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懸危之計

沛者得來,沛者是官號,得來爲本名,此人乃位宮民政方面的左膀右臂,素有賢臣之稱。按照得來一貫的想法,小無可謀大,咱們高句麗纔多大點兒勢力啊,僅僅仗着山高水險,得以安臥中國之側,那就該老老實實關注內政,不好去捋中國的虎鬚。大王您要真有強兵拓土之念,也成,但一是要先治理好國內,使百姓皆得溫飽,府庫充盈、器械精良,然後才能發兵;二則麼,南方還有濊貊,北方還有夫餘,足夠您打的啦,何必去招惹龐大的中國呢?

只是位宮野心勃勃,向來覬覦遼東沃土。那年月濊貊、夫餘等地還是蠻荒僻野,也無良田,也少居民,還沒有高句麗發達哪,人往高處走,哪有不去打豐沃土地,卻反謀求貧瘠荒林的道理?所以他在內政方面一向倚重得來,對於軍事方面,則完全不肯聽取得來的意見。

古雛加駮位居,古雛加是官號,駮位居爲本名,他是位宮的堂兄弟,大伯父拔奇之子。想當初拔奇與伊夷模爭位,失敗後逃亡遼東,但沒能把兒子駮位居也給帶走,仍然留在高句麗國內。伊夷模、位宮父子爲了籠絡拔奇舊部,倒是並沒有難爲駮位居,反而封以古雛加的高位——對應漢職就是大鴻臚,負責外交事務。

駮位居是一貫主戰的,他老爹不明不白死在遼東,總想殺過去把事情調查清楚,也把老爹的遺骸運回老家來安葬。而且只要向西方發兵,位宮就必然帶上駮位居——拔奇當初可帶走了三萬戶國民哪。得靠駮位居的號召力再把那些傢伙給撈回來。駮位居頗想趁此機會掌握一定兵權。說不定就有機會搶回王位——就算國人當年擁戴叔父伊夷模繼了位了。伊夷模死後,寶座就該傳給我啊,你位宮不過一個沒啥名分的私生子,憑什麼越過我拿到了繼承權?!

對於駮位居的陰暗心理,位宮自然是有所警惕的。他雖然贊成駮位居發兵抵禦魏軍之議,可是並不放心把兵權交給這位堂兄弟。根據探子的奏報,魏軍經玄荼郡殺入境內,必然要經過紇升骨城。於是位宮就打算率師親征,在紇升骨城附近的沸流水畔與魏軍決一死戰。

他說了:“紇升骨,舊都所在;沸流水,吾祖朱?蒙肇建國家之地。若於彼處迎戰魏軍,必得先祖庇佑,可必勝也!”

可是隨即就有大臣提出來了:“吾與樂浪雖有密約,然樂浪亦魏屬也。今聞魏帥爲是勳,彼與柳毅有恩,安知柳毅不棄盟來攻耶?若逾浿水而北,不必十日即可抵馬訾水岸。如此,國都危矣!”

位宮捻鬚沉思。說這倒確實是個問題,不可不防哪……

倘若樂浪沒有柳毅,還是漢朝末年那一盤散沙的狀況,或許高句麗人對南線不會有什麼防備,說不定魏延的水師便可輕鬆無礙地殺至丸都城下啦。這倒不是高句麗人傻,而是眼界有限,不知道世上還有如此龐大的舟師,可以溯流而上——此前高句麗循此道路侵擾西安平的時候,還不到豐水期,沿岸道路尚可行走;如今早有報來,馬訾水氾濫,多處沖毀道路,那還擔心魏軍會從這條道兒上殺過來嗎?

是,高句麗人也知道馬訾水上可以行船,問題以這麼一個內陸國家的航運水平而言,根本不認爲通過水路可以運送足夠的兵力。再說了,丸都山下也有水寨啊,我有戰艦十數條,水兵數百人,便足以封鎖水面啦。

可是偏偏柳毅進駐樂浪以後,這些年來整軍經武,已成高句麗心腹大患。所以位宮纔要假惺惺地跟柳毅交好,甚至偶爾應邀發兵夾擊濊貊,他就是察覺到了柳毅的獨立傾向,所以希望能夠以此來保障南線的平安。如今柳毅很可能被是勳給扯上戰車,破盟來攻,那麼南線不放重兵防堵,就是非常不智的行爲啦。

最終商議的結果,是在馬訾水到浿水之間舊築的十二個堅寨當中,臨時塞進去四千兵馬,用來警惕樂浪。不求退敵,只要能夠絆住樂浪軍前進的腳步就足夠了,等到位宮摧破了當面的魏軍主力,那時候柳毅非得主動退兵不可。

位宮盡搜領內,得了兩萬七千大軍,浩浩蕩蕩便殺奔紇升骨城而來——他把駮位居帶在身邊,而命沛者得來留守王都。

且說馬訾水支流無數,最大的一條叫做渾水,自北方山地曲折而來,紇升骨城位於渾水大轉彎處的北岸。渾水也有一條支流,就是沸流水,在紇升骨城東面注入渾水。位宮所率大軍就屯紮在沸流水西岸,與紇升骨城呈犄角之勢,如布口袋,嚴陣待敵。

可是他左等魏軍不來,右等魏軍不到——心說難道是情報有誤,魏軍不是打這條道兒上來的?倘若真的進軍如此緩慢,眼瞧着就要入冬啦,到時候滴水成冰,俺們本地人都不希望在那種氣候下作戰,你們遠來之輩,還有哪怕一丁點兒勝算嗎?

