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正是此賊

從初平元年在?邯城外分手,到今天已然是建安八年了,匆匆十二個年頭倏忽而過,雙方的人生軌跡再度交合,各自相貌都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對方是認出是勳來了,而是勳即便正面相對,也未必還能認出對方來。

這在廊下偷窺是勳,並且對柳毅一語道破是勳來歷的,非他人也,正是昔日樂浪郡?邯縣正牌的氏公子——氏勳是宏輔!

是勳還以爲氏伊父子全都掛了,所以他揣着份家書,就敢坦坦地跑去北海營陵,冒充氏勳的身份投入氏氏族內,並且因爲整個氏家都改姓爲“是”,從此就搖身一變,成爲了是勳是宏輔。

但實際上正牌的氏勳當日九死一生,竟然得以逃出了生天,其中艱難曲折,卻也不必一一冗述。總之,因爲郡守張岐的陷害,氏伊慘死,家產全被沒收,氏勳在漢地存身不住,想到老爹曾經說過,他跟高句麗王的寵臣大加優居暗中有所交通,因此便潛行遁入了高句麗。

——大加爲高句麗貴族之號,就好比胡部的大人,或者後來日本的大名,與之相對的還有小加,乃是血統或者勢力略低一級的貴族。優居乃此大加的名字,他正式的官職爲主簿,也稱大加主簿。

可是氏伊跟這位大加優居私下的來往,直到臨難前不久才告訴兒子——終究氏勳年紀還小,本年纔剛冠禮而已——所以氏勳投入高句麗後,才發現自己根本無從取信於對方。不僅如此,他貿然通過邊塞戍堡。反倒被高句麗兵當作普通逃難的漢民給逮了起來。並且充之爲奴。

當是勳在北海優哉遊哉地讀書。並且嘗試着巴結孔融,邁出他宦途的第一步的時候,正牌氏勳卻在高句麗過着豬狗不如的奴隸生活,不但被軍將和貴人們驅使着做過各種苦役,還因爲年輕、俊美,被各路人馬反覆暴過菊花……不過也正虧得年輕、俊美,加上他天性聰明,身處逆境後仍然掙扎着向上攀爬。最後終於得以爬到了大加優居的身邊。

氏勳粗通武藝,又能寫會算,大加優居在睡過他幾次以後,隨手給了他點工作,氏勳全都圓滿地完成了,就此寵愛日增,竟被用爲謀士。直到這個時候,氏勳才嘗試着向大加優居道明自己的出身來歷,大加優居大爲唏噓感嘆,然而:“你爹既然不在了。那你即便返回漢地也沒有意義,不如就一直留在我的身邊吧。”

氏勳趕緊宣稱自己有位伯父在青州。可能擔任州中或者郡中屬吏,自己若往相投,必能齎大筆金銀珠寶來酬謝大加優居——然而想走的話纔剛出口,就被大加優居冷哼兩聲,狠狠地賞了一頓鞭子。

時日既久,氏勳也便逐漸息了歸國之念,再加上聽聞張岐已死,報仇的心思亦逐漸淡漠。然而,就當他以爲自己一輩子都要飄零異鄉,再也難歸父母之邦的時候,遼東軍卻突然間殺了過來。

那年曹操平定青州,遣臧霸巡行海表,恢復了被公孫度奪佔的所謂“營州”,把暫署營州刺史柳毅趕下了海,趕回了遼東。柳毅回到襄平,向公孫度請罪,同時表示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咱們不是丟了營州嗎?不如去打高句麗,再掙一份同樣大小甚至更大的土地回來。

公孫度也知道不可苛責柳毅,終究營州孤懸千里之外,中隔浩瀚渤海,就算柳毅能夠多守幾個月,自己這邊兒也很難運過援軍去,況且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兵馬強壯,遠非昔日的袁譚所可比擬。於是好言撫慰柳毅,並且真的調撥給他一萬步騎,讓他去東征高句麗。

遼東軍從西安平出發,沿着馬訾水(也就是後來的鴨綠江)東進,直指高句麗的首都國內城。高句麗王伯固派兵抵禦,一則戰力不足,二則國內被奴役的漢人紛紛當了帶路黨,因此是連戰皆敗啊,很快就被遼東軍逼近到國內城下。伯固沒有辦法,只好遣大加優居前去談判。

大加優居跟柳毅交涉的時候,擔任翻譯的就是氏勳。高句麗方詢問遼東軍爲何來打自己?需要什麼條件才肯退兵?柳毅一板面孔:“汝爲大漢之外藩,不修職貢,亦不安於守土,屢擾漢郡,是故天子命吾伐之!”其實他哪兒有天子之命啊,都是隨口胡謅的。

大加優居心說我們確實從漢安帝、漢殤帝開始就嘗試着向漢地擴張啦,僅伯固在位的期間,就攻打過遼東郡,還在途中殺害過帶方縣令,搶掠得樂浪太守的妻兒,但是自從被玄菟太守耿臨教訓過一次以後,就再沒敢往西打啊。這些年我們要說搶,也就南下搶搶樂浪,都沒敢深入,更別說雄踞遼東的公孫度了,躲都來不及啊,誰敢去惹你?

