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驚雷投箸

這以後的發展,可以用一句古詩來形容:“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對,對於阿飛此刻身處的時代來論,那不能算古詩,而是未來詩……

總之,一主二僕三人策馬離開氏家莊院,走了還不到三裡地,天色纔剛有點兒顯得黯淡,餘暉鋪滿了大地——估摸着也就酉時二刻的樣子——突然便見一條火龍從遠處沿着大路迤邐而來。氏勳心裡本就藏着事兒,擔着驚呢,見狀急忙下馬,扯着從人就避到路旁的小樹林裡去了。三人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一望,只見那是一列土兵,瞧架勢起碼五六百人,全都各執長矛大戟、環刀鐵劍,匆匆便往氏家莊院方向而去。

“糟了!”氏勳狠狠地一咬牙關,“難道是郡中提前派發了兵馬前來嗎?”

他猜得還真不錯,原來郡中書佐纔剛派人渡過列河,去給氏伊通風報信,後腳就被張太守給拿下了。隨即張太守就命令都尉率兵先行,前來搜捕氏家父子,他親領大軍次日跟進。

氏勳當即就想騎上馬,抄小路回莊去警告父親,但是被阿飛和倫家兩個硬生生地給扯住了。按照倫家的想法,這時候就算背插雙翅,或者身具御風之術,估計也趕不大及,少主此去分明是自投羅網嘛。阿飛則編造理由狂拖後腿說:“太守欲坑陷主人父子,少主不歸去,終是一大心病,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應該不會傷害主公;少主若歸去了,主公纔會有危險哪!”

氏勳瞥了阿飛一眼,不過好在這幾年當中,阿飛口出奇怪之言也不是一回兩回了,氏勳只當那是夷人的諺語,也不追問。

按照阿飛和倫家的意思,主公既有準備,應該不難脫身,少主還是應該按照事先的計劃,出海回老家去。況且己方勢單力孤,面對好幾百的郡兵,就跟三隻小螞蟻似的,就算回去了也於事無補,還不如回老家北海找到親眷,再想辦法哪。

可是氏勳堅決不肯聽從——先回北海?黃花菜都涼了啊,就算能想出什麼奇謀妙計來,也不可能讓老爹死而復生啊!所以他最後還是帶着兩個奴僕,暫棄了坐騎,小心地躡在兵卒之後,返身回到了莊院附近。遠遠的,只見那些土兵發一聲喊,便左右散開,將氏家莊院團團包圍了起來。接着莊院某個角落響起一陣喧譁之聲,似乎有人在喊:“莫要放走了奸賊!”

過了不久,兵衆中突然又暴出一陣歡呼:“已擒獲那老賊了!”氏勳目眥欲裂,拔劍出鞘,便待衝過去救人,卻被倫家用力按住了肩膀。

阿飛還是那套毫無根據的說辭,認定只要兒子不自投羅網,老子的性命便可保全——這話連他自己都不信,氏勳又不是什麼名聞遐邇的豪傑之士,張太守有必要因爲忌憚他,而暫且留他老爹一條狗命嗎?可要是不這麼說,眼看着氏勳奮力掙扎,就非得衝回莊院裡去,他作死不要緊,作爲家奴的自己不可能不隨後緊跟啊,到時候難免玉石俱焚——自己這塊來自兩千年後的人造玉,可不願意陪着這古代的頑石一起赴死。

氏勳這時候是徹底地亂了方寸,他掩耳盜鈴一般竟然勉強相信了阿飛編造的理由,憤怒、恐慌、擔憂等種種情緒反覆糾纏、醞釀,最終還是決定等夜半以後再潛入莊院去探個究竟——“天色既晚,郡兵不會離開莊院。莊內地理我均稔熟,便悄悄潛入去,若能救得父親,一起逃出最好,事或不協,便與父親一併死了吧!”

探查的結果,偏偏中了埋伏,估計是求仁得仁,跟他老爹一起掛了——太守恨這爺兒倆入骨,不大可能留下他們的性命。而倫家在掩護少主的時候,也連中數矛,被捅成了個血人兒,跑出來沒太遠,才向阿飛通報了氏家父子同時殞難的消息,就一跟頭栽在地上,也很快便嚥了氣。

只剩下一個阿飛,因爲夜盲症而幫不上什麼忙,只能在莊外接應,僥倖逃得殘生。接着,這位穿越客經過反覆權衡,活下去的慾望逐漸被活得更好的慾望所壓倒,他終於決定鋌而走險,於是搖身一變,打算頂着氏勳的名字,跑北海去招搖撞騙。

他各方面都考慮得很清楚了。首先,樂浪僻居一隅,北海又在青州,這時代人員往來的頻率極低,低到令人髮指,只要他躲進北海氏家不隨便出來見人,謊話就不大可能被揭穿。其次,氏勳才一歲多點兒就被老爹抱到樂浪來了,氏伊除了那封信也沒有交待任何信物,老家應該也沒人辨認得出真假。

更重要的是,阿飛靠着在氏家莊院住的這些年,八卦之魂暴發,把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各種事情都打探了個門清,甚至包括氏家父子的生辰、氏勳身上沒有任何胎記、氏勳過世老孃的高矮胖瘦、出身門第,就沒有他不清楚的。這麼說吧,氏家的奴僕未必能知道多少主人隱私,氏家父子對那麼多婢僕的瞭解也有限,全莊院中,甚至包括其它幾所莊院,舉凡跟氏家主僕有關的情報,阿飛知道得最多,他認老二,就沒人敢稱第一!

