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月黑殺人

“反逆蟊賊”這四個字兒一出口,嚇得陳紵渾身寒毛豎起。

他原本以爲,是自己在食肆中非議鄭縣“三市合一”的政策,不知道被什麼陰險小人聽見了,稟報縣令,這纔派鄉卒來拿自己,欲嚴加懲戒也。所以他被押解前往縣署的路上還一直叫喚:“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縣尊豈不知耶?況我等非庶民也,乃士人也,安敢無罪而捕?!”或者:“此皆我一人口舌召禍,與此二人無干,還請寬放彼等。”

可是沒想到,竟然直接就給扣了一頂“反逆蟊賊”的大帽子。“蟊賊”也就罷了,還“反逆”……也就是說叛逆朝廷,欲圖謀反!我靠這可是要抄殺滿門的大罪啊,鄭縣一衆官員都失心瘋了,竟敢如此徇私枉法,他們就不怕御史巡查、彈劾嗎?要說這般大罪,你都不敢私自處刑,而必須上報刑部——說不定刑部覺得該當車裂呢,哪能隨便一刀了賬?究竟有何倚仗,認定刑部必不嚴加審覈?

哦,對了,那縣令是峻乃太尉是宏輔之從弟……

想不到隨口議論幾句,倒惹來如此潑天大禍……還牽連了兩名同伴。陳茲免真是悲憤欲絕啊,不禁張嘴高呼道:“冤枉~~”

陸平瞪他一眼,喝令鄉卒以破布塞了口,不讓他叫。卻轉過頭來詢問馬齊:“汝既有膽量謀反,何無膽招認耶?”馬齊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非關小人之事,乃此陳紵誹謗朝廷,小人與他並非一路,上官明察啊!”

陸平眉頭微皺。心說不對……算了,對不對的,先打了再說!

縣丞今日坐廳審案,縣令是峻暫時還毫無所知。正當秋收之際,是峻每日必要出城巡遊各鄉。督促收割,並覈算稅糧,今日他也一早就出去了,直到關城前一刻才姍姍而歸。

是峻心裡挺高興,本歲關中郡風調雨順,加上自己新求得了二百餘戶人家遷來屯墾。秋糧的收成較往年多了三成還不止。最近下令“三市合一”,也頗見成效,商稅收入亦有所增加,估計年終考績,就算落不着個上中、上下。中上總是有的。只要再維持兩年不出大的問題,兩年後自己便可得一郡而守啦。以自己跟太尉是宏輔的關係,必得一好郡也。

要說如今最繁盛的郡縣,還得算天子最初的根據地兗、豫二州,若能得此二州之郡爲守,即便離開宦途,只要事先朝庫房裡略伸伸手,也足夠自己下半輩子吃用啦。嘿嘿。是宏輔我是不敢比,然則其餘三位兄長,成就、產業。估計都不如自己來得風光。老爹從前總說我紈絝無用——“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就這麼憧憬着美好的未來,得意洋洋返回縣署,一邊喚人整治夕食,一邊隨口詢問留守的小吏,今天城裡都有些什麼事兒嗎?

小吏笑吟吟地報道:“恭喜縣尊,冢嶺劉某已擒獲矣!”

啊呦。是峻心說這可是大事兒——“速道其詳。”

所謂“冢嶺”,就是指的冢嶺山。在鄭縣南部,近日那山間出了一夥盜匪。不僅僅搶劫來往商旅、行人而已,其首領自稱姓劉,乃“漢孝愍皇帝之子”也,公然打出了“反魏復漢”的旗號。

“孝愍”乃是蜀賊劉備給尚在人世的新安公劉協所上的諡號。話說去歲以魏代漢之後不久,劉備也不知道是聽信了什麼謠言,竟在蜀中爲劉協發喪並加諡號,然後便僭位稱尊,仍紹漢統,年號“章武”。然而是峻很清楚啊,劉協雖說被圈在新安,跟囚徒並無兩樣,他終究還好好地活着哪,而且劉協還不到三十歲,幾名皇……公子年歲最大的也在垂髫沖齡,怎麼可能跑關中來煽動造反?

縣有盜匪,那是小事兒,但若有人謀叛,事情就大上天啦,朝廷若知,必將罪責一縣長吏。所以是峻不敢輕易上報,只是張榜通緝“冢嶺山賊劉某”,而且還打算等到秋賦收罷,忙過這一陣兒,便點鄉兵往剿。到時候或擒或殺,報一個“獲賊”可也。

可是誰想到自己還沒動手呢,纔剛出城去轉了一圈,這劉某竟已擒獲,真是喜出望外,趕緊要小吏詳細通報擒賊的過程。

小吏就說啦,這劉某也真是膽大包天了,竟敢與同伴二人潛入縣城,去市中食肆用餐,當場被人看破,稟報縣丞,縣丞便派鄉卒前往捕拿。雖然賊人奮起拘捕,打傷鄉卒數名,終究難敵我方人多,還是繩捆索綁,給押了回來。

是峻聽了,不禁皺眉,心說這傢伙真是個瘋子嗎?既敢打出什麼“反魏復漢”的旗號,又敢輕身入我縣城?他想幹什麼?難道欲圖聯絡城內匪徒,奪我鄭縣不成?!想到這裡,不禁悚然而驚,趕緊又問,縣丞審過沒有?賊人招供了沒有?

