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城下轒轀

爲了能夠交叉射擊妄圖蟻附登城的敵軍,近乎完美地遮護城牆,中國古代雖然不懂得造棱堡,但是知道造馬面。所謂馬面,就是跟甕城形制相仿,在平整的城牆上每隔一段距離(一般是一箭之地)就建一距形燉臺。《墨子》論城守諸篇中,即提到過此制,倘若鄴城也建有馬面,就是勳這種才研發出來的粗陋的配重拋石車,是拿它一點兒辦法也沒有的。

土牆的堅固程度雖然不如磚牆,也都經過工匠反覆夯實,除非石彈正好打在某個關鍵部位,否則也就掉層牆皮而已,是根本轟不塌的。

不過好在鄴城並沒有馬面的設置,而是臨時搭建了一些突出於城堞之外的小木房子,以達成可交叉射擊的馬面的效果。對於這些小木房子,是勳還是完全有信心用拋石車將其逐一擊毀的。

然而問題是,小房子實在太小,而拋石車的精度相當有限,根據剛纔轟擊羊馬牆的經驗來判斷,是勳估計起碼得二十枚石彈,才能砸垮一間小木房……

不是隨便搬塊石頭來就能上投石機的,是勳經過反覆試驗,確定了石塊的形狀越不規則,精度的損失就越大——想也知道,你要是用塊石板,說不定直接就乘風飄得不知道哪兒去了——最好用磨圓的石彈。然而石彈沉重,不是那麼好攜帶的,是勳總共也就帶到前線三百枚,剛纔五輪拋石,直接就扔光了一半兒。那些砸中羊馬牆的,或者翻越羊馬牆落到城根兒下的。等會還能央求曹洪攻城的部隊想辦法弄回來。那些直接掉城壕裡的。不等仗打完,那是休想再撈起來啊。

所以是勳不敢再用石彈了,再用就要“破產”。他吩咐郭淮換上火藥球,然後五具拋石車瞄準一間小木房,集火轟擊。

這些火藥球乃是以麻紙層層包裹火藥製成的,工藝很簡單,他這回帶了不少紙張和火藥來,用光了還能臨時現造。多扔點兒也不可惜。雖然老式黑火藥基本上沒啥爆炸力,但用來燃點目標還是很方便的,反正對面是木房子嘛,我不必要把你轟塌,直接把你燒了多好啊。

於是郭淮準備停當後,小旗一揮,當即三十枚冒着火光的火藥球就直向鄴城飛去。是勳遠遠地觀察,只見這第一輪竟然無一中的,只有六、七枚砸在城牆上,冒起一溜火光。不多會兒就滅了,大部分都落在城下。還有幾枚飛上城頭,估計也不會有啥成果。

郭淮有些慍怒,大聲斥喝那些發礮的兵卒,重新調距,然後又放了一輪。這回效果不錯,有兩枚擊中了小木房子,一枚的位置有點兒偏,竟然被彈開了,另一枚則當即點燃了小木房,火光沖天而起。

是勳暗中一捏拳頭,心說有戲。我也不必要把你城東的小木房全都燒光啊,能夠燒掉三、四間,就足夠掩護曹洪填壕了。

正在等待第三輪火藥球的轟擊,忽聽不遠處的諸葛亮大聲叫了起來:“且慢!”是勳轉頭望去,就見諸葛亮正扳着郭淮的手,不讓他把小旗揮下。於是他催馬過去,冷着臉問道:“何事?”

諸葛亮擡手一指城頭:“敵已有應對之策矣。”是勳循他所指的方向望過去,瞪了半天眼睛,這才略有所得——“咦,小木房子變色兒啦。”就聽諸葛亮解釋說:“適才見有守卒將席遮於樓外,席色不黃而褐,料以溼泥塗之也,難以再燃。”

是勳心說你小子眼神兒倒是好啊,趕緊再瞧向郭淮,就見郭伯濟緊皺雙眉,仍然在那兒眺望,好一會兒才轉回頭來,輕聲嘆息道:“孔明所言是也,再發無益。”

是勳明白了,當初官渡之戰,曹操就顯示過拋石車扔火球的威力(雖然當時是用的火藥罐),袁軍吃一塹、長一智,不會毫無應對之策。再說了,就算沒有火藥,也怕攻方用火箭攢射來破壞木房啊,所以早就預備下了塗滿溼泥的竹蓆或者草簾。沒有預先掛出來,大概是日頭太毒,怕沒多會兒就把泥給烘乾了,層層剝落,打算遇到危機到臨時措手。嗯,守將的反應很快,從我拋發第一輪火藥球,到他掛出溼簾來,中間有十分鐘沒有?難道審正南此刻便正在東城城樓上指揮嗎?

