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裸身而來

管亥等人被推出大帳去了,是勳臉上不禁露出了驚駭和惱怒之色。曹操明白他的意思,一把抓住他的手,壓低聲音說:“宏輔不要疑心,我既然答應了你,就不會反悔。我只是讓兵卒們好好看住了管亥他們,別讓他們偷偷跑了。”

是勳瞧瞧曹操的眼睛,算是勉強相信了——這時候管亥這頭“豬”已經入了虎口,他就算不相信,那也沒辦法再扭轉局面啦。

這回受降的時候,曹操安排在各方圍堵黃巾的主要將領、幕僚,也大都趕了回來,當下曹操拉着是勳的手,就給逐一介紹——有治中從事毛玠、東郡從事呂虔、濟北從事李乾,這些是兗州刺史系統的屬吏;還有別部司馬厲鋒校尉曹仁、別部司馬曹洪、折衝校尉夏侯惇、軍假司馬陷陣都尉樂進、軍司馬于禁,再加上任峻任伯達、戲賢戲志才,這些是行奮武將軍系統的部下。

是勳跟他們逐一見禮。他最想見到的,其實是那位著名的“荀令君”,但可惜並不在座——估計還在東武陽幫曹操鎮守着大本營呢吧。

曹操一邊介紹屬吏、屬將,一邊不住口地誇讚是勳,什麼“少年老成”啊、“腹有錦繡”啊、“智計無雙”啊,那套話是一串兒一串兒的。是勳連連作揖,表示不敢當——他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可不敢聽了這些牛皮就從此飄飄然了。最後曹操說:“家父也多虧了宏輔保全,才得以生還兗州——來,去疾,你我一起向宏輔謝過此恩此德吧。”

是勳這才注意到緊靠着曹操正座的竟然是曹德——我靠老兄你真的一開始就在嗎?還是半中間閃進來的?抱歉我又沒注意到……

眼看曹操兄弟就要跪倒在地,向是勳致謝,是勳趕緊給扶住了。曹操是一扶就起,不禁使是勳腹誹:就你那力氣,真要想跪我扶得起來嗎?拜託多少掙扎一下吧,你這戲也演得太假了,跟你昨兒想要砍我的時候,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嘛。

曹操緊緊攥着是勳的手,表情格外誠摯,對他說:“聽去疾言道,宏輔你並未出仕陶恭祖,仍是白身,既然如此,那就別回徐州了,還是來幫我吧。州內從事、各縣長令、幕府參軍,你隨便挑啊,就算郡守、國相,也不是不可以商量的。”

是勳心說你還真敢許願,我一個白身,連孝廉都還沒有舉上,要是瞬間躍升到二千石,天下士人的唾沫星子不把我淹死,也要把你淹死了——哪怕劉備,他也先在平原令上晃了一晃,才進位平原相的不是嗎?曹操想要招攬他,這早在他的預料之中。其實他還沒到曹營來呢,就察覺到曹德有這個意思,只要曹德跟曹操一說,曹操肯定會徵辟自己啊,只是倘若沒有此前那一番驚心動魄、峰迴路轉的遊說,對方不會端出那麼些高級職務來讓自己挑就是了,頂天兒也就是個州掾。

所以對此他早有定計,當下淡淡地一笑:“並非是某不願侍奉曹公,奈何臣裸身來……”

“臣裸身來”,這是個典故。話說當年漢高祖劉邦開基創業的時候,陳平離開項羽,前來相投,劉邦挺看重他,拜爲都尉,任爲護軍。但是不久就得到小報告,說陳平大肆收取諸將的賄賂,錢給多的,他就安排個好位置,錢給少了,他就給安排個差位置。劉邦召陳平來責問,陳平就說:“臣裸身來,不受金無以爲資。”

這裡的“裸身”,當然不是說陳平脫得精光溜溜,一絲不掛地來見劉邦,而是說他沒帶什麼資產,所以要是不收賄賂,那壓根就活不下去啊,光您給那點兒俸祿,不夠我吃的啊。如今是勳也是同樣的意思,你曹操要我留在兗州,行是行,可是我家在徐州啊,親戚、產業都在徐州啊,孤身一人上你這兒來了,我靠什麼吃飯哪。

他早就已經拿定主意了,既然已經傍上了曹操,那乾脆就不回徐州去了——一個人多自在,比呆在是家還得看好幾個哥哥的臉色,要強上一萬倍。而且他是打算賣了徐州的,這要萬一哪天陶謙醒悟過來,自己就是張鬆第二……啊不,第一。還不如先閃了,徐州的雷就讓陳登、曹宏他們頂着去。

“宏輔放心,”曹操趕緊說,“卿救了家父性命,家父百萬資財,就算全都資助了你,那也是應該的……”是勳心說應該是應該,也得老頭子答應啊,老頭子還沒死,你還沒繼承遺產呢,空口許諾管蛋用啊。當然曹操也不會光拿老爹的財產說事兒,他當即承諾,只要是勳肯留下,財產、田宅,那肯定是不會短缺的。

是勳趁熱打鐵,說還有一事要請曹公允諾,曹操說你說出來聽聽,只要我能辦到的,無有不允。

昨晚把曹嵩和曹德接回來以後,曹操兄弟就抵足而眠,談了一整夜,曹德把一路上的經歷,還有自己和是勳的種種推測,全都告訴哥哥了。曹操當即就抄起枕邊几案上的水杯,狠狠地擲在牆上,砸了個粉碎——“袁術,我與汝不共戴天!”

