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江船上陸

曹操派曹休、張合率領騎兵左右殺出,直取江東軍之後,預先也曾反覆叮嚀二將:“卿等任重,要在斷其首尾,勿貪功也。”你們的主要作用就是切斷江東軍與其本營之間的聯繫,可千萬別妄圖一舉拿下敵營——那不現實啊。

誠然,江東兵少,周瑜若想在兩軍陣前擊敗或起碼擊退曹操,必然將主力全都調派上來,營中不會留多少兵馬,你們真要想拿,應該是拿得下的。但問題是敵營背靠大江,大小戰船在江面上遊弋,哪怕船上只有必須的水手,那也肯定都配給了武器啊。一見本營遭襲,戰船必然靠近了放箭遮護,到時候他們射得着你們,你們射不中他們——一則是馬弓比步弓射程近,二則戰船船舷高出平地,居高臨下,莫能御之——必受重挫啊。斷後之軍倘若遇挫,整個計劃全都要泡湯。

所以曹操反覆告誡,說你們頂多挑開鹿砦,破其轅門即可,要是行有餘力,不防也放兩把火,以報周瑜昔日江陵城下燒我之仇。但是千萬可別深入敵營,不要進入敵船的射程之內。

曹休、張合,那也都是曹營名將,既深通進退之道,又不敢違反曹操的軍令,二將皆長於騎兵,兩支部隊楔入的角度和位置都非常準確,只一眨眼的功夫,便順利地衝至江東營寨之前。二將會面,擡眼朝前線一望,就見江東軍後陣有轉向來救之意——不過等着正經轉過身來,重新列好陣勢,再衝回營門口。怎麼也夠我等挑開鹿砦。衝破轅門啦。

再望向營壘方向。果然衝過來好幾隊敵兵,當下二將一揮長槊,部下各自抽弓搭箭,一輪箭羽過去,當場射翻十數名江東步卒,餘皆跑散——嗯,周瑜在本營果然沒留多少人。

張合爲人比較謹慎,當下朝曹休抱拳道:“某率部襲敵後陣。加以拖延,文烈將軍可蹈踏其營,然切切勿深入也。”曹休微微一笑:“休焉敢有違丞相之將令乎?”

兩人商量好了,張合率軍前去襲擾江東後陣的程普所部,儘量拖延對方重組陣列,還救本營的時間,攻打敵營的重任,那就都交給曹休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把最大的功勞讓給了曹休,沒辦法。人家纔是曹操心腹、同族愛將,自己若想長留曹營。必須得懂得謙遜退讓。

張合打馬去了,曹休轉過頭來便猛攻敵營。要說周瑜這本營修建得頗爲牢固,外挖淺壕,引入長江之水,壕後還有土壘、木柵,曹休所部都是騎兵,不下馬根本沒法破壘,可是下了馬呢,萬一把敵人逼急了猛衝出來,又未免減弱了己方原本的長處。所以曹休也不越壕,也不破壘,指揮騎兵就全奔了轅門而來。

古代車戰時代,往往圍車爲營,中間兩車立起,車轅向天,合成一門,故名“轅門”。當然這年月已經不興車戰了,而且江東軍多以船隻運輸糧秣,也沒多少拉貨的大車,轅門僅取其名而已,是臨時用未刨光的樹幹搭建起來的。爲了便於出入,轅門前的壕溝並未合龍,正好衝突。

當下十多柄馬槊一起用力,即將轅門撞開,曹軍就待一擁而進。曹休關照了,不可深入,左右散開,驅散壘後之敵,同時部分兵點燃火把,去燒江東最外層的營帳——現在可沒有南風,仍然是北風肆虐,正好燒燒你們!

纔剛分派得定,突然有部曲驚呼一聲:“將軍且看!”曹休擡眼望江東營中一瞧,“啊呦”,不禁是大驚失色啊!

只見帆檣如雲,幾乎是近在眼前——曹休當場就愣住了,心說難道南人把戰船都給扯到陸地上來了嗎?瞧這距離,船隻不在江上,而在營內啊!

其實船隻怎可上岸?上了岸還剩多少戰鬥力?只能當高櫓使用吧,而周瑜臨時搭建一些高櫓,不比拽船要容易?那是周公瑾預先耍了一個心眼兒,即在營中挖掘深壕,連通長江,把個陸寨給改造成了水寨,江上的戰船隨時可以駛近轅門。他本來的用意,萬一出戰不利,那便退守營壘,有戰船的遮護,曹軍根本打不進來。

如今江東陣中並不僅僅都是孫家兵馬,還有文聘、黃忠所率的部分荊州軍,獨立作戰的傾向非常嚴重,周瑜基本上調派不動。此番與曹操決戰,那二位就說啦,敵衆我寡,出戰難保取勝,何如深溝高壘,逼其自退呢?周瑜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倘若告訴他們吳會示警,吳侯召我回去,所以我才急着要跟曹操決戰,誰知道這些荊州人會怎麼反應?說不定直接拉着人馬就前往西陵,甚至退回江陵去啦。所以他只能反覆懇請二位將軍,給我一半兵馬去跟曹操決戰,你們若是不願出戰,那就率領餘部登船,爲我守營好了。

