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搶修棱堡

葛沽的豐收也造成了些幸福的煩惱,要知道260萬石糧食着實是筆比較龐大的收成。

作爲北方漕運重要的糧食中轉倉庫的天津衛,經營了200多年所建設的倉庫也只能儲備150萬石糧食。

而葛沽所生產的糧食總量,就算是天津衛的倉庫都存不下。更何況葛沽這座去年纔開始動工修建的城鎮?

葛沽準備的倉庫,至多能夠裝的下30萬石糧食,哪怕是將部分民房利用起來,也只能裝60多萬石。

剩下的糧食只能露天放置,最多是有布篷遮風擋雨。

爲此,肖圖白交代說道:“方面,僱傭人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僱人的費用,用糧食支付。另外方面,要抓緊時間將剩餘的糧食賣掉,防止糧食保存不善,造成變質。”

將岸道:“恩,大人所言甚是。不過,今年這般的豐收,着實令所有人震驚了。在幾個月前,我感覺最樂觀的估計,認爲50萬石糧食產量便到頭了。誰料到葛沽開荒頭年便收穫了260萬石!”

肖圖白點頭笑道:“今年準備不足,到了明年,這種情況應該不會存在了!”

按照洪武皇帝制定的度量衡,明朝的石糧食爲188.8斤。260萬石糧食,大約是4.9億斤糧食。

人均年消費490斤糧食來計算,葛沽今年收穫的糧食足以養活100萬人口。哪怕奢侈點,要吃肉、要喝酒,要有各種副食品,人均2500斤糧食來計算消費。這也足以養活20萬人過上地主老爺般的生活。

但是肖圖白看來,葛沽保留些自己生存必須的存糧即可。其他的糧食皆可銷售,換取換取資金,投入各項基礎建設中。

在交代了糧食的儲藏和銷售的問題之後,肖圖白主要的精力開始集中在棱堡工程進度上。

這畢竟還是個風雨飄搖的亂世,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配合,是不能換取安逸穩定的經濟建設環境。

棱堡,這是保證葛沽安全的重要軍事設施,是當前的葛沽鎮的頭等大事。

“根據這次棱堡演習結果顯示。個150人駐守的棱堡,可以抵禦四五千人攻擊!比傳統的城牆,防禦能力要強3倍以上。”王啓年對於棱堡頗爲讚賞的說道。

攻打傳統的城池,需要十倍兵力纔有勝算。棱堡則能夠抵禦三十倍兵力,這屬於17世紀的究極防禦工事。

當然了,棱堡在17、18世紀還是比較輝煌的。直到19世紀,炮彈的威力越來越龐大,使得棱堡成爲了集中火力摧毀的活靶子。

肖圖白點頭道:“你認爲棱堡最大的缺陷是什麼?”

王啓年說道:“第,是糧食、彈藥!棱堡之中能夠儲備3個月的存糧。如果被圍困超過3個月,自是難以撐得住。第二,考驗士兵心理素質,能夠在座比孤城更狹小的空間中,被圍困幾個月,是需要強韌的心理素質。”

肖圖白點頭說道:“小棱堡建立之後,要套上個大棱堡。這樣有個大棱堡作爲後盾,哪怕是小棱堡被圍住,士兵的心理也不至於徹底的絕望!此外,棱堡之中可以搞些娛樂設施,配置些圖書,也可以在棱堡中心的操場上,搞些放鬆的體育活動。”

“大人,這棱堡的假想敵是十倍以上的敵軍,難道韃子真會再次南下?”王啓年忽然問道。

皇家新軍中,軍伍經驗最足的王啓年,對於韃子卻深深懷有種畏懼。主要是因爲,在萬曆末年,王啓年身爲京營的名小卒,被派往前線援遼。

當時,韃子八旗兵箭雨如潮。明軍五六千人火銃射出輪,韃子的弓箭已經射出了三四輪。

光是對射,已經對京營造成了巨大傷亡。而韃子衝到陣前時,兩三千騎兵,便沖垮了數萬大明軍隊。

從此,王啓年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陰影,當然了,對於韃子的畏懼,僅僅存在他內心之中,從未對別人提及。

肖圖寶笑道:“去年,皇太極派多爾袞等人,征服了丹林汗部落,並從丹林汗部搜出了當年蒙元帶出中原的傳國玉璽。今年四月,皇太極以獲得傳國玉璽作爲契機,將後金國名改爲大清,其意是要以水德克是大明的火德。狼子野心,已經越發的明顯了!”