小吏說賊人一開始還嘴硬不肯招,詭稱乃扶風郡公車前往洛陽應科舉的士人,縣丞怒極,便下令用刑,纔打幾板,那劉某就慫了,當場在供狀上按了指印。只是他兩名同伴還不肯認命,一個堅決不改口,另一個……是個結巴,說話不利索,但瞧他的表情,也不怎麼肯服罪。

目前都已被押入獄中,專候縣尊回來處分。

是峻心說這事兒不對,於是飯也不吃了,匆匆便去尋找縣丞陸平。正巧陸平聽說縣令歸來,也要找他,二人就在庭院中當面撞見。是峻張嘴就問,究竟是誰稟報說劉某入城的?怎麼瞧出來是他的呢?

陸平回答說乃食肆東主所報的案,一則聽他們有誹謗朝廷之語,二來那“劉某”跟榜文上的描述也符合啊。他隨身就帶着通緝榜文呢,當下亮出來給是峻瞧,上面明確寫着:“山賊劉某,年方弱冠。身短而黑,略肥碩,扁鼻厚脣……”跟我們逮着的人一模一樣啊。

可是,陸平隨即也有轉折,說我審那劉某。纔打幾板他就無所不招,卻問東答西,我把罪狀給他瞧,他只是伏地痛哭,我說你再不招我就繼續打啦,他當即便按下了指印……

搜其身上。確實有扶風郡發給的過所,說明是赴都科舉的士子,名喚馬齊,字伯庸——他兩名同伴也都一樣。我又詢問了守南門的兵卒,確實有這麼三人於午前持過所入城……

是峻聞言。不禁撇嘴:“人有相似,孔子之在匡也……”想當年孔夫子遊行各國,途經陳蔡的時候,曾被匡人所圍困,就因爲他長得好象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年方弱冠,身短而黑,略肥碩。扁鼻厚脣”,類似相貌的我從城裡都能給你揪兩個出來你信不信?肯定逮錯人啦!

陸平湊近是峻,低聲說道:“若其真爲士子。今即寬放,彼入洛陽必譖吾等也,既得供狀,闔密殺之?況彼等實有誹謗朝廷語,殺之不冤也。”

是峻皺眉道:“扶風大郡,今赴都者必非此三人也。若即尋來,奈何?”陸平搖頭說不怕:“吾可拖延。但云不知,彼等急於入都。恐誤行程,必不敢久淹也。”你打我這兒過,莫名其妙丟了三個人,就必須本縣負責?哪兒有這種事兒啊。筆墨官司打起來,你們就不怕耽擱了考試的日期?拖着拖着,這事兒肯定就不了了之啦。

是峻手捻鬍鬚,沉思半晌,不禁喟然長嘆道:“亦只得如此矣。”我正在上升的節骨眼兒上,絕不能因爲這種小事兒壞了名聲,損了官望啊——“卿欲如何辦?”

陸平說簡單,首先嚴誡守南門的兵卒,以及食肆東主,不可泄露此事,然後今晚就把那仨貨弄死在獄中。兩個不肯招供的,直接拖着屍體的手指按了手印便可。完了把過所什麼的一燒,屍體往城外亂墳崗上一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還怕會被人翻出這事兒來嗎?

是峻點頭說行:“有勞均之。”反正事情是你惹出來的,那就交給你收拾乾淨好了。陸平躬身而退,纔剛走出不遠,忽然是峻又在身後叫他,問道:“彼等如何訕謗朝廷?”

陸平轉身回答,說那告密的食肆東主也說不大清楚,似乎是反對縣尊“三市合一”的告諭,也反對朝廷增置吏員的政策。是峻點點頭:“且待夜深。”正所謂“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等到半夜你再動手吧,以免走漏了風聲,反爲不美。

二人就此分道,是峻揹着雙手,緩緩踱回正堂來。雖然已經下了決斷,打算用殺人來遮掩醜聞,終究初歸時的好心情徹底化爲烏有,但覺通體沉甸甸的,就連呼吸之際,亦覺氣悶。

纔到正堂門口,突然有小吏來報:“緯氓先生來訪縣尊,已入縣署矣。”是峻趕緊吩咐:“速速相請。”然後也不入堂了,便端立門前等候。時候不大,便見小吏引了一個人來,身高在八尺開外,方面廣頤,濃眉大眼,然而鬚髮皆已剃盡,光溜溜就跟個剝光的雞蛋似的,瞧着格外詭異。此人身穿一件粗布長衫,未繫腰帶,光着腳登一雙麻鞋,見了是峻雙手合十,舉與鼻齊,躬身行禮,口稱:“拜上縣尊。”

是峻趕緊拱手還禮:“數日不見先生,峻深渴念,未知可曾飯否?”