曹操跟袁術那也是多年的老交情了,即便比不上跟袁紹鐵瓷,那也完全到了“託妻獻子”的地步。跟曹操有這類交情的一共三個人:一是袁紹,袁紹曾經把家眷託給曹操照顧;二是張邈,原本的歷史上,曹操一伐徐州的時候,就把家眷託付了給張邈;三就是袁術,當年曹操得罪了董卓,匆匆從雒陽落跑,把老婆孩子全給扔了,還是袁術幫忙保護起來,並且最後送回到陳留郡的曹操身邊。

可是後來袁氏兄弟相爭,曹操跟着袁紹,就跟袁術敵對了,但其實也還沒有真正撕破臉。如今倒好,曹操心說所謂“君子絕交不出惡言”、“一人之罪不及妻孥”,你卻竟然喪心病狂到這般地步,要幾次三番派人刺殺我爹!“且待來年糧秣充足後,某便大起三軍,下潁川、取南陽,去砍下那狗頭的首級!”

所以今天曹操對是勳是衷心的感激,一方面想盡辦法也要把是勳給留下來,另方面不管是勳提什麼條件,只要自己拿得出來,也不影響到地盤、權勢,那肯定是無所不允啊。

於是是勳當着衆人的面,豎起三枚手指來:“勳此番來助曹公收降青州黃巾,其意有三:一,爲使兗州危而復安,戰事可早日止歇;二,彼等都是大漢子民,只爲豪強欺凌、張角蠱惑,這才走上了邪路,百萬之衆,更多婦孺,誰忍心見他們填於溝渠呢?三,那管亥與我有恩,故此特來救他性命。”

曹操吃了一驚:“管亥如何對你有恩?”

於是是勳就把復甑山上的往事備悉道來——當然,他篡改了管亥讓喊的口號,光說管亥要他們奉拜中黃太乙而已——末了說,自己因爲傷心君親遇難而哭啞了嗓子,全靠管亥一嚇才得痊癒,有恩不報,非爲人也。

曹操捋着鬍子:“如此說來,這管亥知道禮敬孝子和大儒,倒也並非一無是處嘛。”

是勳就趁機求告:“因此請求曹公把管亥賜予是某。是某既然答允留在兗州,需要家僕、奴婢,希望曹公讓我在黃巾降衆裡挑選,如此則管亥便由是某監視,曹公只要信得過我,便應該相信管亥不會再反。”

曹操“呵呵”地笑:“我當然相信宏輔你啦。如此說來,你答應留下來了?希望擔任何職啊?”是勳明白曹操的意思:你要是真的留下來幫我,就把管亥賜給了你又如何?你們還能翻出我的五指山去嗎?你要是光想着帶這些黃巾餘黨跑……嘿嘿,倒要研究研究,究竟是何用心。

是勳回答道:“勳駑鈍之才,徒有脣舌而已,不通軍事,如何敢入公幕?”老子纔不跟你上戰場打仗去呢,那得多危險啊,我還是留在後方好啦——“加之又不通實務,未舉孝廉,如何敢與在座諸君相較?曹公如日,諸君如星如月,勳不過螢火之光罷了。一記室足矣。”

曹操瞥着是勳,心說這小子行啊,年紀雖輕,倒很會做人嘛。是勳剛纔那番話,先是假模假式地謙虛一把,然後拿“未舉孝廉”四個字點一點曹操:你現在是一州之長,有能力向朝廷舉薦人才的,我這個孝廉的資格就拜託你了;最後他還捧一捧在座衆人,說我不敢跟諸君並列——是勳對曹家有厚恩,但對曹操陣營的功勞還談不上太大(徐、兗合縱之事,終究還沒最後敲定),要是一躍而和這些跟了曹操好幾年的老人們一般高低,難免人心不服,到時候是勳本人肯定會受排斥,而曹操也未必不遭部下們暗中抱怨。

曹操是不知道,是勳前後兩世的年紀要是加起來,比他年歲還長呢。論起實際辦事能力,是勳前一世就很一般般,這一世就更二把刀,但要論起社會經驗來,肯定超過一般悶書齋裡讀死書的士人啊。再說了,相關問題他已經想過很久了,又不是臨時拿的主意,怎麼可能不考慮得面面俱到呢?

