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整頓漕幫

bookmark

大勢已定!

整個戰場上,到處都是收容殘餘的潰敵。戰場上擊斃漕幫匪徒達到0多人,而俘虜則有20多人。剩下少量人潰逃,已經根本無足爲患。

皇家新軍以刺刀威脅下,一個個俘虜乖乖的束手就擒。

城門打開,衆將士入城。

“國師大人,末將等人救援來遲......”張瑜、將道子、裴慶元等人嚴肅的行軍禮。

肖圖白回禮道:“不用謙虛了!你們從出兵和鎮壓,行動效率及時和果斷。從這一點,已經說明我軍已經踏入職業化軍人的門檻。不過,今後我希望你們再接再厲,不能爲這點小成績而忘乎所以。”

張瑜笑道:“在北方的滿清韃子沒有消滅,境內的戰亂沒有平息之前,我軍上下會時刻警惕和準備,不會有絲毫鬆懈。”

將道子更是囂張道:“哪怕境內外的憂患平息,我軍豈能馬放南山?反而要殖民四海,開疆擴土吧!海外無數的沃土,等待我們征服和開發。.”

大明朝在永樂年間,已經擁有殖民四海的能力。但是終究因爲殖民的方略不當,投入的成本遠遠高於收益,因此很快七下南洋的龐大海軍,逐漸的解散,勢力不斷的內斂。

而肖圖白則是通過翻譯了大量歐洲人的地理、殖民資料,通過詳實的文獻資料,解析歐洲人的殖民方略。歐洲人的殖民方略,能成功本質上很簡單——殖民地思維!

不把殖民地的土著當人。通過各種壓榨政策,剝削殖民地的資源和財富。通過種種不公平的策略,壓榨殖民地土著的,自然能夠獲得巨大的利益。

而明朝人的儒家思維講究一個“仁”,征服一個地區,就會給該地區的土著以國民待遇。成爲了國民之後,自然不能過度的壓榨。但是,海外的殖民地,人口的種族、語言、文化。與中國有着巨大的差異。如果想要之將之徹底的歸化,恐怕要付出數百年計算的不計成本的投入。

因此,明朝的初期的統治階級。計算了得失後,迅速的決定——不接受海外哪些未開化的地區內附大明的請求,僅僅是冊封其爲藩屬國。

而肖圖白令人翻譯了大量的西方人殖民策略的書籍後,在皇家新軍體系,廣爲傳閱。使得很多的皇家新軍官兵,紛紛覺得以前的腐儒誤國!

殖民思維,在皇家新軍體系,已經逐步的成爲主流的思維之一。而殖民思維的傳播,也更有利於正確理解華夷之辨。

崇禎十年初,天津漕幫的叛亂。雖然快速被皇家新軍鎮壓,但是也是震動了整個朝廷。~光是天津一地的漕幫,便輕易的聚集了五千多人造反。

如果全國各段的漕幫龍頭進行串聯,數以百萬組織嚴密的幫派分子造反,威脅性不下於崇禎初年爆發的農民起義。

而受到了朝廷的嚴令。全國各大江河的漕運,開始進行嚴肅的整飭。當然了,本身各地的漕幫皆是官商勾結的產物,這種整飭活動,也僅僅打擊一些靠山不太硬的漕幫組織,向上面交差。

只有天津段的漕幫。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

在巢智信不知所蹤後,肖圖白重拳出擊,不斷派兵將碼頭、運河上的漕幫分子,紛紛的一網成擒。

進行了嚴格的甄別之後,與巢智信有關聯的,皆是判刑入獄勞役三五年。哪怕是與巢智信無關的,也被勒令退出漕幫。

經過肖圖白的整頓後,整個天津段的5多艘漕運船隻,多是落入了肖圖白的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運河上的熟練船工,大多數皆是被肖圖白收編。