“而我大明軍,盧象升和洪承疇兩人配合下,崇禎八年時,高迎祥、張獻忠、羅汝纔等等七十二營叛軍,如今還剩下的不過十多營,殘存的匪軍現也多是苟延殘喘!皇太極肯定不會坐視我大明按部就班的平定了內憂,再轉過頭去集中全國力量對付滿清。”

“再加上,韃子善於攻略,不善於經營,數年來對蒙古用兵,使得其財政已經撐不住。所以,我今年五六月份農業開始收穫時,韃子多半會效仿崇禎二年和七年的兩次虜變,繞道蒙古草原,來大明劫掠把。”

王啓年、張瑜兩人聞言,神色各異。而肖白浪卻是顯得目光堅定,似乎迫不及待想要與韃子戰。

此時的,葛沽鎮外已經建成了7座小棱堡,剩下的5座小棱堡,之前被農忙耽擱了進度。而在葛沽的農田大獲豐收後,以支付糧食作爲報酬的代價,從天津吸引大量的軍戶民戶,前來幫工修建棱堡。

做工的代價爲每人每天10斤馬鈴薯,對於家中經濟貧困的天津軍民,還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

葛沽靠着每天付出30萬斤馬鈴薯作爲工錢,招募3萬名天津當地的勞動力,使得剩下的五座小棱堡飛快的竣工。

而在12座小型棱堡完成後。

葛沽又展開數萬人大會戰,集中人力物力資源建設大棱堡。

小棱堡城牆只有6米高,而大棱堡則有8米多高。所以,大小棱堡之間,攻防顯得更立體。

大棱堡能夠居高臨下,給予任何個小棱堡火力支援。與此同時,大棱堡也能夠向小棱堡投放些物資進行支援。

隨着時間天天的過去,肖圖白神經非常敏感,不斷關注來自長城對於北方邊關的預警,他似乎已經聽到了韃子的騎兵,在蒙古草原上,經歷萬里奔馳,正在準備向長城某個缺口,發動突然襲擊。

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張家口?

從北方草原進攻大明,也不外乎這幾個口子,不知道韃子準備選取哪個......

第55章 黨報(二)第141章 勝了(一)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263章 返航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8章 欲練兵第141章 勝了(一)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57章 建黨(二)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60章 棱堡(二)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201章 香水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178章 風俗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34章 陰謀第55章 黨報(二)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37章 探病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72章 豐收(三)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240章 問策(二)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54章 黨報(一)第27章 顧問黨利益集團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71章 豐收(二)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41章 勝了(一)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124章 班師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66章 傳教士(一)第142章 勝了(二)第54章 黨報(一)第119章 震動(三)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57章 建黨(二)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83章 暗流(四)第72章 豐收(三)第73章 民心沸騰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8章 欲練兵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79章 虜變(一)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
第55章 黨報(二)第141章 勝了(一)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263章 返航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8章 欲練兵第141章 勝了(一)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57章 建黨(二)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60章 棱堡(二)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201章 香水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178章 風俗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34章 陰謀第55章 黨報(二)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37章 探病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72章 豐收(三)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240章 問策(二)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54章 黨報(一)第27章 顧問黨利益集團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71章 豐收(二)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41章 勝了(一)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124章 班師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66章 傳教士(一)第142章 勝了(二)第54章 黨報(一)第119章 震動(三)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57章 建黨(二)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183章 暗流(四)第72章 豐收(三)第73章 民心沸騰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8章 欲練兵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79章 虜變(一)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