那位緯氓先生笑着搖搖頭:“尚未也,攪擾縣尊。”那意思,我就是蹭飯來的呀。說着話擡起頭來,朝是峻面上一望,卻不禁臉色大變,匆忙袖了手,轉身便行。

是峻奇怪啊,趕緊招手:“先生因何去耶?”

緯氓皺眉道:“吾來非時也,觀縣尊面有殺氣,必將害命,故不敢留。”

是峻心說哎呦,果然是高人,我打算殺害無辜,你竟然一觀氣色就能瞧得出來啊——正要你爲我解此心結。趕緊疾步追上,一把攬住緯氓的胳膊:“先生休走,峻有事相詢也。”(未完待續)

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5章 烽煙四起第9章 文和詭謀第33章 乃可不歸第12章 人心不足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3章 河北棱堡第2章 夏侯仲父第18章 工人運動第31章 不可遽廢第1章 下車立威第13章 會溫氏園第29章 殆天授也第8章 曹氏之強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1章 社會進步第1章 東郡英豪第8章 名馬金槊第13章 口舌之間第8章 頭風復發第10章 翻供之謎第14章 三不可立第35章 世豪之富第4章 不肖之子第3章 天不可言第24章 所志既從第27章 東吳驍將第23章 幼平奮威第16章 陽平之戰第15章 黃鬚封侯第10章 擇易避難第7章 名士該殺第6章 建安石經第28章 長阪坡前第24章 禪讓風波第22章 雷震行刺第29章 屯田小吏第7章 謀身謀國第8章 欲捧殺也第15章 酒池肉林第1章 輔政安民第17章 養寇自重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4章 汝爲中行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6章 甄氏佳婦第29章 降漢降曹第24章 軍功酬爵第32章 出入此門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章 沛國曹氏第9章 溳水之戰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0章 不忠不義第26章 罵死荀彧第20章 天象示警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9章 屈身蠻夷第27章 東吳驍將第4章 真正小人第10章 兒女親事第38章 謀國謀身第22章 飛將奄至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6章 混世魔王第10章 天降單于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6章 管他何人第24章 中山之狼第2章 據蜀自立第3章 深入西域第31章 江陵城下第30章 標名青史第15章 烽煙四起第34章 疏不間親第4章 原力之理第8章 破局關鍵第15章 君不宜擇第5章 刺奸密奏第3章 微末小技第20章 是郎才盡第24章 三辭三留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10章 爲彼等耳第12章 汝之不慧第16章 飛來乾醋第17章 禍福所依第19章 東出盧龍第33章 賢良孝廉第8章 曹氏之強第14章 明算之弊第5章 今古不同第6章 嚴其考法第15章 亂世能臣第23章 屠盡匈奴第28章 無禮冒犯第6章 仿如濮陽第4章 不肖之子
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5章 烽煙四起第9章 文和詭謀第33章 乃可不歸第12章 人心不足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3章 河北棱堡第2章 夏侯仲父第18章 工人運動第31章 不可遽廢第1章 下車立威第13章 會溫氏園第29章 殆天授也第8章 曹氏之強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1章 社會進步第1章 東郡英豪第8章 名馬金槊第13章 口舌之間第8章 頭風復發第10章 翻供之謎第14章 三不可立第35章 世豪之富第4章 不肖之子第3章 天不可言第24章 所志既從第27章 東吳驍將第23章 幼平奮威第16章 陽平之戰第15章 黃鬚封侯第10章 擇易避難第7章 名士該殺第6章 建安石經第28章 長阪坡前第24章 禪讓風波第22章 雷震行刺第29章 屯田小吏第7章 謀身謀國第8章 欲捧殺也第15章 酒池肉林第1章 輔政安民第17章 養寇自重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4章 汝爲中行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6章 甄氏佳婦第29章 降漢降曹第24章 軍功酬爵第32章 出入此門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章 沛國曹氏第9章 溳水之戰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9章 前倨後恭第10章 不忠不義第26章 罵死荀彧第20章 天象示警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9章 屈身蠻夷第27章 東吳驍將第4章 真正小人第10章 兒女親事第38章 謀國謀身第22章 飛將奄至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6章 混世魔王第10章 天降單于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6章 管他何人第24章 中山之狼第2章 據蜀自立第3章 深入西域第31章 江陵城下第30章 標名青史第15章 烽煙四起第34章 疏不間親第4章 原力之理第8章 破局關鍵第15章 君不宜擇第5章 刺奸密奏第3章 微末小技第20章 是郎才盡第24章 三辭三留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10章 爲彼等耳第12章 汝之不慧第16章 飛來乾醋第17章 禍福所依第19章 東出盧龍第33章 賢良孝廉第8章 曹氏之強第14章 明算之弊第5章 今古不同第6章 嚴其考法第15章 亂世能臣第23章 屠盡匈奴第28章 無禮冒犯第6章 仿如濮陽第4章 不肖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