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

“大人,您還是多抓一些俘虜吧!”將岸現在看着每一名勞動力,眼中都放出了異樣的光彩。

女性契約奴被嚇壞就算了,不少的男性契約奴,也產生了巨大的誤會。要是在後世,人們會以“雙向插頭”懷疑將某人的性取向。

肖圖白斥責道:“那些都是我大明的子民,他們不過是一時走了錯誤的道路,改過自新後,依然是我大明奉公守法的好子民,請不要以看牲口的眼光看他們!”

“是是是!合約到期之後,他們都是民戶!”將岸心中嘀咕。

契約奴合約沒有到期之前,這些人都是不要付工錢的廉價牲口,而且給他們畫大餅,講述未來的美好生活,每個契約奴勞動積極性大增,創造的經濟效益,比起牛馬之類是牲口更多。

“還有!收編、俘虜他們,可是我皇家新軍付出生命和鮮血的代價!爲的是保衛天津的鄉土安寧,而不僅僅是爲了抓人!皇家新軍,又不是捕奴隊!”肖圖白再次強調。

將岸心中道,三萬多的勞改犯、契約奴難道是自己前來投奔的?

肖圖白雖然竭力給皇家新軍洗白,套上正義、偉岸的外衣。不過,無論如何在很長一段時間,也改變不了皇家新軍的主要作戰任務,就是抓捕流民作爲廉價的勞動力。

在將岸這樣的文官看來,皇家新軍怎麼也難以洗脫“捕奴隊”的嫌疑。

之後,肖圖白與將岸談軍事話題,表示大明北方局勢越來越亂,潛在各種各樣的安全風險,所以葛沽鎮除了需要皇家新軍這支精銳的正規軍之外,更需要一批規模龐大、廉價的民兵隊伍。

此前,葛沽鎮也訓練民兵,但也僅僅是在農閒的時候,將一些農業勞動力組織起來,進行訓練,和大明的衛所軍戶差不多,主要是以“屯田”爲主,而不是以軍事技能訓練爲主。

之所以要努力搞好民兵體系,是因爲葛沽鎮經濟發展趨勢是非常向好的,但是這些財富遲早會引來強盜。

尤其是下半年,滿清入關搶劫物資的行動,就是葛沽的生死大考!

相比天津城有城牆和炮臺,並且有3萬的正規軍。

葛沽則是沒有那麼優越的環境。爲此,在鎮子上組織一些民兵,護衛鎮子上的人口和財產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民兵也無需天天操練,每個月抽出10天時間,進行速成的冷兵器操練。比如,“竹槍陣”就是一種很容易速成的練兵方式。也許竹槍陣,遇到了火銃兵輪射,會成爲活靶子。不過,竹槍陣對付其他的冷兵器兵種,還是有着巨大的優勢。

肖圖白做出決定之後,很快將岸開始認真的組織鎮子中的一些老實本分,對鎮政府心懷的一些契約奴,挑選了1萬名青壯,正規化的大搞民兵訓練。

民兵每月需要抽出10天訓練,並且參與了民兵訓練的契約奴,每月已經可以領200文錢的民兵訓練津貼。

這樣一來,民兵每月訓練有好處可拿,所以訓練也充滿激情

——————————

剛剛從流賊中俘虜的契約奴,合約是兩年時間。

在付出兩年沒有薪水的勞動之後,他們將會恢復成爲民戶。不過,契約奴每天只需要付出10個小時左右的勞動,便能夠有可以遮風躲雨的住所,冬天有暖和的衣服和棉被,平日能夠吃粗糧、蔬菜和海魚。生病有醫生幫其治,兒童能夠讀書認字,老人獲得妥善的贍養。

這種生活已經讓許多顛沛流離,從山東逃到天津的流民,流露出幸福的眼淚。因爲這樣的待遇已經非常接近豪門的僕役了。

而去年之前,被收容的第一批契約奴們,也紛紛給這些新來的契約奴講解葛沽的各種規矩、道理。

比如葛沽鎮許多牆上的標語,就是被重點宣傳,讓契約奴更快了解葛沽所提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幸福不是靠老天和別人賜予的,而是要通過自己一磚一瓦建設獲得!”

“人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的!”

“勤勞遠比黃金可貴。”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人人爲我,我爲人人。”

“講究衛生,預防疾病。”

“知識就是力量。”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槍炮!”

