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

對於李汝華以及東林黨衆人的疑問,趙南星也不清楚,不過他明白此時太子雖然行爲不檢,卻也並無大錯,而且臣子當中還有衆多擁蹙之人,萬曆皇帝決然不會在此時對太子再有動作。

趙南星說道:“不會,太子如今的地位也算是穩固,當然若是他能夠收斂心性,潔身自好,恭勤治國,他的地位想必更加穩固!”

李汝華等人不禁苦笑,太子若是真能做到趙南星所說的,那就好了,可惜的是,太子的心性跟前朝隆慶皇帝如出一轍,您的進諫全部接受,回到宮裡堅決不改,太子少時並未像隆慶帝那樣延請名師,隆慶帝還有高拱這樣的名師,但是太子卻沒有,如今能夠對太子施加影響的人,他們居然發現居然一個人都沒有。

趙南星搖搖頭說道:“諸位同僚,多說無益,時辰已到,我們還是進殿吧!”

建極殿上,已經老邁的萬曆帝牽着朱由崧的手,來到衆臣面前,同享百官朝賀。等到百官叩拜完畢,才發現御座之上居然多了一個人。

對於朱由崧,百官都不陌生,聯合礦業的開辦、梃擊案的截止其中都有這位小皇孫的身影,而且他年紀小小,無論智力還是武力都不輸於成人,的確是皇族當中少有的天才。

不過就算是再天才,居然敢跟皇帝一起接受百官朝賀,那就違制了,百官面對皇權之時,祖制就是僅有的幾樣可以奏效的武器。自然不能讓皇帝隨意破壞,這不,百官剛剛歸位,幾個御史便急不可耐地衝了出來,叫道:“德昌郡王,目無法紀,敢接受百官朝賀,當削去王爵,打入天牢!”

“不錯,此爲謀反大罪,即便是藩王也當斬首示衆!”

朱由崧不禁暗罵,可不是自己願意接受你們叩拜的,一羣老頭跪在我面前,有什麼意思?自己可沒這個嗜好!若不是萬曆帝抓了自己的壯丁,讓自己來對付太子,他纔不願意趟這次渾水呢!

幸好既然萬曆帝抓了朱由崧當壯丁,就沒有將他出賣的想法,說道:“各位卿家,稍安勿躁,此子乃朕之孫兒,年方七歲,你說他謀反,是不是有栽贓之嫌啊!”

朱由崧只有七歲,但是畢竟“天賦異稟”,居然已經長成了成年人的身高,臉上雖然稚氣未脫,卻沒人想到他居然是個七歲小兒,這些大臣也是一時不查,只想着要賺廷杖,好青史留名了,居然忘了這茬。

“楊漣,剛剛可是你說的崧兒有謀反大罪?”萬曆帝看了看下面跪着的人說道。

楊漣此時還不是東林大佬,只是一個剛剛出頭的御史,只能算是一隻小蝦米,面對皇帝的追問,他只能說道:“是微臣不查……”

萬曆帝冷笑道:“是你不查?你根本就不知道崧兒做過什麼,是什麼人,就站出來亂吠,雖然太祖定下言官無罪的規矩,不過你也應該想想你是一個讀書人,更是大明的官員,應該爲自己的言行負責,大明的官職是讓你們爲百姓牟福的,不過讓你們肆意排擠打壓他人的!”

楊漣冷汗都下來了,萬曆帝雖然沒有法華塔,不過這幾句話說的有理有據,連他自己都無法反駁,日後仕途怕是無望了。

萬曆帝不再理會楊漣等人,直接說道:“前些日子我曾夢到先帝託夢,說是明年畿輔山東將有大旱,而且會從三月到六月,持續百日無雨……”

劉一燝站出來,說道:“皇上,託夢之說想,虛無縹緲,不足爲奇,更不能以此爲治國方略!”

萬曆帝笑道:“這倒也是,不過遠在數百里之外,我的孫兒也就是德昌郡王同樣夢到了此夢,先皇去得早,先皇容顏,我都已經淡忘,而崧兒卻能夠將先皇容貌說的清清楚楚,等我拿來先皇的畫像,崧兒便指着畫像說,他夢到的人正與畫像中人一般無二,這等巧事你們還會說是虛無縹緲嗎?”

“這……”劉一燝不禁苦笑,這是皇帝他自說自話,誰知道是不是真的,不過方從哲等人卻發現了萬曆帝話中的蹊蹺,萬曆帝得到先皇的託夢警示,那是正常,畢竟他是現在大明帝國的執掌之人,但是先皇怎麼還託夢給朱由崧了?難道是在暗示,先皇有意將大明交給朱由崧?

