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杜若回百草院洗了一個熱水澡,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之後回福壽堂。這時候杜二老爺和杜老爺恰巧也一起回來給杜老太太請安。杜老太太便也把他們給留了下來,說是要一起聽聽杜若方纔說要講的故事。

杜二老爺自然也是非常感興趣的,四人一邊吃一邊催促杜若講起來。兩位太太則在旁邊伺候着。

杜若細細的思量了一下,努力組織了語言,開口道:“這事情說起來實在驚險,原是這樣的,那日我從王府診脈出來,因爲離鴻運路的分號比較近,所以就過去瞧了瞧,正巧遇上京城來請大夫的孫家少爺,說是他媳婦難產了。當時陳大夫不在,我就急忙去了。”

杜若說着,還有些微微臉紅,他從小讀聖賢書長大,在長輩面前說謊還是破天荒第一次。可如今要是不說的有模有樣一點,只怕杜老太太那邊也交代不過去,所以杜若也只能硬着頭皮繼續說下去道:“因爲路遠,從京城去那李子村約莫要一個時辰的路程,所以等我們去的時候,他媳婦已經生了出來,可是她們家的婦人們卻個個愁容滿面的,我下了車一打聽,才知道這孩子是生了出來,但是胎盤只出來一半,還有一半還在那產婦的肚子裡。”

杜老太太聽到這裡,已經放下了筷子,並着雙手開始喊阿彌陀佛了。杜二老爺和杜老爺兩人卻是一臉嚴肅的看着杜若,顯然很不能相信,杜若能把這產婦救下來。杜若被他們的眼神弄的尷尬了,急忙低下頭繼續道:“後來我進去看了,炕頭上流了一灘的血,產婦的臉色都已經發白了,眼神都渙散了起來,當時我心裡就咯噔了一下,只怕救不過來了。”

杜老太太這時候已經唸完了阿彌陀佛,急忙張開眼睛問道:“那後來這產婦到底死了沒有?”

杜若這會兒已經進入了講故事的佳境了,便笑着道:“老太太你別急,這產婦自然是活了,不然我這會兒只怕也沒這麼心思跟你們講這些。”

這時候杜二老爺也忍不住發問道:“怎麼活的,這種事情我也碰到過兩三回,從來都沒有半點活路的。”

杜若聽杜二老爺這麼說,想起那日的光景,實在是覺得後怕的很。又想起劉七巧當時從那產婦的牀榻上下來,一張小臉蒼白如紙,又心疼的不行,只嘆了一口氣道:“虧的那穩婆想出一個辦法,用手伸進了產婦的腹中,把那生了根的胎盤給拔了出來。我又拿了一顆天王保命丹給那產婦服下,只吊着一口氣讓她強撐着。那產婦聽了嬰兒在房裡哭鬧的聲音,竟就真的挺了過來。”

杜老太太聽的驚心動魄,只用手帕紙拍了拍胸口,招呼一旁服侍着的丫鬟道:“快給我取一顆強心丹來,我這聽着就覺得心跳的下不來了,手腳都快發抖了起來,這是哪裡來的穩婆,竟然有這樣的好膽識,敢做這樣的事情。真是嚇死我老婆子了。”

杜若想了想,隨口道:“不過是個鄉野村婦罷了,就是膽子大了點。”

這時候杜二老爺和杜老爺都已經恍然大悟了,也誇了一句這穩婆道:“沒想到那種鄉下地方,還有這樣膽大心細的穩婆,倒是把我們家的那幾個老把式給比下去了。”

小丫鬟取了強心丹過來,杜太太上前服侍了杜老太太服下,杜老太太才覺得心口稍微安穩了點,只笑着道:“我這是年紀越大膽子越小了,前不久我好歹也算是給人接生過的人,今兒聽大郎說起這個來,我這心跳還是沒緩過來,這事兒都過了十幾年了,我竟然還是沒辦法釋懷。”

當年杜若的祖父,就是因爲惠佳皇后的死,被皇上給怪罪,以至於不能釋懷,再加上年紀大了,又逢着北遷,這諸事都擠在了一起,便沒熬過去那一關,先撒手走了。

“是孫兒不好,老太太不愛聽這些,孫兒以後不講就是了。”杜若說着低下頭去,他那時候年幼,對自己的祖父沒有多少記憶。雖然杜家是醫藥世家,但這生死必定還是掌握在了閻王手中,病入膏肓的時候,也只是藥石罔效了。

“不怨你,怨你祖父沒福分,如今你看我,雖說還算不得兒孫滿堂,但畢竟是享着福分過日子了。”杜老太太說着,只嘆了一口氣,又打起精神道:“你今兒遇上這事情,還能把那產婦給救活了,雖說這首要的功勞不是你的,但必定是個好兆頭啊,我們杜家在這件事上栽過跟頭,從今天起,便算是渡過了那一劫,以後一定會越發的蒸蒸日上的。”

