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

但是此時,在朱由崧這隻小蝴蝶的扇動之下,歷史已經有了些微的改變,此時福王表現尚佳,跟着皇帝走,前途無限光明,絕對沒有必要使用這種方式。對此萬曆帝也會有自己的判斷。只要萬曆帝相信他們這一方是清白的,他們這條船就沒有傾覆的危險。

而且皇宮中發生了此事,無論是誰做的,皇帝都不願意外揚,這樣就好辦了,只要用自己的人將這件案子用力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的法子給壓下去,自然就萬事大吉。

鄭貴妃看了看福王朱常洵,此時朱常洵已經六神無主,看來是沒什麼主意了,她不禁搖了搖頭,自己這個兒子雖然不是什麼庸才,卻也不是什麼天才,對面這種險惡的局勢,那是不能依靠他了。

不過轉眼一看,朱由崧卻仍是一副神神在在的樣子,鄭貴妃也知道這孩子天生異稟,智計超人,或許他有什麼好主意。

“崧兒,這次的事情你有什麼辦法?”

朱由崧笑道:“皇祖母,其實這件事情我們並不用做什麼,這件事情雖然看似是我們做的,而且我們也有這樣做的動機,只是正因爲這樣太過明顯,反而有些不太可能,我們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露出這樣明顯的破綻,不,不應該說是破綻,只能是光明正大了,正因爲太過明顯,反而不可能。這一點,相信皇爺爺恐怕已經能夠察覺了!”

鄭貴妃點了點頭,表示讚許,這孩子的確是聰明,而福王也不禁說道:“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洗脫嫌疑了?”

鄭貴妃搖搖頭說道:“還差得遠呢,你父皇相信了沒用,只有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而且擁有正當確實的證據,方能洗脫我們的嫌疑!否則,現在輿論掌握在東林黨手中,他們完全可以詆譭你,甚至是你父皇,把你搞臭,讓你再也沒有奪嫡登基的資格!”

說到這裡,朱由崧跟鄭貴妃都緊蹙眉頭,不得不說,這也太難了,在輿論不在自己手中的時候,跟人家搞輿論戰,根本就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啊。

朱由崧笑道:“擔心什麼,只要皇爺爺不相信,他就會保護我們,他是皇帝,就算是沒辦法讓父王成爲太子,不過讓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總還是做得到的!而且這件事情,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這些日子,皇爺爺也在爲父王着想,朝中不只有東林黨,還有齊楚浙黨,有方從哲方大人,此時東林黨已經成爲太子一黨的中流砥柱,若等太子登基,東林黨可就要一黨獨大了,爲了日後的前途,齊楚浙黨都要保護父王,有他們在,就沒人敢肆意攀誣父王,再加上皇上的支持,只要我們自己不亂陣腳,他們就奈我們不何!”

鄭貴妃不禁一驚,她也沒想到,萬曆帝半年當中短短几個佈局,就已經在朝中爲福王編織了這樣一個保護網,看來這次他真是要下定決心了。

朱由崧說道:“有這樣一些聰明人爲父王和我們保駕護航,我們擔心那麼多做什麼,我們要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不給他們添亂就行了!”

鄭貴妃聽到朱由崧的話,也輕鬆了下來,危機感沒了,心裡卻涌起一陣強烈的氣憤,這些年來自己深得皇帝寵愛,卻也沒有怎麼陷害被人,居然還有人敢陷害自己,還真是無法無天了。

不過鄭貴妃想要撒氣,卻也沒處可撒,這次連陷害他們的人都不知道,馬三那個傢伙,只是個小嘍囉,而且已經被人雪藏或是殺人滅口了,對方的老練的確是令人吃驚。

鄭貴妃在生氣,萬曆帝卻在頭疼,對於這件事情他的確不認爲是鄭貴妃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事的風格,比如這宮中的鬥爭,下毒、巫蠱什麼的,應該算是正道,這請打手來棒打太子,這可就是市井小人的作風了,典型的歪門邪道,根本不是鄭貴妃的做事風格嘛!

而且在慈慶宮從殿門達到內殿,這也太過兒戲了,若是鄭貴妃真能夠操縱慈慶宮的防衛力量,太子還不知道被刺殺多少遍了!

