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政治經濟學

《國富論》、《資本論》兩大思想利器的意義,在於將經濟學的地位,提拔到了政治經濟學的層次。而政治經濟學,卻是後世任何一國政治家,都必須要學的治國理念。

兩者都是從人類歷史的高度,講述生產力的變化。明確了“勞動創造價值”、“貨幣是一般等價物並不是財富的本身”、“社會按照生產力水平分爲多個階段”、“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等等一系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知灼見。

《國富論》將社會按照生產力水平,劃分爲四個階段。

而《資本論》按照“生產關係”將社會劃分五個階段,最後一個“**”階段,僅僅是對於未來社會的猜想。馬克思思想是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但是通過過去的經驗,預測未來本身就違背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

無論如何,肖圖白寫經濟學著作,按照生產力水平寫到工業革命階段,按照生產關係寫到資本主義社會階段。

至於未來人類社會怎麼發展,肖圖白簡單的用“大同社會”來闡述。

大同社會是什麼樣子的,肖圖白並不去大膽的預言,因爲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並不是圍繞着經濟學家的規劃所發展。

經濟學家,總結的經濟規律是可觀存在的,但是不可能精確預測未來社會的詳細情況。就和“人總是要死”是客觀現實,但是具體哪一天死、怎麼死,沒有辦法精確預言。

肖圖白僅僅預言17世紀~20世紀會發生的一些經濟、生產力發展規律,但是絕對不會預言他自己也沒有見識過的未來。因爲,預言自己也沒有見識過的未來,是不靠譜的,是不科學的。

當然了,肖圖白的兩部經濟學著作的草稿,柳馨予成爲第一個讀者,如果連她也不懂兩部經濟理論,那麼普通的明朝人就更難懂了。

而且,肖圖白準備廣泛聽取包括柳馨予在內的其他人的建議,將理論著作進行修改,一直到明朝人能夠讀懂爲止。

“大人,兩本書爲什麼有點爭鋒相對的味道,好像是兩個在打筆戰的文人,互相駁斥對反的觀點。不過,兩者似乎又師出同門,就像是荀子門下的韓非子、李斯一般,儘管兩者的著作表面上很多差異,但是關鍵時候的核心邏輯卻是一致的!”柳馨予翻閱兩部書的草稿,後不由露出了深思道。

肖圖白笑道:“你倒說說《國富論》和《資本論》有哪些相似?”

柳馨予答覆道:“這兩本的都是認爲,社會的財富是在增長的,而社會總體而言是曲折向前發展的,偶爾有反覆倒退,但是總體而言,‘今人的文明勝過古人,未來人的文明會勝過今人文明’這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與此同時,兩部書都是在講‘勞動創造價值’,《國富論》似乎是站在商人立場所寫,認爲商品經濟市場中的‘無形之手’,就已經能讓商品經濟社會不斷的發展。《資本論》似乎更更提倡用‘有形之手’,按照一定的計劃去發展經濟”

肖圖白不由笑道:“你能有這些認識,已經相當難得了!”

“呵呵,這‘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相當有趣的形容!南方的大地主和富商,就是在東林黨人的縱容下,用‘無形之手’讓市場自己調節,結果他們得寸進尺,反而讓朝廷、百姓皆受其害。爲了避免‘無形之手’種種弊端,朝廷也需要用一些‘有形之手’來撥亂反正”柳馨予美妙的脣,哪怕是闡述純粹的理論,也是非常精彩。

肖圖白見到自己的第一個讀者柳馨予已經能夠理解自己的經濟觀點,不由的笑道:“這兩部經典,其實都不是我的原著!”

“不可能,我明明看到大人自己創作,並且不斷修改!”柳馨予道。

肖圖白淡然說道:“這兩部著作,原是後世的亞當斯密和馬克思兩位西方經濟學聖人所創。兩者創造的經濟學說,在後世的影響力,堪比孔子著作在大明朝的影響力。而且,這兩大西方聖人所創,前一個聖人亞當斯密引導西方歐羅巴、美洲文明崛起。後一個聖人馬克思指導了羅剎帝國的崛起。後世,由於兩種治國學說的道統之爭,使得人類60億人口,分爲了資本、社會兩大陣營常年冷戰,我中華也捲入了其中”

柳馨予好奇道:“那未來,我國是哪一方陣營?”

肖圖白笑道:“我中華嘛先是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後來是隻有資本主義才能救中國,再後來是隻有中國才能救社會主義,最後階段是隻有中國才能救資本主義!”

柳馨予搖頭,撲哧道:“看來,我中華是騎牆派,牆頭草咯?”

肖圖白搖頭笑道:“這本質上,還是我儒家文明的中庸思想的影響!不過,後世的讀書人,並不是學儒家思想了,而更多是學經世致用。在治國方面,已經是經濟學理論佔據主導地位了。而儒家學說,在後世處於比佛、道更爲式微的地位!”