“老太太說的是,大郎是個有福之人,去哪兒都能遇上貴人,要是這樣的貴人能陪着大郎一生一世,那真是求之不得了。”杜二老爺這旁敲側擊的功夫還真是有一套的,這說話的本事也是比杜老爺高一截的。

杜老太太聽了,便笑着道:“能陪這大郎一生一世的貴人,這不大家都在打着燈籠找嗎?一時半會兒的也到難找了起來。”杜老太太想了想,忽然笑了起來道:“前兩日樑夫人給我下了帖子,讓我去參加他們府上八月十五的桂華宴,我原本不想去來着,如今想想,不如去瞧一瞧,沒準還能遇上個什麼姑娘。”

杜老太太說着,一錘定音道:“老大媳婦,到了那天你就陪着我跑一趟吧,你也長副眼神,好好給大郎物色物色。”

杜太太心裡想了想,這樑夫人是王府的親家,到時候王府的老太太肯定也會過去的,那麼劉七巧也定然會過去,她這幾日沒瞧見七巧,倒也怪念想的了。杜太太眉梢帶着笑,只點頭答應道:“是是是,媳婦到時候一定睜大了眼睛給大郎瞧着,要是覺得有好的,就來告訴老太太。”杜老太太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衆人用完了晚膳,杜若又被兩位杜老爺給請進了書房,杜老爺張口就問:“你說的那位穩婆,就是七巧吧?”

杜若只紅着臉站在書桌前點點頭。杜老爺又感嘆道:“你只方纔在那邊說了一些,我就聽得驚心動魄的,那日的情況只怕比你說的還要兇險吧?”

杜若擡眸,點頭道:“當時我們也只是正巧路過,還遇上了當地鎮上一位比較有聲望的鐘大夫,那大夫勸我們說,不要去了,這種病症就是九死一生,去了救不活還招晦氣。當時七巧堅持要去,我也就跟着去了。”

杜若說着,找位置坐了下來,順手端了茶盞抿了一口道:“去的時候那產婦已經是快死的樣子了,七巧讓孫二虎給她衝了一碗淡鹽水灌進去,然後就開始想辦法把裡面的胎盤拔出來,我當時沒什麼主意,只想着那天王保命丹或許還能吊着那產婦一口氣,就拿出來試了一把。”

杜二老爺聽見杜若這麼說,已經坐到了書桌面前,打開醫案蘸飽了墨水,刷刷的寫了起來:某某年什麼日子,腫麼腫麼樣……

杜若繼續道:“後來七巧就果真直接把手給伸了進去,愣是把那嵌到了腹中的胎盤給拔了出來,我當時就記得燭光下血淋淋的一片,心跳得不行,連忙去摸那產婦的脈搏,居然還在。當時那種心情,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杜若說到這裡,頓了一頓,當時他那張心情,就是恨不得把劉七巧整個抱在懷裡,狠狠的親,狠狠的摟,捧在手心裡寵愛着。那種緊張激動放鬆驚喜都在一瞬間爆發了出來。

杜老爺聽完,臉上微微泛起激動的紅暈來,只握着雙手,在胸前顫抖着道:“被你這麼說得,我恨不得明天就讓你擡了轎子,去把七巧娶回來纔好。”

杜若擡起頭看了一眼自己老子,心道:爹我也是這個意思,只是這事情記不得,七巧如今還沒及笄呢!杜若抿抿脣,想起劉七巧胸口那小巧的紅梅,帶着淡淡的幽香,頓時讓自己覺得坐立不安了起來,臉頰一下子漲的通紅的。

杜老爺這回總算是摸到了重點,只挑眉看了一眼杜若道:“你這兩天兩夜,和七巧都在一起,有沒有做出什麼不軌的事情來?”

杜若急忙站起來擺擺手,低頭道:“孩兒不敢,孩兒不敢,再說七巧癸水還在身上。”

杜老爺一聽更來氣了,只瞪着杜若道:“難道七巧身上沒癸水,你便要怎麼樣嗎?七巧年紀還小,身子沒長全,你若連這些時日都忍不住,那我就錯看了你了。”

杜二老爺見杜老爺這火有越燒越旺的架勢,連忙上前撲火道:“大哥,這大郎年少氣盛,氣血方剛的時候,你跟他說這些做什麼,孩子們的事情,我們還是少插手的好。”

杜老爺一把火燒過來,只瞪着杜二老爺道:“我這麼說,還不是因爲怕他步你的後塵,哪次你不是先弄大了人家肚子,再領回來的?這樣的姑娘就算是娶回家了,哪裡能得了人的尊重?你別讓大郎學了你,上樑不正下樑歪的!”

