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

英國公府。

面對着英國公張維賢,朱由崧卻有一種狗咬刺蝟無處下口的感覺,這位英國公年紀不大卻彷彿是個積年的老狐狸,跟自己說話滴水不漏。

雖然跟着自己賺了不少錢,跟自己的關係也不錯,兒子張之極甚至被派到了山東大學堂裡,不過卻一直沒有真正倒向自己,而且他們跟東林黨的人也走得很近,實際上英國公能夠傳承大明整個朝代,正是因爲他們奉行的這種互不得罪、絕對不摻和朝政的家族政策。

二人敷衍了一會兒,英國公便讓人上酒菜,朱由崧也來者不拒,酒足飯飽之後,朱由崧也索性說道:“英國公,這次本王來是想讓您幫本王一把!”

張維賢笑道:“王爺您神通廣大,還用得着在下幫忙嗎?”

“即便是孫猴子也有到處求救兵的時候,何況本王的本事還不及那位‘齊天大聖’!”朱由崧說道:“國公,你可知道最近要改革軍制的事情?”

張維賢點了點頭,說道:“我們張家也是軍功起家,您在登州平亂當中,那次萬炮齊發可真是令人震撼,往後的戰場恐怕根本不是舞槍弄棒的武人的舞臺了,而且像這種***的軍隊威力強大,卻更加容易控制,聽說建設兵工廠,還能讓他們背後的商戶入股大賺一筆,那些文官自然巴不得進行改制!”

朱由崧笑道:“的確如此,不過那些文官只是看到了這種軍隊的威力,卻沒有看到這支軍隊的消耗,槍管炮管都需要特殊的合金鋼材,子彈炮彈更是需要大量的黃銅,在我們大明黃銅可是跟錢沒什麼區別,養這麼一支軍隊二十萬足可以養上百萬冷兵器的軍隊,如今朝廷雖然靠着幾個公司的股份收入能夠養得起二十萬京營,不過卻也要把朝廷的歲入耗去一大半,再說了把朝廷的歲入放在一個公司的分紅上,實在是一件不可靠的事情,股市上哪天沒有幾個破產的公司?”

張維賢笑道:“難道王爺要重議稅制?這恐怕是很難啊!”

朱由崧眨了眨眼,笑道:“所以我纔來找英國公幫忙!”

張維賢不禁哈哈笑道:“王爺,這您可就是太過高看我了,我雖然有幾分薄面,不過在這件事情上,別人卻也未必會買我的面子!”

“空口白牙就想讓人家拿出錢來,自然不太可能!”

朱由崧這麼一說,讓張維賢起了興趣,這些日子張維賢也曾經觀察朱由崧的行事特點,那就是注重利益,向他靠攏的必然都賺得盆滿鉢滿,背離他的則虧得傾家蕩產,難不成這次交稅還能交出什麼利益來嗎?

朱由崧繼續說道:“商戶向朝廷納稅,那是因爲朝廷保護了商戶的產業和利潤,在這上面朝廷做得並不好,那些官員一面享受着商戶的孝敬,一面卻將商戶斥爲四民之末,所以商戶並不願意交稅,而是更願意將錢交給那些大官獲取保護。不過我可以給他們一種權力,就是自己制定稅率的權力!”

張維賢皺了皺眉頭,說道:“自己制定稅率?這樣一來商人豈不是扼住了朝廷的咽喉?這可是商賈之禍啊!”

朱由崧微微一笑,說道:“就算不是如此,那又如何?現在朝中哪個派系不是收取好處,爲自己家鄉的商戶張目?與其如此,還不如直接將商人挑出來,讓他們直接參與朝政,如此一來,不過是讓商戶孝敬給官員的金錢直接繳入國庫而已!”

張維賢說道:“王爺這的確是驚人之舉啊,不過這樣一來可就造成了商賈與朝臣之間的對立了!”

朱由崧說道:“表面看起來是這樣,不過細分起來卻可以知道,我朝的商賈與士人實際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就算是有些對立,也無傷大雅!”

張維賢說道:“如果真能做成,朝廷的歲入可就是有了巨大的提高,軍制改革自然就不在話下了!不知道王爺需要我做什麼?”

朱由崧笑道:“放心,不會讓你爲難的,據我所知,國公爺與南方的幾位大商戶也都有聯繫,你要做的就是把南方那些有實力的大商戶介紹過來,然後的事情由我來做!”

