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

在後面的隨軍商人,都是爲他們軍隊服務的人,其中晉商魯商徽商都有,京營的士兵餉銀充足,而且軍紀嚴明,因此對他們來說,軍隊的市場就是一大塊肥肉,而且最近朱由崧的京營成立之後,打的幾場大仗,登州之戰、南洋大戰,幾乎都是完勝終結,因此他們根本不擔心勝利的問題。

隨着軍隊的出征,也必然伴隨着大量的戰利品、俘虜、土地和資源,很多戰利品對他們並沒有多大的價值,但是對於這些商人就不同了,他們擁有的銷售渠道,可以將這些戰利品轉化爲財富,而收購這些戰利品的價格卻低的要命,畢竟軍隊不是商人,他們在處理這些東西的時候,自然不會像商人那樣斤斤計較。

當然獲利的也不僅僅是這些商人,有了這些商人,樞密院在補給方面就寬鬆的多了,這種互補性讓軍隊和商人形成了一個絕佳的組合,推動着大明帝國的擴張。

而那些打算回家務農的士兵被遣散之後,此時已經有很多人開始招募這些人當保鏢,甚至還有人北方銀行的工作人員,正在處理一些借貸事務,這些人要開墾荒田,自然需要一定的糧食、工具和牲畜,不過現在他們兩手空空,因此北方銀行的人正在處理這件事情。

北方銀行現在提出來的理念是面向底層百姓,服務民生,因此他們不光是處理那些大宗交易,對於那些細小的業務往來同樣重視,這是喬文秀從他們祖上傳下來的傳統,這纔是他們的立業之本,而這種理念也正好跟朱由崧的意圖相符,因此朱由崧纔會大力地扶持喬家,並且讓原本的日升昌變成了現在的北方銀行。

那些商人在之前雖然已經經過了登記,不過在組織管理上面,自然不會像軍隊那麼嚴格,而且這些商人所屬的企業都不相同,想要管理起來也頗爲麻煩。

嶽鳳秋正待要派人前去搜查的時候,突然一個光屁股的大漢衝了出來,罵罵咧咧地說道:“辣塊媽媽的,誰把老子的衣服偷去了,老子還正洗着澡呢!”

一個楞頭楞腦的夥計突然說道:“笑爺,你不是剛剛拉肚子跑出去了嗎?”

嶽鳳秋連忙衝過去,說道:“你說什麼?有人跑出去了,向哪個方向跑了?”

那夥計一看是穿着軍裝的丘八,連忙說道:“朝山那頭跑去了,我還以爲笑爺大老爺們的還害羞呢!”

那位笑爺照着夥計的腦門就是一巴掌,怒道:“誰害羞了,你根本不是老子,肯定不知道是哪個賊子偷了笑爺的衣服,軍爺,您一定要抓住他,要是您有什麼需要,儘管說!”

三番兩次地讓徐鴻儒逃掉,嶽鳳秋也不禁惱火了,將頭上的帽子一把抓下來, 怒道:“都給我追,偵察連出動最精銳的偵察兵,我就不信了,區區一個徐鴻儒還能從幾萬大軍手裡跑掉不成?”

幾十騎一起出動,絕塵而去,不過這茫茫的東北大地上,不知方向,想要找一個人何其困難?

這邊是嶽鳳秋派出去的偵騎幾番周折,無功而返,而經過幾天的風餐露宿,徐鴻儒早已經在李明生的接應之下,來到了後金大軍的營地,看着旌旗獵獵的大營,徐鴻儒只能搖搖頭,據他所見,這裡所有的武器還都處於冷兵器時代,連一門火炮都沒有,通過這幾仗他算是徹底明白了,在朱由崧的帶動之下,讓大明進入了成熟的***時代,這種騎兵爲王的草原民族,在面對新型的工商文明之時,已經沒有了任何優勢。

來到了一處白色大帳面前,李明生說道:“徐先生,這裡是四貝勒的大帳,前些日子因爲要去救援徐先生,才受傷,沒辦法親自出來迎接您!不過他對我說了,如果先生來了,一定要將您請到這裡來。”

徐鴻儒搖搖頭說道:“敗軍之將,如果能夠讓四貝勒親迎,既然四貝勒想要找我,還是我自己去拜訪四貝勒,這纔算合理!”

徐鴻儒被人搜出身上的利器和火槍,進入大帳之後,才發現黃臺吉受傷上也不算是太重,只是被子彈擦到了小腿部而已,經過薩滿巫醫的診治,如今已經能夠起身活動,看到徐鴻儒槍,連忙撐起柺杖,說道:“您就是徐鴻儒徐先生吧,我可是久仰大名了,學生黃臺吉見過徐先生!”

