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情報

自從錦衣衛歸屬肖圖白領導之後,明面上勢力萎縮。在直隸各處,看不到錦衣衛囂張跋扈的抓人。

但是,這並不代表錦衣衛的能量變小了。

事實上,錦衣衛僅僅是從明轉暗,精力集中在情報刺探上之後。對於獲取情報的效率,已經大爲的提升。

此時,錦衣衛的正式成員,與錦衣衛有關聯的外圍人員,則達到3萬多人。

整個錦衣衛情報網絡不但分佈在大明每一個地區,甚至西藏、蒙古、滿洲、朝鮮、日本、臺灣、南洋等地,也有錦衣衛活動。

錦衣衛的密探,有滿清的官員,有普通的商販,有大明的軍人,有農民,有儒生,有蒙古草原上的馬賊......

他們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源源不斷的,展開情報戰役,甚至刺殺、策反敵人內部人員......

“國師大人,驛卒送信來了!”

“知道了!”

一個平淡無奇的包裹,由一名很普通的驛卒送達葛沽鎮。不過,肖圖白目光觸及包裹的標誌,便知道是錦衣衛送來的情報。

打開信件,果然全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字符。

這套密碼是肖圖白髮明的,但是他也不能不用密碼本便讀懂,終於在信件關鍵的記號中找到了“07”的編碼。

“馨予,用7號密碼本翻譯!”肖圖白將信件交給了柳馨予。

錦衣衛最新的密碼本,大多數是肖圖白提倡下秘密編寫的。目前,已經有12套新編的密碼本。

錦衣衛不同的情報系統,用不同的密碼本。

哪怕是某一個系統的密碼本失竊,敵人也不能完全掌握錦衣衛全部的密碼本。12套密碼本,也至多使用3年。

三年期滿之後,錦衣衛會更換新一套密碼本。

建立了完善的情報密碼系統之後,錦衣衛絕大多數的信件,都採用密碼編寫。閱讀時候,需要以特定的密碼本,和專業的人員,將裡面的加密文字,翻譯成正文。情報工作,本身就需要細緻、謹慎、神秘。做的越謹慎,越隱秘,便越不容易出錯。

不久後,柳馨予拿着7號密碼本,將幾百字的信件翻譯完畢。

肖圖白盯着信件半晌,道:“韃子已經臨近昌平,離天津越來越近了,估計用不了一個月,天津各縣便要遇到韃子兵鋒......”

柳馨予不由憂鬱問道:“這個月以來,錦衣衛傳來的都是壞消息啊。韃子屢戰屢勝,我大明邊軍如此不堪嗎?”

肖圖白搖頭道:“自**哈赤造反以來,我大明曾數次派大軍遠征,卻均以大敗告終,反而助漲來了北虜的氣焰。從此之後,與韃子作戰時,我大明士兵總的士氣大跌,戰鬥力發揮不出一半。哪怕是被稱爲最精銳的邊軍——關寧軍與韃子作戰,也是勝少敗多。”

明初時期的軍人,普通一名軍戶,至少有50畝田地,全國不到百分之五的軍戶,成爲了民戶們羨慕的對象。但是到了明末軍戶的田地被世襲軍官們吞併,失去了土地的軍戶,如同奴隸一般,被軍官奴役。

因爲,衛所兵丁失去了戰力。明廷不得不以僱傭的方式,招募民戶作戰。而招募來的士兵,往往也並沒有榮譽感和進取心,主要是爲了餬口吃飯。在鎮壓農民起義還湊合,與滿清這種強敵對陣,往往丟盔棄甲。

訓練、紀律、實戰、士氣、榮譽感,這都是構成軍隊戰鬥力的主要因素。一旦失去了榮譽感,一隻軍隊,便難以成爲最精銳的雄師!

