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

肖圖白回到葛沽不久,關於王啓年的被槍斃一事,黨內也迅速召開了討論會議。除了肖白浪、駱養性缺席會議之外,黨內的骨幹基本已經到齊了。

參與的此次會議的黨員,人數達到200人,算是黨內召開的最隆重的一場會議。

因爲,王啓年是顧問黨人的創始人之一,更是顧問黨中央的常委。而在戰場上,被判處了死刑,依照的是軍法,而並未尊重黨內的意見。因此,就此事黨內必須展開討論,以作爲今後處理類似事件的準繩。

“......黨員不能特殊,也能凌駕於國法、軍法之上,黨員觸犯了國法、軍法,也同樣會依照國法、軍法的規矩處理,不能特殊化。這一點,大家要達成共識!”

“王啓年的死,維護了我軍的軍閥森嚴,因此他的死,實質上爲我軍嚴肅紀律,打贏勝仗奠定了思想基礎。”肖圖白說道,“站在我個人的立場,發佈槍斃王啓年的命令後,我是非常痛心、不忍的,但是爲了我黨、我軍的未來着想,我不得不按照軍法槍斃他!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就事論事提出來。”

王啓年作爲一名黨內的骨幹,犯下的錯誤,也不給彌補錯誤的機會,直接從嚴處理,進行槍斃,以維護皇家新軍的軍法。

雖然,衆黨員心中不免兔死狐悲,但是也攝於肖圖白的權威,未敢提出反對意見。

冷場幾分鐘。

王承恩道:“我贊同黨主席肖圖白。對王啓年的處理,黨員不能特殊化,也不能凌駕於國法、軍規之上。不過,我黨對於發現黨員的違反軍紀、國法後,黨組織應該如何處置黨員,從未進行相關的規定。我希望,關於黨內處置犯錯誤黨員。應該進行正規化。今後對於黨內重要幹部的處理,應該是先進行黨內的審判、處理。之後再按照國發、軍紀,進一步處理。”

王承恩的提議。受到了衆多黨員的附議。肖圖白聽取了意見後,進行了現場投票決定,一致通過一項《黨紀》草案。

按照《黨紀》草案的內容——將來黨員犯下錯誤。正確的處理程序,先是黨內處理,之後再按照其他的各種國法、軍規、政策,進行處理。

這也是黨內的幹部,擔心自己像王啓年一般,犯下了錯誤,不給彌補的機會,便已經被槍斃,無可挽回的方式進行處罰。

而犯下錯誤之後,先黨內討論、處理。之後再按照國法、軍紀處理,這會給予黨員一種額外的安全感。

會議的最終達成共識,黨內主準備設立“顧問黨紀委”組織,專門執行《黨紀》草案,黨內的處理由輕到重分別爲: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

與此同時。接受了黨內處理之後,黨員依然要接受司法、軍隊等等機構的審判。顧問當組織,斷然不會對於黨員的違法亂紀行爲,進行姑息養奸。

紀委,雖然能夠起到黨內的監督作用,但是實際上也對黨員提供了一些保護作用。給予犯錯誤的黨員緩衝時間。

會議後。

肖圖白回到家中。對柳馨予說道:“組建政黨,就想要所有黨員純粹爲理想而奮鬥,也許是我太天真了。”

柳馨予說道:“這也不怪你,人都有慾望,都會害怕。而且,所有人都不敢保證,自己未來不會墮落,不會犯錯誤。自然會爲了自身安全利益着想。如果,王啓年的事件,不再個個例,而是不斷重演,黨員如何能對黨組織認同呢?”

肖圖白默然,心中知道,想要將黨組織建立成一個大公無私的政黨,還是任重道遠。因爲,顧問黨組建的初始,並不是因爲大家認同黨的政治理想和報復,才團聚在一起的。而是純粹因爲肖圖白個人的權威,強行在明末建起了近代化的政黨。

雖然,黨員們有一些私心,但是肖圖白知道,這些私心暫時比17世紀任何一個政治組織更少一些。

封建年代的政治組織,先爲自己私人、家族利益打拼,其次纔是爲某種政治理想奉獻自己的精力。

顧問黨人,至少辦實事的理念,佔據了上風。私人的一些私心、雜念,被壓制在次要地位。因此,在大體上顧問黨人還是最當的起肩負救亡圖存,以及華夏民族文明繼續屹立世界巔峰的重任。

柳馨予主持的《黨報》,開始撰寫文章《王啓年的一生》。

《黨報》的文章中,給予王啓年較爲公正全面的評價。王啓年的優點,在於刻苦讀兵書,學習了大量軍事知識,並且在平時的訓練中,也非常體恤士卒,尤其注重士卒的文化課程。皇家新軍的二營士兵的平時寫的報告上,出現了錯別字,王啓年也要單獨與士兵講解一番,糾正士兵的錯別字。所以,皇家新軍二營官兵的文化水平,是全軍比較拔尖的。

最大的缺陷是,二營注重於訓練、學習,卻是疏於實戰,軍紀的森嚴性,未刻入衆人骨髓中。由於實戰經驗和思想上準備不足,二營的官兵,乍遇到滿蒙騎兵這種作戰勇猛的敵人,措不及防之下,陣腳大亂。

