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

歡迎大家來到官術網:

“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這句天津民間順口溜,已經充分概括了天津的山川地理形勢。

天津瀕臨大海,內陸江河水網密集,有漕運、海運帶來繁榮的商業,更是北方產鹽重鎮和軍事重鎮。

萬曆三大徵的抗倭援朝戰爭中,天津城外建成了葛沽兵營,以供全國各地增援天津的兩萬士兵居住。

抗倭戰爭結束後,兩萬外地士兵陸續返鄉,葛沽兵營也逐漸廢棄。

天啓年間,東閣大學士徐光啓發現葛沽一帶荒地多、地價賤,於是先後買地2000畝,進行屯田實驗。

徐光啓實驗發現,天津葛沽一帶的鹽鹼地改造很容易,從附近的淡水河流中引水灌溉,頭兩年澆糞施肥,其後幾年無需施肥,土地也不會再鹽鹼化了。

於是,徐光啓將屯田經驗,寫成了奏摺,希望朝廷能夠在天津進行更大範圍的屯田。歷史上,到崇禎十二年時,天津巡撫李繼貞開始在葛沽,大興屯田,新開墾出了幾十萬畝的良田。

當然了,現在的葛沽還是處處荒廢,既沒有大興屯田,也不見大軍雲集的盛況。

肖圖白奉旨練兵不久,天津兵備道大筆一揮,將葛沽兵營撥給了皇家新軍。連帶着周圍十多萬畝的無主荒地,也劃撥到了皇家新軍的名下。

這就是朝廷天然的優勢,普天之下皆爲王土,在封建朝代的無主荒地,都是皇帝的,皇帝委託地方政府進行管理。

天津的無主荒地,主要是由天津兵備道和天津巡撫衙門兩大機構分管。

兵備道管理的荒地,主要是軍事屯田,或者是其他軍事用途的土地。天津巡撫管理的荒地,可以由地方政府賣給願意墾荒的地主,又或者是天津巡撫衙門自己出錢興修水利,開墾荒地。

天下有主的10億畝耕地,換算成面積的話,也纔有6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明朝末年國土面積至少還有650萬平方公里。

也就是說,將近90%的未經過開發的土地資源,都是屬於皇帝的。

這些土地中如果投入資金大力開發,至少還能夠繼續開墾上億畝新增耕地。此外,不能作爲耕地的荒地,還能夠探礦。

探出了礦產後,進行開採,收益未必比耕地耕地。哪怕是沒有礦產資源,也不要緊。只要是土地,合理開發總是能夠創造經濟效益。

總而言之,以明朝的經濟開發水平下,也只有農業用地,開發的比較充分。至於絕大多數土地,經濟效益根本沒有充分挖掘出來。

肖圖白巡視了劃撥到新軍名下的荒地後,滿意的發現,幾公里外便是有河流,只需挖幾里長的溝渠,便可以將荒地全部灌溉成爲耕田。大明第一農業水利專家徐光啓果然有先見之明!