杜二老爺這下沒轍了,只訕訕的笑道:“大哥,我還是先回去了,你慢慢教導大郎。”

杜若擡眼看了一眼不義氣的二叔,也縮着脖子道:“兒子也先告辭了,告辭了。”

第二日一早,劉七巧便換上了王府丫鬟的衣裳,趕了一個早往恭王府去了。今兒恰逢八月十三,是姨娘們向王妃請安的日子。姨娘們向來來的早,王妃因爲有了身孕,起的也比較晚一些,劉七巧先回府見過王妃之後,便要去廚房查看一下今兒的早膳。

“你這一路奔波的,怎麼不在家休息幾天,以後你不必親自跑回來,讓人去鄭媽媽家通報一聲,我派了轎子去接你。”王妃是打心眼喜歡劉七巧,既然她已經在劉七巧面前表了自己的心思,就也大大方方的對劉七巧好了起來。

劉七巧倒是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一來她是個簡單的人,並不貪圖這些富貴;而來她是個自由自在慣了的人,也怕以後王府的規矩拘了自己。所以雖然她對這件事情,還帶着幾分矛盾的心情。

王妃見她低着頭,頗有幾分不好意思,便笑着道:“你不必覺得擔心,你畢竟不是從小在王府里長大的,我自然不會用王府的規矩拘着你的。”

劉七巧被王妃道破了心思,便也只笑着道:“太太也太小看七巧了,七巧哪裡是擔心這些,七巧是擔心往後七巧出門,丟了王府的面子,人家說起這哪兒來的毛丫頭,大傢伙就指着道:這不是恭王府那王爺王妃認的義女嗎?”

王妃只被劉七巧逗樂了道:“那感情好,我們恭王府在這京城的公侯王府裡面,算得上低調行事的了,如今出了你一個劉七巧,倒是也讓我們風光一回了。”

劉七巧見王妃也順杆子爬了起來,就越發不好意思了,只低着頭道:“求太太還是饒了我吧,我又不是路邊的大馬猴,有什麼好稀罕的,我如今只想做太太的丫鬟,太太對我好,我受着,可是不到萬不得已,我也着實不想用這層身份嫁進杜家,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王爺和太太要給我體面呢,可大家都是明白人,誰又不知道,這只是一層遮羞布。”

王妃聽劉七巧這麼說,只是拉着她的手腕道:“好孩子,你是明白人,纔會這麼想,有多少人想着要這遮羞布還沒有呢!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吧,這大房二房裡的丫鬟,對主子有心眼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的,就你實心思。”

劉七巧低着頭聽王妃說話,外面小丫鬟們只進門通報道:“三位姨太太過來給太太請安了。”

陳側妃自從上次大姑奶奶回來過之後,似乎對太太的態度越發恭敬客氣了。方姨娘向來是表面看着恭敬順從,其實開口說話間就知道她沒幾分真心的。林姨娘在人前是個冰山美人,基本上很少發話,臉上神色總是淡淡的。劉七巧轉身,見三位姨太太陸續入內,便退後了幾步,去廚房找許婆子準備今日的早膳。

王妃見劉七巧走了,便耐着性子打發空閒一樣的問了幾句,不過就是家常的問話。

“陳側妃,聽說你中秋要去梅影庵上香,我這邊給你添些香油錢,你幫我一起供着了。”梅影庵比不上水月庵,裡面修行的都是苦命人,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姨娘們也偏愛去這梅影庵上香。

陳側妃忙恭謙的答道:“太太只管吩咐,奴婢正準備着,到時候一定幫太太的一併帶上,保佑王爺早日得勝歸來。”

王妃點點頭,又看了眼方姨娘道:“方姨娘,二姑娘的繡品準備的如何了?雖說其他嫁妝公中正準備着,可這些貼身的東西,還得你們自己放在心上,繡房裡如今是幾個人負責這些的?”

方姨娘前些日子託人去打聽了一下那安靖侯家二少爺的人品,想來結果很讓人滿意,便也安生了好些日子,只笑着道:“如今還是陳、李兩位繡娘負責二姑娘的繡品,另外三個繡娘負責三姑娘的,我平時閒着就一起搭把手,如今材料都已準備齊全了,日子還長,倒也不怕趕不及了。”

王妃也滿意的點了點頭,又道:“你畢竟是她的生母,有你張羅我也放心些,瑋哥兒最近功課怎麼樣,你可有督促着他一點,到時候王爺回來,免不了要考他一考,當年世子爺也是被打過來的,他若是不放在心上,吃苦的可是自己。”

方姨娘是個不識字的,這些她自然也不懂,只蹙眉道:“我看着他也是天天上學的,改明兒我差人去問問許先生,他到底學的怎麼樣了。”

“這事兒你也放在心上,別忘了。”王妃又囑咐道,方姨娘連連點頭。

青梅爲三位姨娘都上了茶,那邊陳側妃只謙遜着謝過了,方姨娘也小心賠笑,林姨娘端起茶盞抿了一口,還是無話。

王妃想了想問道:“前幾日我讓杜太醫給你瞧過身子,開的藥都吃了嗎?感覺好些了嗎?”

