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

第一百零一章圍城

雙城衛南,恤品河上。

恤品河乃是雙城衛南一條河,河並不大,卻直接入海。

但是此刻,這一條河上,此刻慘不忍睹。

無數浮屍從上游流了下來。

大多都是老弱婦孺。而數萬人的隊伍,渡過了恤品河南的,不過萬餘人左右,多爲青壯。可以說,在這一戰之中,女真部落老弱婦孺都在恤品河中了。

即便如此,恤品河的存在,也是幫助了石亨。

沒有這一條河,石亨根本不可能帶得這麼多人在這一場大戰之中存活下來。

石亨想起剛剛那一戰,就感覺身上各處都在疼。

剛剛那一戰,是石亨大小戰事之中,最苦最難最險的一戰。

以少敵衆,率領烏合之衆,打一場必敗之戰,本身就很難了,而且石亨也知道,他所做所爲能瞞得了下面一時,能瞞一輩子嗎?

石亨這樣做,是爲了將這些女真部落綁在大明身上,卻不是想召集怨恨。

故而,這一戰之中,石亨帶隊斷後,連續衝陣多少次,敗而後戰,戰而後敗,反覆衝上,一次次帶着親兵,將落入重圍的各部給救回來。

可以說,石亨真得是在拼命。

沒有石亨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有萬餘青壯活下來。每一個活下來的人,都承受石亨救命之恩。

更重要的是,這一場亂戰,也將各部的權力機構全部打亂了。

所以石亨很輕鬆的將這些人組織起來,這萬餘人馬都是以石亨馬首是瞻。

石亨也是出於這麼目的,所以在大戰的時候分外賣力,以至於渾身大大小小的傷口不知道多少個。

即便是剩下的人中有聰明人看出了石亨的算計,那又如何?

殺他們父母妻兒的總就是兀良哈部,一直在斷後的總就是石亨?

這是弱小者的原罪。

恤品河南岸,哭聲遍地。無數女真戰士都跪在馬下,雙目含淚,連親人的遺骸都不能收斂。

因爲他們知道,恤品河這一條小河,是擋不住對方多少時間的,而今他們連多哭一會兒的時間都不足。

石亨大聲說道:“諸位兄弟,今日之事,是我石亨的錯,我石亨在此發誓,我石亨必報此仇,爲諸位兄弟報仇雪恨。”

女真戰士紛紛跪倒在地。石亨也跪下來,一個個將他們扶起來,說道:“是男子漢的,記着這一幕。看清楚,等將來百倍報復給瓦刺,兀良哈。”

仇恨的激勵之下,石亨帶着女真將軍回到了海西衛。

而這個時候,海西都司的收縮已經大體完成。各級人馬都回到了海西城中了。海西城外的強清理也完成了。

一個城池的防禦體系,並不僅僅是城牆護城河而已,還有外面羊馬牆,壕溝,已經清理城牆周圍的樹木,石頭等等。

海西城是一座新建好的城池,在很多地方,其實並不是那麼完善的。

只能在臨行之時緊急加固。

而王英也帶着船隊離開了港口。

畢竟海西港口與海西城之間,還是有數裡寬的空隙。如果瓦刺人直撲海西港上,這些船隻也無法抵禦。

只是這些船隻都先在釜山停留。看戰事情況如何,如果戰事危機的話,也會冒險來救。

只是從朝鮮方面調集兵馬,是想當不利的。

即便想來救,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調動的。、

就在這時候,海西城外,嗚嗚的號角之聲,從各個地方來,直見地平線之上,漫過來一道黑線。

就好像是流水一點點的將大地染成了黑色。

無數騎兵無邊無垠的蔓延過來,將海西城外禾苗,全部踩在泥土之中。大軍過後,本來鬆軟的田地,就變成了板結的土地。

一根根旗幟在各個方面集結。

不過,總體來說,爲首的還是兀良哈的旗幟。而不是瓦刺的旗幟。

也先這一次來督戰,僅僅是帶了兩萬人馬護衛,其餘的都是旁系各部,從兀良哈,到女真各部,乃至一部分黃金家族部落。

總之,這一戰從一開始,也先就沒有想在這一戰中,露出瓦刺的旗幟。

這雖然有些掩耳盜鈴。

但是大國政治,有些時候,其實是心知肚明。只是這一層面還是要維持下來的。

也先遙遙的看着海西城。

他心中不得不感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的國力,在三年之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但是三之年後,這裡就有一座雄城。

