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

當時的遼國,已歷經百年不曾有過戰事了,將校驕逸,兵不識革。朝廷貴族皆熱衷於遊恬狩獵,聲色犬馬,驕橫跋扈,貪圖享樂。一天到晚,王公貴族們騎着高頭大馬,揹着弓箭,引着獵狗,手裡擎着“海東青”,馳騁于山間河谷,彎弓射箭,捕殺獵物。

狩獵場中,每當王公貴族們射倒獵物後,他們馬前的獵狗便狂叫而上,手中擎着的“海東青”也“啾、啾”地飛離了手,撲將或飛將過去,將打下來的天鵝之類獵物叨與打獵的王公貴族。王公貴族們樂不思蜀,哪裡還想着辦理正事。

故此,獵鷹海東青成了遼國皇室及契丹貴族的至命之寶。對遼國朝廷的王公貴族們來講,沒有啥都行,就是不能沒有海東青。

而阿疏所在的紇石烈部,恰好位於遼國朝廷捕捉海東青路途上的關鍵部位,遼國朝廷派員前往海東,捕捉海東青,必須經過阿疏的紇石烈部。

阿疏是紇石烈部頭領。因遼國朝廷派往海東的使臣,不顧女真人的感受,一味地讓女真人捕獲和進貢海東青,每到了阿疏的部落,大吃大喝不說,還順便索要財物,索要女真女子陪宿,阿疏因此被攪擾得煩不勝煩。

阿疏一氣之下,徒生出膽量來,心想他契丹人咋地?我們就活該被他欺壓盤剝?!我還就要治治他契丹人的這個壞毛病,好讓他收斂一些。氣頭上的阿疏,不管不顧,決定扣留朝廷派往海東捕捉海東青的使臣,把朝廷的鷹路給他阻斷了,看他朝廷拿什麼去捕捉獵物。

阿疏打算阻斷朝廷鷹路的這個情況,朝廷上並不知道;故此,也沒準備,沒有派兵士護送,仍就不斷地派出使臣,絡繹不絕地奔走在捕捉海東青的路途上,到海東的生女真部去搜刮海東青。

那遼國的使臣團隊由中京出發,一路上得意揚揚,耀武揚威,神氣十足,趾高氣揚地來到了紇石烈部的地盤上,不曾想,從路邊忽然涌出一羣人馬,攔住了遼國使臣團隊的馬隊和車輛,不管三七二十一,吆吆喝喝地,把遼國使臣一個個地從馬上和車內給拉將了下來,然後用繩捆綁了,押至部落首領阿疏處。

阿疏高坐於大堂內,見部落兵馬將遼國使臣捆綁着押了進來,便讓隨從將遼國使臣全都摁着跪在地上,訓斥道:“你契丹也是個大國,因何不體恤我等女真人的艱辛?你們一味地索要獵鷹,還索要俺女真女人陪宿,這是個什麼道理?!說起來就讓人憤怒!今日阿疏若不教訓你們一番,你們怎知道錯在哪裡?來人,給我加力打!每人二十大棍。”

阿疏的隨從本來就恨遼人入骨,聞聽頭領讓加力打,便不由分說,將遼國使臣一個個扯翻來,摁在地上,照屁股上就是一頓棍子,直打得遼國使臣哭爹叫娘,好不悽慘。

打畢,阿疏叫隨從將遼國使臣趕出大堂,驅逐回南方去,從此不得再到海東索要和捕捉海東青。

遼國使臣抱頭鼠竄,狼狽不堪地逃回中京,向耶律洪基哭訴了阿疏的無理。

這時候,耶律洪基已年近七十,但仍熱衷於狩獵,尤其喜歡看海東青捕捉獵物。

當耶律洪基聽到紇石烈部的阿疏阻斷了鷹路,聚衆造反,還棍打了朝廷使臣的情況後,龍顏大怒,隨即派朝廷大將蕭達漢,統兵三萬,前往紇石烈部,進行征剿,以打通朝廷的鷹路。

蕭達漢受令,即於都城東校場,點起三萬大軍,準備東進,征剿紇石烈部。在蕭達漢臨發兵前,耶律洪基又傳來詔令,讓蕭達漢暫緩出兵。

這是個什麼情況?難道是耶律洪基又不想征討紇石烈部了?改邪歸正了?不要海東青了?

非也,實是在朝廷軍馬即將出發之際,耶律洪基猛然想到,完顏盈歌乃生女真部的節度使,既是生女真部落出了問題,當然應該由他負責去征討,他完顏盈歌總不能當着朝廷生女真部落聯盟節度使,拿着朝廷的俸祿,卻不爲朝廷出力辦事吧?!

耶律洪基的意思是,女真人乃野蠻人,尚未教化,不妨讓完顏節度使組織力量去打紇石烈部落,這樣的話,朝廷可以坐山觀虎鬥,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耶律洪基的如意算盤是,若那完顏節度使打贏了紇石烈部,乃是爲朝廷出力;既使完顏節度使打不贏紇石烈部,也消弱了他完顏部落的實力,到那時候,朝廷再發兵,在剿滅紇石烈部落的同時,捎帶着將整個女真部落都給他滅了!