他說“一記室足矣”,所謂“記室”,就相當於是秘書、文書。其實記室也分三六九等,三公和大將軍手下都有“記室令史”,秩百石,俸祿雖然不多,但比起刺史自闢的僚屬來,含金量可高得多了。當然是勳不是要那種職位,就是想要曹操也給不起,他的意思是:我馬馬虎虎在你手底下做點兒文書工作得了。

“那豈不是太委屈宏輔了嗎?”曹操勸了一句,然後湊近了問:“不如暫授從事之職,宏輔幫我去跟陶恭祖言和,如何?”

是勳聞言一驚,別介啊,我不打算再回去了啊!

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7章 魚復三險第26章 直取葭萌第2章 水力磨坊第29章 殆天授也第16章 屯敵必取第20章 前程無限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8章 零陵先賢第22章 軍泛馬訾第2章 謀士之責第19章 血戰赤阪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7章 火燒長安第24章 中山之狼第5章 谷口設伏第13章 兵出子午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8章 皇族貴人第6章 奢而不侈第30章 合圍長安第3章 益州可入第27章 狐假虎威第16章 矢在弦上第9章 積毀銷骨第24章 河內司馬第2章 夏侯仲父第12章 讒慝小人第3章 世家短視第26章 五雷辟邪第24章 偃師御胡第35章 魯難未已第23章 屠盡匈奴第22章 八字真言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9章 流血五步第23章 烏帽子親第28章 零陵先賢第22章 八字真言第8章 紅臉白臉第8章 政治革命第23章 涼州之戰第29章 律有明文第5章 雛鳳引弓第9章 文和詭謀第20章 秦因何亡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1章 齊大非偶第7章 吾無此癖第1章 先帝遺詔第15章 烽煙四起第26章 五雷辟邪第25章 又聞噩耗第23章 幽州諂臣第5章 朝鮮新冢第9章 平州智士第21章 老馬戀棧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3章 涼州之戰第15章 難兄難弟第8章 佛國之願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9章 伏地氣絕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6章 臨陣三射第5章 天賦上限第13章 深肖乃父第8章 單家俗吏第6章 樂浪故人第11章 須臾頃刻第13章 必擒是勳第18章 光祿新丞第30章 凌雲雕龍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2章 天命在魏第12章 觀其決斷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1章 舅傳婿也第17章 巫山雲雨第12章 呂布來矣第6章 字典價貴第22章 醫者仁心第21章 儒者之心第24章 日薄西山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2章 吾亦慮及第5章 不識大體第6章 寧我負人第7章 不忠不孝第21章 諸葛連弩第23章 幼平奮威第9章 請救無辜第18章 公臺不懌第29章 人亡政息第26章 釣橋無益第28章 內外兼修第26章 心喪三年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2章 拓拔歸附
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7章 魚復三險第26章 直取葭萌第2章 水力磨坊第29章 殆天授也第16章 屯敵必取第20章 前程無限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8章 零陵先賢第22章 軍泛馬訾第2章 謀士之責第19章 血戰赤阪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7章 火燒長安第24章 中山之狼第5章 谷口設伏第13章 兵出子午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8章 皇族貴人第6章 奢而不侈第30章 合圍長安第3章 益州可入第27章 狐假虎威第16章 矢在弦上第9章 積毀銷骨第24章 河內司馬第2章 夏侯仲父第12章 讒慝小人第3章 世家短視第26章 五雷辟邪第24章 偃師御胡第35章 魯難未已第23章 屠盡匈奴第22章 八字真言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9章 流血五步第23章 烏帽子親第28章 零陵先賢第22章 八字真言第8章 紅臉白臉第8章 政治革命第23章 涼州之戰第29章 律有明文第5章 雛鳳引弓第9章 文和詭謀第20章 秦因何亡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1章 齊大非偶第7章 吾無此癖第1章 先帝遺詔第15章 烽煙四起第26章 五雷辟邪第25章 又聞噩耗第23章 幽州諂臣第5章 朝鮮新冢第9章 平州智士第21章 老馬戀棧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3章 涼州之戰第15章 難兄難弟第8章 佛國之願第12章 人心不足第29章 伏地氣絕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6章 臨陣三射第5章 天賦上限第13章 深肖乃父第8章 單家俗吏第6章 樂浪故人第11章 須臾頃刻第13章 必擒是勳第18章 光祿新丞第30章 凌雲雕龍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2章 天命在魏第12章 觀其決斷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1章 舅傳婿也第17章 巫山雲雨第12章 呂布來矣第6章 字典價貴第22章 醫者仁心第21章 儒者之心第24章 日薄西山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2章 吾亦慮及第5章 不識大體第6章 寧我負人第7章 不忠不孝第21章 諸葛連弩第23章 幼平奮威第9章 請救無辜第18章 公臺不懌第29章 人亡政息第26章 釣橋無益第28章 內外兼修第26章 心喪三年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2章 拓拔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