而王啓年,由於過於體恤士卒,而在關鍵時候,沒有依照軍規,嚴肅處理逃兵。使得二營全營潰逃,差點給全軍首戰,埋下了失敗的陰影。當然了,肖白浪的親兵連,付出了幾十條人命作爲代價,彌補了王啓年二營的失誤。

而戰後,徵求了王啓年個人的意見,再結合軍法軍規。在戰場上,判處了王啓年的死刑,從而用王啓年的死,震懾了全軍,維護了軍規軍法的威嚴。

所以,黨內給王啓年的評價是“五分功、五分過”。黨內的歷史,會記住王啓年的功過,總體而言,王啓年將會是顧問黨、皇家新軍初期的重要一員幹部。

此時,顧問黨人的正式黨員,已經有3000人之多,遍佈北直隸各地。而《黨報》發行量達到5000份,發行部門建立了獨立的驛站郵遞系統,爭取及時向每一名黨員投遞《黨報》。還有2000名擁護顧問黨人政策,認同顧問黨人理念的黨外人士,也獲得訂閱《黨報》的資格。

《黨報》的發行中,正式的黨員是免費領取。黨外人士領取黨報,是必須認同顧問黨人的政策,並且繳納1兩銀子的年費,才能夠領取《黨報》。

按照每年35期的發行量計算,每期的《黨報》相當於30文錢一份,價格是比較貴的。至少30文錢在明朝能夠購買200頁左右的圖書,《黨報》的內容只能相當於80頁紙張的小冊子。

但是《黨報》由於觀點先進、知識豐富,對於關心國家大事的知識分子和縉紳來說,是非常具備吸引力的。至少,《黨報》對於時勢的分析文章,比起大明官方的《邸報》更有深度,更一針見血。

而北方的地主、文人,也不差這點錢,爲了瞭解顧問黨人,《黨報》在黨外發行量也是節節攀升。

事實上,黨外的2000份收費發行,也正好彌補了黨內3000份免費報紙所帶來的虧損,使得《黨報》處於盈虧平衡狀態。

葛沽,王啓年家中。

肖圖白等人送回了王啓年的骨灰,對於其死亡原因,僅僅解釋說戰死沙場。並且鄭重其事的送給了1萬兩銀子撫卹金。不過,很快王家人從其他渠道獲得了《黨報》瞭解了前因後果。

丫鬟拿着《黨報》憤憤說道:“少爺忠於國師,忠於軍隊,忠於黨。爲什麼會給他這麼不公正的待遇,少爺還是顧問黨的中央常委呢,顧問黨人就這麼對付自己人的?今後誰還敢入狗屁的顧問黨,都去投東林黨算了,至少東林黨人非常懂得照顧自己人!”

王鈴面色冷硬道:“住口!小櫻!國師殺我哥,我心中也悽苦,但是慈不掌兵,我堅決認爲沒有殺錯,不殺我哥,如何能面對死戰的親兵連戰士?”

“小姐,你怎麼能站在別人的立場,評價少爺?”丫鬟小櫻悽苦之極,“少爺死的冤,和嶽武穆一般冤,沒有死在敵人手中,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中。國師真冷血,就這麼對待忠於他的將士......”

王鈴一巴掌打在她臉上,道:“夠了!我知道,你喜歡我哥,但是你不能被感情矇蔽了理智!一人之死,與全軍的勝負,與國家的興衰相比,孰輕孰重!”

“軍隊全死亡又何妨,國家敗亡又何妨!王郎死了,我生又有何意義?”

“滾!你太膚淺,我哥哪怕是生,也不會喜歡你!”王鈴指着門中一件包裹道,“那是我哥的撫卹金,我用不着,你帶着這些撫卹金,滾吧!”

丫鬟小櫻慘厲的離去......

王鈴搖頭,淚流漣漣道:“哥,我知道,你是英雄,不是罪人!”

強烈推薦:

第86章 獨石口(四)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120章 震動(四)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175章 買辦(一)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1章 射擊訓練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76章 糧商(二)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48章 銀荒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44章 虜退(一)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77章 創刊(一)第120章 震動(四)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65章 重農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179章 遊街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48章 銀荒第67章 傳教士(二)第3章 計劃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33章 菸草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19章 震動(三)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176章 買辦(二)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239章 問策(一)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103章 總督(一)第136章 送別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71章 豐收(二)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56章 建黨(一)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34章 佈局(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18章 震動(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81章 虜變(三)第103章 總督(一)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120章 震動(四)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77章 創刊(一)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36章 送別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74章 搶修棱堡第73章 民心沸騰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63章 返航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59章 棱堡(一)
第86章 獨石口(四)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120章 震動(四)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175章 買辦(一)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1章 射擊訓練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76章 糧商(二)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48章 銀荒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44章 虜退(一)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77章 創刊(一)第120章 震動(四)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65章 重農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179章 遊街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48章 銀荒第67章 傳教士(二)第3章 計劃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33章 菸草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19章 震動(三)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176章 買辦(二)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239章 問策(一)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103章 總督(一)第136章 送別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71章 豐收(二)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56章 建黨(一)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34章 佈局(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18章 震動(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81章 虜變(三)第103章 總督(一)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120章 震動(四)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77章 創刊(一)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36章 送別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74章 搶修棱堡第73章 民心沸騰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63章 返航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59章 棱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