文聘、黃忠,是並沒有多大戰意的,但也並非怯懦之將,或者三心二意的小人,二將聽令守在船上,遙觀戰局,一瞧見曹營騎兵趁隙來取大營,急忙催動戰船,便駛入壕中,直迫轅門。隨即是漫天的箭羽,如雨點般便灑將下來。

曹休所部猝不及防,慘呼聲中,十騎中倒有四騎翻倒,當即亂成一團——“虎豹騎”再如何精銳,在缺乏足夠速度的前提下,箭雨之前,那也跟普通部隊一樣,都只是靶子而已。曹文烈是驚得肝膽俱碎啊,一馬當先就逃出了轅門……

荊州的水軍登高而射,距離極遠,準頭雖然不足,亦可以數量來做補償——不但一鼓作氣放倒了不少“虎豹騎”,甚至箭矢最遠處都摸到了張合所部的屁股。張儁乂還正在琢磨着該怎麼騷擾和阻止程普所部還救本營呢,隊列尾部數卒中箭摔倒,呼聲傳來,轉頭一望,大腦也當場宕機……

距離遙遠,曹操還望不大見其間情況,江東陣中周瑜可瞧得一清二楚,心說正好,後路無虞,那不趁勢急衝直前,要更待何時啊!手中旗幟一揮,江東軍滿山遍野地掩殺過去,同時周瑜還派人快馬去通知西陵城中的黃祖,說曹軍敗了,府君此刻出城夾擊,必奏奇功!

曹操還以爲大局將定呢,纔剛爬下礟車,去詢問剛逃回來的樂進:“文謙若何?”樂進抖抖胳膊:“無恙耳。”肩膀上是中了一箭,但入肉不深,也就皮肉小傷而已,我只是趁這個機會完成丞相您的囑託,假裝戰敗罷了。曹操不禁大笑:“此戰,當以文謙爲第一功也!”

可是隨即前方就有敗報傳來,說南軍緊追不捨,夏侯惇所部無法收束,竟然從詐敗瞬間轉變成了真敗。曹操不禁皺眉:“文烈、儁乂何處?”那倆貨究竟幹啥去了?曹洪正好從前線跑回來,說丞相您先別研究啦,敵軍即將殺到面前,還是趕緊上馬跑吧,回去守住本營乃第一要務!

曹操沒有辦法,只得翻身上馬,然後關照曹洪:“速往相助子孝!”我估計黃祖也會趁機殺出西陵城來,你必須配合曹仁把大營給守住嘍!

這一場大戰,曹軍功敗垂成,狼狽敗逃回營,兵卒十停裡又折了三停,除去曹休、張合帶傷逃歸,基本上把騎兵全都給扔了以外,主要遭受重創的就是前鋒夏侯惇所部。戰將亦有多人陣亡,包括偏將軍徐翕。

這位徐翕本是曹操的兗州故將,後來黨同陳宮等作亂,戰敗後逃至青州,曾受袁譚唆使,欲圖劫持赴京途中的鄭玄。是勳臨陣說降徐翕,許了他一個二千石的職位,曹操不便食言,即任其爲山陽太守。可是徐翕作戰尚可,理民無能,在任三年是彈劾不斷,最後他自己就縮了,哀求曹操,我不當地方官啦,還是繼續從軍吧——今朝即歿於是役。

倘若江陵城內的黃祖所部江夏兵可以完美地配合上周瑜的腳步,形成夾擊之勢的話,估計曹仁、曹洪未必能夠守住大營,在前方潰敗、士氣低落、卒伍散亂的情況下,曹軍非大敗虧輸不可。問題黃祖本來就沒打算好好配合周瑜,所以出城晚了一步,等來到曹營前一瞧,刁斗森嚴,嚴陣以待,明知不付出重大代價難以取勝,乾脆,撥轉馬頭,便即返回城內。周瑜事後得知,不禁頓足而嘆,甚至忍不住口出惡言:“黃祖真豚耳!”那貨就是隻豬,還是隻毫無戰鬥力的小豬!

再說曹操退返本營,計點傷亡,也不由得長嘆,心說難道周瑜就是我的剋星嗎?這小傢伙可太鬼啦,竟然能夠想到在營中掘壕,把陸寨給修成水寨——這身爲北人的我等哪兒能夠料得到啊!如今兵卒傷損暫且不論,士氣已極低落,別說攻克江陵城了,就連戰退周瑜都已毫無希望——得了,收拾收拾,咱們準備退兵吧。

那邊周公瑾縱然戰勝,也並不見得有多欣悅——曹軍雖敗,卻並沒有傷筋動骨。返回營中,步騭近前恭賀,同時提醒周瑜,說您也已經戰敗曹軍啦,咱這就可以撤兵返回江東去了嗎?

