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過年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接下去也就只有等年夜飯的份兒了。劉七巧舊年是在王府過的年,王府裡頭過年規矩大,從臘八開始,裡頭的管家媳婦們就開始上下奔走,忙的不可開交。那時候王妃不管事,一天下來,還要回四五次話。

今年因爲趙氏的緣故,劉七巧和杜太太兩人都賦閒了。對於孕婦來說,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受到優待的人羣,這一點倒是不假的。

從臘月二十三掃塵之後,劉七巧便再也沒出過門,一直陪在杜太太身邊,杜太太的預產期是在正月十五,劉七巧按照現代的方法給她推算過,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差錯。但是懷孕到了後期,什麼特殊情況都會發生,所以這一陣子,算是比較要上心的日子了。

杜太太已經二十年沒懷孕了,雖然是二胎,這感覺跟生投胎也沒什麼區別,到了這幾日也緊張了起來,晚上覺也睡的不安穩了起來。尋常天氣好的時候,杜太太也出去走一走,往福壽堂那邊繞一趟,給杜老太太請個安什麼的。

這日下午,劉七巧用過午飯,回了自己的百草院,也沒有歇中覺。冬天日端,歇了中覺晚上便睡不着,她也就不歇了。才坐下了,就聽見外頭小丫鬟進來傳話道:“老太太那邊請大奶奶過去玩呢,今兒外頭送了金錁子進來,老太太讓大奶奶先去挑幾個好看的,留着賞人用。”

劉七巧便在房裡頭應了一聲道:“去回老太太,我一會兒就過去。”

做杜家的下人其實還是滿幸運的,杜家不像那些公府侯門,規矩禮數一大把。在這府裡裡頭,上上下下的也都挺隨和的,便少了一些爭鬥。但杜家下人們的月銀倒是一點兒也不比那些侯門公府少。劉七巧和趙氏每個月的月銀是十六兩。兩位太太的月銀是二十兩,老太太的月銀是二十八兩。這些都是原先的老太君在世的時候定下來了,這些年也沒變。其實對於劉七巧來說,這些銀子就是白得的銀子,像她這樣,吃用自有公中給錢,這些銀子不過就是讓她零花的,可在這古代,沒有淘寶、更別提京東,她就是有銀子也花不出去,不過就是留着當私房錢罷了。

前幾日莊上獻來的那些東西,也各自都收了起來,銀兩就不用說了,單單那些活雞活鴨的,就在廚房那邊叫喚了老一陣子。不過這些都是赤芍去傳膳的時候說給劉七巧聽的,她這丫鬟能說會道,雖然沒有半夏心細,可勝在了機靈。

劉七巧去福壽堂的時候,才發現其他人都已經到了,連平常很少出門的杜太太也都來了。杜老太太見了杜太太,便開口道:“我沒派人請你,你怎麼倒自己來了呢,我還想你肚子大了不方便,就不喊你了。”

杜太太便笑道:“七巧說了,多做運動好生養,我瞧着今天天氣挺好,就出來走走了。既然老太太沒請我,那大不了我再起身走了便是。”杜太太向來是溫婉之人,難得開幾句玩笑話。杜老太太聽了,只笑道:“呸呸,瞧你說的,既然來了,就都坐下吧,也別客氣,今兒都在我這邊用晚膳,我做東。”

劉七巧便笑着道:“太太一來就騙了老太太一頓好吃好喝的,太太你可要多來纔是呢!”

杜二太太本來就不是一個會玩笑的人,也不會說話,最近自覺表現良好,便也笑着道:“就是這個話,我和媳婦兩人這幾日忙的腳不着地的,也沒聽老太太說要留飯了。”

杜老太太便笑道:“你們少抱怨了,你們當初大肚子的時候,我少照應你們了?都是過來人了,就別說這見外話了。”

杜二太太便就又笑了起來,想起前幾日她送了年禮回齊家時候的事情,心裡頭還是略有些難受。

齊家的莊子到底還是沒有賣掉,杜家是齊家的姻親,自然也不會去做逼債這種事情。這莊子一旦賣掉了,要再買好的,可就不容易了。這些年京郊很多地方的莊子都欠收,也就那幾個地方好一些,出手倒是容易,可以後就再沒這麼好的地方了。原本齊老爺是打算直接把莊子抵押給杜家的,杜老爺並沒有要,只又寬限了他兩年時間。如今齊家就連丫鬟都少了一大半,家裡頭的針線縫補全部都是自己做的了。

最可憐的還是姜梓歆,嫁過去纔沒多久,齊家就出了這樣的事情。那齊太太也不是好相與的,便在下人面前說她命不好,在家裡剋死了老爹和祖父,到了齊家又開始克齊老爺了。爲了這個,姜梓歆回姜家哭過好多回,又因爲懷不上孩子,齊太太又給齊昀的房裡添了兩個通房。這日子過得……簡直說多了都是淚啊!