既然對方已經有了防備,那再發火藥球就毫無意義啦,白白浪費資源。是勳無奈之下,策馬來到曹洪面前,告訴他礮石掩護就到此爲止了,你可以發起進攻了。誰料曹洪卻通紅着臉答道:“且稍待片刻。”

曹洪的第一步計劃,是冒着城上箭羽,先把護城壕給填了,以便快速接近城牆。當然啦,他不會直接讓小兵舉着盾牌往前衝,那也是準備好了相應的攻城器械的。

此番出征,除了拋石車外,其餘攻城器械的臨時製備的重任,落到了劉曄劉子陽的肩上,他本來打算花兩到三天時間整備齊全的,可誰想是勳向曹操提出,第二天即可發起進攻。劉曄出帳以後,一邊在肚子裡咒罵是勳,一邊也出營勘察,覺得這攻城的第一步麼,不是破羊馬牆就是填護城壕,雲梯什麼的且用不上呢。必須連夜趕製出來的只有一樣東西,那就是——轒轀。

所謂轒轀,做起來很簡單,就是找一輛四輪車來,抽掉車板,上面搭起高篷,以生牛皮蒙之,可闢箭矢。士卒將此車推至城下,即可於車內進行類似於填壕啊、挖洞啊、鑿牆啊等等攻城作業——套用後世的名詞,可以叫做裝甲工程車。

守城方要破轒轀其實也很容易,我用箭射不穿你,用石頭砸你總會散架吧。但倘若只是用轒轀掩護着士卒填護城壕、扒羊馬牆的話,因爲距離城牆還有一段距離,那就沒什麼大力士能夠投石得中了——除非那石頭就壘球般大小,但那麼小的石頭,生牛皮也足夠把它彈開了。

劉曄拿定主意以後,也連夜開工,趕造了三十輛轒轀,今天一大早就交付給了曹洪。本來是勳轟塌羊馬牆以後,他就打算把轒轀推出去的,但是被是勳給攔住了,要先破掉城上的小木房。曹洪一琢磨,也好——轒轀再怎麼能闢箭矢,終究遮護範圍有限,三十輛排開了,也就保證護城壕前方部分區域的安全而已,城上若左右交互射擊,士卒的損傷必重。

不過,他對是勳的努力並不報太大期望,打了兩輪,能夠燒掉一間小木房子,那就挺滿意的了。只是適才一見到城上的應對之策,他猛然想到——生牛皮雖然不易燃,那車可是木頭搭的,城上要是射火箭可怎麼辦?趕緊下令也在轒轀上鋪一層溼泥,再讓每輛車內兩名士兵提着水桶,隨時準備救火。

就這麼着,耽擱了一小段時間,然後三十輛轒轀,後面跟着六百負土的步卒,就直奔城壕而去。主要目標,正對是勳燒盡的那間小木房子。

是勳立馬眺望,心中是感慨萬千。他不是沒有經歷過攻城戰,但自打穿越過來以後,絕大多數時間自己都屬於呆在城上,被動挨打的那一方——最初是在?邯城防高句麗,後來在都昌防黃巾,其後還在偃師防匈奴,在祁縣防高幹……數次跟隨曹操出征,雖有攻城戰,也很少有這麼大場面——在壽春壓根兒沒開始攻城呢,就中了敵人的詐降計,在長安他是呆在城西,指揮馬騰等人佯攻……

這正面強攻雄城,還是平生首次得見啊!

是勳就頗感熱血沸騰,只可惜馬背還不夠高,由此而望,就難得戰場之全貌。他不禁甩鐙下馬,幾步奔到一具拋石車前,手足並用地爬了上去。這是設計拋石車時候的偶爾靈感爆發,既然需要很多橫樑作爲機架的支撐,何不做得跟蹬梯一般方便上下?拋石車如此巨大,不可能用完就拆,既然如此,閒置的時候何妨用做望樓?

是勳很快便爬上了拋石車,只可惜爲了便於拋杆的擺動,所以機架頂端不可能象真正的望樓那樣配置欄杆、扶手,是勳只好雙手緊緊抓住木板邊緣,跪坐在上面,根本不敢站起身來。不過這視野就已經足夠啦,遠遠的只見轒轀越推越近,終於靠近了城壕,隨即城上便有箭支射下。

估計守將也發現了轒轀上塗滿了溼泥,故而未用火箭,箭支的目標也不是轒轀本身,而是推動轒轀,以及跟隨其後準備填壕的步卒。一輪箭落,當即便有數人中箭倒下。轒轀側面,自然也有弓箭手輔助,但仰射的話距離太遠,還無法威脅到城頭,只能由部分刀盾兵扛牌遮護,縫隙很大,漏洞不少。

是勳不禁想到,倘若不是先破壞了羊馬牆,又沒有轒轀爲導,估計這一輪箭下,少說也有數十上百人倒下吧……

當即攀下拋石車,關照郭淮:“再發火藥球,覆蓋城上。”

郭淮纔剛領命,就聽旁邊諸葛亮說:“亮適才向伯濟請教計算拋石之法,已得竅要矣,請相助伯濟一臂之力。”是勳心說你學得倒快,看起來確實是有數學基礎的——“好,卿等各負責十五具礮,可及遠,休及近,勿傷我卒。”