於是撒開了哨探、使者,四處偵察,瞧瞧哪裡還有魏軍的蹤跡。

數日後,同時兩條消息報至大帳。一條消息,是說終於在北面發現了曹魏大軍,逢城屠城、遇寨破寨,進軍速度雖然緩慢,但是非常穩健,絕不留高句麗一兵一卒甚至一戶平民在軍行後方。位宮得報,心說完蛋,原來魏軍不是奔我腹地來的,而是於路劫掠,想要蠶食我的土地、遷移我的人口、削弱我的實力!我白跟這兒等他們那麼多天啦,要不要就此揮師而前,把他們徹底趕回境外去呢?

駮位居當即舉雙手贊成,說大王您給我一旅之師,我爲先行,必定能夠捕捉到魏軍主力,將之徹底擊潰。可是其餘將領卻全都表示反對——我國的人口聚居地都在紇升骨城和丸都山城附近,北方那纔多少居民啊,魏人想擄就擄去唄。他們進展緩慢,等到一入冬,必然得退兵啊,且待明年開春以後,咱們再去遼東搶一票,這漏洞自然就補回來了。如今大軍已陣,以逸待勞,魏軍若來,必爲我所破也;可要是脫離了固有陣地,北上去迎擊魏軍,那時候主客之勢易位,勝負就不怎麼好說啦。

大王您還不如下令把北線所有寨子全都放空,人馬、居民全都退縮到大營來,引誘魏人快速挺進,進咱們的埋伏圈纔好。

位宮點點頭,覺得此言有理。正打算不理駮位居的叫囂,下令撤除北路各寨,突然又有消息傳來,說魏人無數大船溯馬訾水而上,勢如破竹,已然逼近丸都山城了!位宮這一驚真是非同小可——“彼所乘何舟,多少兵馬,而敢深入我境耶?!”

倘若真等曹真所部跟高句麗大軍接上仗了,魏延再進至丸都山城下,那這仗真是毫無懸念,問題南北兩路魏軍又沒有電話、電報,配合就不可能那麼完美。曹真按照是勳所授的方略,穩妥進軍,不管是復等小年輕如何催促,他總是不把周邊敵人軍民掃蕩一空,便不肯繼續前進。是復後來也急了,說您進軍那麼遲緩,若等水師先抵敵都,咱們得不着功勞還是小事兒,高句麗可以先破南路,再防我北路,逐一擊破,如之奈何?您也未免謹慎過頭了吧!

曹真說了:“此太尉授吾計時,便教不可冒進也。今我緩步而前,後路無憂,即句麗先破南路,再來敵我,亦不致大損。我在北,句麗如背生芒刺,即破南路,亦不敢深追之。無咎獨不慮貿然而前,彼先破我,而再謀南耶?”堅持固有方針,絕對不肯加速。

至於南路,其實夏侯蘭、魏延的行軍速度已經比計劃中要慢了很多了。關鍵就在於風向問題,初始尚有東風,船行無礙,可是隨即就換了西風了,頂頭風再加是逆流而上,船行速度就慢到令人髮指。魏延無奈之下,只得去跟夏侯蘭商議,分派步卒下船去輪番拉縴。問題馬訾水中游多處氾濫,隔絕道路,碰到那些地段,步卒半身沉陷在泥濘裡,一步一滑,就根本拉不動大船呀。

而且所乘大多是海舟,就沒怎麼配備大槳,碰到這些地段,幾乎是一尺一寸硬挪過去的。魏延說這不行,我軍行進須速,才能起到奇襲的作用,倘若也跟北路一般迂緩,真容易被敵人逐一擊破哪。

夏侯蘭說你放下步軍算了,我們往南繞路,說不定還能走得快一些。可是隨即諮詢高句麗嚮導,得知馬訾水南方只有幾條山路勾通東西,而且險要處多築山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夏侯蘭直跺腳,說:“柳毅可惡!若肯發兵北上,與我策應,破寨不難也!”他根本不知道是勳已經給柳毅下了嚴令了,光知道在是勳抵達襄平之前,便有使令傳至樂浪,卻偏偏不見柳毅趕來會合。

商議之間,鄧艾突然站起身來請令,說我計算過了,軍中尚有十三條臨時拘來的小船,行動靈活,配槳齊全,我願意先率三百敢死精兵,乘坐這些小船,搶先北上,以抵丸都山城下。只要咱們的旗號一亮,敵軍必然驚駭,高句麗一定會把主力調過來迎戰。二位將軍身在大船之上,只要善加周旋,可保無虞,而北路曹將軍便可有機會攻下紇升骨城了。即便最終拿下不丸都山城,能夠奪取紇升骨,也不算無功而返吧。

