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

然而就在此時,前方的方陣所有人都將火槍放下,並且側轉,前方的人已然開始跑步向前,他們居然不打算攔截他們了,雖然這些人放棄了方陣,不打算攔截他們了,不過李如柏卻紅着眼睛,叫道:“兄弟們給我衝啊,殺死他們,爲死去的兄弟們報仇啊!”

即便如此,前方的方陣卻沒有絲毫紊亂,因爲他們的距離相聚尚遠,而且他們是橫向撤離,很快就離開了他們的衝鋒的路線,而此時剛剛停息的火炮又開始轟鳴起來,頓時就在他們當中種下了無數的彈坑,這下子他們再也沒有心情去追殺那些步兵了,因爲步兵所前進的方向,正是進入炮彈射程的方向,他們剛剛逃脫,難道又要進去挨炮彈。

“剛剛那是怎麼回事?難道那些方陣只是在那裡嚇唬我們?”對於剛剛第三師步兵的表現,李如柏不禁有些不解。

徐鴻儒搖搖頭,說道:“可能是對方的步兵和炮兵的協同出了問題,他們的炮兵剛剛應該是在調整火炮,如果步兵處在那個位置,可能就會連他們一起進入炮擊範圍,一起挨炸,所以他們選擇了撤退!”

李如柏點了點頭,說道:“徐兄果然高明!”

“哼,這是我兄弟在登州用命換來的教訓,我怎麼能不知道?”此時李如柏也是跟他一樣的喪家犬,徐鴻儒倒也不用再對他假以顏色。

李如柏自己碰了個沒趣,也不再跟他們糾纏,等到來到一處茂密的松林當中,將部隊沿一處溪流安頓下來,李如柏和徐鴻儒此時也不近開始思考之後的行止,篝火之上,一隻扒了皮的狍子被烤得焦黃,嗞嗞地冒着油光,狍子肉原本就美味無比,此時在周圍這些狂奔了一天的士兵當中,引起了無數口水聲音。

“報,將軍,我軍損失三千,大部分都是在密集衝鋒之時損失的,如今我軍人數只有五千左右,徐先生的部隊也損失了四千人,仍然有六七千人,不過還沒有清點過來”

因爲天黑清點的損失自然不是太準確,不過大略上錯不了,李如柏這些帶兵之人,能夠看得出他們究竟損失了多少。

“我們都是輕裝出發,每個人只帶了三四天的口糧,在這深山當中,根本呆不了幾天的,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辦?”李如柏的眼睛盯着徐鴻儒,此時既然徐鴻儒選擇將他救了出來,那麼自然就有他的後續手段。

徐鴻儒撥了撥篝火,說道:“明朝已經容不下我了,不過李兄,現在明朝人恐怕也容不下你了,大金是我們唯一的選擇了,如今我手裡的軍隊,在炮擊之下,損失雖然多了些,卻沒有掉隊,這樣的軍隊,即使武藝比不上李家的家丁,也不會差太遠了吧?我們這兩隻強軍,對於剛剛被明朝人打敗損失慘重的大金來說,是一種難得的補充,畢竟他們人口太少,相信他們不會拒絕我們的。”

李如柏也不得不承認,被他視爲二等部隊的人,到了徐鴻儒手裡居然會有這麼強大的戰鬥力和紀律性,他自然不會知道,身在底層毫無希望的百姓,一旦被人指出了一個美好的前途,他們爆發出來的力量,足以讓天地變色,這就是宗教的力量。

李如柏看了看徐鴻儒,說道:“既然徐兄早有從我府裡逃離的打算,那麼後路已經準備好了吧?”

徐鴻儒微微一笑,轉頭對人耳語了幾句,不一會兒就有一個穿着皮襖帶着狗皮帽子的東北大漢走了過來,徐鴻儒說道:“這位是李永芳將軍的特使,李明生,也算是李將軍的本家,這次正是通過他我們才能與大金大汗聯繫的!”

李明生長得十分白皙且文靜,在遼東這地方多得是那種粗豪漢子,像這種文質彬彬的人倒是不太多見,李明生說道:“大汗的意思也是從清河進攻,順便接應你們出去!”

“清河!”李如柏差點跳起來,叫道:“清河可是駐有重兵,你們後金的騎兵進攻的時候都被他們打了回來,我們一無輜重,二無器械,怎麼攻城?”

李明生笑道:“不肖你們攻城,據我所知如今清河城的炮火也不是在城中,因爲他們的火炮射程極遠,可以達到十幾裡之外,因此他們往往是把火炮陣藏在城外某處隱蔽地方,你們的任務不是攻城,而是從清河城那裡衝出去!”

徐鴻儒馬上就聽懂出了李明生話裡的意思,說道:“這麼說,你們的意思是讓我們去抗他們的火炮……”

李如柏怒道:“你們這是拿我們當炮灰啊!”

