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

登州蓬萊,不對,現在已經被徐誦改名爲東都,等日後佔領了北京之後,這裡就是陪都,自從大順軍佔領登州之後,百姓也沒感覺到什麼變化,大順軍剛剛進城的時候,這裡的百姓還會感到有些驚慌,不過隨着時間長了,他們發現與大明的衛所軍,大順軍的軍紀反而更好,而且蓬萊城的守門士兵也不會向原來明朝士兵一樣敲詐進城百姓,這讓百姓漸漸熟悉了大順軍的存在,也漸漸認同了大順軍的統治。

站在城牆,俯視龐大的蓬萊水城,徐誦也有些志得意滿,若是就此下去,這裡的人都會認同他的統治,他就會深深紮根在這裡,這裡就是他的帝國,而他的軍隊則會不斷地將她的帝國擴大,擴大,再擴大,直到佔領整個大明朝。

這些日子徐誦在蓬萊水寨上得到了很多的佛朗機炮和紅衣大炮,並且找到了登州衛所裡的鑄炮師傅,開設了鑄炮廠,短短兩個月內,就鑄成了十門紅衣大炮,這讓他們軍隊當中的火炮數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軍隊的訓練水平也有了提高,因此徐誦對自己的軍隊有了很大的信心,若是再一次進攻膠州,絕對不會是之前的那種情況。

徐誦的目光轉向了西面,他也明白無論是那位北海王朱由崧,還是他身邊的袁心怡都是一時人傑,他們不可能放任他在這裡發展下去,而朱由崧以雷霆手段,接受了神樞營之後,他一直都有一種危機感。這些日子徐誦一直在思考,朝廷的部隊將會以什麼方式進攻登州,

徐誦通過聞香教起事之後,原本的情報人員很多都暴漏了出來,這讓他的情報來源都斷絕了,這讓他有些不太習慣,之前官府的行爲幾乎都在他的眼皮底下,甚至登萊巡撫今天早飯吃的是什麼,都能夠一清二楚,不過現在就算是濟南那邊的神樞營整編訓練的事情,他都只是後來才知道。

那位“雲師妹”走上城牆,說道:“師兄,又在考慮他們進攻登州的事情嗎?

徐誦點了點頭,說道:“叫我大將軍,軍中無情。你說的不錯,不過這次是我唯一的機會,而且我要的不是小勝,而是大勝,至少要殲滅神樞營的一半,然後整個山東就沒有能夠抵抗的力量,席捲山東之後,南下北上都是不錯的選擇,畢竟登州太小了,根本沒辦法對抗明朝朝廷,我們必走出去,纔有出路!”

雲師妹嘆道:“師……大將軍,你不要忘了,無論袁心怡和朱由崧都是相當厲害的角色,如果失敗了該怎麼辦?”

徐誦嘆道:“我們在登州繳獲了大量的戰船和火炮,如果沒有北海艦隊的話,我們出海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惜的是北海不但有着龐大的艦隊,而且還很強大,不過也好,到了現在我們也只能破釜沉舟了,別無他念,正好可以死戰!”

雲師妹眼中對徐誦雖有愛戀,卻更多也是失望,徐誦眼中盡是那些權勢天下,似乎根本沒有把他的柔情放在眼中,雲師妹突然有一種想法,若是徐誦失敗了,或許他纔會真正跟她走到一起。不過雲師妹連忙將這個念頭驅除出了大腦之外,他們師門所爲的就是反對朝廷,追求那種人人平等的境界,怎麼能夠輕易放棄?

“嗚!嗚!”一陣尖銳的聲音從遠處襲來,聲音越來越刺耳,頃刻之間城牆不遠處的蓬萊水寨便爆發出了兩朵鮮紅的火焰,一面城牆都被炸開了一多半。

徐誦驚訝地看着那個水寨,然後向遠處看去,在天水交接之處,一隻冒着白煙龐然大物正在極速地向他們靠近,那居然是一艘前所未見的大船,船體上刷着藍白相間而又亂七八糟的船漆(實際上是迷彩漆),看那質地似乎是鋼鐵打造而成的(只是掛了一部分鋼甲),說那前所未見,那是因爲這艘船中央只有那高高聳立的兩個煙囪,竟然沒有任何桅杆和船帆,同時也沒有任何伸出船外的船槳。

“那時是什麼東西!”雲師妹不禁驚叫道。

徐誦說道:“那相比就是北海製造的蒸汽船,聽說在運河上就有一艘,不過並沒有見過,卻沒想到他們居然能夠把戰艦造的這麼大!”