火藥球在溼泥上一會兒就滅,若打到城上,火焰四射,且能燒一會兒呢,就算傷不到人,也能夠阻礙城頭射箭。是勳的意思,不怕打得遠了,直接射入城中,可千萬別打得近了,燒着自己人。

郭淮、諸葛亮領命而去,時間不大,便是一輪火藥球分先後打出。城上果然有火光閃現,射雨稍疏。是勳正在得意,忽聽身後有人喚道:“待我也來打一發礟!”(未完待續。。)

第35章 世豪之富第19章 擅出奇兵第26章 往徵不難第26章 是郎才盡第17章 亡羊補牢第17章 初試金手第21章 老馬戀棧第15章 今古之爭第9章 建藩封國第13章 大勢已去第31章 以竹爲炮第29章 何者爲君第10章 臨陣手談第7章 卿何人也第16章 矢在弦上第30章 南風驟起第35章 定遠之功第25章 修仁之戰第20章 厚固吾勢第38章 矜功失節第17章 巫山雲雨第1章 啖肉豪客第11章 霸王之死第10章 得無患乎第5章 漢語拼音第2章 據蜀自立第5章 霹靂高車第23章 此新聲也第9章 家事難斷第11章 成都驚變第12章 黃鬚大奇第6章 竊玉老賊第12章 呂布來矣第24章 壯士斷腕第29章 關中之戰第3章 出泥不染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4章 所以餌敵第31章 烈風襲寨第16章 廊下故人第3章 破此五賊第22章 飛將奄至第37章 項莊舞劍第28章 真書僞書第21章 死生之間第7章 逆天出師第8章 木蘭何人第23章 荊州星佔第1章 遠方來客第6章 紙上發明第12章 兔死狗烹第6章 王異國生第7章 吾無此癖第23章 刺客奇才第2章 重振幽州第29章 銅雀臺上第18章 蓋章生效第21章 齊大非偶第4章 攻心之計第16章 爲人難哉第24章 城上易幟第11章 天生猛將第20章 忙中得閒第15章 英雄時勢第6章 平春豪強第21章 慮勝慮敗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6章 公仁僞書第25章 誰堪伯仲第12章 壯當封侯第27章 助守鄄城第14章 將相不和第19章 嶺南烽煙第9章 驚雷投箸第8章 奇峰突起第28章 長阪坡前第28章 面折梟臣第17章 僭越王章第25章 異度所遣第31章 曾母投杼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0章 不合邏輯第15章 解衣衣之第25章 毀於一旦第28章 無禮冒犯第36章 誰人祖道第7章 圓周幾何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6章 君權相權第15章 窈窕淑女第26章 老成謀國第8章 志不可奪第13章 族內之爭第12章 天命在魏第7章 包辦婚姻第19章 卿之無學第16章 孰輕孰重第19章 卿之無學第6章 嚴其考法
第35章 世豪之富第19章 擅出奇兵第26章 往徵不難第26章 是郎才盡第17章 亡羊補牢第17章 初試金手第21章 老馬戀棧第15章 今古之爭第9章 建藩封國第13章 大勢已去第31章 以竹爲炮第29章 何者爲君第10章 臨陣手談第7章 卿何人也第16章 矢在弦上第30章 南風驟起第35章 定遠之功第25章 修仁之戰第20章 厚固吾勢第38章 矜功失節第17章 巫山雲雨第1章 啖肉豪客第11章 霸王之死第10章 得無患乎第5章 漢語拼音第2章 據蜀自立第5章 霹靂高車第23章 此新聲也第9章 家事難斷第11章 成都驚變第12章 黃鬚大奇第6章 竊玉老賊第12章 呂布來矣第24章 壯士斷腕第29章 關中之戰第3章 出泥不染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4章 所以餌敵第31章 烈風襲寨第16章 廊下故人第3章 破此五賊第22章 飛將奄至第37章 項莊舞劍第28章 真書僞書第21章 死生之間第7章 逆天出師第8章 木蘭何人第23章 荊州星佔第1章 遠方來客第6章 紙上發明第12章 兔死狗烹第6章 王異國生第7章 吾無此癖第23章 刺客奇才第2章 重振幽州第29章 銅雀臺上第18章 蓋章生效第21章 齊大非偶第4章 攻心之計第16章 爲人難哉第24章 城上易幟第11章 天生猛將第20章 忙中得閒第15章 英雄時勢第6章 平春豪強第21章 慮勝慮敗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6章 公仁僞書第25章 誰堪伯仲第12章 壯當封侯第27章 助守鄄城第14章 將相不和第19章 嶺南烽煙第9章 驚雷投箸第8章 奇峰突起第28章 長阪坡前第28章 面折梟臣第17章 僭越王章第25章 異度所遣第31章 曾母投杼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0章 不合邏輯第15章 解衣衣之第25章 毀於一旦第28章 無禮冒犯第36章 誰人祖道第7章 圓周幾何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6章 君權相權第15章 窈窕淑女第26章 老成謀國第8章 志不可奪第13章 族內之爭第12章 天命在魏第7章 包辦婚姻第19章 卿之無學第16章 孰輕孰重第19章 卿之無學第6章 嚴其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