朱由崧要做的自然實行議會制,在他看來明朝的皇帝根本就沒有所說的乾綱獨斷的權力,不過在名義上卻擁有着治理國家的責任,一旦國家有變,反而成了臣子推卸錯誤的垃圾桶,有多大的權力,才能做多大的事情,與其把這名義上的這點責任不放,還不如放開,直接讓那些臣子承擔責任。

而張維賢就是朱由崧看中的第一任議長,張維賢此人一項給人溫文爾雅的君子的感覺,而且與各方各面的關係都十分不錯,可以說是議長的最佳人選。

不過這件事情必須要徵得萬曆皇帝的同意,朱由崧離開英國公府便匆匆進宮,因爲萬曆皇帝對他的寵愛,特地給了他隨時都能夠入宮覲見的權力,這讓他與皇帝的見面溝通都方便了不少。

見到萬曆皇帝之後,朱由崧便將他的“戶部稅制改革”的摺子交了上去,戶部稅制改革表面上是要把地方坐收坐支的財政收歸中央,實際上卻是把議會制隱藏其中,萬曆帝看完了摺子,皺着眉頭說道:“這樣真地能夠收上錢來嗎?而且每個省都要設立省議會的話,這戶部的規模也太大了吧?那豈不是凌駕於六部之上了!”

朱由崧笑道:“皇爺爺,您別光看這議會的人數規模大,這議會實際上越大權力就越小,議會實際上是一個讓人爭吵的地方,如今北方的採礦、鋼鐵、造船、石油以及鐵路這些新興產業都需要交稅,而南方的絲綢瓷器的海貿卻不需要交稅,北方的士紳早有微詞,若是長此以往,恐怕北方士紳離心,若是在議會上,正好給了他們一個爭吵的機會,也好讓他們發泄發泄,最好是逼得江南商戶也一體交稅,那麼朝廷的歲入可就寬裕得多了!”

萬曆帝笑道:“點了點頭,你小子果然有幾分鬼才,不過這議會這麼大,花費應該不小吧?”

朱由崧搖搖頭說道:“議會雖然大,不過能夠成爲議員的傢伙,哪個還缺錢?朝廷不過是要給他們提供一個地方而已,甚至是租下一個大點的客棧就行了。就算是興建議院也就是幾千兩銀子,絕對不會超過一萬兩!”

萬曆帝哈哈笑道:“你這小子還真會想,朝廷就算是再不富裕,拿出一萬兩來給他們建個吵架的房子那是出得起的,租一個客棧,那豈不是把朝廷的臉面都給丟盡了嗎?”

萬曆帝看着這個摺子越想越妙,說道:“有道是官商勾結,他們勾結起來不交稅,現在商人通過議會卻能夠控制朝廷的歲入,就等於卡住了那些官員的脖子,現在的議會權力雖然不大,不過等他們大了,可就要跟內閣六部扳腕子了,雙方都是利益之爭,是不可能調和的,內閣想着做事就得從議會裡多挖錢,而議會卻把握着制定稅率的權力,朕看他們還得一番好鬥呢!”

朱由崧不禁點了點頭,萬曆帝看來是被那些朝臣欺負得太憋屈了,並沒有想到議會會分薄君主的權力,實際上萬歷帝也沒啥權力可讓議會分薄的,在他看來議會分的根本就是內閣六部百官的權力。

朱由崧說道:“皇爺爺,孫兒還有一件事情要跟您說,就是希望日後稅收就不要進入內帑了!”

萬曆帝一瞪眼,別看他老了,一說到這錢卻馬上就精神起來,說道:“你說什麼?朕攢點錢還不都是爲了你們嗎?當年先皇爲了朕,開放海禁,鼓勵農桑,可是爲朕攢了不少的錢,只是幾次三番的打仗,把錢都花得差不多了,要不給你們弄下點家底,等遇到個什麼天災人禍,那該怎麼辦?”

朱由崧心中不禁苦笑,實際上就萬曆帝內帑裡面的那些錢,他還真沒放在眼裡,朱由崧直接說道:“皇爺爺,說實話,把稅收撥入內帑,實際上是給了百官問您要錢的機會,您說一說,這些日子那幾個公司帶給您的銀子多呢,還是戶部撥給你的銀子多?”

萬曆帝說道:“最近正逢災年,歲入不濟,只有八九百萬兩銀子,不過比以前可是好得多了!不過……”一想到這裡,萬曆帝的臉色都變了,說道:“從內帑里弄出來的銀子居然比進去的還多,要不是聯合礦業和鐵路公司的股份,我看內帑都給他們掏空了!”

朱由崧笑道:“皇爺爺,實際上孫兒手裡能賺錢的東西多了,聯合鋼鐵、鐵路公司都不過是小意思,若是等日後孫兒賺了錢,讓皇爺爺您的內帑富裕了起來,他們恐怕就不同意這一點了,要我說不能光看着眼前的利益,得把歲入直接撥入國庫,不能再入內帑了!”

萬曆帝點了點頭,說道:“說的有理,這件事就照此辦理,另外議會的事情,我會下詔着內閣商議這件事情!”

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一章 雨中秋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十九章 教育計劃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六十章 福王情敵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四十二章 東林賤人(下)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
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一章 雨中秋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十九章 教育計劃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六十章 福王情敵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議(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四十二章 東林賤人(下)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