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創刊(二)

北京與天津之間的距離不過是300多里路。[ ~]用沿途的驛站快馬傳遞,一天之內,《黨報》便能夠送達北京和天津各大黨支部。

《顧問黨人報》第一期成功送達各大黨支部,黨員們首次閱覽了黨的政治思想、輿論喉舌,既顯得新鮮,又顯得激動。

尤其是《顧問黨人宣言》,在黨報上刊登,每一名黨員閱覽後,都感覺渾身充滿了使命感、榮譽感。

每名迷茫中的黨員,似乎找到了真理,找到了前進的方向。過去渾渾噩噩的心靈,在有了明確的綱領、目標的指引下,也開始煥然一新。

黨組織、黨章、黨綱、黨報,藉助政黨的組織力量,肖圖白已經開始不斷髮出了時代的強音!.

事實上,不但普通的黨員,在黨組織中找到了理想、目標,而肖圖白何嘗不是因爲黨的發展,使得他組織力量,呈現幾何倍的增長!

年輕的顧問黨,誕生纔有1個多月時間,先後在天津和北京建立了7個黨支部。

在天津有四個,分別是葛沽黨支部、皇家新軍黨支部、市舶司黨支部、皇家紡織公司支部。這四個黨支部,由將岸、王啓年、陳觀魚、李慎之等人領導。

而北京的三個黨組織,分別是紫禁城、錦衣衛、總顧問衙門三處,主要是王承恩、駱養性兩人負責。

其中,北京總顧問衙門的黨支部主席,是肖圖白兼職擔任,因爲總顧問衙門,屬於顧問黨人所掌控的最高政府機關。( ·~ )

誰要要爭奪這個部門的黨主席位置,不免有挑戰肖圖白的黨內地位的政治含義。因爲,沒有人敢擔任這個支部的支部,肖圖白只好自己兼職了。

而在北京的另外兩大黨支部中,駱養性是錦衣衛黨支部的主席,而王承恩擔任紫禁城支部的黨主席。

在紫禁城中建立黨支部,這是極其大膽的計劃。當初,肖圖白提出計劃時,王承恩根本不抱有希望,硬着頭皮向皇帝稟告此時。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崇禎表示支持在紫禁城中建立顧問黨支部。

顧問黨人能在紫禁城開黨支部,自是知情者,紛紛感覺到震驚。因此,申請入黨者,多不勝數。

不過,顧問黨人本着寧缺毋濫的原則,僅僅招收了500名正式的黨員,以及有400名積極分,被列入了預備觀察期黨員的名單中。

雖然,紫禁城中黨支部的黨員,其實都是宦官,雖然人數比較少,但是每個人的能量都是不小。畢竟,顧問黨人要的是精英,精英最起碼是能夠讀書識字。宮中十萬太監,能夠讀書識字的只佔據兩成。而也只有讀書識字的太監,才能夠有發展前途。

其他的8萬人,雖然也是閹割了,但是沒有接受教育,一生也只能擔任比較低級的雜役而已。

明朝的官僚機構中,宦官所管轄的部門,幾乎能夠與朝廷六部掌控的部門相抗衡。比如,宦官有十二監、四司、八局,這些部門合稱二十四衙門,手頭多是有龐大的權利。

就拿司禮監來說,幾乎能夠與內閣平起平坐。

聖旨是大明朝最高的行政指令,在封建社會,聖旨就是最權威的法律。而明朝的一道聖旨的發佈,首先要皇帝口述,司禮監秉筆太監用硃筆記錄,再交給內閣去寫出正式的詔諭,由六部校隊之後,纔可以發佈。

皇帝、司禮監、內閣,三者達成共識的聖旨,纔是合法的聖旨。由此可見,司禮監的權利有多麼龐大。

除了在行政方面權力之外。司禮監旗下,擁有大約有三四萬名工匠,從事與筆、墨、紙、硯、圖書出版、古董文物相關的業務。擁有這些企業,雖然效率比較低,但是也使得司禮監控制了大明官方輿論,並且在財政上可以自給自足。

而權勢與司禮監僅次於司禮監的,則是御馬監,御馬監可不是爲養馬而設的機構,而是一個龐大的軍事機構。

御馬監,掌乃御廄兵符等項。大明的各鎮兵馬,兵部派遣文臣督師,擁有軍隊的指揮權,而御馬監派出監軍,掌管糧草後勤,以及掌控統計軍功、彙報軍情的大權。除此之外,御馬監直接統領南北直隸30多萬的天親兵。

還有,皇帝的420萬畝皇莊,還有北京城中的百多家皇店,原本也歸屬御馬監所經營。所以,御馬監不但掌控大軍,而且是一個有錢、有糧的巨大怪物。

不過,肖圖白穿越到了大明之後,果斷的原本由御馬監運營的420萬畝皇莊給賣掉了。所以,御馬監掌印太監李名臣、監督太監高起潛等等巨頭,對於顧問黨人是有一定怨念的。好在,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是顧問黨人,使得御馬監不敢輕舉妄動。

北京,紫禁城中。

《顧問黨人報》30多份創刊號,直接被送到了宮中。

崇禎皇帝閱覽《黨報》後笑道:“王大伴,你是顧問黨人,而這篇《只有顧問黨才能救大明》你是怎麼看的?”