整個天津段的漕幫人數加起來有1萬多人,肖圖白根據裁撤老弱之後,僅僅留下50名精幹分子。

之後以這些收編的漕幫分子,以及招募與非漕幫的船工,組建了“天津運河有限公司”。

“天津運河有限公司”不再負擔朝廷的漕運攤派,想要運河公司爲其提供運輸服務,必須要付錢。

運費爲每一石貨物,10里路運費爲5文錢。當然運輸的起步價,也按照這個標準,哪怕是運輸不滿十里路,同樣按照起步價收費。

當然了,這個運輸的費用着實不貴。

按照公司的收費標準,一石糧食從江南地區1兩銀的價格收購,按照千里路途,運輸到天津運費才0.5兩銀子。

而按照過去,漕幫、官府、豪門層層想辦法從中攫取利益,南方糧食產物1兩銀子的糧食,運輸到北方的運費成本至少是2兩銀子。

一路被吃拿卡要,是運河運輸成本飆升的關鍵。但是天津運河公司的靠山是肖圖白,誰敢吃拿卡要,就是和肖某人過去不。

和肖某人過去不,就是和皇上過去不。得罪皇帝,您還是自個兒找塊白綾自殺好了,省得將來被賜死後還拖累全家。

按照肖圖白的規劃,一條漕船一年大約能獲得5兩銀子的營業收入,而每條漕船一年如果僅僅是人工成本開支和維修費用,只需要兩銀子足夠。也就是說,一條漕船如果訂單適中,按照肖圖白的推算,光是一條船便能夠賺取4兩銀子。

而天津漕幫收編而來的5艘船,一年可以獲得20萬兩銀子的盈利。當然,漕幫時代,由於要打點、孝敬官員,天津漕幫一年能獲得10萬兩銀子的盈利就不錯了。而漕幫賺取的大多數利益,皆是被龍頭們抽走了。普通的幫衆,一年忙到頭,也賺不到什麼利益,只能維持一家人的吃穿而已。

由於船工們窮,並不佃農要好到哪去。

天津運河公司成立之後,員工月薪最低爲1兩銀子。如果效益高,完成訂單數量超過了任務規定,還能夠獲得超值的獎勵。

這一番的拉攏之下,原本大多數中立的漕幫分子,紛紛打心底覺得,跟着肖國師混,比漕幫更有前途。

關於漕幫這個臃腫機構,經過一系列的整頓。天津地區搞漕運的船工,只剩下50人。

被淘汰下來的船工,大多數是老弱婦孺,不能適應這種體力勞動很強的活動。所以肖圖白將之安排在鹹水沽——20多名兒童,安排入校讀書。而30多名婦女,則是安排到紡織企業,或者是服務業,從事勞動。老年人也並緊緊純粹的贍養,而是安排環境衛生工人之類的輔佐工作。

經過了一系列的安置後,鹹水沽的人口、勞動力資源,迅速的飆升到了3萬多人。鹹水沽的住房,暫時容納不下如何多的新增人口。不過,鹹水沽政府早就準備了50多個帳篷。新增居民,被安置在帳篷裡面暫居,居住環境至少比船工們往日居住狹窄的船艙中更爲適宜人居。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80章 虜變(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34章 陰謀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79章 虜變(一)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3章 計劃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75章 糧商(一)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98章 情報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246章 長崎(二)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233章 菸草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44章 虜退(一)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84章 獨石口(二)第81章 虜變(三)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3章 計劃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34章 陰謀第54章 黨報(一)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137章 探病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265章 重農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80章 虜變(二)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35章 佈局(二)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72章 豐收(三)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40章 問策(二)第26章 拜年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71章 豐收(二)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175章 買辦(一)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19章 震動(三)第118章 震動(二)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54章 黨報(一)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60章 棱堡(二)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47章 收容難民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19章 震動(三)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67章 傳教士(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134章 佈局(一)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
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80章 虜變(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34章 陰謀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79章 虜變(一)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3章 計劃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75章 糧商(一)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98章 情報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246章 長崎(二)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233章 菸草第91章 鄭芝豹的船隊(二)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44章 虜退(一)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84章 獨石口(二)第81章 虜變(三)第226章 鋼鐵的價值第3章 計劃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34章 陰謀第54章 黨報(一)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137章 探病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265章 重農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80章 虜變(二)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35章 佈局(二)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72章 豐收(三)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40章 問策(二)第26章 拜年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71章 豐收(二)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175章 買辦(一)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19章 震動(三)第118章 震動(二)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54章 黨報(一)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60章 棱堡(二)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47章 收容難民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19章 震動(三)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67章 傳教士(二)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134章 佈局(一)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