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

bookmark

“這樣吧,本督給你們三天時間考慮。[..]牧場的未來,掌握在諸位手中!”李旺向衆人下達了最後的通牒。

衆位商人紛紛告別,或是急急忙忙趕回家中,或是數名商人相約在酒樓上商議大事。這三天之內,耽羅島上的商人,陷入了一片忙碌中。

最終,他們磋商的方案是,衆多商人共同借100萬兩白銀給牧馬場管事崔辛,讓崔辛承包牧馬場。商人們拆借的資金作爲債主,年息爲10%……

事實上,牧馬場作爲島上主要的財源,保守估計一年是可以賺25萬兩銀子。這個前提是——防範內鬼與商人勾結,竊取牧場中的畜牧。

島上每個商人都非常動心,但是卻沒有信心整治馬場的弊病。因此,商人們有點猶豫,不敢自己出頭,但是他們又不願馬場的利益被別的馬販子壟斷。

因此,這才擡出了崔辛作爲傀儡,成爲牧馬場的承包者。

當然了,本質上還是衆商人聯合瓜分牧場的利益。而馬場的承包者,以及幕後的利益集團,爲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必要會整頓牧馬場過去的種種弊端。

當然了,牧馬場今後的具體經營,與殖民當局已經沒有關係了。因爲,殖民當局已經提前將承包款項拿到手了。

對於自己來到耽羅島不久,便空手套白狼獲得了100萬兩的啓動資金,殖民總督李旺心中也是非常得意。

而這個策略卻是幕僚沈君想出來的。因此李旺 第 205 章 和詩詞,在特區的報紙上根本沒有人關注。後來,沈君草草的閱覽了一些關於殖民、經濟、世界地理之類的文章,忽的開竅了一般,成爲了殖民主義的鼓吹者,在報紙上寫了一系列殖民文章,開始成爲了特區的名士。

李旺便是看重其名聲,而聘用爲幕僚的。

沈君搖着手中一把扇子,儒雅的說道:“殖民經營之根本,一曰移民。二曰經營,三曰統治,四曰軍事。此時,耽羅島基礎設施落後,加上大明本土移民不夠多。還不能更有效率的榨取殖民利益。東翁應該加快碼頭、倉庫、房舍、軍營的建設,用來容納更多的大明移民。”

“大明的移民來此地做工,工錢皆全額給予,讓明人在殖民地高人一等,從而成爲殖民政策的擁護者。而朝鮮人來做工,工錢一半給其本人。另外一半交給朝鮮的國王。如此一來,朝鮮的小朝廷,能夠從島上的這些流放罪民身上,獲得遠遠超過過去的利益,自然會支持我們的殖民當局的統治。而朝鮮僱工,曉得了自己一半的工錢是被朝鮮的小朝廷拿走了,長此以往會對朝鮮的朝廷產生不滿。而我們藉機給予少數有能力、漢化程度高,並且心向着我們的朝鮮人賜予大明國民的待遇,可以全額發放工薪。這樣一來……”

“高啊,沈先生!”李旺聞言,對於沈君的提議,大爲讚賞。

第二天,殖民當局發佈了《招工令》,招募2000名工人,男女不限,有力氣、能吃苦,木工、鐵匠、泥瓦匠等等技術工種優先,最低月薪爲500文錢!

這個張貼的公告,經過了會讀書識字的朝鮮讀書人翻譯。一時間,島上的衆多朝鮮底層人沸騰了。

500文錢,別說是在耽羅島是一筆高的薪酬。哪怕是在朝鮮最繁華的漢陽城,普通的工匠也只能獲得這麼多的工錢了。

衆多聽了讀書人翻譯榜文的朝鮮人,紛紛議論。

一名30多歲的木匠嘀咕道:“不會是騙局吧?給這麼多工錢?”

另一名漁夫頓時道:“沒見識的東西!人家是大明上國派來的總督,能騙你這個小人物?你不去還好,省得給我們朝鮮人丟人!”

一名濃妝豔抹的婦人則是幽幽道:“不知道明國的老爺,需不需要奴家的服務。”

在張貼了榜文的當天。

濟州城內年輕力壯的勞動力,被招募一空。

接下來幾天之內,2000人的名額,已經招滿。沒有機會找到一份工作的當地人,紛紛懊悔不已。

招滿了人手後,耽羅島上迅速開始大興土木。

山岩上,到處是伐木、石塊、燒石灰的。

而濟州碼頭附近,則是開始大興土木。碼頭被擴大,而濟州城不遠處,則是開始建設整齊的街道、磚石房屋。

大規模建設房屋,對於島上還是頗爲吸引人關注的。

因爲,當地土著們居住的環境,堪稱原始簡陋到了極點。島上大多數人,僅是在山上開鑿洞窟,在洞中穴居。石窟沒有門,沒有窗戶,居住環境和原始人差不多。只有一些有身份的富人,纔有條件才城市中建設宅院居住。

因此,當地土著一面看熱鬧,一面奇怪——

大明的總督老爺,拼命的間屋子做什麼?

難道大發慈悲,讓哪些住在洞裡面的賤民們搬進城內住?

不過,在十多天後,幾艘海船,載着500多名明人,住進了一些趕工建成的木屋中,島上的土著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建給明國的老爺們住的。

雖然羨慕明國的老爺搬上島後,迅速能夠住進城內的房子中。但是,土著們很快心理平衡了——人家是明國的老爺,咱們的賤民,能比嗎?

雖然用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但是島上的土著們,心中不斷的涌現出一絲渴望——好想和老爺們一般,能夠住城裡面的屋子,而不是山上的洞窟。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141章 勝了(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241章 問策(三)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45章 虜退(二)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103章 總督(一)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65章 重農第263章 返航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19章 整風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79章 虜變(一)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01章 香水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41章 勝了(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104章 總督(二)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56章 建黨(一)第57章 建黨(二)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01章 香水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48章 銀荒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39章 問策(一)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246章 長崎(二)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75章 買辦(一)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65章 重農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71章 豐收(二)第174章 赤字第239章 問策(一)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79章 虜變(一)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48章 銀荒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74章 赤字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
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141章 勝了(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241章 問策(三)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45章 虜退(二)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103章 總督(一)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65章 重農第263章 返航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19章 整風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79章 虜變(一)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01章 香水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41章 勝了(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104章 總督(二)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56章 建黨(一)第57章 建黨(二)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01章 香水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48章 銀荒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39章 問策(一)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246章 長崎(二)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75章 買辦(一)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65章 重農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71章 豐收(二)第174章 赤字第239章 問策(一)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79章 虜變(一)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48章 銀荒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74章 赤字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