治國首先是學經濟、政治、軍事,而經濟學在後世更是治國的頭等大事。軍事任務其實是要爲政治目標服務,而政治目標其實是要爲經濟利益服務。

肖圖白弄出經濟學經典,主要的目標就是撥亂反正,讓政治家們養成“政治爲經濟服務”這一個觀念。

而不是像儒家一般,從道德約束的角度,來治理國家。並且,認爲遠古時期的三皇五帝的社會是美好的大同社會,追求復古回到所謂的“三代之治”。

顯然,儒家的觀點是非常不科學,也非常抒情的。事實上,三代之治也就是夏商周時期,那時代可是比明朝落後愚昧得多的“奴隸社會”好吧,不但野蠻,社會上的物資極其匱乏。想要體驗一下那時候的生活,直接將儒家子弟送入比較落後的窮山溝裡面,那麼很快生活水平大約和三代之治時期差不多。

爲了寫作兩部經濟學說,肖圖白也是查閱了大量的大明朝的各種經濟資料,不過令肖圖白震驚的是,中國古代經濟學著作少的可憐。

比較權威的經濟學著作,主要是先秦時代的《管子·輕重》,以及西漢的《鹽鐵論》。之後,儒家思想成爲正統之後,社會劃分“士農工商”階層,此後商人屬於社會底層,便再也沒有權威的經濟學著作了!

而北宋時期的王安石,曾經提出過以“理財”爲主的政治主張。雖然王安石思想,沒有經過系統的歸納,但是毫無疑問,王安石是一個專注於研究經濟現象的學者,也算是北宋第一經濟學家。

肖圖白也是逐步的閱覽,心中大爲感慨。北宋時期的王安石已經超脫了傳統的農業經濟的範疇,王安石變法中的——均輸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絕大多數都是指向了經濟改革。

王安石在南方地區搞改革實驗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全國範圍推廣之後。在北方地區,遭遇了巨大的挫折,再加上天災**因素,使得王安石經濟改革夭折,北宋的富國強兵夢想,成爲了泡影。

如果歷史上王安石的改革成功,那麼北宋不但能弊政,更能夠建立由政府參與調控的商品經濟體系和金融體系。

遺憾的是,王安石的改革雖然對於南方的商品經濟發展有着巨大刺激作用,也能夠立竿見影的改善國家的財政收支,但是卻嚴重觸犯了北方保守地主集團的利益。所以在王安石死後人亡政息。

閱覽衆多的歷史文獻,肖圖白覺得,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停滯,主要是生產關係跟不上生產力的發展——中國封建社會發明瞭地主、佃農經濟模型之後,兩千年未有大的變化。而對於經濟學的研究,更是被視爲歪門邪道。

在漢朝儒家學者未一家獨大之前,出現過《管子》、《鹽鐵論》之類的經濟學鉅著。

但是,儒家思想一統天下之後,士農工商的排序完成之後,絕大多數的書籍都是士大夫階級的書籍,農業相關的書籍數量次之,工業技術相關比書籍比農業技術書籍少,而經濟學理論書籍幾乎絕跡!

書坊中能夠買到與經濟學沾邊的卻是一些《陶朱公發家記》、《沈萬三賺錢策略》之類謬誤不斷的傳記小說。

中國的士大夫們,最缺乏的常識,不是農業常識和科學常識,而是經濟學常識和數學常識。

在儒家社會中,一套“地主佃農經濟模型”用了2000多年不變,如果不是外來的文明打破了這種平衡,也許再過無數年還是地主佃農模式!

除此之外,肖圖白看出了中國歷史上歷次令人惋惜的失敗改革,都存在一個問題小範圍內進行改革,出現了極大的成功。但是,改革者要自上而下的向全國推廣,便會遭遇失敗!

正是深刻的認識到,自上而下的方式向全國推廣改革的困難。所以肖圖白越發的覺得,自己只需在幾個有限的經濟特區實踐自己的理念和制度,而不能急於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自己的經濟政治主張!

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98章 情報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70章 豐收(一)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144章 虜退(一)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98章 情報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103章 總督(一)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124章 班師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68章 傳教士(三)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98章 情報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85章 獨石口(三)第81章 虜變(三)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70章 豐收(一)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74章 搶修棱堡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263章 返航第141章 勝了(一)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83章 獨石口(一)第71章 豐收(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145章 虜退(二)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9章 皇家新軍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18章 震動(二)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42章 勝了(二)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80章 虜變(二)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78章 風俗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37章 探病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31章 土化肥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49章 皇家布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70章 豐收(一)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79章 虜變(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98章 情報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77章 創刊(一)
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98章 情報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70章 豐收(一)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144章 虜退(一)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98章 情報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103章 總督(一)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124章 班師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68章 傳教士(三)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98章 情報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85章 獨石口(三)第81章 虜變(三)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70章 豐收(一)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74章 搶修棱堡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263章 返航第141章 勝了(一)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83章 獨石口(一)第71章 豐收(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145章 虜退(二)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9章 皇家新軍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18章 震動(二)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42章 勝了(二)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80章 虜變(二)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78章 風俗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37章 探病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31章 土化肥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49章 皇家布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70章 豐收(一)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79章 虜變(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98章 情報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77章 創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