雖然這做城池,比起大明內地的城池,最多不過是府縣級別的,但是在草原之上,的的確確算是雄城了。

也先對身邊的人說道:“我瓦刺鐵騎天下無雙,但是如果南朝龜縮在城池之中,就好像是烏龜躲進烏龜殼之中。我們就拿他們沒有辦法。”

“這一次,就仰仗先生了。”

也先身邊的人不是別人,就是張宗周。

天下之間,算起攻城戰上面,只有漢人是最專業。張宗周掌控了千餘人的漢人工匠,專門打造攻城器械,今日就是一試鋒芒的時候了。

張宗周說道:“臣定然不辜負陛下厚愛。”

也先說道:“先生就代我擬一封文書,以兀良哈的名義,招降海西城,其他各部安營紮寨。”

海西城西面,一座座座營盤,聳立起來,無數旗幟張揚。

十幾萬大軍,幾乎比得上城中所有人口加起來還多,無論是青壯,還是老弱婦孺。

從海西城頭看過去,只覺得是西面是大海,東面也是大海,東面的大海是正常的大海,而西面的大海就是人海了。

所謂黑雲壓城城欲摧,就是而今的情況。

只是海西都司焦禮根本沒有看所謂勸降書,就將使者斬首示衆。

隨着這個使者被殺,海西城的圍城戰正式拉開了帷幕。

而這個消息,已經從上百個渠道,各個方向彙總到了朱祁鎮這邊。

面對海西城戰事的其他爆發,朱祁鎮也忙活了起來。

各種消息的彙總,已經各方戰事的反饋。

武英殿。

朱祁鎮獨自站在拼成一大片的桌面前,而這桌面上就鋪着一張大大的地圖。上面標着大大小小旗幟。

範弘就站在一邊說道:“海西情況已經消息已經斷絕了。”

“不過遼東夜不收傳來的消息,瓦刺這一次出動大軍,大體有一十二萬人,瓦刺本部人數很少,具體人數尚且沒有探出來。但是絕對不超過三萬人,而且大軍兵臨城下之後,而今還沒有攻城。”

“遼東夜不收發現,瓦刺大軍之中,最少有千餘人的漢人工匠,正在打造攻城器械。”

朱祁鎮聽了,心中微微一沉,說道:“這消息屬實嗎?”

範弘說道:“屬實。乃是錦衣衛的情報也確認了這一點。”

朱祁鎮心中輕輕一嘆,有些事情朱祁鎮其實有心理預期的,不管大元的底子,而今的瓦刺繼承了多少人力物力。但是元朝畢竟是一個統治中原的王朝。

自然有很多漢人在爲蒙古人效力,這也是可以想到的事情。

只是他心中依舊很是沉重。因爲有攻城技術的蒙古人,的確是非常難纏的。海西鎮所承受的壓力,恐怕超出朱祁鎮的預料之外了。

只是而今,落子無悔。朱祁鎮對海西具體戰事,朱祁鎮對戰場的消息的及時更新都做不到,這種信息延時,是根本沒有辦法干涉的。而且朱祁鎮也有自知之明。朱祁鎮真正插手進去,也未必是好結果。

所以朱祁鎮能做的是也就是嘆息一聲,等結果而已。期盼他任用的將領能有一個好結果。

“遼東那邊情況如何?”朱祁鎮問道。

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二十一章 青貯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一百三十七章 龍城飛將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六章 困境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
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二十一章 青貯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三十八章 五世說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一百三十七章 龍城飛將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失帖木兒皈依真主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六章 困境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一百七十八章 決戰於大同城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