夏侯蘭一瞪雙眼:“士載得無瘋癲乎?”如此懸危之計,虧你怎麼想出來的?!(未完待續。。)

ps:??快月底了,再求一下月票唄。

第31章 日暮途窮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4章 人治社會第6章 華夷之辨第1章 帝后對泣第22章 爭戰渭北第4章 無米之炊第8章 選士之策第32章 太阿倒持第35章 江船上陸第9章 德不可見第14章 將相不和第8章 跨境追捕第7章 何必日正第6章 奢而不侈第20章 秦因何亡第14章 客已滿矣第26章 我天子使第31章 曾母投杼第20章 勾心鬥角第13章 從情從禮第19章 魏之必敗第24章 三辭三留第21章 火中取栗第32章 天下第一第11章 魔鬼之聲第25章 千里之間第2章 水力磨坊第24章 禪讓風波第15章 英雄時勢第4章 不利曹氏第26章 直取葭萌第3章 天命天姓第32章 出入此門第6章 人月團圓第23章 春心乍動第1章 官渡鏖兵第13章 曹魏五京第6章 字典價貴第22章 天下太平第3章 假途滅虢第27章 東吳驍將第32章 暗流涌動第5章 白波谷前第7章 不忠不孝第6章 雙親罹難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章 東郡英豪第6章 有如神鬼第23章 春心乍動第16章 **好淫第38章 矜功失節第4章 五經注我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2章 八字真言第6章 嚴其考法第29章 律有明文第24章 取質三韓第24章 孱陵驚魂第15章 窈窕淑女第22章 請跪恭送第12章 劈章宮門第31章 曹氏麟兒第24章 續漢記事第22章 心痛之由第23章 荊州星佔第7章 包辦婚姻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2章 坊中石墨第2章 朋友無隱第2章 飛龜舞蛇第1章 遼東軼聞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0章 大科學院第18章 行獵遇賊第16章 城下轒轀第10章 分而制之第19章 二虎媾合第25章 毀於一旦第3章 吳中之禍第38章 矜功失節第8章 謀策定亂第28章 陣前殺將第7章 置之美稷第2章 兄弟鬩牆第13章 族內之爭第1章 東郡英豪第13章 族內之爭第9章 大山在前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7章 披髮叫天第13章 行海索第13章 大人將歸第25章 名王爲質第7章 置之美稷第4章 益德爭功第23章 是兵是賊第14章 李代桃僵第18章 行獵遇賊
第31章 日暮途窮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4章 人治社會第6章 華夷之辨第1章 帝后對泣第22章 爭戰渭北第4章 無米之炊第8章 選士之策第32章 太阿倒持第35章 江船上陸第9章 德不可見第14章 將相不和第8章 跨境追捕第7章 何必日正第6章 奢而不侈第20章 秦因何亡第14章 客已滿矣第26章 我天子使第31章 曾母投杼第20章 勾心鬥角第13章 從情從禮第19章 魏之必敗第24章 三辭三留第21章 火中取栗第32章 天下第一第11章 魔鬼之聲第25章 千里之間第2章 水力磨坊第24章 禪讓風波第15章 英雄時勢第4章 不利曹氏第26章 直取葭萌第3章 天命天姓第32章 出入此門第6章 人月團圓第23章 春心乍動第1章 官渡鏖兵第13章 曹魏五京第6章 字典價貴第22章 天下太平第3章 假途滅虢第27章 東吳驍將第32章 暗流涌動第5章 白波谷前第7章 不忠不孝第6章 雙親罹難第31章 大戰餘波第1章 東郡英豪第6章 有如神鬼第23章 春心乍動第16章 **好淫第38章 矜功失節第4章 五經注我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2章 八字真言第6章 嚴其考法第29章 律有明文第24章 取質三韓第24章 孱陵驚魂第15章 窈窕淑女第22章 請跪恭送第12章 劈章宮門第31章 曹氏麟兒第24章 續漢記事第22章 心痛之由第23章 荊州星佔第7章 包辦婚姻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2章 坊中石墨第2章 朋友無隱第2章 飛龜舞蛇第1章 遼東軼聞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0章 大科學院第18章 行獵遇賊第16章 城下轒轀第10章 分而制之第19章 二虎媾合第25章 毀於一旦第3章 吳中之禍第38章 矜功失節第8章 謀策定亂第28章 陣前殺將第7章 置之美稷第2章 兄弟鬩牆第13章 族內之爭第1章 東郡英豪第13章 族內之爭第9章 大山在前第32章 出入此門第17章 披髮叫天第13章 行海索第13章 大人將歸第25章 名王爲質第7章 置之美稷第4章 益德爭功第23章 是兵是賊第14章 李代桃僵第18章 行獵遇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