一衆人都坐定了,杜老太太纔開口道:“我是瞧了今年送來和金錁子,看着比往年好看,所以才請你們過來瞧一瞧的。”

趙氏便開口道:“這是珍寶坊今年的新想頭,過年做一些金錁子、銀錁子,也是爲了喜慶,大傢伙也不會拿這個當銀子花,不如做的好看一些,在上頭留了孔,小娃娃用紅繩子串起來掛在身上,還能辟邪呢!”

“這個辦法倒是很不錯,我前兩年也看見過這樣的金錁子,我以爲那是定做的,就沒往這處想。”杜太太說着,又瞧見劉七巧的耳朵上帶着的向日葵花紋的耳墜子,便問道:“你這耳墜子倒是挺像那小金錁子的。”

劉七巧摸了摸耳墜子,也不怕羞,只大大方方道:“這是大郎送我的第一樣禮物,我瞧着這簡單又好看的就一直留着帶了,別的太重了,我如今有了身子,也不能帶那些東西。”

趙氏又讓老婆子送了很多東西進來,有一盤子金錁子、一盤銀錁子、還有幾條上好的珍珠項鍊。

“老太太上回才賞了姑娘們各一套頭面,這幾日我出去瞧了,也沒有幾樣新玩意兒,倒是這幾條珍珠項鍊,顆顆飽滿,品相實在是不錯的,所以就給姑娘們每人選了一條,就當是年禮了。往年這些都是大伯母張羅的,我也不知道選的好不好,拿來給老太太瞧一瞧。”

杜老太太看過之後,只點了點頭道:“這珍珠確實不錯,很配衣服,還是你想的周到,年年都送朱釵環翠,也該換一換了。”

杜二太太也跟着開口道:“給姑娘們做的春裝,也送了過來,我瞧着都挺好看的,還有茵丫鬟的嫁妝,我也列了一張單子出來,給老太太過目。”

劉七巧這會兒也總算明白了,這嫁妝單子,纔是今天的重頭戲呢。上回姜家送來的聘禮是一個賬本,如今二太太還去的嫁妝,是一張捲成了卷軸的單子,到也是旗鼓相當的很。

百合接了杜二太太的嫁妝單子,呈給了杜老太太。杜老太太從頭到尾的看了一眼,略略點了點頭,只笑道:“你這回也算是大放血了,這京郊的莊子也給了,算是你的家底了。”

說到這一點上頭,杜二太太還是挺感激趙氏的,原本她的嫁妝,杜蘅自然也是有份的,可如今這莊子留給了杜茵,自然就少了杜蘅的那一份。索性趙氏倒是沒有半點意見,見了這嫁妝單子,還開開心心的送了兩擡添妝給杜茵。

“我想來想去,還是茵丫頭可憐,雖然姜家小子看着是有出息的,可這今後的事情,誰也預料不到的,總是要給茵丫頭都備一點的好。”杜二太太想起杜茵,心裡還是捨不得的很,但她再想一想姜梓歆,又覺得杜茵算是逃過一劫了。

“你能做到這份上,也算不錯了。”杜老太太略略嘆了一口氣,湯家那邊,也已經算好了黃道吉日,打算等過了年節,也要來下聘了,到時候免不了又一陣忙。杜老太太便問道:“茵丫頭的日子定了沒有?也該翻一翻黃曆,看看哪個日子好一些了。”

杜二太太便開口道:“上回下聘禮的時候,是寫了幾個日子的,有二月裡的,也有三月裡的,我瞧着有點早,就想在看看,五月底有沒有什麼好日子,到時候天氣也熱一些,也方便些。”

杜老太太算了算,只開口道:“五月里正好是七巧的產期,到時候只怕忙不開,不然就八月裡吧,我也捨不得她一早就嫁人了,年紀還小,不着急。”

杜茵的婚事若是定在了八月裡,那杜苡肯定是又要比她遲的,不過湯大人要明年年底才能回京述職,所以杜苡的婚事,最早也要到明年年底才行。這樣一來,杜芊的婚事,大概是要拖到後年的。要是定了下來,也沒什麼可說的了,只要沒定下來,這一年多的時間裡,變數可就大了。

劉七巧換個念頭想一想,這也代表着王老四還有一年時間可以努力,只要老太太沒最後定下人選,王老四總是還有一線希望的。

“三位妹妹眼看着就要出嫁了,老太太這裡只怕是要冷清了,不然的話,每天早上聊天說話的,都能消磨好些個時光了。”劉七巧也覺得杜家的三姐妹都是極好的閨女,女孩子嫁了人,總不如在家裡自由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