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

bookmark

在輝煌廣漠的宮殿中穿梭而行,肖圖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

他甚至回憶起一些歷史小說、筆記中,從萬里外的歐陸前往東方冒險的騙,在東方國度的皇宮中,忽朝堂中的君主,從而騙取大量財富的故事。

作爲一名穿越者,他也和這個時代的一些西方騙一般,憑藉着一些獨特的說辭和忽手段,從而給自己賺取巨大的利益。

只不過,這個年代的西方騙,不外乎是騙取一些錢財,而肖圖白甚至想要將整個帝國的統治權騙到手!

雖然有崇禎皇帝分身,作爲自己的幫兇,但是自己真的能夠利用淺薄的歷史見解,將這個封建時代的統治階層忽成功?

心情有點焦慮!

崇禎皇帝分身心有所感,露出心照不宣的笑意。

肖圖白點頭,心中自己至少有皇帝分身作爲後盾。他深吸一口氣,冷靜想道:“這場戲,不能演砸了!”

晚上,與皇帝分身一起用膳,在有外人的場合,肖圖白倒是裝作恭敬有加。

場中,崇禎多次當場詢問天機。

肖圖白直接泄露天機,預言大明未來十年之間,北方乾旱只會越來越嚴重。

甘肅、陝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十年九旱。( ·~ )甚至連湖北、江浙、廣東、福建等等地區,也會有一些旱情。

由於天氣乾旱,這一點人力不可扭轉的“天數”。北方地區未來,數年之間將會成爲人間煉獄。

北京城地理位置基本上被旱情爆發的地區被圍住。北方各省,活不下去的饑民,稍微有人鼓動,便會揭竿而起。

歷史上,攻破北京的李自成也並非英明神武,而是時勢造英雄。

只要有天災**,大量百姓流離失所,起義軍便擁有取之不盡的兵員,哪怕是沒有李自成,也會有張自成、王自成.......

你說賑災?以崇禎年間大旱的北方糧價已經比萬曆年間暴漲了五六倍,每石糧食需要3兩白銀的代價,一名災民至少要3石糧食,才能勉強活命。3000萬饑民,一年就需要3億兩白銀!

而大明王朝所有的財政一年大約有3000多萬兩,哪怕全部用於賑災,也不過能救活百萬人,對於整個災情來說,還是杯水車薪。

出兵剿滅暴動?毫無用處!數千萬飢餓的災民,是動亂的根源。如果大舉屠殺饑民,只會讓民心喪盡,局勢只會變得更亂。

隔岸觀火?

對,去南方!大明的主要財政收入來自南方,糧食也主要產自南方,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南方。【葉*】【*】哪怕是明末北方亂成一團,經濟發達的南方,受到的影響卻是有限的。

而留在北京,既要面臨遊牧民族的騷擾,又要面臨一**的難民潮,必然是死路一條!

周皇后、田貴妃、袁貴妃等等赴宴的女性,紛紛臉色慘淡,顯然被肖圖白描述的“未來”給嚇住了!

“愛卿的意思是,遷都南京是唯一出路?”

“是!”

“大臣以‘祖宗成法’反對遷都,朕當如何?”

“太祖皇帝立國之初,以南京爲都。靖難之役後成祖皇帝遷都北京,已經變了祖宗之法。由此可見,祖宗之法,並不是絲毫不能變的!陛下,可先在朝堂大臣商議,如果一年之內,也無法達成共識。陛下應力排衆議、強行遷都。”

遷都南京,是肖圖白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着想,但是何嘗不是有利於大明江山社稷?如果遷都順利,大明至少能夠像南宋一般延續下去。

宴會結束時,崇禎除了令王承恩正式擬旨,對肖圖白進行封官,並賞賜了一些金銀財物、美女。

肖圖白感覺到,自己已經向統治階級金字塔頂端又邁進了一大步........

