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

幾天之後,刺殺案件又有了新的發展。

朱由校和朱由崧則在另外一個錦衣衛秘密設立的大獄當中,經過這件事情,朱由校似乎也變了很多,爲人也變得陰沉起來,只有朱由崧拉他去做工匠活的時候,他纔會笑出來,其他時候都變得沉默寡言,朱由崧也不知道這種改變對朱由校來說是好是壞,或許也只有這樣有城府的人,才容易在皇家和朝中生存下來吧!

“老馬,聽你們說那人招了?”朱由校面無表情地問道。

馬如蛟一拱手,說道:“殿下,按照這人說的,僱主應該是遵化王家,跟陳家一樣都是遵化數一數二的大戶,只是……”

“只是如何?”朱由校厲聲問道。

馬如蛟嘆道:“只是我們去王家的時候,王家原本的大院已經被燒成的白地,一家子都燒成了一團焦黑的屍體,根本分不清誰是誰來了,不過根據我們錦衣衛的手段,用白泥將他們的面孔復原之後,的確是王家那一家子!”

朱由校恨恨說道:“殺人滅口,這些人真是無法無天了!”

朱由崧說道:“皇兄,別生氣了,這些人敢刺殺你,就說明他們早已經無法無天了!不過這些宵小也就能在暗處像老鼠一樣玩玩手段,在正面上,是沒辦法跟我們對抗的!”

朱由校也點點頭,算是認同了朱由崧的說法,說完朱由崧又對馬如蛟說道:“你們居然能夠復原屍體的面孔?”這是他最好奇的一點,即便是在現代法醫手段當中,也是相當高明的技法了。

馬如蛟笑道:“殿下,您可別小看了我們錦衣衛,我們錦衣衛查案要是比其他衙門的仵作還要差,那就白叫‘錦衣衛’這個名字了,在錦衣衛詔獄裡面,常年刑訊跟人體和屍體打交道的那些兄弟,手法可不是普通人能夠想象的!那些人雖然被燒的面目全非了,但是大體上骨骼並沒有被燒燬,通過骨骼和未燒盡的臉上筋肉,修修補補,的確是能夠復原他們的樣子。這次皇上爲了福王爺和兩位小殿下,可是將最精幹的人手都派出來了。”

朱由崧不禁拱手笑道:“佩服佩服,今天才知道錦衣衛大名,果然名不虛傳!不過我可聽說了,他們王家可是在這遵化擁有礦坑和鍊鐵豎爐最多的大家族,王家垮了,那些礦坑和豎爐是被哪家收去了?”

馬如蛟嘆道:“這次他們可是下了本錢,那些礦坑和豎爐的契約也一次被燒燬了,現在是被衙門暫時看管!”

朱由崧不禁閉上了眼睛了,這些人果然是一擲千金啊,爲了撇開自己,遵化一地的礦坑和豎爐,居然說扔就扔,還真是財大氣粗了,自己父王要對付的這些人勢力還真是大得令人恐怖,若不是有着皇家的名號,恐怕真得死得連渣都不剩了。

即便是有着皇家名號,朱由校差點也被人行刺成功,這些人不但財大氣粗,而且膽大包天,不過也難怪,革命導師都說了,資本家只要有百分之三十的利潤,他們就敢鋌而走險,有百分之百的利潤,他們就敢踐踏人世間的一切法律。

朱由崧嘆道:“還有別的線索嗎?”

馬如蛟說道:“還有一些,不過都是模棱兩可的東西,想要查出來恐怕不容易!”

朱由崧從懷裡抽出幾張銀票,遞給馬如蛟說道:“不容易,也不能放過,繼續查下去,這裡是一萬兩的銀票,就算是這件事情的特殊費用,不要太貪心,分給底下的弟兄們一些,這樣才能讓他們好好做事,如果你們做得好,賞銀十萬不在話下!”

馬如蛟呆呆地接過銀票,他雖然在錦衣衛當中地位不凡,不過跟駱思恭這樣的大佬還是沒法比的,而且萬曆朝又沒有什麼謀逆抄家的大案,他們錦衣衛平時也沒地方撈錢,這種一萬兩的銀票,他們還真是從未見過。

馬如蛟不禁大喜說道:“多謝殿下,弟兄們一定努力做事!不會辜負殿下的厚望。”他們一共纔不過百人,平分的話,他們每人都能夠分到一百兩銀子,就算是馬如蛟吞沒一半, 剩下的五千兩也夠他們分的了。

朱由崧扔錢扔得大方,那是因爲他來錢來得太容易了,這遵化一帶上古時期就曾經有人在這裡淘金,朱由崧有婉兒這個採礦飛船在,開採這裡的金礦實在是太容易了,如果想要大規模開採,一個小時之內就能夠將所有的礦藏採光。

不過這裡畢竟是他們的國土,自己國土上的資源還是儘量節約的好,朱由崧採了十萬兩黃金,鑄成金磚,藉着朝廷銀錢調動的機會,儲存進日升昌記,因爲金價一直在上升,喬文秀爲了不讓自己的未來女婿吃虧,還特意多加了幾萬兩白銀,換來了這八十多張銀票,每張都是一萬兩。

