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銀荒

大明崇禎九年以來,大明內憂外患非常明顯。饑荒、戰亂、兵變,一系列的問題,都在惡化大明王朝的財政。

作爲肖圖白的分身,崇禎也算是半個穿越者,自然是對於財政問題異常敏感。肖國白在外開府建衙,投資實業用以開源的話,崇禎分身受到體制的束縛更大,所以在節流方面下功夫。

從崇禎八年尾開始,皇帝開始裁撤宮廷宦官內侍的人數,平均每個月裁撤3000人。連續三個多月,宮中實行裁撤了將近13萬名宦官、宮女,每月可以節省2萬兩的開支。

除此之外,崇禎九年初的“山西大飢,人相食”、“寧夏飢,兵變”兩場的禍患,皇帝的處置相當的漂亮。

除了免災區90多個縣三年稅收之外,更是直接敞開內庫,拿出200萬兩款項,用於賑災和支付寧夏鎮官兵的欠餉。

而歷史上,朝廷僅能拿出1000多兩的賑災款項,根本是杯水車薪,徒然造成災區至少有數十萬人餓死慘象。

由於此次朝廷賑災的力度空前給力,先是令災區當地府庫及時開倉放糧,接着又在天津港購買了50萬石的粗糧、鹹魚等等救災物資輸往災區,使得山西的饑荒還未發展到“人相食”那個地步。

歷史上的寧夏鎮的兵變,士兵先是扣押寧夏巡撫王楫,以此要挾朝廷補發欠餉,但是最終要挾未能達成目的,士兵無奈逼迫殺巡撫造反。之後,雖然兵變風波雖然平息,但是卻也殺戮了數千人以上,使得寧夏鎮士兵進一步與朝廷離心背德。

這一次對於寧夏兵變的處理方案是派出了欽差,同意補發寧夏鎮每名士兵30兩餉銀,將歷年欠的軍餉一筆勾銷。事實上,寧夏鎮到底欠下多少軍餉沒有人知道,但是這個鎮向來是鬧餉兵變最積極的一個。正是因爲到底欠下多少軍餉向來是糊塗賬,所以一次發30兩,將以往欠下的軍餉一筆勾銷,以後就沒有舊帳可翻。

當然了,寧夏鬧餉的士兵也不過是討要個三兩五兩銀子,解決家庭燃眉之急便可。因此,皇帝給寧夏鎮上萬名官兵每人一次性發30兩銀子,不由使得士兵高呼皇恩浩蕩。

兩場危機的化解,都是從皇帝私人內庫中撥款。而內庫的銀兩充裕,主要是來自於總顧問衙門皇莊拍賣所籌集的現款。

此時的皇莊已經賣掉了350多萬畝,大約獲得了5780萬兩的銀子。不過,由於北方地主們家中地窖藏銀耗費過劇,不少地主對於購買土地,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使得皇莊拍賣價,也開始屢創新低。

大明朝其實有個比較尷尬的問題,一年的生產總值規模達到了30億兩白銀之巨,但是由於市場上的貨幣不足,整個大明商品經濟市場流通的白銀大約只有2億兩,遠遠不足以滿足商品經濟發展的需求。

此時,大明朝大多數的商品交換,還在用銅錢作爲貨幣,甚至部分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還停留在以物易物的階段。

當然了,如果有信譽被市場接受的紙幣,倒是能夠解決貨幣不足的燃眉之急。然而,大明朝的寶鈔早在明朝中期,已經成爲廢紙。由於市場不接受持續貶值的寶鈔,到了明末寶鈔已經徹底廢止。而張居正的改革之後,大明開始進入了銀本位爲主的金融體制。

因爲大明市場上流通白銀數量的嚴重不足,總顧問衙門的莊田拍賣生意雖然還在持續進行,但是拍賣的價格卻是屢創新低。剩下的土地,平均每畝的價格降低至10兩。估計這剩下的70萬畝皇莊田地賣掉,再獲得五六百萬兩銀子,就是極限了。

至於皇莊拍賣的所得的銀兩,肖圖白將1000萬兩銀子,上繳給了內庫,讓崇禎去解決一些大明王朝的燃眉之急,基本上起到的是“維穩基金”的效果!