這件事自然不是鄭貴妃做的,但是該如何向大臣交代呢,這一晚上折騰得他一宿沒睡,天亮之後自己雖然不上朝,卻也要給那些聒噪的大臣個交代,否則他們真敢鬧翻天來。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首輔葉向高、禮部右侍郎孫如遊、戶部侍郎李汝華等人紛紛上書要求三法司介入梃擊案,並且要求抓捕龐保劉成二人,甚至還有一個愣頭青直接爆出了“懲辦妖妃”的說法。對於此人,萬曆皇帝可不會手軟,直接判了個流徙海南,這輩子他都別想再回北方了,他這一輩子也就是碰上了鄭貴妃這麼一個知心人,在保護鄭貴妃方面他是絕對不遺餘力的。

對於其他的上書,當然是按照萬曆帝的一貫作風,還是留中不發,那還是當年爭國本的時候養成的“好習慣”。

萬曆帝雖然把那些奏摺扔到一邊,不過也明白,這件事情絕對不會這麼簡單結束,自己敢留中不發,那些大臣就敢不幹正事,整天寫奏摺煩你。

最終萬曆帝還是同意了三法司介入案件,不過龐保劉成二人仍然在坤寧宮,鄭貴妃和皇帝都沒有將他們交出去的意思。

刑部胡士相、陸夢龍、王之寀等人當天便被派審理此案,這也是博弈的產物,東林黨想要“徹查”,而齊楚浙黨想要糊弄過去,於是齊楚浙黨派出了胡士相這個刑部老油子作爲主審,不過東林黨卻弄出了陸夢龍、王之寀這幾個年紀輕輕的人去攪和。

陸夢龍最年輕,不過是萬曆三十八年進士,不過二十七八歲,剛剛考中不到兩年,結果就被派到這個案子當中,王之寀的年紀也不算大,也不過四十歲,仍然是愣頭青的階段,而東林黨自然知道,若是此案審不出什麼,也就罷了,若是審出個一二三來,這些人的政治生命就算是提前結束了。

爲此李三才還特意爲此二人設宴,鼓勵他們要以國家社稷爲重。陸夢龍雖然是愣頭青,卻不是傻子,這件事情的後果他自然明白,他原本並不願意參與進去,只不過大佬的決定,並不是他這個剛入官場的雛兒能夠左右的。

回到官邸的路上,陸夢龍不禁對王之寀說道:“心一兄,你我二人可算是同病相憐,這次恐怕都是劫數難逃啊!”

王之寀說道:“宮中不清,因而朝中不清,朝中不清,社稷之憂,若是能借此大案,一舉廓清寰宇,也不負我們掌管一國刑獄的重任。”

陸夢龍只有苦笑,他對這位王心一也算是共事了一段日子,對他的爲人那是相當佩服的,只是此事無論成敗,他們二人心中的抱負註定都成泡影,再也無法施展了。

公堂之上,胡士相手中驚堂木一拍,喝道:“下跪何人,與我從實招來!”

“嘿,嘿嘿,嗨嗨!”下面那個五大三粗的傢伙,卻只是傻笑,似乎根本沒有聽到胡士相的問話。

胡士相又隨意問了幾句,看了看身邊兩個年輕人說道:“看來此人不過是個傻子,慈慶宮那會兒,也不過是發了瘋病,我看再審也審不出個什麼東西來了!今天就到這裡吧!幾位你們覺得如何?”

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幾位也都是人精,自然看得出來胡士相就是想糊弄過去,這下面的黑幕可不是他們能夠揭開的,對此幾個人都沒什麼異議。

王之寀卻說道:“胡大人,此案重大,不可如此兒戲!”

胡士相眯着眼睛,笑道:“兒戲?本官如何兒戲,此人連個姓名都未曾弄清楚,又怎麼審得下去,我看還是着衙役尋訪,得知此人姓名來歷,再做判斷!退堂!”

退堂之後,王之寀不禁對胡士相說道:“胡大人,您往日處理這刑名之事,可不是如此啊!還有此人的來歷真地沒有查清嗎?”

胡士相捋着鬍鬚,說道:“此人名爲張差,又名張五兒,是京畿通州之人,家中雙親已去,平時雖有些木訥,卻還不是瘋傻之人!”

王之寀奇道:“那爲何……”

“爲何我在公堂之上,明知張五兒裝傻,卻依然就錯就錯?”胡士相說道。

王之寀點了點頭,說道:“正是!”

胡士相微微一笑,說道:“你王心一,鐵面無私,剛正不阿,陸君啓,膽大心細,慷慨好爽,都是一時俊傑,更是大明當中數一數二的刑名之才,若是栽在此案當中,殊爲不值,你我雖屬不同派系,卻總也是爲我大明社稷做事,此案關節之處,我雖然不曾明瞭,不過大致上,我卻也能夠明白,你們二人不應當爲了一個亂七八糟的計策,而葬送了仕途!這件案子,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會一力擔之。”

“大人!”王之寀也不曾想到,一個在刑部不起眼的好好先生,居然會有如此心胸,能夠不分黨派,爲國留才,那些輔臣大佬與之相比,簡直是要羞煞他人了。

王之寀雖然對胡士相的心胸感佩,卻仍然說道:“大明律,便是大明律,我不能因此便罔顧律法,還望大人恕罪!”

胡士相苦笑說道:“也罷,若是你不如此,便也不是你王心一了!”

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七章 新大陸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圖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八章 成婚第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六十章 福王情敵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三章 道法行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
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七章 新大陸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圖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八章 成婚第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六十章 福王情敵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三章 道法行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