徐鴻儒哪裡受得起黃臺吉這番恩遇,連忙說道:“四貝勒,你叫我鴻儒就行了,不必稱我爲先生,幾次三番地敗於戰場,也沒資格被稱爲先生……”

“欸,話不能這麼說,徐先……鴻儒你這些日子的失敗,並非個人能力所致,那也是因爲先天不足所致,而明廷仰仗了財多、兵多、器械多,這才讓你敗於敵手,按照楚霸王的說法就是,此乃天定,非戰之過也!”這些日子因爲遇到了失敗,因此這些女真人也不再妄自尊大將自己視爲漢人的主人,即使極度排漢的努爾哈赤有時候也不得不承認漢人的戰鬥力,已經非常強大了,因此這次黃臺吉接見徐鴻儒纔會如此順利。

黃臺吉的笑聲讓人忍不住心生好感,徐鴻儒也輕鬆下來,對黃臺吉的說法,他是心有慼慼焉,他也一直是如此認爲的,只是因爲他生性高傲而偏激,從來不屑於向他人解釋自己的失敗,因此聽到黃臺吉的這種說法,纔有一種將其引爲知己的想法。

之後黃臺吉馬上命人上酒菜,二人痛飲一番之後,因爲這些日子的擔驚受怕才沉沉睡了過去,第二天黃臺吉便邀他前往校場檢閱騎兵。

校場正北邊上,那是一處木頭搭成的高臺,從這裡能夠俯瞰整個校場,在校場上,後金騎兵演示了騎射突擊等戰術,引得周圍的觀看者一片叫好,畢竟能夠上場的都是八旗當中的精銳。

黃臺吉卻發現徐鴻儒不發一言,甚至根本不關注場上的東西,奇道:“鴻儒兄,難道我們八旗鐵騎還不入你法眼嗎?”

徐鴻儒搖搖頭說道:“八旗鐵騎,天下無雙!”

黃臺吉皺了皺眉頭,說道:“鴻儒兄,你曾經與他們打過交道,我們大金的鐵騎與他們相比如何?”

“四貝勒,你要聽假話,還是聽真話?”徐鴻儒道。

“假話如何?振華又如何?”

徐鴻儒嘆道:“假話就是,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說真話的話,如果在十年前,後金能有這樣一支軍隊,好好運作之下,劫掠天下,也非不可能,不過如今,面對京營那種火力制勝的軍隊,大金也就止步於此了!”

黃臺吉還沒說什麼,鄂碩便一把抓起徐鴻儒的領子,怒道:“你說什麼!我們大金縱橫天下,就算是對付蒙古人都沒有輸過!”

徐鴻儒冷冷地看着鄂碩,繼續說道:“我說的止步於此,並不是說大金無法開拓土地,而是大金的國運也就止步於此了……”

鄂碩一聽更怒了,想要掄起拳頭去打,黃臺吉連忙說道:“鄂碩,休得對徐先生無力,趕緊把徐先生放下,聽徐先生繼續說下去!”

鄂碩看了看黃臺吉,黃臺吉的臉色冷了下來,他不得不將徐鴻儒扔到一邊,徐鴻儒整了整衣衫,說道:“如今真正掌握明廷軍事大權的已經不是在南京的萬曆老皇帝,也不過曾經的福王如今的臺子朱常洵,而是在山海關的那個小監國,這小監國如今不過十幾歲,卻自小是個妖孽,弓馬嫺熟之餘,尋求巧匠製造出了新型的步槍和火炮,並且在北海摸索出了一套使用這些新式武器的戰術,而且跟軍這些戰術訓練出瞭如今的京營,京營的戰鬥力如何……我想四貝勒,那天晚上應該有所瞭解吧?”

黃臺吉搖搖頭,說道:“我們並沒有跟真正的京營交手,那天跟我們交手的那支軍隊的確非常棘手,因此後來我們通過細作才知道,那天跟我們打的根本不是京營的士兵,而是倭人組成的皇協軍。”

徐鴻儒點了點頭,說道:“那個小監國在倭國也有自己的同盟,並且佔據了北海,那裡也有很多的倭人,組建一支倭人組成的軍隊自然不成問題,不過那支軍隊難道就讓四貝勒吃了虧?”

黃臺吉苦笑道:“何止是吃虧,簡直就是全軍覆沒,三千人炮火報銷了一千,剩下的全被這些倭人給殺了,那幫子倭人打起仗來根本就不要命!”

“不過這些打仗不要命的倭人還是被北海軍和京營給打得服服帖帖……”徐鴻儒盯着黃臺吉,說道:“四貝勒,野戰原本是大金鐵騎的強項,你們是否能在野戰當中擊敗明廷的軍隊?”

шωш ▪TTKдN ▪¢ ○

八旗打不過皇協軍,皇協軍打不過明軍,那麼八旗軍可能打過明軍嗎?

“不能!”黃臺吉向徐鴻儒一拱手,說道:“徐先生,可有妙計賜教?”

徐鴻儒搖搖頭,說道:“妙計不敢當,不過如今想要保住大金的基業,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議和!”

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一章 雨中秋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四章 九千歲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十二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下)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三章 道法行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三章 道法行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六十章 福王情敵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一章 雨中秋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
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一章 雨中秋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四章 九千歲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十二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下)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三章 道法行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三章 道法行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一章 以權換稅(上)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六十章 福王情敵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一章 雨中秋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