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

李嘯遠遠地便看到,陳子龍騎在一匹灰馬上,帶着四名隨從,正微笑地看着迎面行去的自已。

李嘯大笑上前,寒暄幾句後,立即延迎陳子龍進入自已的官署中,看坐上茶。陳子龍的隨從,則有相關接待人員,帶至他處休息。

“李大人,聽聞你在宣府鎮,連續殺敗韃子,立得頗大功績,榮升爲赤鳳衛指揮使,實實可喜可賀!”陳子龍端着茶杯,一臉佩服的笑容。

“呵呵,此須微功,不值誇耀。只是這官職一升,更覺事情繁多,責任重大,倒還遠沒有當初爲千戶時那般輕鬆了。”李嘯笑道。

陳子龍臉上微微一笑,低聲道:“李大人可是爲錢糧之事而憂慮乎?”

李嘯心下一驚,這個陳子龍,這洞察人心的本領,倒是厲害。

“臥子先生體察入微,本官現在所慮之事,確實就是這錢糧二字。”李嘯長嘆一聲笑道。

接着,李嘯將興建金湯城,以及現在赤鳳堡的僅剩20萬兩存銀量之事,大致向陳子龍說了一通。

陳子龍沉吟一番,感慨而道:“李大人,依學生之見,現在錢糧緊乏,根子還在於大人你過於心急,一下子將攤子鋪得太大。”

“願聽臥子先生賜教。”

“李大人,有道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如果當日,貴部在宣府獲勝後,不留駐當地,不修築這金湯城,而是帶着繳獲與賞賜的總共13萬多的銀子,立即返回山東,現在手頭上的銀子就活泛很多了。”

“唉,臥子,你所說的,本官何嘗沒有想過。只是,若不趁此機會拿下金家莊堡並修建金湯城,這塊扼住進入蒙古諸部的要地,我軍怕再難有機會得到了。更何況,當地盛產硫磺,卻是我軍發展火器急缺之物,這等寶地,如何可等閒棄之!”

“李大人說得也是,這等良機,失之不再。如果能憑藉此地,打開通往蒙古諸部的商道,那現在承受錢糧緊缺的麻煩,卻也還是值得的。”

陳子龍十分聰明,迅速地看到了李嘯修建金湯城真實意圖。

如果真能憑藉這金湯城與蒙古諸部做生意,那縱然現在有困難,但是挺過去,將來的獲利,卻將會是源源不斷豐厚非常。

“臥子,現在木已成舟,還是要多想想現在有什麼辦法,可以儘快籌得錢財糧餉,保證我部軍兵及百姓能正常生活運作要緊。”李嘯面帶憂色地說道。

見陳子龍陷入沉吟,李嘯又接着說道:“現在本官所利用的財源,唯有商稅,然而,鐵龍城與赤鳳堡外的商鋪,加起來一個月的商稅纔不過五百餘兩,濟得甚事!”

“鐵龍城的鐵器,何時可以出產?”陳子龍插問了一句。

“臥子先生,現在鐵龍城中,剛剛修好城牆與城內官署軍營等建築,本官估計,要等到能正式開工產出合格能用的各種鐵器的話,可能還要三四個月的時間,若要再等到這些鐵器製品銷售出去,販得銀錢回籠資金,估計還要兩個月的時間,故而從現在開始的半年時間內,不能指望鐵龍城能帶來任何收入。”

李嘯說到這裡,不覺心下暗歎。

李嘯軍發展的現在,其實已進入一瓶頸期,如何渡過這一困難局面,倒還是頗讓人費一番心思的。

房間中,一時一陣沉默。

良久,陳子龍擡頭說道:“李大人,現在局面,學生大致瞭解了。學生認爲,要渡過現在的困難時期,無非開源節流四字。”

“請先生詳細言之。”

“先來說下節流吧,李大人,聽聞貴軍吃豬肉的標準,是每人每天二斤米糧,三兩豬肉,可是屬實?”

“正是如此。”

“那學生有一策,可將豬肉消耗量,減少至每天一兩的水平。”陳子龍微笑道。

“哦,是何計策?”

“出海捕魚,用魚肉代替豬肉。此法若行,卻可大幅減少用於購買豬肉的銀子,也可降低糧食的迅速消耗。”陳子龍回答道。

“此法可行麼?”

“當然可以,學生老家在松江府,吃魚卻是便利。據松江當地的漁民經驗,一斤魚可抵兩碗米飯呢。若是每人每天配一斤魚,足以將豬肉消耗量降爲每人每天一兩,糧食也可減少至每人每天一斤。而這樣的營養條件,卻比單純吃豬肉,還要好得多。”

“此法倒是不錯!”李嘯讚道:“敢問先生,我軍需的魚肉,可是要從其他縣鎮處漁民手中購買麼?