周瑜說還不成,曹操還沒有正式撤兵,不過我估計他也熬不了幾天啦,子山你且再等個兩三日,等曹操一走,咱就回家。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翌日清晨,突然又有使者從江東而來,催促班師,並且言辭相當激烈。周瑜好言相勸,說請您再多等幾天啊,孰料使者自行去遊說各營,程普、韓當、黃蓋等老將不等周瑜下令,竟然率先棄營登船去也。

周公瑾聞訊,不禁大叫一聲,口中吐出血來,朝後便倒……(未完待續。。)

第17章 兔死狗烹第24章 孱陵驚魂第34章 錦衣馬超第30章 以魏代漢第7章 善戰無功第8章 紅臉白臉第19章 編定魏律第10章 揮斥八極第27章 來何遲也第2章 重振幽州第15章 黃鬚封侯第21章 奉耶挾耶第4章 無米之炊第10章 揮斥八極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3章 擒賊擒王第25章 萬人敵也第13章 舍卿其誰第11章 天生猛將第10章 變廢爲寶第10章 得無患乎第28章 人與禽獸第11章 叔勉之心第23章 天雷殛我第9章 大山在前第26章 五雷辟邪第28章 面折梟臣第24章 安所求赦第15章 同林之鳥第28章 誅心之論第30章 不可迷失第20章 厚固吾勢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4章 再作馮婦第22章 天下太平第5章 大國小鮮第6章 有如神鬼第23章 春心乍動第22章 收服荊南第27章 孟堅識淺第10章 變廢爲寶第3章 姻不如族第22章 客座教授第33章 長矛如林第14章 金商門外第15章 不王而王第30章 乃見君臀第6章 王異國生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7章 賢卻未賢第8章 選士之策第3章 遼東來書第31章 以竹爲炮第15章 黃鬚封侯第29章 律有明文第6章 嚴其考法第28章 古代科技第3章 微末小技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6章 天下爲弈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7章 吾何有私第5章 天賦上限第11章 作育英才第14章 敗得甚好第25章 鄠縣落鳳第24章 所志既從第11章 作育英才第3章 深入西域第20章 城守秘策第26章 熹平石經第38章 謀國謀身第14章 衣帶之詔第7章 事後諸葛第19章 成陽糧運第7章 不忠不孝第5章 霹靂高車第21章 奉耶挾耶第35章 世豪之富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9章 婦誦夫錄第21章 一字長蛇第22章 軍泛馬訾第6章 嚴其考法第20章 良馬爲贖第26章 甄氏佳婦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3章 舍卿其誰第23章 豈可無馬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0章 鞭長莫及第4章 使徐三事第23章 兩道併發第1章 內科聖手第1章 啖肉豪客第7章 道出無終第30章 入其彀中第22章 雷震行刺第8章 不共戴天第7章 請殺孔融
第17章 兔死狗烹第24章 孱陵驚魂第34章 錦衣馬超第30章 以魏代漢第7章 善戰無功第8章 紅臉白臉第19章 編定魏律第10章 揮斥八極第27章 來何遲也第2章 重振幽州第15章 黃鬚封侯第21章 奉耶挾耶第4章 無米之炊第10章 揮斥八極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3章 擒賊擒王第25章 萬人敵也第13章 舍卿其誰第11章 天生猛將第10章 變廢爲寶第10章 得無患乎第28章 人與禽獸第11章 叔勉之心第23章 天雷殛我第9章 大山在前第26章 五雷辟邪第28章 面折梟臣第24章 安所求赦第15章 同林之鳥第28章 誅心之論第30章 不可迷失第20章 厚固吾勢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4章 再作馮婦第22章 天下太平第5章 大國小鮮第6章 有如神鬼第23章 春心乍動第22章 收服荊南第27章 孟堅識淺第10章 變廢爲寶第3章 姻不如族第22章 客座教授第33章 長矛如林第14章 金商門外第15章 不王而王第30章 乃見君臀第6章 王異國生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7章 賢卻未賢第8章 選士之策第3章 遼東來書第31章 以竹爲炮第15章 黃鬚封侯第29章 律有明文第6章 嚴其考法第28章 古代科技第3章 微末小技第27章 舊相新相第16章 天下爲弈第34章 踏破鐵靴第17章 吾何有私第5章 天賦上限第11章 作育英才第14章 敗得甚好第25章 鄠縣落鳳第24章 所志既從第11章 作育英才第3章 深入西域第20章 城守秘策第26章 熹平石經第38章 謀國謀身第14章 衣帶之詔第7章 事後諸葛第19章 成陽糧運第7章 不忠不孝第5章 霹靂高車第21章 奉耶挾耶第35章 世豪之富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9章 婦誦夫錄第21章 一字長蛇第22章 軍泛馬訾第6章 嚴其考法第20章 良馬爲贖第26章 甄氏佳婦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3章 舍卿其誰第23章 豈可無馬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0章 鞭長莫及第4章 使徐三事第23章 兩道併發第1章 內科聖手第1章 啖肉豪客第7章 道出無終第30章 入其彀中第22章 雷震行刺第8章 不共戴天第7章 請殺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