其實另外兩位姨娘對王妃忽然關注起林姨娘來,也是有所耳聞的,不過她們如今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況且王爺不在家,她們也沒有什麼宅鬥積極性。

“多謝太太關照,其實我也沒有什麼,請大夫瞧了,總能說出兩三處不是的,我自己覺得還好,也不覺得有什麼地方不舒服的,不過既然是太太的恩典,藥我自然是用了的。”林姨娘說着,又擡起頭來,長長的睫羽一閃,繼續道:“倒是這幾日晚上睡的比以前安穩些了,也不知是不是吃了這藥的緣故,若是的話,奴婢當真要好好謝謝杜太醫了。”

王妃微微一笑,隨口道:“杜太醫的醫術自然是高明的,改明兒他來給我請平安脈的時候,我再讓他去你那邊瞧瞧。”

林姨娘嘴角露出些笑意來,只淡淡道:“如此,那就謝謝太太的恩典了。”

這會兒廚房的早膳也安排的差不多了,劉七巧領着兩三個丫鬟進來布膳,三位姨太太見王妃要用早膳了,便都起身告退。王妃也不留她們,命丫鬟們將她們都送了出去。

劉七巧今兒去許婆子那裡看了看,聽說王妃昨兒想吃餛飩,所以今兒特意做了薺菜餡兒的小餛飩。又因爲近了中秋,所以蒸了一方桂花糕,包了一籠素三鮮蒸餃,弄出四五樣的小吃來。劉七巧一一都試過了味道,做的清淡可口,也不膩人,才每個都挑了一些送進青蓮院來。

王妃現在月份越發大了,肚子便有些頂着胃,每次只吃那麼一點便覺得飽了。只起身走動了一圈,才又吃了第二回。這時候外面有小丫鬟來傳話說,老祖宗讓太太去壽康居聊天兒解悶。

王妃知道是老祖宗怕她吃了懶怠的動,所以故意派人來請的,所以也不好推辭,便笑着道:“你去回了老祖宗,我換了衣服就過去。”

那小丫鬟道:“老祖宗說了,讓太太慢慢的起,慢慢的走,不必着急,若是走到壽康居,剛好是用午膳的時辰,就留下來一起用了午膳再回來。”

王妃聽了只笑着道:“難爲你這小丫頭,把這些話也給傳到了,青梅,賞她一個荷包玩。”

小丫鬟得了賞,高高興興的去了,劉七巧也跟着進房服侍王妃換衣服。青梅見王妃月份大了,便提議道:“不然還是讓葉媽媽喊了肩輿過來吧。”

劉七巧連忙擺擺手道:“那可不行,老祖宗分明就是怕太太懶怠動,所以才讓這丫頭這麼說的,你如今去喊個肩輿過來,豈不是廢了老祖宗的一片苦心了。再說太太這會兒多運動,等生的時候還能少受些苦處,依我看還是走路的好,我們扶着太太慢慢走,一邊走,一邊看看這院子裡的風景,豈不是更好。”

青梅見劉七巧這麼說,便也笑着道:“我自然知道老祖宗的意思,只不過看着太太受累,我不忍心,這幾日太太的腿有些腫。”

劉七巧聽青梅這麼說,蹲下去翻看王妃的腳踝,這會兒才早上剛起來,倒是沒見有多腫,便起身道:“姐姐不必擔心,這也是正常的,姐姐身上要是揹着這麼重的東西走一天路,也會腿腫的。這樣把,我們先走過去,一會兒再喊了肩輿回來,這樣就算不得是拂了老祖宗的心意了。”

王妃點點頭:“還是七巧聰明,這偷懶還偷的有幾分心思,行了,我們這就過去吧,難道真讓老祖宗等我們到中午去?”

三人笑着,換好了衣服,青梅又喊了幾個老婆子小丫鬟跟着,衆人衆星拱月一般的,往老王妃的壽康居去了。

一路上正好遇上了從西院來的二太太,見劉七巧已經回來了,便笑着問道:“七巧,你三嬸的事兒都安排好了?你這一路忙的,還一大早就進府裡服侍,可別累着自己了。”

劉七巧最近因爲跑腿的事情特別多,確實也瘦了一些,最明顯的就是她臉上兩糰子的嬰兒肥給消去了一大半。可在二太太眼中,便越發覺得劉七巧真的張開了,再移下視線瞧瞧劉七巧的胸口,原本一馬平川的地方,如今也已經有了淺淺的弧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