李明生嘿嘿一笑,說道:“放心,我們不會讓他們的火炮太過肆虐的,我們的探子已經得到了清河城裡的一些消息,那裡只有十四門火炮,只要對方一開炮,暴漏位置之後,我們馬上就會讓騎兵進攻對方的炮兵,一舉將他們的炮兵給端了,沒有了炮兵,清河城還不是手到擒來,甚至我們可以讓俘虜的炮兵爲我們服務,到時候自然就能夠接應你們進入建州,李將軍,現在的李家可不是當年老帥還在的李家了,李將軍如果不作出點功績,就算是到了我們大金,也沒辦法身居高位統領一軍啊!”

“屁,老子這點隊伍要是真的打沒了,老子那纔算是沒地位呢!”

李明生嘿嘿笑道:“此事我就這麼一說,將軍答不答應,那是將軍的事情!”

李如柏沉着臉,他不是不明白自己的處境,他的選擇已經不多了,但是曾經在遼東一言九鼎的他,面對後金和朝廷雙重的逼迫,的確是非常惱火,他很想殺死李明生,或者直接讓他滾,但是他也知道必須忍下來,此時徐鴻儒說道:“李兄,我們同意!你可以回稟大汗,就說我們會衝擊對方的防線,不過希望大汗也不要食言!”

李明生笑道:“這個兩位儘管放心,我們也需要這麼一個機會,不會讓你們的血白流的!”

李如柏雖然心中窩着一團火,不過也知道輕重,並不敢發作,只能默默地準備戰事。

對於這次的事情,朱由崧也沒料到居然會發展到這種地步,祖大壽這位日後的抗金將領,居然還未等發揮什麼作用,就先夭折了,看着悲痛莫名的祖家兩兄弟,朱由崧說道:“既然祖家忠於朝廷,那麼你們可以選派幾個人進入北京的陸軍大學進行學習,學成之後可以保證一個團級將領的名額!”

祖大弼和祖大樂在親自經歷過一個師的炮擊之後,再也不敢放肆,制服他們這些軍閥,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用武力把他們給打服了,祖大樂也知道如今朱由崧在北京開設的陸軍大學,已經是樞密院的下屬,更是各部隊軍官的主要來源,原本必須要品學兼優的學生經過考試之後才能夠進入的,這次能夠給他們祖家幾個名額,也算是開恩了,祖大樂只能說道:“多謝殿下恩典,大哥死得早,我跟二哥年紀也不小了,要學新東西,恐怕是心力不濟,我們打算讓祖可法和吳襄二人進入陸大學習!”

對於祖可法朱由崧並沒有什麼印象,不過這個吳襄,可是那位平西王吳三桂的父親,朱由崧不禁一笑,看來這個吳三桂是沒有機會當漢奸了,朱由崧笑道:“很好,沒什麼事情的話,你們就先下去吧!”

二人離開之後,參謀長張風府說道:“沒想到這祖家的人還算是知趣,若是他們還打算插手遼東軍事,他們也就不好留下了!”

朱由崧搖搖頭說道:“不說他們了,這次如果不是徐鴻儒從中作梗的話,或許李如柏也不會狗急跳牆,他自己去死不值得同情,可惜的是無數的將士,沒死在抗擊蒙古和女真的戰場上,卻死在了我們的炮火之下!”

“殿下,我不得不說,或許我們手中還要沾上他們的血!”

朱由崧皺眉道:“又有什麼情報嗎?”

張風府說道:“軍中的偵察兵發現李如柏和徐鴻儒他們的軍隊穿山越嶺,正在清河進發,清河與鐵嶺原本相距就不遠,他們三天就能夠抵達清河,如果不出所料的話,後金應該是打算在清河接應他們!”

如今軍中已經普及了蓄電池和無線電臺,軍情通報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人力傳訊,這就讓他們在戰爭中佔據了難得的主動權。

朱由崧找到地圖上的地點,說道:“接應?你們參謀部應該有對應的計劃吧?”

張風府說道:“既然他們打算在清河接應徐鴻儒他們,那麼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他們投入的兵力就不會像第一次那樣少,畢竟衝擊我們的火槍陣和炮火線,必須要有足夠的兵力才能夠衝到跟前,既然如此,我們爲什麼不就在這裡跟他們打上一仗,山海關的新兵已經訓練了三個月,已經可以通過鐵路調到瀋陽,三天就可以到達,而在鐵嶺的第三師以及在瀋陽的第二師則馳援清河,我們已經有了作戰計劃,將後金以及徐鴻儒和李如柏的兵力完全包圍在清河,打一個殲滅戰,甚至可以吸引更多的後金兵力過來送死!”

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八章 成婚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四十六章 戰力對比(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
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八章 成婚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四十六章 戰力對比(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五章 三皇炮錘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五十章 暗潮洶涌(中)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