王承恩小心翼翼道:“雖然有點吹噓成分在內,不過,顧問黨畢竟是辦成了不少實事!至少,顧問黨人比東林黨要好一些!”

崇禎笑道:“不錯!朕也是這麼認爲的!王大伴你放心爲顧問黨辦事!爲顧問黨辦事,就是爲朕辦事!對了,紫禁城黨支部,倒是有多少黨員了?”

王承恩說道:“因爲,顧問黨人選取黨員,都需要學習黨章、黨綱,並且通過考驗,才批准入黨。整個過程,雖不比科舉更難,但也不太容易。黨員不但自身人品、能力受考驗,其親朋關係、人際往來要受到調查。宮內至今才發展了15名正式黨員,不過每一名黨員,都是忠君愛黨,能力卓著的!”

崇禎點頭笑道:“謹慎一點比較好!尤其是那些韃奸細,可不要讓其矇混進去。還有,你們顧問黨人發展黨支部可以,但卻不要妄自在朝堂上,與東林黨人發動黨爭,萬事以和爲貴!”

王承恩連連點頭,說道:“皇上要不是將這番話傳旨給黨內?”

崇禎搖頭道:“朕是一國之君,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才能讓朝廷局勢安穩,如果朕嚴重傾向支持顧問黨,東林黨人必不會容忍顧問黨,黨爭必會加劇!”

“皇上聖明!”王承恩也覺得自國師從天而降後,不但帶給大明朝更多新氣象。就連原本剛愎自用的皇上,性格也開始變的靈活、圓滑起來。

以前,皇帝因爲性格剛強,雖通過果斷的處理了魏閹一黨,獲得了大權獨攬的機會。不過,崇禎也因爲性格太孤傲,與臣之間的關係鬧的很僵。

君臣表面上相安無事。

但是,皇帝的性格令忠臣感覺伴君如伴虎,沉重的壓力下。使得朝中大臣,也紛紛開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於是,國勢就這樣每況愈下,沒有人能夠拿出像當年張居正一般的魄力,進行力挽狂瀾式的改革。

王承恩默默感慨道:“也許皇上心性終於成熟了!”

王承恩將皇帝性格的變化,默認爲其長大了。畢竟,皇帝登基時才16歲,而到此時皇帝纔不過是25歲。年輕人性格逐漸變沉穩,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但是,他怎麼也不會知道事情的真相的——崇禎成爲了肖圖白的分身後,思想、性格越來越受到受肖圖白本尊的影響。

也是因爲這種影響,使得崇禎皇帝越來越像一名穿越者。有了穿越者的眼光,崇禎眼界開闊,自是不再如同以前那般偏執、孤僻!

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55章 黨報(二)第49章 皇家布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103章 總督(一)第98章 情報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56章 建黨(一)第54章 黨報(一)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134章 佈局(一)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75章 糧商(一)第48章 銀荒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56章 建黨(一)第75章 糧商(一)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75章 糧商(一)第142章 勝了(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34章 佈局(一)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104章 總督(二)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79章 虜變(一)第73章 民心沸騰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79章 虜變(一)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183章 暗流(四)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03章 總督(一)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79章 遊街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263章 返航第76章 糧商(二)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180章 暗流(一)第136章 送別第46章 聖旨第26章 拜年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17章 震動(一)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78章 風俗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118章 震動(二)第246章 長崎(二)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145章 虜退(二)第142章 勝了(二)
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55章 黨報(二)第49章 皇家布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103章 總督(一)第98章 情報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56章 建黨(一)第54章 黨報(一)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134章 佈局(一)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75章 糧商(一)第48章 銀荒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56章 建黨(一)第75章 糧商(一)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75章 糧商(一)第142章 勝了(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34章 佈局(一)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104章 總督(二)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79章 虜變(一)第73章 民心沸騰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79章 虜變(一)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183章 暗流(四)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103章 總督(一)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79章 遊街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263章 返航第76章 糧商(二)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180章 暗流(一)第136章 送別第46章 聖旨第26章 拜年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17章 震動(一)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18章 水師的戰略第178章 風俗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118章 震動(二)第246章 長崎(二)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145章 虜退(二)第142章 勝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