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皇帝南下

遷都南京這件事,早就成爲了不可動搖的決策。不但皇帝本人提倡,而且從軍事、政治、經濟等等各方面考慮,皆是利大於弊。少數的反對聲音,往往是北方各省的利益集團。但是,這皆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聲音了……

誰要反對遷都,那麼便在北京留守吧。而留守北京,也就意味着遠離權力中心,成爲政壇上的失敗者。

因此,反對聲越發的稀疏,甚至各地的封疆大吏,紛紛揣摩聖意,上書遷都的妙處。

在清明時分,崇禎在宗廟中祭告衆位先帝后,開始率領文武百官遷都南京。遷都南京,意味着大明王朝的政治、軍事中心,重新返回太祖皇帝發家崛起的南京。

而此次遷都,光是宮中的官宦女官們,人數已經達到3萬多人。工匠僕役規模達到5萬人,文武百官人數達到1000多人,護送的軍隊規模7萬多人。

遷都南京後,北京的許多古董、國寶,自然是難以帶走了,還要防止留守的太監宮女,盜賣宮中的器具。

於是皇帝宣佈——公開拍賣皇宮中的器具。

這一次拍賣的文物古董數量有點偏大,書籍有300多萬冊,瓷器50餘萬件、陶器10餘萬件、玉器一萬多件、青銅器5萬件、字畫4萬副、傢俱30多萬套……

這些文物,很多單件出售,已經是非常值錢。

如果一次性拋售,哪怕是賣成白菜價。也能夠套現一筆龐大的資本,令大明朝廷財政上將會寬裕幾年。

而明末的奢靡之風日盛,普通的地主不外乎建立大宅子,穿金戴銀,或者是娶幾個漂亮妻妾,納幾十個通房丫頭。

但是有底蘊的書香世家、官宦世家來說,咱不能那麼低俗沒有格調不是?

明朝的那些官宦世家的才子們。喜歡泡名妓,購買昂貴的古籍,以及各種各樣的藝術珍寶。

一方面這些文物古董能夠擡高格調。無論是交友,還是將來在送禮,也是有檔次。有派頭的。另外一方面,這些價值昂貴的文物字畫,也能夠保值增值。遇到兵荒馬亂,田產、宅院之類的不動產,可能會被查抄。但是,價值連城的古董,逃難時候能夠隨身攜帶。將來也能夠靠這珍寶獲得東山再起的本錢。聽聞了文物拍賣的消息,北方各地的豪門家族,紛紛派遣族人,前來京師淘寶。

而由於崇禎八年的皇莊拍賣活動。宮中早就培養出了一批業務精通的拍賣專家。而古董文物的鑑定方面的人才,宮中向來是不缺的。

而拍賣物品數量過於龐大,過快的拍賣,市場消化不良,也不利於買上高價。因此。文物的拍賣準備細水長流,分爲5年時間拍賣完成。

爲此,皇帝專門成立了“皇家拍賣局公司”,令王承恩擔任經理,專門負責在北京拍賣這批文物和古董。

宮中文物拍賣籌措的經費,30%的款項上繳給南京朝廷。補充財政虧空。30%的款項用於支付北方九邊的軍費。剩下40%的款項,作爲準備投資一些產業,每年給皇帝小金庫額外輸送一些可以靈活動用的資金。

做完了這些工作後。

崇禎和文武大臣在衆多兵馬護送下,準備南下的隊伍已經到了天津,停駐在鹹水沽特區。

肖圖白與崇禎,單獨在書房中私聊。

“文物古董賣的好啊,早該賣掉了!”肖圖白不由的讚道,“中國古代就是被這麼多不能源源不斷創造財富的玩意,綁住了手腳。”

崇禎苦笑道:“估計那些文人,一面買這些文物,一面私下裡罵朕敗家。”

肖圖白冷笑道:“敗家?作爲皇帝,亡國了才敗家呢!古董文物堆積如山,不能提供就業、不能創造gdp。留着這些古董,唯一的價值,就是亡國後,被敵人佔有。而且古董這玩意,幾百年後,我們遺留下來的器具,很多都是古董。”

“說的也是,其實,朕本身也不重視認爲的古董文物。如果不是北京皇宮的政治意義太濃厚,朕還真想將皇宮賣掉。”

兩人臨別之前,依依惜別。

“對了,本尊。朕去了南方,未來局勢相對安全。你在北方,可要小心一點,別被韃子或者李自成給逼死。”

“怎麼可能?天津被我經營的的如同鐵桶一般。將來棱堡羣建立之後,只要彈藥補給足夠,再多的敵人來此,也是找死啊!”