你這要是大漢朝廷派一支遠征軍來,那咱們沒話可說,如今你不過是遼東一郡的兵馬?我們跟遼東可沒有近仇啊?要說爲樂浪報仇,漢律太守征戰不出其郡,就沒有遼東爲樂浪出頭的道理。

當然啦,形勢比法律要強,大加優居也不敢跟柳毅還嘴,只好代表國王請罪、道歉,表示願意賠償遼東的損失——您提條件出來吧?

說到條件,柳毅多少有點兒撓頭。他原本跟公孫度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但是進入高句麗境內一瞧,只見山川險峻,耕地稀少,人口更少,壓根兒就沒法跟營州比——這要是拿下相同面積的土地,就好比丟了西瓜卻撿一芝麻啊,回去老大能答應嗎?可要是不取土地呢?就高句麗這種蠻荒外國也不富裕,估計也搜刮不出多少財貨出來呀。

考慮了半天,最終柳毅決定,提出三個條件來:其一,讓伯固把長子拔奇送到襄平當人質,向遼東——不是向漢朝——稱臣;其二,高句麗發兵協助遼東軍剿滅在邊境線上肆虐的“富山賊”;其三,交還歷年從漢地所擄得的漢民十萬口。

大加優居回去一稟報,前兩個條件還則罷了,這十萬漢民……我們真拿不出那麼多來呀!真要有十萬漢民在境內,那還不早就反了天啦?討價還價了好久,最後交出一萬三千漢民,才勉強勸退了遼東軍。

柳毅就此跟大加優居搭上了關係,大加優居時常派氏勳去給柳毅送禮,並偵察遼東的情況。一來二去的,柳毅覺得這漢人小夥兒挺能幹,就向大加優居開口:把他送給我吧。

柳毅倒是沒有啥龍陽的癖好,也並非瞧上了氏勳的好相貌。正所謂“居移氣,養移體”,冒牌的是勳雖然幾乎全中原跑個遍,整天勞心費力,終究錦衣玉食,又身居高位,容貌難免日見豐潤;而正牌的氏勳呢?心中的悲傷、悽苦反映在相貌上,早就不復昔日的丰神俊朗啦,顯得要比實際年齡更大很多。大加優居也早就失去了對他的性趣,若非可做翻譯和文書,早就一腳踢開了——既然柳長史你喜歡,那就拿走吧。

就這樣,氏勳整整十一年後,終於得以正式返回故國。

柳毅把他找來仔細一盤問,這才知道氏氏也是中原大族,才知道氏勳的字是宏輔。他就奇怪啊,說如今朝中有一名臣,亦名爲是勳是宏輔,你們名字的四個字裡面,倒有三個相同,還有一個諧音,世間的巧合真是太多啦。氏勳聽了這話,不禁大吃一驚——他久在國外,消息閉塞,還真沒聽說過“辨才無雙”是宏輔的名號。於是向柳毅詢問,然而柳毅知道的也不多,只說乃是曹操的姻親,心腹親信,仕官已至二千石而已。

氏勳請求柳毅放他返回青州,去投靠伯父。柳毅也在青州呆過好幾年,但那時候是儀一家早就遷往徐州去了,所以他對氏勳提出的名字毫無印象,就說青州屢經兵燹,大戶多數遷徙,估計你就算千里迢迢跑過去,也未必能夠找得着人啦。不如暫且還是呆在我的門下,等有確切的消息了,再去訪親。

氏勳無奈之下,只得作爲柳毅的門客留在了襄平。這日柳毅突然來跟他說,朝廷派是勳前來封拜我主,氏勳就請求說——讓我去見見這位是天使一面如何?我只需要遠遠地瞧一眼就成。

二人若再對面,是勳是絕對認不出氏勳來的——無他,對方的相貌改變得實在太多了。然而他本人的相貌雖然也變化挺大,氏勳卻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原因也很簡單,自從聽說有人跟自己同名同字,姓還諧音以後,氏勳就隱約的有所聯想,雖然他也多次想把自己這種荒唐念頭拋諸腦後,但不知道爲什麼,越是覺得無稽,就越是忍不住要去琢磨。

這人不會是冒用了我的身份吧?那麼有誰可能冒用我的身份呢?他不禁想起了那個自己從?邯城裡撿到的夷人少年——那孩子現在跑哪兒去了?他可還揣着亡父寫給大伯的書信哪!

