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防旱、防蝗

關於漕幫的動亂,不過是一個小插曲,發生的突然,鎮壓的迅猛。[ ~]等到民衆反應過來時,這一起事件已經成爲茶餘飯後的談資。

更有衆多的說書先生,將之編成新的段,吸引聽衆關注。

“那巢智信何人?他可是大漢奸巢丕昌的侄,話說這漢奸曾擔任天津鎮總兵,雖然是酒囊飯袋,領軍打仗的本事很差,但是卻擅長投機做生意。在職期間,倒是撈取了大把的金銀。爲了販賣私鹽,巢丕昌曾令他侄巢智信率領數百家丁加入了漕幫,利用漕幫的勢力,從事販運私鹽等等走私勾當。”

“話說去年阿濟格率軍侵明,巢丕昌率領一萬官兵投降了滿清後,其留在天津的家產自然是被朝廷抄沒。但是巢大漢奸還留下一名在漕幫當龍頭的侄巢智信,那巢智信聽說叔叔投降滿清獲得高官厚祿,不免準備心中意動,準備投清。但是,投清總要有一點本事,纔會被韃重視吧?於是,巢智信便策劃造反,準備洗劫整個天津,之後再奪海船,楊帆出海……”

“巢智信的計劃可謂周密,起事前可未曾泄露絲毫風聲。誰想哪,國師爺那可是謫仙人下凡,稍微掐指一算,算出了這一劫。便迅速令皇家新軍的張瑜張肥貓將軍、將道將軍等等諸將,在鹹水沽軍械廠門前,設下了九天十地誅仙滅神大陣。( ·~ )那巢智信雖請了一些得道高人指點,但是怎能破神仙大陣。因此。轉眼間數以萬計的賊軍,紛紛化爲血水而亡。”

經過說書先生的改編,段裡面總是充滿了封建迷信色彩。

雖然荒誕不經,但是經不住這年頭娛樂資訊太少,普通的百姓太過無聊。

於是,這類充滿封建迷信的段,在街頭巷尾廣爲傳播。進一步神話了肖圖白的威望。

當然了,封建迷信也有封建迷信的好書。比如,利用這種封建迷信色彩。肖圖白在經濟特區的《黨報》、《新軍報》、《天津報》、《特區經濟新聞報》等等衆多的特區報紙上,發佈了“預防今年山東、直隸等地爆發特大蝗災”的專題文章。

文章中,肖圖白提到了利用春天時間。興修水利,利用地下水對土地灌溉,提前殺死一些蝗蟲卵。

與此同時,肖圖白簡述蝗災爆發後,可以通過大量養雞,來對抗蝗災。

夜晚也可以在田間用柴草燒火,蝗蟲夜晚有趨光性。會像飛蛾撲火一般,撲向火堆中,以此手段殺傷蝗蟲。

除此之外,肖圖白也建議蝗蟲爆發後。官府可以鼓勵百姓捕捉蝗蟲。( ·~ )比如,用一斤蝗蟲5文錢的價格,吸引百姓捕捉蝗蟲、降低災害。

綜合利用各種手段,殺滅蝗蟲,減少蝗災對於農作物的損害。

事實上。自古的蝗災,皆被鄉民認爲蝗神降下的災難,非人力能抵抗。

不過,唐朝時期就出了一個叫做姚崇的地方官,在河南任職時,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蝗災。姚崇則是提出。蝗災不過是自然災害的一種,只要齊心合力去滅蝗,總能將災害的威脅降低。後來,姚崇抵住了各方面的壓力,實施了“姚崇滅蝗”的政策,卓有成效的降低了百姓的損失。

但是,姚崇滅蝗依然被許多腐儒詆譭,認爲殺蟲太多,以傷天和。姚崇則是泰然自若,反問如果不殺蟲,百姓死傷遍地,難道就不傷天和了?