十多萬畝的荒地,按照徐光啓當年的經營方略,僱傭兩三千人進行施肥,大多數都可以改造成爲良田。

對此,肖圖白非常高興,特意從總顧問衙門撥款2萬兩白銀給天津兵備道,讓天津兵備道將這筆錢,與軍餉一道發給當地的衛所官兵。

天津衛的官兵,雖然不是肖圖白直接的下屬,但是總歸也是大明的士兵。

明年,滿清韃子十萬大軍入關,光靠着新練的3000皇家新軍,並不能夠給肖圖白帶來安全感。

而天津當地的官兵雖然廢柴,但是至少有三萬人,更有幾十門大炮,只要不是出現漢奸在內部獻城,滿清十萬騎兵,攻破天津城的可能性不大。

————————

巡視了荒地之後,肖圖白又來看葛沽兵營,整個兵營佔地有5平方公里左右,佔地面積廣闊,周圍更有不少的險要地勢,可以據守。

葛沽兵營雖然荒廢了幾十年,但是建築還保留的完好,稍微修補即可居住。如果現在新建,至少要幾十萬兩白銀的人工費用。

爲了牢牢抓住皇家新軍的兵權。肖圖白更是直接搬到天津,住在了葛沽兵營中,每天與士兵一道進行訓練。

新軍的訓練並不複雜,不外乎是隊列、行軍、體能、技能、文化五大項目。隊列訓練,肖圖白向軍官講解隊列基本動作。

之後軍官按照標準動作教導士兵,將士兵訓練到隊列動作整齊劃一。

皇家新軍的隊列基本動作包括,立正、稍息、轉法(向左轉、向右轉、向前看、向後轉)、步法(齊步走、跑步走、正步走)、集合、解散。

這些動作,在後世中小學生體育課上都有教授。按照以前體育課上的隊列訓練方式,教導士兵即可。

至於現代軍訓中,更復雜的臥倒、臥倒、起立、躍進、匍匐前進、滾進之類的動作。肖圖白認爲沒有訓練的必要。

因爲,而明末處於冷兵器、熱兵器交替階段,無需規避許多威力龐大的現代熱武器。

原本以爲隊列訓練,應該比較困難。

但是肖圖白髮現,比想象中要順利。記憶中,清末民國時期的將領練兵筆記中都記載,由於士兵不識字,連左右都分不清。爲了讓士兵分清左右,於是中**官想出土辦法,將士兵一腳穿草鞋,一腳穿布鞋,將“向左向右轉”,變成了“草鞋布鞋轉”,如此的土辦法,才讓近代士兵練成了轉法。

而皇家新軍的隊列訓練,居然有80%的明朝時期分得清左右,而一半的士兵粗通文墨。這樣的素質,高的令人驚訝!

肖圖白好奇的詢問是不是整個大明的士兵,都有這樣的素質?

排長肖白浪笑着道:“大人,咱新軍的軍餉這麼高,北直隸很多的小旗、總旗的,寧可跳槽到皇家新軍做小卒......”

這就難怪了!

軍官整體的素質,一般是超過普通士兵的。如果,明朝的普通士兵,都能夠有這等素質,那還不逆天了?

“操!”肖圖白不由嘀咕一聲。

事後,肖圖白特意統計,第一批的300名新軍中,居然有249人當過兵,而更有139人當過軍官帶過兵。

得悉了真相後,肖圖白開始注意那些真正的新兵,令他失望的是,54名純粹的新兵中,有32人是分不清左右的。

爲了讓這32人不拖後腿,肖圖白提倡老兵幫助新兵,以老帶新,提高集體素質。所以,這32名拖後腿的新兵,在結束隊列訓練後,也在戰友、軍官的幫助下,繼續練習“向左轉、向右轉”以及其他的隊列動作。

新兵訓練期間,隊列訓練比較密集。上午一個時辰,下午一個時辰,用枯燥無比的隊列訓練,來讓士兵養成行令禁止的習慣。

而除了隊列訓練之外,新兵訓練中還有越野跑步訓練。越野跑步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式,既鍛鍊了體能,又鍛鍊了行軍。

每天清晨和傍晚,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肖圖白都會與士兵一道,堅持10裡越野跑步。

由於天津衛城,周長9裡多,所以越野10裡訓練,繞着天津城牆跑一圈即可。

十里越野跑完,軍官點名,士兵報數。要求人數完整,隊形編制大體上不亂。

早上十里,傍晚十里!

一天跑步行軍二十里,這些運動量,其實並不大,關鍵是每天堅持跑,以及營養要跟上來。

在明朝末年,大多數的士兵,勉強吃點粗糧,很少能夠吃上肉,那樣的伙食水平,會造成營養不良。如果在營養不良,面黃肌瘦的情況下每天堅持早晚越野跑10裡,那麼用不了多久,士兵就會因爲體能崩潰,暴斃而死。

而皇家新軍每天三餐頓頓有肉,在營養充分的情況下,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則會不斷的強健士兵的筋骨、肌肉!

可以說,堅持個半年時間,如此吃喝、訓練,新兵光是力氣、體能,也將比這個時代的普通人超出一大截。

事實上,古代的武術高手們,奧秘除了技擊訓練之外,也非常重視補充營養。

比如,一些民間比較窮的底層練武者秘而不傳的大力丸,其實主要成分是從河裡抓來的泥鰍、黃鱔,用這種肉食來補充營養,使得他們的身體健壯。仗着強健的體魄,古代的練武之人與營養不良的普通人打鬥,往往能夠一個人打敗一羣人。

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17章 震動(一)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04章 總督(二)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66章 傳教士(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233章 菸草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47章 收容難民第103章 總督(一)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01章 香水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60章 棱堡(二)第9章 皇家新軍第57章 建黨(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74章 赤字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45章 長崎(一)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201章 香水第54章 黨報(一)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48章 銀荒第57章 建黨(二)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98章 情報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31章 土化肥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49章 皇家布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18章 震動(二)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48章 銀荒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177章 年假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
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17章 震動(一)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104章 總督(二)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66章 傳教士(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233章 菸草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47章 收容難民第103章 總督(一)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01章 香水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60章 棱堡(二)第9章 皇家新軍第57章 建黨(二)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74章 赤字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45章 長崎(一)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201章 香水第54章 黨報(一)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48章 銀荒第57章 建黨(二)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98章 情報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31章 土化肥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49章 皇家布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18章 震動(二)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48章 銀荒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177章 年假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