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獨石口(一)

bookmark

中國自春秋戰國時代,爲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便開始不斷修建長城。長城也是護衛華夏民族免遭生靈塗炭的座巨大堡壘。

事實上,長城也並不是完美無缺的,比如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張家口之類著名的關口,其實就代表着破綻。

大明與滿清的戰爭中,時常有八旗兵自喜峰口、獨石口破關而入,直接攻略山西、北直隸、山東腹地的記載。

事實上,長城並不只這幾個口子,整個長城其實有數百個可以攻破的口子。爲了守住萬里長城,大明需要在北方投入數十萬軍隊分兵把守。

而具體到每段長城,兵力卻是非常有限,可與敵人可乘之機。

如果是明朝軍事鼎盛時期,自是不怕敵人來攻。而到了軍事力量大幅度下滑的明末,長城便無法給關內提供絕對的安全環境了。

崇禎九年六月。

北直隸、獨石口。

經過個月的策馬奔馳,滿蒙十萬大軍,已經在長城關外,虎視眈眈。

獨石口,長城重要的戰略關口。大明時,鑄造了座周長大約有9裡多的堡壘。堡壘中原本僅駐紮了1000多人邊防軍。

而錦衣衛彙報了滿清可能再次有入塞軍事行動時候,宣大總督給最前線的獨石口加派次援兵,使得獨石口總兵力達到了3000人。

斥候彙報軍情:“八十里外,有大量滿蒙騎兵襲來,軍容綿延幾十裡,看不到邊際,估計怕是有十萬大軍!”

“什麼!”軍營中,成國公朱純臣與遊擊將軍熊彪連連震驚。

不久後,獨石口中已經能聽到馬蹄如雷,登上城牆,用望遠鏡看去,更是能夠看到敵人的前鋒部隊。

“韃子真的來了.......”

巡視戰場的成國公朱純臣,臉上冒出了豆大汗珠。

成國公的祖上朱能在靖難之役,立下赫赫戰功,後來又隨駕去數徵蒙古,而被永樂帝封爲世襲國公。原本,封爲貴族,便很難在軍中、朝中擔任要職。

不過,明末優秀武將缺乏,崇禎便希望這些功勳世家子弟,能夠在戰場上多歷練,看看能不能培養出些名將。

成國公朱純臣也是自告奮勇的,去前線鍍金,希望藉此獲得資歷,重新恢復祖上的榮光。至少,他不想被當成豬養着,而是希望能去掌握點權力。

不過,真是上了戰場,並且遇到韃子之後,成國公迅速的面如土色,滿腦子都是臨陣脫逃的想法。

見鬼的祖上榮光,還在回到京城的國公府上安逸!

“國公大人,你看這該如何是好?”獨石口的遊擊將軍熊彪恭敬的問道。有奉旨巡視的國公在場,武將自是要聽國公吩咐。

朱純臣勉強露出笑容道:“給本國公備馬。”

“備馬?”熊彪不解。

朱純臣道:“本國公要進京向皇上彙報軍情,耽擱不得。獨石口由熊將軍指揮即可,記住定要守住獨石口,出了問題,你自己抹脖子自殺吧!”

說着,朱純臣連忙在自己的30名精壯的親兵的護衛下,從獨石口南城門,悄然騎着快馬,向昌平縣方向逃亡。

目送國公爺倉皇逃走。

熊遊擊嘆息道:“這該如何是好......”

大約兩個時辰後,滿蒙騎兵陸續來到城下。光是第波的韃子騎兵,已經超過了5000人。

使得城中的3000明軍不敢冒險出戰。

接着,城外八旗兵喊話道:“裡面的明軍聽着,爾等現在剃髮投降,歸順我大清,還有條活路,頑抗者死無全屍!”