所以在改換裝扮以後,他就一路狂奔,直往南浦而去。本來按照常理,張太守雖然想將氏家一網打盡,所以纔會秘密發兵來圍,但僅僅逃出去一個夷人奴僕,應該是不會在意的,不會派人來追。但萬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應該考慮到,萬一有人交待,那夷人奴僕還帶着一封氏老爺的親筆書信,本打算到內地去投親的,保不齊張太守爲免節外生枝,會對這個可憐的小奴緊追不捨哪。

所以雖然沒有坐騎,阿飛還是加快腳步、曉行夜宿,正好初四天亮前趕到了南浦,登上了氏伊提到過的那條海船。海船船主雖然認識氏勳,但這時候阿飛還沒必要冒名頂替,所以也根本不在乎。

那位姓錢的船主倒是過來問了:“公子面生得很,請教臺甫?”阿飛隨口回答道:“姓楊名過字改之,樂都人氏,欲往中原遊學。”

樂都是樂浪最東北的一個縣,他就不信這整天跑海的傢伙還能對樂都的士人全都一清二楚。

果然,錢船主連連作揖:“原來是楊公子,幸會,幸會。只是如今中原不大太平,楊公子的遊學之路,怕是非常坎坷啊。”

“哦?”阿飛明知故問,“如何的不太平?船主來往青、幽兩州之間,所見所聞必然廣博,還要請教。”

阿飛跟了氏勳好幾年,這土豪派頭學了個十足十,他又識得字,多少有點兒古文的底子,跟普羅大衆截然不同,故而絲毫也沒有受到懷疑,一路上跟錢船主交談甚歡。錢船主還在心裡想:“這位楊公子毫無士人架子,也不鄙視我等商賈,似是個可交之友啊。”

根據錢船主的介紹,本年年初,關東州郡起兵討伐董卓,雙方在中原好幾處戰場都廝殺得不可開交,最後董卓乾脆一把火燒了雒陽,把皇帝給挾持到長安去了。不過這也是上半年的事情啦,對於下半年的狀況,錢船主的資訊也相對滯後,幾乎一無所知——阿飛肯定知道得比他要多。

阿飛主要繞着彎地問他相關青州東萊、北海等郡國的情況。據錢船主說,這幾年黃巾流賊時常侵擾青州,地方上很不太平,不過東萊太守蔡伯起、北海國相孔文舉都是賢二千石,安撫流民、鼓勵耕織,搞得還算不錯。

這季節西北風最盛,照理說海船高扯起帆來,側着風勢而行,用不了兩天就能見到山東半島,然後沿着海岸再東行個一天左右,即可在黃縣境內靠岸。可是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眼看着目的地在望,突然也不知道從哪兒刮來一陣東南風,“呼”的一聲就把船給刮離了海岸,接着一聲驚雷,暴雨傾盆而下。

這功夫阿飛正在船艙裡跟錢船主對酌,雷聲突然響起,多少心裡有點兒鬼的他,猛的一抖,竟然把筷子都給扔了。錢船主安慰道:“海上風雨本是常事,楊公子不必驚慌。”阿飛低頭撿起筷子,隨口就套了後來劉皇叔的話答道:“一震之威,乃至於此。”心裡卻在祈禱:“賊老天啊,你別再出夭蛾子了,就讓我平平安安到達北海吧——這聲雷就算是你給我送行了,保佑我如同劉備一般逃出樊籠,從此虎入深林、龍遊大海哪!”

所謂“心誠則靈”,對於一個壓根兒就不信老天爺的人來說,估計老天爺不怎麼會保佑他。驚雷之後是狂風暴雨,頗大的一條海船在汪洋當中,就好象開水煮湯圓似的,不停地翻翻滾滾、上上下下,還不到半個時辰,乾脆就一個漂亮的側翻,把所有人全都給扔海里去了。

好在阿飛對這賊老天也實在沒抱什麼奢望,提前就把包袱牢牢地綁在了自己身上,自己則緊緊地抱住了桅杆。還沒等海船翻覆,桅杆先就折了,阿飛一個猛子扎入水中,然後就“咚咚咚”地望下沉……

————————我是俏皮的分割線————————

首先感謝來看我這部書的朋友們。有些朋友可能要問了,你寫三國,我們熟啊,可是爲啥瞧來瞧去,就見不着一個有名的人物呢?這跟純架空有啥兩樣?請各位稍安毋躁,這不是豬腳還在朝鮮半島上打晃嘛,那時候朝鮮半島上有啥名人了?眼見得豬腳就要跑中原來了,那名人出現的可能性自然暴增。馬上,馬上就有了,請各位耐心瞧下去,瞧得高興了,順便幫忙投個推薦票啥的。感謝,感謝!