拿起望遠鏡來,徐誦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那艘龐大的戰艦上,一共有三座可以旋轉的鑄鋼裝甲的炮塔,船頭兩座船尾一座,每座炮塔都伸出了兩根粗長的炮管,船頭的那一座炮塔還在散發着硝煙,相比剛剛發射的炮彈就是從那兩根炮管當中發射出去的,而在船舷上還有四座80mm口徑和六座40mm口徑的旋轉炮塔。

這艘戰艦實際上是北海歷經一年時間製造出來的1200噸的戰列艦,使用的是100mm45倍徑主炮、80mm二級主炮和40mm的副炮,這艘船的設計實際上早在江神峰剛剛到北海,北海造船業剛剛起步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只是因爲要專心製造600噸的運輸船,才只是製造了一艘,這次還是她的處女航。

這艘船的火炮看起來雖然不及西洋戰船那動輒百門的火炮,不過在火炮系統上卻遠遠超過了西方戰船,第一,最具優勢的就是戰艦上的火炮全部都是使用了制退復進機的新式火炮,減輕了承力系統的壓力,也增加了火炮的射速,第二,炮管倍徑增大,射程更遠,因爲石化技術的發展,*****開始使用,不過因爲產量有限,還只能在這艘戰艦上使用,火炮的威力和射程都有了巨大的提高,第三,使用了上下機、方向機、瞄準鏡和瞄準具,精密的隨動機構讓火炮有了更高的精度,旋轉炮塔自然要比船舷炮擁有巨大的優勢,因此這種戰艦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火炮,就能夠在遠距離形成有效的炮擊。

而緊接着在那那艘龐大的船隻之後,出現了一隻龐大的艦隊,密密麻麻的船隻散佈在整個海平面上,雖然其他的船隻都比不上這艘戰艦龐大,不過同樣都是蒸汽戰艦,上面也都是旋轉炮塔,那是六百噸級的戰艦,不過數量就驚人了,那些運輸船隻要安裝上一個炮塔就能夠被當做戰艦,現在在那裡足有二十艘這樣蒸汽船,其他大小帆船足有上百。

徐誦看着眼前的這隻龐大艦隊,不禁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有你這麼欺負人的嗎?雖說殺雞也用宰牛刀,不過你見過用三丈長的宰牛刀來殺雞的嘛?那還叫什麼殺雞,根本就是虐菜啊!

在這龐大的艦隊炮火之下,水寨碼頭的大順軍艦和岸防兵首先被清理一空,緊接着水寨也被轟得七零八落,而這些船的速度極快,剛剛完成了戰果之後,運兵的帆船便迅速登岸,無數穿着綠色軍裝,揹着槍支的士兵衝上了碼頭,這些士兵可都是北海的老兵,他們很多人甚至是經過了兩三年軍事訓練的老兵,雖然只有五千人,不過面對那些剛剛訓練了不足一個月的大順軍來說,他們憑藉着武器和技術的優勢,足以以一敵十。

因爲炮兵的主要任務是摧毀防禦工事,而不是殺傷人員,因此很多大順軍並沒有死,只是被那驚人的炮火給嚇回去了,此時有幾個聞香教的死忠看到那些士兵舉着一根火銃,而且是排成散兵線進攻,似乎沒有什麼衝擊力,還以爲他們的軍容不整,便紛紛舉刀衝了上來。

不過他們的結局明顯是悲慘的,若是他們排成密集陣勢,在沒有機槍火力的北海陸軍面前,說不定還能衝到跟前,跟他們肉搏,不過那些人或許是自信自己的武力,根本沒有糾集士兵就衝了上來,不過無論他們的功夫多高,在這種現代火槍面前,根本沒有意義。

“投降的都蹲下,抱頭!”剩下的事情就是收攏俘虜了,這畢竟是自己民族內部的戰亂,朱由崧命令不準殺俘,而且北海陸軍軍功計算也不是通過首功計算了,因此這些士兵也沒有去割那些大順軍士兵頭顱的興趣。

蓬萊將軍府裡,徐誦似乎是被朝廷軍隊猛烈而犀利的攻擊打懵了,根本沒有發出什麼應對策略,蓬萊水寨被佔領,緊接着威海衛又被攻克,登州府沿海諸縣全線陷落,那些城府在第一時間就打出了歸順朝廷的旗號。

實際上徐誦也根本想不到任何策略,就算是有策略,面對面的打仗根本沒辦法打得贏,計謀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也是無用。

一個渾身浴血,頭上都纏着繃帶的人衝了進來,徐誦認出來,那是他們聞香教培養的頭目之一馮大力,膂力非凡在機上一身橫練功夫,在古代絕對是那種猛將型的人,因此徐誦也早早地就把他拉進了聞香教裡,在他看弄來馮大力在千軍萬馬當中殺個七進七出,也絕對沒問題,因此他也派馮大力駐守登州門戶萊陽,卻沒想到他居然這麼狼狽地出現在他面前。

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八章 成婚第八章 成婚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八章 成婚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六十四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一)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三十九章 教育計劃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
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八章 成婚第八章 成婚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八章 成婚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六十四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一)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三十九章 教育計劃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