大明北方最險要的地形,不是山海關,不是京師,也是不是遼東的前線。而是被肖圖白的天津特區。

整個天津特區,一塊塊的棱堡小城池,看起來如同園林一般充滿了藝術感。但是每個棱堡中,火炮、火槍形成了立體的攻防體系。而敵人從任何一個方向攻來,至少要承受三個棱堡的炮火數百門火炮的攻擊。這種可怕的交叉活力,令天津特區成爲了整個亞洲最易守難攻的地區。

當然了,肖圖白也不斷投資建立航海船隊,也是打定主意,一旦遇到天津也守不住的程度,便從海路上撤退。

“別的不多說,別死了!你我靈魂同源,雖然不知道,你死了後,我還能不能存活。但是,最好不要冒險……”皇帝臨別時,鄭重的交代。

肖圖白笑道:“老子還準備攀科技樹、搞工業革命。還要劍指天山西、馬踏黑海北;貝加爾湖張弓、庫頁島上賞雪;飲馬恆河畔、碎葉城攬月;中南半島訪古、東京廢墟祭祖……”

崇禎直翻白眼,道:“你就這麼一點氣度?”

“你還想腫麼樣?”肖圖白嚷嚷。

“美洲要不要不參一手?印度殖民地要不要去瓜分?澳洲那邊天然的礦藏、牧場,要不要?”

“好吧,海外殖民也要量力而行,如果本土的實力,不足以駕馭殖民地。則會弄的像18世紀的法國一般悲劇,耗費了無數財政進行海外殖民投資,本土卻發生了法國大革命。”肖圖白說道,“另外英國也是心太貪,後來瘋狂在全世界部署殖民地。結果顧此失彼,各個殖民地不斷的獨立,最終英國本土名雖列強,實則二三流國家。其他的,荷蘭、葡萄牙、西班牙,也皆曾擁有龐大殖民版圖,但是本土沒有足夠的實力。等到殖民地獨立後,也一個個成爲紙老虎。”

“那你想要怎麼樣?”

“大明的霸主之路,應該是本土勢力強橫,像美國那樣,本土生產力和技術,佔據絕對的優勢。對於海外地區的利益,僅僅採用建立軍事基地,駐軍的方式,成爲太上皇。此外,大明傳統的100多個藩國,是不是可以升級一下。向宗藩國家,派遣固定的外交官,簽訂各種外交協議。”肖圖白淡然說道,“大明朝廷的宗藩,也僅僅是禮儀性質。幾年一次的朝貢貿易,也剝削不到什麼利益。只有建立更好的外交關係,徐徐的滲透。將來啊,宗藩國家遇到西方人殖民侵略時,向我國求援,通過軍火傾銷、軍事顧問,還有直接派兵。多管齊下後,大多數宗藩升級爲殖民地,也是妥妥的!”。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81章 虜變(三)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76章 糧商(二)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246章 長崎(二)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79章 虜變(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180章 暗流(一)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19章 震動(三)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40章 問策(二)第240章 問策(二)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8章 欲練兵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37章 探病第144章 虜退(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47章 收容難民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86章 獨石口(四)第67章 傳教士(二)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34章 佈局(一)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201章 香水第9章 皇家新軍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178章 風俗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76章 糧商(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35章 佈局(二)第239章 問策(一)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59章 棱堡(一)
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81章 虜變(三)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76章 糧商(二)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246章 長崎(二)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79章 虜變(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180章 暗流(一)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19章 震動(三)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40章 問策(二)第240章 問策(二)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32章 烽煙再起(四)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8章 欲練兵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37章 探病第144章 虜退(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47章 收容難民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86章 獨石口(四)第67章 傳教士(二)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34章 佈局(一)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201章 香水第9章 皇家新軍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178章 風俗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76章 糧商(二)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35章 佈局(二)第239章 問策(一)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59章 棱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