第9章 明察秋毫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章 先帝遺詔第23章 堂上驚變第5章 大國小鮮第20章 良馬爲贖第16章 飛來乾醋第19章 白玉美人第5章 漢家道微第3章 岐東渭北第23章 元龍之謀第10章 窮途之謀第9章 煮豆燃萁第8章 囊中羞澀第28章 後世來者第18章 公臺不懌第29章 銅雀臺上第15章 窈窕淑女第24章 天險閣道第19章 流血五步第22章 養虎貽患第9章 文和詭謀第2章 飛龜舞蛇第10章 西行取經第12章 天命在魏第21章 死生之間第14章 無奈竊國第29章 不智不信第3章 蒼天不仁第23章 元龍之謀第27章 思慮操勞第5章 漢家道微第29章 殆天授也第4章 益德爭功第2章 言不及義第25章 大地爲球第17章 延年按劍第2章 或爲智囊第16章 管他何人第25章 五火鬼兵第25章 爲公宣揚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3章 東海都尉第14章 未之聞也第4章 彼采葛兮第20章 鞭長莫及第27章 白晝荒夢第28章 誅心之論第2章 初晤諸葛第15章 酒池肉林第11章 觀其決斷第22章 請跪恭送第3章 曹洪之怒第28章 古代科技第18章 先發制人第10章 變廢爲寶第31章 爾虞我詐第15章 毋受其蠱第3章 軍中校事第29章 伏地氣絕第10章 身陷囹圄第26章 往徵不難第9章 見性成佛第20章 圖窮匕見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4章 再會梟雄第1章 行獵上林第25章 修仁之戰第4章 海東來去第24章 汝爲中行第6章 樂浪故人第29章 屯田小吏第28章 古代科技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9章 訓詁之師第29章 人亡政息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4章 封藩涼州第16章 舉賢任能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1章 老馬戀棧第29章 何者爲君第20章 圖窮匕見第21章 家國國家第14章 犬父虎子第1章 如有勳在第8章 欲加之罪第7章 包辦婚姻第7章 何必日正第5章 觀卿者心第3章 假途滅虢第2章 隆中之對第15章 難兄難弟第9章 舜舞干鏚第5章 今古不同第33章 賢良孝廉第34章 疏不間親第21章 衣錦榮歸第18章 無心插柳
第9章 明察秋毫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章 先帝遺詔第23章 堂上驚變第5章 大國小鮮第20章 良馬爲贖第16章 飛來乾醋第19章 白玉美人第5章 漢家道微第3章 岐東渭北第23章 元龍之謀第10章 窮途之謀第9章 煮豆燃萁第8章 囊中羞澀第28章 後世來者第18章 公臺不懌第29章 銅雀臺上第15章 窈窕淑女第24章 天險閣道第19章 流血五步第22章 養虎貽患第9章 文和詭謀第2章 飛龜舞蛇第10章 西行取經第12章 天命在魏第21章 死生之間第14章 無奈竊國第29章 不智不信第3章 蒼天不仁第23章 元龍之謀第27章 思慮操勞第5章 漢家道微第29章 殆天授也第4章 益德爭功第2章 言不及義第25章 大地爲球第17章 延年按劍第2章 或爲智囊第16章 管他何人第25章 五火鬼兵第25章 爲公宣揚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3章 東海都尉第14章 未之聞也第4章 彼采葛兮第20章 鞭長莫及第27章 白晝荒夢第28章 誅心之論第2章 初晤諸葛第15章 酒池肉林第11章 觀其決斷第22章 請跪恭送第3章 曹洪之怒第28章 古代科技第18章 先發制人第10章 變廢爲寶第31章 爾虞我詐第15章 毋受其蠱第3章 軍中校事第29章 伏地氣絕第10章 身陷囹圄第26章 往徵不難第9章 見性成佛第20章 圖窮匕見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4章 再會梟雄第1章 行獵上林第25章 修仁之戰第4章 海東來去第24章 汝爲中行第6章 樂浪故人第29章 屯田小吏第28章 古代科技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9章 訓詁之師第29章 人亡政息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4章 封藩涼州第16章 舉賢任能第13章 曹魏五京第21章 老馬戀棧第29章 何者爲君第20章 圖窮匕見第21章 家國國家第14章 犬父虎子第1章 如有勳在第8章 欲加之罪第7章 包辦婚姻第7章 何必日正第5章 觀卿者心第3章 假途滅虢第2章 隆中之對第15章 難兄難弟第9章 舜舞干鏚第5章 今古不同第33章 賢良孝廉第34章 疏不間親第21章 衣錦榮歸第18章 無心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