就因爲有了這麼點兒猜測,先入爲主,所以氏勳遠遠地一見是勳,一眼就認出來了。他不禁胸中怒火熊熊燃起,咬着牙關,攥着拳頭,惡狠狠地便道:“正是此賊!”(未完待續。。)

第20章 厚固吾勢第15章 同林之鳥第9章 請救無辜第9章 明察秋毫第18章 先發制人第4章 渾人心思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9章 東出盧龍第11章 捕風捉影第14章 客已滿矣第18章 爲國犧牲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7章 澄清吏治第28章 天命何在第25章 後世之評第20章 的盧妨主第4章 夢中殺人第21章 史上有名第1章 遼東軼聞第12章 汝之不慧第10章 梟雄之死第10章 翻供之謎第19章 屈身蠻夷第12章 劈章宮門第9章 天子所賜第2章 吏之不足第1章 先得一驢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7章 正是此賊第27章 漫天箭雨第19章 天子之威第17章 亡羊補牢第24章 日薄西山第7章 事後諸葛第4章 法不可廢第34章 階級鬥爭第5章 渭水鯉膾第20章 人臣當言第23章 刺客奇才第18章 爲國犧牲第1章 苴鉏去之第20章 厚固吾勢第24章 勇救都昌第20章 天象示警第20章 天象示警第31章 玩弄人心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2章 劈章宮門第32章 使王蜀中第4章 渾人心思第8章 選士之策第10章 窮途之謀第5章 府中密議第7章 爲曹造勢第5章 雛鳳引弓第18章 先發制人第35章 咄咄逼人第3章 秘計有三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6章 歷史慣性第25章 萬人敵也第14章 再作馮婦第13章 舍卿其誰第24章 取質三韓第35章 定遠之功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6章 君權相權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5章 遷胡入幽第2章 工商興利第26章 良辰可待第32章 殿上失儀第13章 初爲人父第31章 請教後進第13章 大勢已去第9章 涼州用間第38章 矜功失節第2章 沛國曹氏第29章 自天而降第13章 族滅匈奴第22章 爪牙股肱第10章 擇易避難第20章 天象示警第10章 揮斥八極第33章 賢良孝廉第8章 志不可奪第13章 族內之爭第15章 就食玄菟第31章 以竹爲炮第12章 城外相見第3章 天不可言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4章 中山之狼第31章 日暮途窮第5章 觀卿者心第30章 攻心爲上第24章 取質三韓第7章 魏亦有亡第31章 爾虞我詐第20章 是郎才盡
第20章 厚固吾勢第15章 同林之鳥第9章 請救無辜第9章 明察秋毫第18章 先發制人第4章 渾人心思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9章 東出盧龍第11章 捕風捉影第14章 客已滿矣第18章 爲國犧牲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7章 澄清吏治第28章 天命何在第25章 後世之評第20章 的盧妨主第4章 夢中殺人第21章 史上有名第1章 遼東軼聞第12章 汝之不慧第10章 梟雄之死第10章 翻供之謎第19章 屈身蠻夷第12章 劈章宮門第9章 天子所賜第2章 吏之不足第1章 先得一驢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7章 正是此賊第27章 漫天箭雨第19章 天子之威第17章 亡羊補牢第24章 日薄西山第7章 事後諸葛第4章 法不可廢第34章 階級鬥爭第5章 渭水鯉膾第20章 人臣當言第23章 刺客奇才第18章 爲國犧牲第1章 苴鉏去之第20章 厚固吾勢第24章 勇救都昌第20章 天象示警第20章 天象示警第31章 玩弄人心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2章 劈章宮門第32章 使王蜀中第4章 渾人心思第8章 選士之策第10章 窮途之謀第5章 府中密議第7章 爲曹造勢第5章 雛鳳引弓第18章 先發制人第35章 咄咄逼人第3章 秘計有三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6章 歷史慣性第25章 萬人敵也第14章 再作馮婦第13章 舍卿其誰第24章 取質三韓第35章 定遠之功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6章 君權相權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5章 遷胡入幽第2章 工商興利第26章 良辰可待第32章 殿上失儀第13章 初爲人父第31章 請教後進第13章 大勢已去第9章 涼州用間第38章 矜功失節第2章 沛國曹氏第29章 自天而降第13章 族滅匈奴第22章 爪牙股肱第10章 擇易避難第20章 天象示警第10章 揮斥八極第33章 賢良孝廉第8章 志不可奪第13章 族內之爭第15章 就食玄菟第31章 以竹爲炮第12章 城外相見第3章 天不可言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4章 中山之狼第31章 日暮途窮第5章 觀卿者心第30章 攻心爲上第24章 取質三韓第7章 魏亦有亡第31章 爾虞我詐第20章 是郎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