陳子龍搖搖頭道:“李大人,聽聞貴軍有一艘二號福船,然一直在龍口灣處閒置無用,若能用此船來捕魚,卻是最爲合適不過。若是漁獲不足,再去別處購買也不遲。”

“這樣啊,只是這水師所用船隻,也能用來捕魚麼?”

“當然可以,在松江府,有專用的漁民海捕漁網,且待學生設計出來,交於工匠定做便成。而且學生了解到,自赤鳳衛北面的長山羣島往東,皆是良好的漁場,捕獲之量定會甚大,一次能捕數萬斤亦不爲奇。”陳子龍信心滿滿的說道。

聽陳子龍這般描述,李嘯心下亦是甚喜。

按現有需要李嘯提供糧食的人數2萬人計算,若每人每天需一斤米,一兩豬肉,一斤魚,可以輕易算出,每月需糧食4000石,豬肉37500斤,魚肉60萬斤。

若是魚肉能自給自足的話,那麼,糧食現在山東之地是二兩銀子一石,總共需8000兩,山東豬肉價格現在是3分銀子一斤,總價是1125兩。

陳子龍這個建議,大大節約了豬肉的花費,糧食消耗也節省了許多,粗算一下,每月花費少了上萬兩銀子呢。

“臥子先生這個建議,端的是好!那這漁網製作,就請臥子先生多費心了,本官希望,能儘快讓我軍吃上捕獲的海魚。”李嘯欣喜笑道。

陳子龍也笑了起來,他頓了頓,又說道:“李大人,現在學生再來談下如何快速增加銀兩。我聽聞,前幾次,李大人在山東,剿匪,打流寇,消滅鄭隆芳部等戰鬥,皆繳獲了大批的武器與盔甲,可是事實?”

“正是,這些諸如刀劍弓箭短槍盾牌之類武器,以及一些汰換盔甲,皆存於我赤鳳堡內。”

“具體數額有多少?”

“初步估計,有刀3000把,劍2500把,短槍2200把,盾牌1000塊,弓箭800多副,還有汰換下來的鴛鴦戰襖500件。”李嘯想了想回答道。

陳子龍笑了起來:“聽說,這些武器,因與貴軍作戰理念不符,故閒置無用。學生卻在想,如果大人能把這些刀劍武器賣出去,豈不是可以給貴軍帶來一大筆收入?”

“哦,只是,這些武器,要賣給誰呢?”

陳子龍大笑起來,他直起身子說道:“李大人啊,你不知道,現在登萊之地,雖然兵災已息,但各地匪患猶存,然而,各地官軍對於剿匪素不重視,各處村寨爲了自保,只得自行組織村民進行防禦,如此一來,這各地村寨中,當需兵器與盔甲極多。學生在想,李大人你這點武器,若拉到各處鄉鎮去賣,定會迅速銷售一空。”

陳子龍說完,李嘯不覺眼前一亮。

好主意啊。

這些兵器,在山東之地的購買價格,刀劍之類基本上9兩多銀子一把,短槍盾牌則是7兩多一份,弓箭最貴,一般爲12兩一把,而這些被汰換的鴛鴦戰襖,最便宜的價格,也要10兩以上。

那麼,那怕自已賣個優惠價,全部按每件6兩來計算,便是近5萬兩銀子到手了。相當於給李嘯軍增加了兩個月時間的銀錢開銷呢。

“臥子先生所言,甚合我心!本官會盡快派人去登萊各地村寨,將這些武器與盔甲賣出,若能賣出5萬兩銀子,卻可大大緩解我軍銀兩緊張的問題。”李嘯一臉笑容地採納了陳子龍的建議。

陳子龍見自已提的建議,李嘯無不接受,心下也十分高興。心情爽快的他,繼續說道:“大人,節流問題,在下已說完了,下面,學生再來說說開源的問題。”

陳子龍端起茶杯,大飲了一口,壓低聲音說道:“李大人,你可知道,這招遠之地,可是重要的產金地呢?”

李嘯立刻明白了陳子龍的意思。

“臥子先生,可是要本官在我赤鳳衛內的原招遠地界,探挖金礦?”

“正是此意!”陳子龍笑意吟吟地說道。

明史中說,金礦在明朝時,幾乎全部是私礦,早年諸如正德、嘉靖這些明朝皇帝,對開採金礦都很有興趣,但在文官集團的集體抵制與暗中操作下,採金成本愈來愈高,發展到最後,竟然成本遠遠高出所得,最終只得放棄朝廷開採,轉而讓給私人,朝廷只在其中抽成。

只不過皇帝一退出,這個開採金礦的肥缺,立刻被各地官員與豪強所瓜分。

明史記載,明朝皇帝中,萬曆皇帝最喜黃金,他的內庫藏金多半是上好的雲南貢金,其中以純度極高的馬蹄金居多。這些黃金,一批分給了他最喜愛的兒子福王,另一批則被他埋入他本人的墳墓定陵中。