肖圖白對於整個大明200萬兵丁,龐大臃腫的體制,也無可奈何。只能重新建立一支,訓練精良、充滿榮譽感的軍隊。

——————————

北直隸大部分的領土,古時候將這個地區稱之爲燕趙之地。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本質上也是因爲這裡頻繁遭遇各方勢力的爭奪、攻伐,處於弱者地位的燕趙,迫不得已奮起反擊。

而自秦漢以來,燕趙之地築起了長城,用以抵禦北方草原的勢力。萬里長城依山而建,許多重要的關口屬於兵家必爭之地。

比如,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張家口等等最外層的關口。還有山海關、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土門關等等兵家必爭之關口。

燕京周圍看似萬夫莫開、雄關處處!

但是清初時的軍事地理宗師顧祖禹卻認爲“燕都僻處一隅,關塞之防日不暇給,卒旅奔命,挽輸懸遠,脫外滋肩背之憂,內啓門庭之寇,左支右吾,倉皇四顧,下尺一之符,徵兵於四方,死救未至而國先亡矣。”

因爲北京地理缺陷,顧祖禹認爲北京不適宜作爲首都。這一結論,在後世獲得絕大多數的軍事地理專家的認可。

從滿清十萬大軍突破了獨石口之後。

肖圖白已經知道,韃子兵鋒肆虐北直隸已經不可避免了。今日的錦衣衛送來的情報來看,阿濟格已經連續攻破了鵰鶚、長安嶺、延慶諸地,屠戮邊境百姓被屠十餘萬,大明邊軍損失也超過一萬五千多人。

而清兵,除了強攻獨石口時損失了4000多名之外。而連續攻破六座縣城,殲滅1.5萬明軍,但是清兵損失還不超過1500人。而這裡面,損失的八成都是蒙古軍隊。清兵的核心力量八旗兵,損失微乎其微。

此時,氣勢如虎的滿清大軍,已經陳兵昌平縣。

肖圖白心中知道,由於明軍做的準備工作比歷史上要強一些,昌平縣擁有2萬大軍,百姓幾乎撤到了關內。

比之歷史上,4000多守軍,縣城內3萬多百姓的態勢要強多了。

歷史上,滿清以2000被招降的明軍,裝作潰逃至昌平。後來,這些變節投降的叛徒們打開城門,讓昌平淪陷。

而歷史上,昌平被攻陷後,負責防禦的天津總兵巢丕昌被俘,迅速的變節,成爲大明剃髮投降第一位總兵級武將。

自巢丕昌開了一個頭之後,大明總兵一級的武將,投降變節開始頻繁起來......

“昌平有2萬軍人,不指望巢丕昌這個廢柴大勝仗,起碼要多消耗一些韃子的兵力。以及爲大明多拖延一些時間吧......”肖圖白暗自想到。

第48章 銀荒第9章 皇家新軍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47章 收容難民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40章 問策(二)第118章 震動(二)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73章 民心沸騰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03章 總督(一)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245章 長崎(一)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77章 創刊(一)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3章 計劃第8章 欲練兵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55章 黨報(二)第178章 風俗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241章 問策(三)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43章 新軍醫院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67章 傳教士(二)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44章 虜退(一)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03章 總督(一)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239章 問策(一)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54章 黨報(一)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37章 探病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67章 傳教士(二)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78章 創刊(二)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34章 佈局(一)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66章 傳教士(一)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
第48章 銀荒第9章 皇家新軍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47章 收容難民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40章 問策(二)第118章 震動(二)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73章 民心沸騰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03章 總督(一)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245章 長崎(一)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77章 創刊(一)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3章 計劃第8章 欲練兵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55章 黨報(二)第178章 風俗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241章 問策(三)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43章 新軍醫院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67章 傳教士(二)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44章 虜退(一)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103章 總督(一)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239章 問策(一)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54章 黨報(一)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37章 探病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67章 傳教士(二)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78章 創刊(二)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34章 佈局(一)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66章 傳教士(一)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