去,允祥接過來滋咕滋咕居然一氣飲盡,暢快地喘了一口氣,笑道;“總有兩年沒有這樣暢快飲食了,謝謝你,你怎麼搗弄的,也沒見你發功行氣,燒符驅邪的呀!”“十三爺,《道藏》三十六部經共一百八十七萬六千三百八十卷。可《洞真經》者僅通‘上煉’之術,習《洞本經》者僅知‘按摩’之法,習《洞神經》的略明‘黃庭’之道而已。萬法通幽,豈能一格構之?”賈士芳徐徐而言,“那種故作玄妙,裝神弄鬼之輩,原是道家下乘之輩的勾當,十三爺叫他們哄了!——你想不想起來動動?”

“當然想。”

“能作到不能?”

“恐怕不能。”

“你能的。”賈士芳笑道,“人人都能走路,十三爺英雄豪邁一世,反而不能?你起來,自己下地,趿上鞋子走幾步看看。”

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216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2)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42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2)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80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2)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291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1)第69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1)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7章 桃花渡口故地尋舊 微服皇子誤宿黑店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105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1)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252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277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146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1)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124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2)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105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1)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81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1)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160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1)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291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1)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210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2)第124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2)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165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2)第214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2)第139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1)第146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1)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205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1)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4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2)第262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2)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187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2)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85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1)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195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2)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70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2)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295章 鼎丹燭影千古謎案 白虎玉兔同赴大真(1)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128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2)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68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2)
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216章 李巨來沽清判遺案 寶親王奉詔下江南(2)第180章 史貽直正言彈權臣 劉墨林受命赴西疆(1)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61章 鬥蟋蟀兄弟犯口舌 有惻隱救弱浣衣局(1)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42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2)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80章 重霧漫幛歧路彷徨 密雲未雨智士觀局(2)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291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1)第69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1)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38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2)第73章 皇心不測寵辱難辨 玲瓏機宜暗布間諜(1)第7章 桃花渡口故地尋舊 微服皇子誤宿黑店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105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1)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252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178章 廉親王武斷觸黴頭 年羹堯演兵遭疑忌(1)第277章 泄鬱忿再興文字獄 明心志顛倒奇料理(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146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1)第78章 慊吏治胤禛嗟世路 恨不肖二次廢太子(2)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113章 吃飯宰輔訪國士 訴肺腑君相互贈聯(1)第9章 鈍書生誤投虎狼穴 奸翁婿設計謀人命(1)第124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2)第265章 俞鴻圖得意忘形骸 雍正帝折節撫遠臣(1)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44章 情重阿哥情牽一線 昏懦太子昏夜失道(2)第105章 探虛實闖宮大哭喪 烏雅氏柩前正位號(1)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81章 忙黨爭孝子忘母壽 對陵丘兄弟嘆世情(1)第13章 大覺寺虛情哭假友 暢春園賢臣說弊政(1)第160章 雍正帝夜巡風雨堤 田文鏡恃旨恭後倨(1)第286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2)第291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1)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37章 拼命郎酒肆會弱女 菩薩王刑堂接皇差(1)第97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1)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210章 情怡王情說囹圄人 雄心主雄談治世圖(2)第124章 十七皇姑關說遭拒 母子相疑隱情難言(2)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165章 遊戲公務佔鬮分賬 忠誠皇旨粗說養廉(2)第214章 隆科多貶官憂罪譴 廉親王晤對侃治術(2)第139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1)第146章 爭功勞將軍存私意 憂愛子太后歸渺冥(1)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243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1)第205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1)第235章 活出喪貝勒逃命劫 承嚴旨廉王遭抄檢(1)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103章 結巴驛丞順口道情 倒運王爺遞解回京(1)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279章 意未盡怡親王騎鯨 情戀誤雍正帝種禍(1)第4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2)第262章 賈道士蒙寵入宮闈 廢太子染恙歸大夢(2)第95章 鄔思道當機決大事 康熙帝壽終赴泉臺(1)第187章 逞嚴威酷吏決刑獄 鎮邪狎舉火焚柴山(2)第100章 高鳥已盡良弓宜藏 書生明哲克保全身(2)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85章 鄔思道精微析時局 二阿哥囹圄盼將軍(1)第8章 狹路相逢鬼魅相鬥 猢猻用智孩兒倒繃第244章 督署堂李衛設祖餞 驛館店大員互攻訐(2)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195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2)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158章 魑魅魍魎戲法汴京 心意不投逐走金陵(1)第269章 隆科多囚獄告御狀 雍正帝冥筵明孝心(1)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70章 明修棧道雅令賞雪 暗渡陳倉惡擒魑魅(2)第177章 才士呈才天外有天 紅顏薄命命歸黃泉(2)第24章 明庭訓胤禛戒子弟 獻良策小酌試才人(1)第246章 察吏情弘曆巡河務 抗酷政秀才罷科考(2)第137章 證前盟智士謀館席 祈母壽佛堂追喇嘛(1)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108章 新君天牢釋舊臣 宿敵聆旨惡作劇(2)第55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1)第271章 殺名優皇帝嚴宮禁 誅妖僧士芳邀恩寵(1)第194章 遂心願哲士全身退 情無奈癡人再回京(1)第295章 鼎丹燭影千古謎案 白虎玉兔同赴大真(1)第15章 畏艱途能吏辭重任 清庫銀明君呈愁顏第101章 太行道雪阻娘子關 山神廟邂逅救貧女(1)第56章 嘉興樓侑歌警癡人 上書房厲聲斥妄言(2)第128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2)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268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2)第98章 豐臺營胤祥奪兵權 暢春園雍正登大寶(2)第68章 行詐謀胤禛穩陣腳 遵密令福兒訪當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