給福王的黃金,大部分被福王揮霍一空,小部分來不及花光的黃金,最後便宜了李自成。而埋入定陵的黃金,則先後吸引了李自成與清軍來盜挖,只是因定陵設計堅固而隱密,李自成與清軍,皆未找到地宮入口,纔不得不作罷。

不過,萬曆皇帝想在地下安享黃金與快活的可恥想法,是註定要被打破的。

到了紅.朝文.革時,紅.衛兵們用炸藥炸開了墓牆,強行打通了通往地宮的通道,將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孝靖、孝端兩位皇后的屍骨拖出地宮,在召集羣.衆大加批.判後,在一片“反對封.建,破除迷.信”的口號中,被澆上汽油焚化。地宮中所藏的大批珍貴的珍寶與黃金,從此便下落不明,只有小部分保存於定陵博物館中。

而對於明朝財政來說,因爲朝廷一直以來,採用的都是銀本位制度,黃金的價值反而是被低估了,百姓們自是用不起,而富人們亦只是用金子做些首飾物品,這些行爲,導致黃金的貨幣價值反而很低,這又導致大明的金銀兌換比值也很低。隆萬開海以來,大量的黃金被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荷蘭人用白銀套換到歐洲鑄成金幣,到了萬曆中期之後,黃金大量外流,大明這邊的黃金比值才漸漸增加。不過天朝畢竟地大物博,到了明末清初時,還是有海量黃金被歐洲人成功套換出去。

“大人,據在下了解,招遠縣之地,在中部與南部,已有不少金礦被發現並開採,每個礦洞,每年可產金1萬兩至2萬兩呢!學生聽說,這些採金的礦主,對手下礦工十分粗暴,非打即罵,估計也不擅管理,開挖更是十分隨意,若我軍能革除這些蔽端,當可獲金更多。”

聽了陳子龍的話,李嘯感覺自已那顆強健的心,正在撲撲地亂跳。

若是一年能獲2萬黃金,按現在朝廷金銀兌換的比率,2萬黃金,換出26萬兩銀子沒有任何問題,這樣的利潤,足以讓人瘋狂。

李嘯心下甚至在慶幸,如果不是當年的登萊兵亂,自已只怕是永遠沒機會可以與那些富藏黃金的誘人礦洞聯繫在一起了。

富貴逼人來,安可不取之!

“臥子先生,你的建議極好,那本官就出重金,去招遠縣招聘懂得探礦發掘的熟練採金工匠,希望能早日在我赤鳳衛地界探得金礦。”

“李大人,據學生所知,這金礦之地,往往還會伴會銅礦鉛礦之類礦藏,若能發現這些礦產,皆是對貴軍極爲有益的補充。”陳子龍說得興奮,雙眼精光閃閃。

“很好,若我軍果探得金礦及相關礦產,皆是臥子先生之力也!”

李嘯笑吟吟地說完,看向陳子龍的眼光,滿含深意。

陳子龍給自已提了三條建議,入海捕魚補充糧食,售賣閒置兵器補充財政,挖掘金礦增加金銀收入,無一不是自已軍中需要緊急實施的必要舉措。

李嘯心下暗歎,不論在什麼時代,人才都是真正最爲關鍵與緊缺的資源啊。

這個陳子龍,曾拜徐光啓爲師,腹中實用學問極多,而這些能在現實生活中發揮作用的實用學問,纔是李嘯現在發展所最爲需要的。這可比那些所謂的清流正議,要實用得多。

“臥子,說實話,相比你給本官的這些良好建議,本官更欣賞你的滿腹才華。”

“謝大人謬讚,子龍才疏學淺,如何擔當得起。”

“擔得起。本官也開門見山直說吧,臥子,本官希望你長留在我身邊,你這樣的人才,若投入我軍中,定能發揮更大作用。”李嘯目光炯炯地看着陳子龍。

陳子龍一臉感動之色,他站起身來,向李嘯長揖一拜。

“那子龍從今之後,正式爲李大人效命。”

“好,那本官任命臥子先生爲親隨贊畫,每月月薪20兩。”李嘯一臉笑容料燦如陽光,他拍着陳子龍肩膀說道:“本官這就將派人去濟南,把子龍你的僕人與行李,從濟南接過來,從今之後,你就長留在本官身邊,爲本官出謀畫策,襄贊軍務!”

陳子龍聞言再拜:“學生謹遵大人之令!”

(多謝曦翱鼲見的月票,凡爾v賽宮打賞,多謝支持,昨天停電,遲傳爲歉。)

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八章 船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七十章 攻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七十章 攻山第二十章 突襲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十九章 北行第七章 攢典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琅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
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牆之堡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八章 船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七十章 攻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七百三十七章 金聲桓投降第五百零九章 孤軍絕境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七十章 攻山第二十章 突襲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六百九十三章 與城俱亡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五十六章 大賺(二更)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十九章 北行第七章 攢典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琅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