現在朱由崧的身價也趕上大半個國庫了,畢竟戶部侍郎李汝華剛剛調出兩百萬白銀,已經是把國庫颳了個底朝天了。現在國庫裡的錢還未必趕得上朱由崧現在手裡的財富。

朱由崧的藉口,就是出門的時候,發現了高句驪人藏金的地方,於是換了這八十萬兩銀票。對於這個其他人也只能當做是他運氣太過逆天了,除此之外也沒別的原因可以解釋。

朱由崧擺擺手說道:“好了,這件事你留意就行了,他們這次失敗之後,恐怕已經將後面的事情料理得滴水不漏,就算是查不出來,那也是應該的,不過另外送一件事情你們可要在意了,王家留下來的那些土地不用管,但是礦山和冶煉爐卻要抓在手中!這件事情你辦得怎麼樣了?”

馬如蛟不禁忿然說道:“原本這件事情不過是隨手就能辦好的,遵化知縣寧永輝也已經同意將王家那些礦坑和鍊鐵爐交給我們,但是永平知府高邦佐卻從中作梗,說是按照朝廷律法,那些礦坑和鍊鐵爐理應收歸官有,若是想要必須拿出現銀來!我們來開辦礦業聯合公司,原本就是爲天家辦事,高邦佐居然敢忤逆上意,一定要辦了他!”

朱由崧罵道:“別胡來,父王現在正在風口浪尖上,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羣臣攻訐,你對高邦佐下手,那不是授人以柄嗎?而且這件事情高邦佐做的沒錯,我們的礦業聯合公司是一個做生意的組織,不是什麼朝廷衙門,我們只需要給股東提供利益,對於國家方面,我們只要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稅金就行了。政企不能混爲一談!”

馬如蛟笑道:“殿下說的是,那我們該怎麼辦?”

朱由崧笑道:“還能怎麼辦?出錢唄,你對高邦佐說,我們出一萬兩白銀拿下王家的所有產業!”

馬如蛟不禁叫道:“殿下,那個高邦佐又臭又硬,是不會答應的,他想修灤河河渠,沒錢纔打上了王家產業的主意,要是沒足夠的錢財,他恐怕不會放手的!一萬兩恐怕是不太夠!”

朱由崧笑道:“我還沒說完呢,以後我們每年至少給地方利稅五千兩,你看如何?”

“五千兩?”馬如蛟說道:“這太多了點吧?”

“多?一個礦業聯合公司一年五千兩,還算多嗎?”朱由崧不禁問道。

朱由校也有些吃驚,說道:“永平府是個小府,一年歲入不過十萬石,也就是五百兩銀子左右,要是殿下的礦業聯合公司真能夠每年給永平府利潤五千兩,我看高邦佐做夢都會笑出來!不過,皇弟,你真能拿出這麼多錢來嗎?”

朱由崧笑道:“小菜,小菜,五千兩算什麼?不過是零頭而已,若是按照三十稅一,給朝廷的稅額我估算至少在十到二十萬兩左右!這也只是納稅而已,要是分紅的話,更是驚人,兩百萬兩的初期投資,每年產鐵應該兩萬萬斤,壟斷全國市場暫時沒那個本事,不過壟斷北方市場那是綽綽有餘,再加上朝廷購買的刀甲器具,去處成本每斤鐵我們平均能夠得利二十錢那是絕對沒有問題,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擁有超過四百萬的利潤,過我們皇家的分紅至少有一百萬兩,朝廷的分紅要超過一百萬兩,其他商家分得另外兩百多萬兩。這還只是出鐵的利潤,要是再加上鋼材、煤炭和金礦的出產,利潤真是不可計數啊!”

“這麼可能?”朱由校說道:“一斤鐵得利二十錢,那太簡單了,而且做得好絕對不止二十錢,的確是沒問題,只是,……皇弟……這也太誇張了吧!一年只能出鐵兩萬萬斤?”

朱由崧笑道:“這裡有煤有鐵,還有金礦,再加上靠近海岸,要是真地開發出來,就算是超過南方蘇鬆一帶,也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馬如蛟說道:“殿下,您說的輕巧,可是您真能夠造出這麼多鐵來嗎?就算是真地造出來,那麼多鐵,您怎麼運出去,就算是有那麼多馬車把這些鐵運出去,買到外面恐怕也就值不了多少錢了!”

朱由崧笑道:“這個容易,日後自然有辦法解決,現在你先把高邦佐那傢伙解決了,每年五千兩,能不能把他收買了!”

朱由校心想,一年二十萬噸,這種產量,在現代根本不過是中小型鋼鐵廠的產量,那些寶鋼鞍鋼濟鋼武鋼之類的大企業,哪個不是每年幾千幾百萬噸!那不是生鐵產量,那是粗鋼的產量。

馬如蛟也不禁笑道:“這個當然,不過高邦佐那傢伙清高得很,殿下卻把他說得跟沒見過世面的貪官一樣,五千兩就要收買他,要是聽到殿下這話,恐怕會急得跳起來!”

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四十六章 戰力對比(上)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四章 九千歲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一章 雨中秋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
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二十七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四十六章 戰力對比(上)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四章 九千歲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一章 雨中秋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