姚崇滅蝗遭遇重重的困難和置疑,但是肖圖白預測蝗災,並且制定了滅蝗預案,卻是得到了民衆的支持。

果然——

二月開春,天津地區很多的田地,與去年相比,顯得比較乾燥,這是蝗災爆發的徵兆之一。

肖圖白開始令人加快部署,防旱、滅蝗的計劃。

在葛沽特區的農場中,肖圖白令人進一步加強水利建設。除了引河水灌溉之外。更充分利用地下水,進行灌溉。

田間平均一百畝開鑿一個灌溉井,灌溉井採用風車作爲動力,將地下水提到蓄水池中。一旦田間出現了乾旱,能夠迅速的利用地下水,進行灌溉溼潤農作物。

此時的華夏北方地區,雖然氣溫下降,土地乾旱嚴重。但是,地下水資源,還是非常充沛的。如果合理的汲取地下水,足以對抗天災。

隨着去年葛沽地區的馬鈴薯和紅薯豐收,並且在市場上賺取高達300萬兩銀的銷售額。所以不免吸引了田地地區地主們的注意,至少去年市場中銷售的10多萬石的馬鈴薯被一些跟風的地主們當做種收購,準備在今年跟風種植。

馬鈴薯與紅薯,除了高產之外。由於植物的果實生長在地下,比較抗旱抗蝗,遇到了旱災蝗災,損失會比稻、麥、高粱等等作物要輕微。

不過,特區的大管家將岸就覺得有點鬱悶:“國師爺,正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天津、山東、直隸很多的地主,皆是買了我們的紅薯、馬鈴薯作種,今年我特區的農產品銷售價格,不容樂觀啊!”

肖圖白笑道:“沒有關係!大明整體而言,糧食存在巨大的缺口,哪怕北方的糧食產量,再多增加幾百萬石,也不會太多餘衝擊我們的傳統市場。再說了,馬鈴薯和紅薯,沒有仙家肥,產量至多不多是兩三石,如何能與我們畝產20石相比?”

將岸想象也是,轉而建議道:“今後恐怕種植高產作物的地主,會越來越多。哪怕是有仙家肥,將來每畝糧食的收益,也會越來越低。不若轉種棉花,有仙家肥,棉花能畝產200斤以上,這一畝便是20兩銀的效益,比之種植馬鈴薯更賺錢。”

肖圖白搖頭道:“糧食爲先!現在國家最缺乏的是糧食,如果都改種更賺錢的經濟作物。我們糧食的安全,誰來保證?誰能保證,我們要吃糧食的時候,便能夠隨時買到糧食。誰又能保證,我們買糧食的時候不會漲到10兩、20兩的天價?”

手有糧食心不慌,這是亂世的真理。

而亂收中,哪怕擁有再多的金銀財寶,但是缺乏足夠的糧食儲備,也是非常危險的行爲。天津經濟特區,雖然以發展工商業經濟爲主,但是也必須要保證糧食安全。只有糧食供應能夠充沛的前提下,人們纔有心思賺錢、牟取更多的利益。

將岸也是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眼下天津卻不斷獲得豐收,一年的糧食產量,夠三年食用。再加上,還能夠在日本不斷進口廉價的糧食,進一步使得特區糧食儲備充沛。當然了,這些都是建立在,日本不斷向天津敞開供應,廉價銷售糧食。將來,日本會不會出口糧食,或者說糧食會不會漲價,卻是不好說……^-^無彈窗閱讀^_^

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246章 長崎(二)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76章 糧商(二)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72章 豐收(三)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45章 虜退(二)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41章 勝了(一)第56章 建黨(一)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56章 建黨(一)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141章 勝了(一)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70章 豐收(一)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241章 問策(三)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174章 赤字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40章 問策(二)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79章 虜變(一)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8章 欲練兵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17章 震動(一)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1章 射擊訓練第219章 整風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83章 暗流(四)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54章 黨報(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72章 豐收(三)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19章 整風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141章 勝了(一)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77章 創刊(一)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79章 虜變(一)
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246章 長崎(二)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76章 糧商(二)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72章 豐收(三)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45章 虜退(二)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41章 勝了(一)第56章 建黨(一)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56章 建黨(一)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141章 勝了(一)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70章 豐收(一)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241章 問策(三)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174章 赤字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40章 問策(二)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79章 虜變(一)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8章 欲練兵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17章 震動(一)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1章 射擊訓練第219章 整風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83章 暗流(四)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54章 黨報(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72章 豐收(三)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19章 整風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141章 勝了(一)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77章 創刊(一)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79章 虜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