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

bookmark

李慎之忽然冒失的想道,如何國師爺不是扶大明,而是自立門戶,也許......

當然了,這種妄想很快李慎之便拋之腦後。

事實上,顧問黨人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對國內外農業經濟的剝削。如果,顧問黨人自立門戶,成爲大明的敵對勢力,只需要經濟封鎖,便足以讓葛沽從富裕變成貧困。

那麼,以小小的天津之地,豈能有問鼎天下的可能?

工農業剪刀差?

李慎之想到這個名詞。

葛沽的經濟模式,是利用工農業剪刀差,以先進生產力,對農業經濟進行剝削和壓榨,從而獲得大量的利潤。

尤其是皇家紡織公司,更是利用生產力的不對稱,剝削國內外農民的典型。不過,李慎之並不會這種剝削而慚愧。

事實上,通過不斷學習經濟理論,李慎之知道工業經濟起步的第一桶金,只能通過壓榨農業獲得。

只有工業化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夠反哺農業,讓農業生產受益城鎮工商業的發展......

“爲了大明的生產力發展,今後要苦了整個大明的農民,甚至可能是苦了全世界的農民.......”李慎之心中默默的想道。

作爲天津的半個東道主,李慎之在前帶路,將鄭芝豹一行人,帶到葛沽去見肖圖白。

原本鄭芝龍以爲葛沽應該是一些荒涼、雜亂的村莊,卻沒有想到,剛剛來到葛沽就大吃一驚。

這哪裡是一座小村莊,簡直是可以與天津衛城相比的一座大城。

葛沽不但城池面積巨大,而且城外的防禦工事,更是令人吃驚城池居然是按照棱堡結構進行修築。鄭芝豹敏銳的感覺到,葛沽的棱堡,比之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地區所修築的各大棱堡皆先進的多。

經過數月不惜成本,萬名勞動力進行建設工程會戰。葛沽的城外設立了12座小棱堡,而城內修築一座更大的大棱堡。

大小棱堡,形成了立體的防禦體系,配合火槍、火炮等等熱武器,棱堡幾乎是堅不可摧的存在。

攻破葛沽這般巨大的棱堡,或是需要集中數百門紅衣大炮,對其暴力摧毀。

或是通過五六萬大軍,對其進行長期圍困,斷絕堡內的糧食、飲水,才能夠有效。

而葛沽,首先飲水不缺,城外水網密佈,而城內地下水資源充沛,挖開十米深,便可以冒出井水。糧食問題,葛沽擁有70萬石糧食儲備,足夠讓葛沽鎮軍民吃上三年。

圍城幾年才能攻陷的存在,在這個年代,等於是牢不可摧!

事實上,哪怕敵人攻入城內,也並不意味着可以爲所欲爲。因爲,葛沽鎮房屋皆是用磚石鑄造的雙層樓房。

樓房其實也等於是利於防禦的堡壘。火槍手可以在樓房的射擊孔中,向敵人輸送火力,給予其致命的攻擊。而且,葛沽擁有1萬裝備竹槍的民兵,專門演練巷戰、城市防禦戰的技巧。一旦韃子的騎兵陷入了巷戰,也不見得會比民兵擁有多少優勢。

葛沽除了是一座巨大的軍事堡壘之外,更像一座花園一般的城市。

整個城市規劃成嚴謹的幾何圖案,而更是非常注重環境衛生。生活垃圾各處有垃圾桶放置,等候情節工人統一處理。糞便必須在公共廁所中解決,不準亂倒。

而所有街道上,除了有環衛工人,交通警察之類的公務人員,維持市容、秩序之外。還有一些老頭子、老太太,戴着紅袖章,通過開罰單的方式,糾正城市內市民的一些不衛生陋習。

新鮮的場景,看的鄭芝豹一行人嘖嘖稱奇。

一名親隨道:“大人,我尿急了......”

鄭芝豹道:“找個沒人的角落解決一下,快去快回!”

李慎之在後面提點道:“葛沽不準隨地大小便,一定要去公共廁所方便!”

“唔.....”那親隨也並未將李慎之的話放在心上,快步的去了街頭一牆角,一泡尿對着小樹苗澆去,撒的精神抖擻。

正當他一泡尿撒完,要快步離開時。

一名戴着紅袖章的老頭立馬追了過來,道:“那個黑皮、褐袍的小夥子,站住,公共場所不能隨便大小便......”

“什麼?”那親隨是福建人,對於北方口音聽不太懂。

老頭憤怒道:“犯了錯誤還狡辯?葛沽常住的市民還好,像你們這樣的外鄉人,越來越不像話,街上四處都張貼了城市衛生法規,你們照樣視若無睹。要是都像你們這樣隨便,葛沽市容哪能像現在這麼清潔,不早像其他城市一般,成了大糞坑了!”

“我又不是葛沽人,先前也沒有來過葛沽,怎麼知道你們這裡的規矩......”

“不管你在哪裡,隨地大小便總是沒有理吧?”

正在那親隨和拿紅袖章老頭爭辯時。

鄭芝豹等人趕來爲了親隨解圍。

李慎之搶着幫其付罰金,苦笑道:“鄭兄,這葛沽雖然規矩多,不過也是爲了城市的衛生和秩序着想。你看,這葛沽城市之清潔、乾淨,是全國都不多見的。比如那京城,雖有溝渠排污,但是,也經常有人圖方便,在街上亂潑糞便垃圾。而北京,可沒有環衛工人。長此以往,那味道可以想象......住慣了葛沽後,你才知道,再繁華的大城市,也遠遠不如葛沽這麼清潔、受用!”

鄭芝豹聞言後,恍然大讚道:“難怪進入葛沽之後,精神爲之一爽。鄭某走南闖北,無論是南京、北京,還是蘇杭、廣州之類的名城。街上一到夜間便有人畜糞被傾倒在路邊,而帶了白天,市面逐漸熱鬧,糞便垃圾被車子、轎子、行人踐踏,逐漸與街上的污泥混雜,氣味着實燻人。唯有葛沽,氣味着實清新自然......”

李慎之笑道:“立規則,自然是爲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大多數人,只要瞭解了葛沽的規矩,一般也就不會再犯了。而隨意違反的,往往都是初來乍到的。那些老頭老太,也喜歡狐假虎威的拿捏手裡拿點權,去欺負一下外鄉人。.”

“如果,犯了葛沽的規矩,卻拒不認錯呢?”鄭芝豹問道。

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265章 重農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46章 聖旨第120章 震動(四)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48章 銀荒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43章 新軍醫院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191章 鎮壓第177章 年假第56章 建黨(一)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49章 皇家布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60章 棱堡(二)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74章 赤字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84章 獨石口(二)第265章 重農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134章 佈局(一)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24章 班師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91章 鎮壓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86章 獨石口(四)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43章 新軍醫院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265章 重農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72章 豐收(三)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239章 問策(一)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72章 豐收(三)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44章 虜退(一)第71章 豐收(二)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
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265章 重農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46章 聖旨第120章 震動(四)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48章 銀荒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43章 新軍醫院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191章 鎮壓第177章 年假第56章 建黨(一)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49章 皇家布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60章 棱堡(二)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174章 赤字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84章 獨石口(二)第265章 重農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134章 佈局(一)第2章 這場戲不能演砸了第124章 班師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91章 鎮壓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86章 獨石口(四)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43章 新軍醫院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282章 流民、天津夢、安置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265章 重農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72章 豐收(三)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239章 問策(一)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72章 豐收(三)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44章 虜退(一)第71章 豐收(二)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