故此,耶律洪基緊急叫停了蕭達漢,讓其暫緩出兵,另派了使臣,趕往完顏部落,去找生女真部落聯盟節度使完顏盈歌,責令其出兵征剿紇石烈部,以恢復朝廷的鷹路。

遼國使臣得令,騎着快馬,出了京師,一路疾馳,晝行夜宿,於三五天內,便趕到了完顏部落,傳達了耶律洪基的詔令,讓完顏盈歌迅速率兵出征,剿滅紇石烈部,恢復朝廷鷹路。

完顏盈歌聽到朝廷讓自己率兵出征,去攻打紇石烈部,心中大喜。

攻伐紇石烈部,捉拿阿疏,吞併他的城隍,已經是完顏盈歌非常迫切的一個願望了,完顏盈歌找這個機會已經許久了;現在,既然遼國朝廷指派自己去打阿疏,理由就更充足了,爲啥不趁機打他阿疏呢?!爲啥不趁機吞併他紇石烈部落呢?!完顏盈歌接到遼國朝廷讓征討阿疏的命令後,心裡高興極了。

完顏盈歌心想,我接任完顏部落頭領及生女真部落聯盟節度使職務後,第一次統兵出征,去打溫都部落,實指望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大展一下宏圖呢,這事兒與你紇石烈部沒有任何關係,你阿疏像個閒毬的外甥子一樣,勤不顛顛地就跑去協助溫都部落,阻擋我去打溫都部落,這是不給我面子嘛!

更讓完顏盈歌心裡憤恨的是,我完顏部落和你紇石烈部關係一向不錯,長輩們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像親戚一樣常來常往。你阿疏小的時候,隨你父親到我完顏部落做客,也常在我家住宿,我阿媽待你像親兒子一樣,我們也待你像親兄弟一般,你自己說說,你不幫我完顏部落就罷了,咋倒反協助起別人來了?!你這不是恩將仇報嘛!好了,現在朝廷讓我去打你,這個機會太難找了,你不仁,我就不義,我趁勢滅了你,此乃名正言順的事情,這叫做出師有名,你怨我不得。

接到遼國朝廷的命令後,完顏盈歌隨即召集其他部落首領開會,確定了討伐阿疏的方略,規定各部落均派出人馬,隨他去打阿疏。各部落如期派來了人馬,完顏盈歌便統率着各部落集合起來的1000人馬,由侄子完顏阿骨打任先鋒官,去征討紇石烈部。

完顏盈歌和完顏阿骨打帶着1000人馬,一路疾馳,不一日便來到阿疏城下,將阿疏城團團圍住。

這之前,阿疏已經有了準備。阿疏斷了朝廷的鷹路,打了朝廷使臣的屁股,他心裡自然清楚的很,他知道遼國朝廷因爲鷹路被阻的原因,一定會派兵討伐他,故此,阿疏提前做了準備,安排部落兵馬,上了城牆,等待着朝廷兵馬來征討他。

現在,完顏盈歌率領各部落組織起來的1000兵馬,將阿疏城團團圍住。完顏盈歌於馬上,揮鞭指着阿疏城上的守兵,大聲責令道:“你們聽着!速讓你家頭領阿疏出城,到本節度使這裡來領罪!”

城牆上守兵遂趕到阿疏的大堂中,向阿疏報告情況。

坐在大堂中的阿疏見守兵驚慌失措地進來,不待守兵報告,搶先問道:“朝廷兵馬來了?”

守兵答道:“朝廷兵馬未來,完顏節度使的兵馬來了。”

阿疏聞言,一個蹦子從座椅上跳將起來,大聲說道:“俺阿疏阻斷的是朝廷的鷹路,關他完顏什麼事了?!他竟替朝廷出頭來打俺。走,看看去。”

隨即,阿疏隨着守兵,來到阿疏城牆上。

城牆下面,完顏盈歌的一千名女真兵正準備攻城。遠處,完顏盈歌騎在馬上,眺望着阿疏城牆。

阿疏早料到朝廷會來征討,但沒有料到完顏盈歌會代表朝廷來征討自己。對朝廷兵馬來征討自己,阿疏不怕,他就等着朝廷兵馬來征討呢!阿疏心想,我敢阻斷朝廷的鷹路,說明我阿疏是女真的英雄!我阻斷了朝廷鷹路,朝廷因此來征討我,我再抵禦朝廷兵馬一番,那樣的話,其他女真人就敬佩我阿疏了,說不定還會派出人馬,協助我阿疏抵抗朝廷兵馬呢!我也可以藉此而呈雄,一舉打出我紇石烈部的威望來。

現在,來的不是朝廷的兵馬,而是完顏盈歌率領的女真兵馬,阿疏心裡慌了。

阿疏之所以慌了,一來是因爲自小時,他就和完顏盈歌、完顏阿骨打相好;二來他是知道完顏部落實力的,和完顏部落打仗,自己的部落肯定打不贏。

阿疏情知不是完顏盈歌的對手,害怕城破後被俘,只得派人出城去領罪,他自己悄悄下了城牆,溜了。

完顏盈歌接受了阿疏部落的投降,率領大軍進入阿疏城中,卻搜尋阿疏不着,便將阿疏城中財物搶劫一空,連同阿疏部落的女人,一同令人押往完顏部落,另派了大將,駐紮在阿疏城中,把守阿疏城。

完顏盈歌率領女真兵馬破城前,阿疏趁着城外混亂時,翻身騎在一匹馬上,單槍匹馬,悄悄溜出城隍,瘋狗攆狼一般,逃往遼國中京大定府去了。

中京大定府乃耶律洪基常住地,一年四季除了四處打獵外,耶律洪基在中京住的時間最長,因此上,中京大定府基本上可以算是遼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五十八章 密謀反遼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十一章 算命先生 (1)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奪關 (1)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八十八章 藥師投宋 (2)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八章 奸賊蔡京 (2)
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五十八章 密謀反遼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十一章 算命先生 (1)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三十八章 吞併石顯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四十九章 結識世忠 (1)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奪關 (1)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八十八章 藥師投宋 (2)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七十六章 宋江通匪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八章 奸賊蔡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