葛沽鎮幾乎每一條街道上街道,都有這一類白話文寫成的標語、警句。不少的新來的契約奴,聽人解釋了這些積極向上標語後,紛紛都感覺到有所觸動。

而爲了讓新來的契約奴儘快融入這個城鎮,葛沽更派出了大量閒散的老年人志願者,讓他們去給新來的契約奴,介紹各種狀況。

這些老契約,平時被葛沽鎮養着,做到了老有所養之後,對於葛沽充滿了感激。所以,做起事來也非常認真、充滿激情。

對於新來的契約奴們,老契約奴們基本上有問必答,不但給新契約奴進行講解一些常見的葛沽規矩,更重要的是,老契約奴們還熱衷於神話國師大人!

“陳老先生,葛沽鎮的那些標語,說的真好!”一名十三四歲的新契約奴,在不斷詢問人,獲悉牆面上的文字後。開始握着拳頭貪婪的盯着牆面的每一行字,似乎要從字面上汲取力量。

“那當然,這都是我們國師大人說過的話!國師大人是真正的神仙下凡,凡人的智慧,如何能與國師大人相比?”一名叫老陳的契約奴,淡然的說道,“比如,這面牆上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比那些混賬東林黨人水平高一萬倍!”

“陳老先生,您也能夠識字?”小契約奴忽然感覺到吃驚。

“年輕時候讀過一點書,後來都忘了。到了葛沽後,國師大人提倡新生活,希望葛沽鎮民都能夠利用空閒的時間,讀書認字追求進步。老漢就去了葛沽成年人教育班報名,經過了三個月的系統學習,以前忘掉了知識,基本都記起來了。認識字容易,不過寫起來還是挺難的。”陳老頭笑道。

小契約奴忽然流露出期盼道:“陳老先生,您能教我讀書認字嗎?”

陳老一愣道:“小傢伙,你還屬於未成年吧。葛沽對所有的未成年兒童,如果你想要報名,老漢帶你去!等到將來脫掉奴籍,恢復民戶之後,能考功名去就考,不能的話留在葛沽鎮,找份體面工作也挺容易”

這名小契約奴逐漸融入葛沽新生活的過程,僅是整個葛沽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在肖圖白的不斷引導下,葛沽鎮的社會風氣產生了積極向上的變化。

這裡沒有大明其他地區的暮氣,整個社會都充滿了朝氣,人人都能夠通過努力的工作,獲得更好的生活和待遇。

努力便能夠有收穫的社會氛圍,使得葛沽哪怕是契約奴,也爲之驕傲。因爲,所有的契約奴,短則幾個月,長則兩三年便能夠成爲民戶。而成爲民戶之後,能夠獲得遠比大明朝其他地方要豐厚得多的月薪、福利待遇。

所以,每一名契約奴,都是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而不像流民時期,心中被絕望填滿

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75章 買辦(一)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83章 暗流(四)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176章 買辦(二)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77章 創刊(一)第71章 豐收(二)第136章 送別第71章 豐收(二)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60章 棱堡(二)第80章 虜變(二)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79章 遊街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98章 情報第27章 顧問黨利益集團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8章 欲練兵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17章 震動(一)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124章 班師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80章 虜變(二)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76章 糧商(二)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119章 震動(三)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18章 震動(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66章 傳教士(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162章 貨幣第34章 陰謀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46章 聖旨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75章 糧商(一)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59章 棱堡(一)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71章 豐收(二)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17章 震動(一)第59章 棱堡(一)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47章 收容難民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180章 暗流(一)第8章 欲練兵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
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75章 買辦(一)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183章 暗流(四)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176章 買辦(二)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77章 創刊(一)第71章 豐收(二)第136章 送別第71章 豐收(二)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60章 棱堡(二)第80章 虜變(二)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79章 遊街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98章 情報第27章 顧問黨利益集團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8章 欲練兵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17章 震動(一)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124章 班師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80章 虜變(二)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76章 糧商(二)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119章 震動(三)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18章 震動(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66章 傳教士(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162章 貨幣第34章 陰謀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46章 聖旨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75章 糧商(一)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59章 棱堡(一)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83章 獨石口(一)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71章 豐收(二)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17章 震動(一)第59章 棱堡(一)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47章 收容難民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180章 暗流(一)第8章 欲練兵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