——————————

一名小太監,領着兩名宮裝少女,盈盈而來。

太監諂媚的解釋說道:“肖大人,這兩名丫頭,一個叫柳馨予,一名趙柔娘,原是教坊司中的佼佼者,選來伺候崇禎爺的。不過,今年崇禎爺發罪己詔,決意撤樂減膳,也就用不到她們了。如果不是有幸被賜給肖大人您這樣的貴人,她們多半是將會賣給京城、秦淮等地煙花之地,捧作名妓花魁吧......”

“皇恩浩蕩,微臣感激涕零!”雖然僅僅是一名品級不高的小太監,不過肖圖白依然和顏悅色,“不知這位公公怎麼稱呼?”

“雜家姓陳,名觀魚。是司禮監王公公手下的小太監。”這個陳公公,見到肖圖白問話,連忙露出巴結神態。

肖圖白點了點頭,與那陳觀魚寒暄幾句,拿出5兩銀,作爲小禮物,送給了那名小太監。

肖圖白雖然擁有皇帝分身作爲自己的靠山,但是要細緻的控制大明王朝的體制力量,還是需要依靠大量的體制內官員、武將、宦官,作爲自己的勢力黨羽。

小宦官陳觀魚,或許權勢沒有曹化淳、王承恩等等巨頭那麼強勢,但是正是因爲他未得勢,如果自己將其扶持上更高的位置,才能夠成爲聽命與他的心腹。

送走了陳太監之後。

肖圖白不動聲色的瞧了瞧皇帝送給自己的兩名少女。但覺兩女身着宮裝,氣質婉雅,不禁令他心中砰砰亂跳。

半晌,肖圖白問道:“你兩人,雖然被皇上賜給我作丫鬟。我也不是刻薄、苛刻的主人。不過,對於你們的身世,經歷,我倒想要了解一番,以便於咱們以後更好的相處。”

那兩名少女,見到肖圖白問,不敢不答。

那柳馨予,原本是陝西一名縣令的女兒,其父爲官正直,官風甚好,但卻是不幸遇到陝西農民一起軍攻破縣城,因爲避免起義軍屠城,所以主動投降。後因此而被問斬,而全家男被判流放邊疆,女被送入教坊司。

而趙柔娘也是大同小異,也是因爲家人犯下重罪,被株連判刑,送入教坊司。

教坊司是明朝的官妓的管理機構,衆多犯下重罪的官宦世家,男被問斬、流放,也就一了百了,但是原本嬌滴滴的貴夫人、大小姐,卻被判入教坊司,接受培訓調教,命運顯然比男更悽慘。

運氣好一點,能夠憑着才藝歌舞,入選宮廷。大多數入教坊司的,多是經過簡單培訓,就在官方經營的妓院中淪爲風塵女。

肖圖白聽聞兩人的經歷,說道:“既然你們跟了我,以後就再也不用吃苦了。不過,本官對音樂,才藝也不甚感興趣。跟了我後,多學一點擁有的知識,比如會計、算賬,或者是一些管理、發明都可以.......”

柳馨予、趙柔娘眼睛一眨一眨的。

肖圖白微笑,心中想道,幾百年的代溝啊,想要讓她們理解自己,還是需要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改變.......

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124章 班師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144章 虜退(一)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56章 建黨(一)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70章 豐收(一)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72章 豐收(三)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41章 問策(三)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46章 長崎(二)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91章 鎮壓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80章 虜變(二)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8章 欲練兵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137章 探病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85章 獨石口(三)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41章 問策(三)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241章 問策(三)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49章 皇家布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66章 傳教士(一)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8章 欲練兵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144章 虜退(一)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19章 震動(三)第179章 遊街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142章 勝了(二)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81章 虜變(三)
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124章 班師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144章 虜退(一)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56章 建黨(一)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70章 豐收(一)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72章 豐收(三)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41章 問策(三)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46章 長崎(二)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91章 鎮壓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80章 虜變(二)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8章 欲練兵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137章 探病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85章 獨石口(三)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41章 問策(三)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241章 問策(三)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49章 皇家布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66章 傳教士(一)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8章 欲練兵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144章 虜退(一)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19章 震動(三)第179章 遊街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142章 勝了(二)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81章 虜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