方從哲等人的齊楚浙黨如今雖然是鼎盛,不過方從哲等大佬已經發現了問題,最關鍵的是根基不穩,齊楚浙黨的核心“浙黨”老家都成了東林黨的地盤了,浙江學子仰慕東林先輩,紛紛前往東林書院就讀,浙黨實際上已經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而朝廷當中,太子位子穩固,只要東林黨不滅,那麼等到太子登基,東林諸人自然就是飛黃騰達,到時候他們這些人該怎麼辦?

因爲方從哲剛剛聽到萬曆帝話中有這種意思,馬上就站出來說道:“皇上,此時雖然虛無縹緲,不過既然是先帝顯聖,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況且就算是山東畿輔之地沒有大旱,不過各地災荒也是頗爲嚴重,百姓逃荒,成爲流民,這些事情,朝廷也該整治一下了!因此我覺得應該早作打算爲妙。”

方從哲此時已經是首輔,他站出來的分量自然不同他人,緊接着亓詩教、官應震等人也都紛紛站出來贊同他們老師的一件。

萬曆帝笑道:“方愛卿此言,的確是老成謀國之言!既然如此,那麼戶部是否也早該做些準備了!”

戶部尚書李汝華站出來,說道:“啓稟陛下,明年賑災所需銀兩多少?”

萬曆帝說道:“此事你做戶部尚書的人不知道,還要問我嗎?我問你,若是山東直隸兩省,若是百日不雨,將有多少災民,你又有何方略?”

李汝華說道:“若是明年果然大旱,那麼賑災就是兩年的事情,今年糧食減產,明年夏收秋收之前,百姓仍然飢餒,仍然需要朝廷賑濟,而直隸山東都是人口過千萬的大省,災民數量當在百萬之上,若要賑濟百萬災民,需銀兩三百萬之多……難,難,如今戶部一年收入也不過三五百萬,邊軍餉銀、百官俸祿都要從中抽取,實在是無法!”

“哼!”萬曆帝冷哼道:“聯合礦業屬於國家控股的企業,原本每年當有五百萬兩白銀解入國庫,現在呢,你們戶部安排官員之後,一年當中,解入國庫和內帑的銀兩,居然銳減了七成,那些都被你們中飽私囊了吧?”

李汝華慘然一笑,被皇帝這樣指着鼻子罵,自己可是沒臉繼續呆在戶部位子上了,他說道:“若是陛下覺得微臣無法勝任戶部重責,就請陛下恩准微臣乞骸骨!”

財政是庶政之母,戶部在六部當中那是除了吏部之外的第一大部,東林黨自然不能因爲李汝華的面子,就放棄這個位置。

趙南星說道:“聯合礦業利潤減少,卻不只是因爲聯合礦業自己的原因,如今聯合礦業的高爐和平爐都在正常運行,只是北海的鋼鐵產品涌入,才讓我等鋼鐵銷路出現了問題!李大人已經竭盡全力,此事與戶部並無關聯。”

若說遵化的平爐高爐那是試驗品,在北海的設備就是真正的成熟設計,產量和質量都要比遵化鋼鐵強得多,即使有運費方面的優勢,遵化仍然無法與北海抗衡。

萬曆帝冷笑道:“北海不過是剛剛經營不到一年,你們卻已經早早就有了三年的經營,而且人家還要漂洋過海,你們居然還比不過別人,還要強詞奪理?”

趙南星仍然冷靜,說道:“若是陛下想要聯合礦業公司恢復原來的樣子,倒也可以,只是聯合礦業公司移交給我們的時候,只是將聯合採礦鋼鐵公司移交給了戶部,而聯合水泥、聯合玻璃、聯合車馬行等等產業都還在福王爺帳下,若是陛下能將這些產業收歸朝廷,那麼朝廷如今的財政困難,自然能解!”

朱由崧不由得高聲叫道:“皇爺爺,我有話說!”

萬曆帝笑道:“有什麼話,你儘管說,皇爺爺給你撐腰!”

朱由崧說道:“那聯合礦業當中,也就是聯合採礦鋼鐵公司是朝廷控股的公司,而另外幾個產業都是以父王的紅利爲本錢,建立起來的公司,雖說是有聯合礦業的名頭,實際上卻是福王府的產業,此事都有會計師和審計師的賬目可查,絕無一點虛假!”

趙南星說道:“王爺身爲天潢貴胄,國家有難,理應出力!”

朱由崧笑道:“趙大人這話說的就不對了,難道朝廷財政困難,就能將別人家的財產收歸朝廷?我父王是天潢貴胄,而你們可是聖賢弟子,孫如遊孫大人、李汝華李大人,你們家裡可都是有家財數百萬兩,若是拿出來同樣能夠解救朝廷此時之危機,你們爲何不做?偏要拿我們福王府的產業?若是如此,那麼日後朝廷一有危機,就可以讓那些有錢的大臣們拿出錢來,給朝廷解救危機,趙大人,是不是?”

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二章 風波惡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二章 風波惡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二章 風波惡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十二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下)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
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二章 風波惡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二章 風波惡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二章 風波惡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十二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下)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