而其餘的銀兩則留在總顧問衙門,由於總顧問衙門投資能夠創造效益的實業經營之中,因此總顧問衙門的4700多萬兩的現銀,是被看做是“發展基金”!

無論如何,兩個目標都是需要有大量的貨幣!

尤其是總顧問衙門,各項投資都需要與白銀打交道,白銀在市場上流通的速度,更是限制了總顧問衙門的各項產業的發展。

大明朝雖然是銀本位國家,卻本身卻並非產銀大國,這怎麼辦?肖圖白不由想到了日本和墨西哥的海外白銀。

日本在此時,乃是亞洲地區最主要的產金、產銀國,所以儘管在大航海時代,日本的工農業生產並不是很發達,卻給人予財大氣粗的印象,這主要是日本本土充滿了金山、銀山。

尤其是日本在16世紀年產銀一度達到了200萬兩以上,佔據世界白銀年產量半壁江山。而隨着不斷的開採,日本境內的很多銀山逐漸枯竭,產量變低。不過每年日本依然能夠產銀150萬兩以上。

而日本的最大的石見銀山在萬曆年間時,一度達到年產銀100萬兩,幾乎佔據了世界產銀量的30%,不過,到了崇禎年間日本的石見銀山的產量降低到年產50萬兩。

而到了17世紀,西班牙人在美洲墨西哥殖民地發現大量白銀,並狂熱的投入了開採,墨西哥的白銀產量屢創新高,逐漸佔據世界白銀總產量的一半,而墨西哥殖民地每年會將五六百萬兩的白銀,運輸到歐洲西班牙本土。

西班牙人每年都有運輸白銀、黃金等等美洲貴金屬的大帆船,這種船也被西班牙人稱爲“寶船”。

當然了,西班牙的寶船載重量不如明朝永樂年的寶船,但是每艘船運輸百萬兩的白銀黃金,所以那纔是真正的載滿寶物的大帆船。

事實上,17~18世紀,歐洲的海盜人最眼饞的就是西班牙運輸金銀的寶船,如果“某某海盜居然搶了一艘寶船”,那麼這個海盜先生除了要面對西班牙人在地中海、大西洋的全面通緝之外,更會成爲歐洲海盜圈子倍受敬仰的大英雄。

事實上,西班牙人的墨西哥殖民地,除了大多數的寶船直接駛往歐洲之外,每年至少有一艘寶船載着百萬兩的白銀前往亞洲的馬尼拉殖民地。之後這艘寶船,會從馬尼拉港口,買進大量的中國絲綢、棉布、紙張、瓷器,以及荷蘭殖民地的香料,販賣到歐洲。

根據史料,西班牙人運到亞洲殖民地的寶船,基本上沒有軍艦護送,隨便弄點海盜都可以搶劫之。不過,很快肖圖白搖頭了,西班牙人不是傻子,搶劫了一次兩次之後,估計墨西哥殖民地便不會再運白銀去亞洲了。

左思右想,肖圖白還是覺得,想辦法與西班牙人展開更直接、更大規模的貿易,纔是王道

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9章 皇家新軍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245章 長崎(一)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55章 黨報(二)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78章 風俗第191章 鎮壓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142章 勝了(二)第76章 糧商(二)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6章 拜年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134章 佈局(一)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11章 射擊訓練第81章 虜變(三)第49章 皇家布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161章 自由民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103章 總督(一)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01章 香水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62章 貨幣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43章 新軍醫院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48章 銀荒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17章 震動(一)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18章 震動(二)第72章 豐收(三)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73章 民心沸騰第246章 長崎(二)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124章 班師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98章 情報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80章 虜變(二)
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9章 皇家新軍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245章 長崎(一)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55章 黨報(二)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78章 風俗第191章 鎮壓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142章 勝了(二)第76章 糧商(二)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6章 拜年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134章 佈局(一)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11章 射擊訓練第81章 虜變(三)第49章 皇家布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161章 自由民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103章 總督(一)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01章 香水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62章 貨幣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43章 新軍醫院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48章 銀荒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17章 震動(一)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18章 震動(二)第72章 豐收(三)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73章 民心沸騰第246章 長崎(二)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124章 班師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98章 情報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80章 虜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