“呸!狗韃子,殺我遼地五百萬軍民,又兩次屠我北直隸、山東、山西三省,老子寧可站着死,不願跪着生!”熊遊擊冷笑。

大明朝文化經濟的優勢,使得他如論如何,也沒有心生投降韃子的念頭。滿清兵鋒再強,也不過是被看做是塞外的馬匪而已。只不過,普通馬匪不過是幾百人、上千人羣。滿清這個世界最大的馬匪集團,能夠派出人數達十萬名馬匪。

“寧可站着死,不願跪着生!”明軍忽的發出怒吼。

此次阿濟格率領的滿清軍隊,包括了阿濟格擔任旗主的鑲白旗、以及阿巴泰率的正藍旗、揚古利帥正黃旗,進行協助其攻擊。

滿洲八旗兵大約出動了70個牛錄,每個牛錄300人左右,滿八旗兵力便已經有2萬人。還有八萬蒙古人僕從軍,被當做炮灰。

這次行動,阿濟格作爲主帥,統領他嫡系的鑲白旗15個牛錄。

原本,**哈赤臨死之前,將自己兩黃旗45個牛錄,均分給最寵愛的三個兒子——多爾袞、阿濟格、多鐸,這三人每人獲得15個牛錄,都獲得旗主之位。不過,皇太極上臺後,將八旗擴編,許多旗的名稱都有所改變。比如,阿濟格的鑲黃旗就降爲鑲白旗。不過好歹,掌握15個牛錄的阿濟格也算個旗主。

阿巴泰也是**哈赤的第八子,但是僅僅繼承了正藍旗的6個牛錄,被封爲貝勒。

揚古利是**哈赤的女婿,獲得正黃旗八個牛錄,也是貝勒。

此次,阿濟格作爲統帥,清兵兵分三路。

揚古利獨當面,率2000正黃旗韃子,以及8000蒙古人,在喜峰口佯攻。

阿濟格與阿巴泰,21個滿八旗牛錄,加上8萬多名蒙古人,主攻獨石口。

而阿巴泰率領2000正藍旗,以及3000名蒙古炮灰,作爲前鋒部分,爲阿濟格的主力部隊開路。

“不識擡舉,殺!”阿巴泰冷笑道,“用火炮!”

震天的炮聲。

是萬斤重的紅衣大炮!

因爲,**哈赤死於關寧軍的炮轟,使得皇太極非常重視火炮技術,所以,當年孔有德等殘兵敗將帶着會鑄造火炮的山東工匠,投奔滿清之後,迅速的被封王。

而自從孔有德等帶着鑄炮工匠投奔之後,滿清直在積極鑄造大炮。雖然每年產量不過二三十門大炮。但是,擁有這些火炮之後,使得滿清攻城、破關的能力大增。

此次,滿清全員是騎兵,但是全軍也攜帶了20門紅衣大炮,主要用於攻城時候,炮轟城池,減少直接強攻,帶來的兵力耗損。

此時,阿巴泰的手中有5門大炮,正對着城牆上明軍不斷的炮擊。

由於城牆上士兵比較密集,不是之間便有人傷亡。

“孃的!關公面前耍大刀!開炮還擊!”熊彪大怒道。

這獨石口之中,也有8門火炮,雖然不是紅衣大炮,但是居高臨下的炮轟,威力並不下與萬斤紅衣大炮。

轟!轟!轟!

明軍和清兵的火炮互相炮轟......

第84章 獨石口(二)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179章 遊街第3章 計劃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67章 傳教士(二)第86章 獨石口(四)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136章 送別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36章 送別第77章 創刊(一)第233章 菸草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77章 年假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83章 暗流(四)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104章 總督(二)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61章 自由民第59章 棱堡(一)第48章 銀荒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74章 赤字第191章 鎮壓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77章 年假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56章 建黨(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178章 風俗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77章 創刊(一)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182章 暗流(三)第11章 射擊訓練第70章 豐收(一)第178章 風俗第178章 風俗第142章 勝了(二)第179章 遊街第240章 問策(二)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119章 震動(三)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19章 整風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36章 送別第245章 長崎(一)第81章 虜變(三)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80章 虜變(二)
第84章 獨石口(二)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179章 遊街第3章 計劃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67章 傳教士(二)第86章 獨石口(四)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136章 送別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36章 送別第77章 創刊(一)第233章 菸草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177章 年假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83章 暗流(四)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104章 總督(二)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61章 自由民第59章 棱堡(一)第48章 銀荒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74章 赤字第191章 鎮壓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77章 年假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56章 建黨(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178章 風俗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77章 創刊(一)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182章 暗流(三)第11章 射擊訓練第70章 豐收(一)第178章 風俗第178章 風俗第142章 勝了(二)第179章 遊街第240章 問策(二)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119章 震動(三)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219章 整風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36章 送別第245章 長崎(一)第81章 虜變(三)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80章 虜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